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关于我国房地产市场是否有泡沫存在着很多争论。本文以2002-2010年我国35个大中城市为样本,分别考察了房价收入比和住房可支付指数两个指标,发现我国一线城市和东部一些城市存在严重的房地产泡沫;中西部城市房地产市场两个指标状况也不乐观,存在泡沫化趋势。针对上述情况,我们提出相应的措施来抑制和化解泡沫带来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2.
况伟大 《世界经济》2013,(6):145-160
本文使用2011年对北京市1040名城镇住房所有者进行的"房产税对房价影响"的调查问卷,在住房所有者特征基础上考察了房产税对房价的影响。研究发现,首先,若不考虑房产税开征与住房所有者特征的相互作用,开征房产税对房价的抑制作用有限。其次,房产税开征越早,对房价调控效果越好。再次,拥有3和4套住房以及有其他负债的居民,认为开征房产税对预期房价的影响较小,与经济学直觉不一致。最后,相对于"其他职业",绝大多数职业的住房所有者认为开征房产税对预期房价的边际效应很小。若考虑房产税开征与住房所有者特征的相互作用,则不同房产税开征时间与住房数量的相互作用对预期房价的影响不同。若房产税1年内开征,拥有2套以及5套以上住房的居民认为开征房产税对房价的影响很大,但拥有3和4套住房的居民认为开征房产税对房价的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3.
本文基于家庭微观数据实证检验住房价值、预期房价对居民日常各类消费支出的影响。研究表明,从代表性家庭全样本数据来看,住房价值对家庭日常消费影响为正值。在考虑家庭异质性问题后,对于租户群体来说,虽然部分消费支出呈现负的相关性,表现出微弱挤出效应,但是最终效应仍然以财富效应为主。这与房价高居不下,家庭购房意愿降低有联系。从预期视角来看,预期房价对于家庭日常消费支出影响呈现微弱负效应,所以影响居民日常消费支出的是住房价值,而不是房价预期。  相似文献   

4.
巨额土地出让金最终转嫁到房价中,这构成了房产泡沫大厦的地基;银行信贷扩张、过剩的流动性,参与了房地产建设、销售的各个环节,它们构成了房产泡沫大厦的主体;住房预售制度降低了开发商和炒家进入房地产业的门槛,再加上房价上涨预期,构成了房产泡沫大厦不断攀升的天花板。  相似文献   

5.
最近十余年,中国城市房价增长速度远超居民收入增长速度,引发房价泡沫化担忧。本文的理论研究表明,收入不平等程度加大是导致城市房价收入比和空置率上升的重要原因。基于国家统计局城市住户调查数据(UHS)的经验研究也支持理论发现,主要表现为:收入基尼系数每增加1个百分点,房价收入比和住房空置率分别提高0.026个单位和0.143个百分点。2002-2009年,基尼系数的上升至少解释了同时期房价收入比和住房空置率增幅的约6%和11%。进一步研究表明,发展资本市场和住房租赁市场有助于减弱收入不平等的影响,降低房价收入比和住房空置率。  相似文献   

6.
为防止房地产市场的过度泡沫化,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房地产调控政策。但这些调控政策能否有效降低房价并抑制房地产泡沫呢?以往房地产泡沫的研究表明,投资者预期对房地产价格波动和房地产泡沫的影响极为重要。经典的噪声交易模型也指出,噪声交易者预期是房地产价格波动和房地产泡沫形成的重要因素。在系统回顾文献的基础上,文章分析了噪声交易者预期对于房地产价格泡沫的影响,并剖析了房地产调控政策对噪声预期和房价关系的调节作用,从而构建了相应的调节作用模型。在此基础上,使用35个大中城市2002-2011年的实际数据进行了调节作用模型的实证检验。实证结果显示,近年来国家出台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在抑制房地产价格异常波动和房地产泡沫问题上收效甚微。  相似文献   

7.
王永钦  包特 《世界经济》2012,(11):141-160
本文基于一个包含了消费者在租房-买房之间作二元选择的租金-房价互动模型,系统地研究了数量型干预在长期对住房市场均衡租金和价格的影响。我们发现,在通常的参数范围内,数量型干预可以使长期均衡价格下降。同时,我们讨论了其他调控政策在租金-房价互动模型框架下对市场均衡的影响。我们发现,提供社会保障房和实行租金管制会使均衡房价和房租都下降,给予所有居民平等的社会福利和保护租客的规制政策会使均衡房价下降,房租上升。  相似文献   

8.
伍虹  贺卫 《山东经济》2006,22(3):36-42
本文首先通过理论分析表明,住房市场是一个非均衡的市场。随后把上海短期住房市场分为增量房和存量房两个市场,运用非均衡市场的供需函数模型对其进行了定量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住房市场的非均衡程度很高,因为上海住房市场中需求缺乏价格弹性,而对未来房价的预期使得投资需求的比重明显上升,同时供给的响应相对较慢,加之囤积土地现象的存在,加剧了住房市场非均衡的程度。  相似文献   

9.
文章运用时间序列模型、granger因果检验和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了上海市住房市场住宅用地供应对房价的干预效果。实证结果表明:上海市2001-2007年住宅用地出让量的持续、快速下降是房价快速上涨的主要原因;增加住宅供地量能显著抑制房价上涨,2009年以来房价上涨速度减缓的主要原因也是住宅用地供应量的大幅回升。住房供地具有一定的滞后性,长期而言,住房供地是政府抑制房价的重要政策手段。鉴于此,提出相关政策建议:在房价快速上涨阶段,为了实现抑制房价的目的,政府应从土地供应量、供应结构和加强土地市场监管三个维度来实现对住房价格的有效干预。  相似文献   

10.
对上海市住房市场的实证非均衡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首先通过理论分析表明,住房市场是一个非均衡的市场。随后把上海短期住房市场分为增量房和存量房两个市场,运用非均衡市场的供需函数模型对其进行了定量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住房市场的非均衡程度很高,因为上海住房市场中需求缺乏价格弹性,而对未来房价的预期使得投资需求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