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 毫秒
1.
本文结合我国的社会基本制度和客观环境,从财产所有权的动态形式和静态形式,从法律和政治经济学的角度进行了论述,认为真正确立法人财产权才是银行改革的核心,并就如何才能真正的确立法人财产权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不同性质的权利需用不同的法律保护方法,不明确某一权利的法律性质就不能对其进行正确地、适当地保护。本文从国有企业法人性质出发,分析公司制国有企业法人财产权的法律性质,实证地指出现有法律中的矛盾之处,并提出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3.
苟吉芝 《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9(5):24-27
“法人财产权“概念是我国立法在经济体制转型时期一系列价值判断之间斗争与妥协的产物.根据我国的立法环境和立法语言习惯,适合“法人财产权“的是功能分析方法.“法人财产权“的功能有表面功能和本质功能之分,其表面功能在于它指向一束不断变化着的集合权利,从而将复杂的法律关系简明化;其本质功能在于它是对现代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政策的彰显及有关利益的补充和协调. 相似文献
4.
法人财产权是现代社会市场经济条件下法人制度一项极为重要的内容。公司法人财产权的取得虽与发起人或股东以其财产向公司投资的处分有关,但公司法人财产权的取得主要还是依据公司法律的相关规定取得的,并不是发起人或股东向公司转让财产权的结果。公司法明确规定了公司是企业法人,有独立的法人财产,享有法人财产权,公司法人财产权的最初形成有赖于发起人向公司出资的财产权。 相似文献
5.
《物权法》确定了社团财产制度以来,社会团体财产所有权问题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工会作为承担重要社会职能的社会团体,明确其独立财产所有权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财产的所有权和使用权是可以分离的。不能把财产权仅理解为对财产的所有权,对财产的使用权也属于财产权的范畴。按现行法律规定,工会独立财产权应有如下三种类型:(一)财产所有权。所有权是所有人在法律限制的范围内,对所有物全面支配的权利。所有权是工会所能行使的财产权利中最完备、最全面的权利,其包括占有、使用、收益、处分四项积极权能,还包括原物返还请求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经营权与所有权、经营权与股权的关系的分析,揭示出公司财产权的内容对财产的经营权,研究公司财产权的实质在于如何正确处理公司权力与股东权力、公司利益与股东利益的关系,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促进股份制企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8.
9.
当前,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法治化水平不高,缺乏标准化的权力制约体系,也没有明确的委托关系,影响了国有企业的健康发展。因此,国有企业需认识到当前法人治理结构的法治化现状,探索有效的法治化途径。文章着重分析了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法治化现状,包括权力制约机制不规范、内部人控制严重、委托关系不明确、核心竞争力缺乏等,然后结合实际,提出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法治化路径,通过构建完善的权力制约体系,解决内部控制问题,进一步推进产权制度改革,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法治化进程。 相似文献
10.
浅析"一人法人"制度对经济发展的促进及其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10月《公司法修正案》终于破茧,“一人法人”制度的确立是其中一个最大的亮点。该制度曾在理论界引起过争议,权衡利弊,我们认为,它将对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发挥巨大的促进作用,但另一方面,相关的配套设施仍需完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