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设计角度看,现行设计规范侧重于按强度考虑,未充分按温差和混凝土收缩特性等多种因素作综合考虑,配筋量因而达不到要求。而房屋的四周阳角由于受到纵、横二个方向剪力墙或刚度相对较大的楼面梁约束,限制了楼面板砼的自由变形,因此在温差和砼收缩变化时,板面在配筋薄弱处(即在分离式配筋的负弯矩筋和放射筋的末端结束处)首先开裂,产生45度左右的斜角裂缝。  相似文献   

2.
一、设计中的重点加强部位 从现浇楼板裂缝发生的部位分析,最常见、最普遍和数量最多的是房屋四周阳角处的房间和离开阳角1m左右,即在楼板的负弯矩筋以及角部放射筋末端或外侧发生45度的楼地面斜角裂缝。其原因主要是砼的收缩特性和温差双重作用所引起的,并且愈靠近屋面处的楼层裂缝往往愈大。从设计角度看,设计规范侧重于按强度考虑,没有充分考虑温差和混凝土收缩特性等因素,配筋量因而达不到要求。而房屋的四周阳角由于受到纵、横二个方向剪力墙或刚度相对较大的楼面梁约束,限制了楼面板砼的自由变形,因此在温差和砼收缩变化时,板面在配筋薄弱处(郎在分离式配筋的负弯矩和放射筋的末端结束处)首先开裂,产生45度左右的斜角裂缝。  相似文献   

3.
一、设计中的重点加强部位 从设计角度看,现行设计规范侧重于按强度考虑,未充分按温差和混凝土收缩特性等多种因素作综合考虑,配筋量因而达不到要求。而房屋的四周阳角由于受到纵、横二个方向剪力墙或刚度相对较大的楼面梁约束,限制了楼面板砼的自由变形,因此在温差和砼收缩变化时,板面在配筋薄弱处(即在分离式配筋的负弯矩筋和放射筋的末端结束处)首先开裂,产生45度左右的斜角裂缝。虽然楼地面斜角裂缝对结构安全使用没有影响,但在有水源等特殊情况下会发生渗漏缺陷。由此,笔者公司在近几年的图纸会审中,十分注意建议业主和设计单位对四周的阳角处楼面板配筋进行加强,负筋不采用分离式切断,改为沿房间(每个阳角仅限一个房间)全长配置,并且适当加密加粗(即按照技术导则一的第6条中的前半条文采用)。  相似文献   

4.
一、设计中的重点加强部位从住宅工程现浇楼板裂缝发生的部位分析,最常见、最普遍和数量最多的是房屋四周阳角处(含平面形状突变的凹口房屋阳角处)的房间在离开阳角1米左右。即在楼板的分离式配筋的负弯矩筋以及角部放射筋末端或外侧发生45度左右的楼地面斜角裂缝。此通病在现浇楼板的任何一种类型的建筑中都普遍存在。其原因主要是砼的收缩特性和温差双重作用所引起的。并且愈靠近屋面处的楼层裂缝往往愈大。从设计角度看。现行设计规范侧重于按强度考虑。未充分按温差和混凝土收缩特性等多种因素作综合考虑,配筋量因而达不到要求。而房屋的四周阳角由于受到纵、横二个方向剪力墙或刚度相对较大的楼面梁约束。限制了楼面板砼的自由变形,因此在温差和砼收缩变化时,板面在配筋薄弱处(即在分离式配筋的负弯矩筋和放射筋的末端结束处)首先开裂,产生45度左右的斜角裂缝。虽然楼地面斜角裂缝对结构安全使用没有影响。但在有水源等特殊情况下会发生渗漏缺陷,是裂缝防治的重点。  相似文献   

5.
在现代施工中楼板裂缝是普遍存在的,本文对楼板裂缝的原因及防治措施作如下分析。一、设计中的重点加强部位最常见、最普遍和数量最多的是房屋四周阳角处(含平面形状突变的凹口房屋在离开阳角1米左右,即在楼板的分离式配筋的负弯矩筋以及角部放射筋未端或外侧发生45度左右的楼地面斜角裂缝,此通病在现浇楼板的任何一种类型的建筑中都普遍存在。其原因主要是砼的收缩特性和温差双重作用所引起的,从设计角度看,现行设计规范侧重于按强度考虑,未充分按温差和混凝土收缩特性等多种因素作综合考虑,配筋量因而达不到要求。而房屋的四周阳角由于受到纵、横二个方向剪力墙或刚度相对较大的楼面梁约束,限制了楼面板砼的自由变形,因此在温差和砼收缩变化时,  相似文献   

6.
一、住宅楼裂缝部位分析1.从住宅楼工程现浇楼板裂缝发生的部位分析,最常见、最普遍和数量最多的是房屋四周阳角处(合平面形状突变的凹口房屋阳角处)的房间在离开阳角l米左右,即在楼板的分离式配筋的负弯矩筋以及角部放射筋未端或外侧发生45度左右的楼地面斜角裂缝,此通病在现浇楼板的任何一种类型的建筑中都普遍存在。其原因主要是混凝土的收缩特性和温差双重作用所引起的,并且愈靠近屋面处的楼层裂缝往往愈大。从设计角度看,现行设计规范侧重于按强度考虑,未充分按温差和混凝土收缩特性等多种因素作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7.
一、设计中的重点加强部位从住宅工程现浇楼板裂缝发生的部位分析,最常见、最普遍和数量最多的是房屋四周阳角处(含平面形状突变的凹口房屋阳角处)的房间在离开阳角1米左右,即在楼板的分离式配筋的负弯矩筋以及角部放射筋未端或外侧发生45度左右的楼地面斜角裂缝,此通病在现浇楼板的任何一种类型的建筑中都普遍存在。其原因主要是砼的收缩特性和温差双重作用所引起的,  相似文献   

8.
一、设计中的重点和部位 从住宅工程现浇楼板裂缝发生的部位分析,最常见、最普遍和数量最多的是房屋四周阳角处的房间在离开阳角1米左右,即在楼板的分离式配筋的负弯矩筋以及角部放射筋末端或外侧发生45度左右的楼地面斜角裂缝,此通病在现浇楼板的任何一种类型的建筑中都普遍存在.其原因主要是砼的收缩特性和温差双重作用所引起的,并且越靠近屋面处的楼层裂缝往往越大.  相似文献   

9.
一、设计中的重点加强部位 从住宅工程现浇楼板裂缝发生的部位分析,最常见、最普遍和数量最多的是房屋四周阳角处(含平面形状突变的凹口房屋阳角处)的房间在离开阳角1米左右,即在楼板的分离式配筋的负弯矩筋以及角部放射筋未端或外侧发生45度左右的楼地面斜角裂缝,此通病在现浇楼板的任何一种类型的建筑中都普遍存在。其原因主要是砼的收缩特性和温差双重作用所引起的,并且愈靠近屋面处的楼层裂缝往往愈大。  相似文献   

10.
从住宅工程现浇楼板裂缝发生的部位分析,最常见、最普遍和数量最多的是房屋四周阳角处(含平面形状突变的凹口房屋阳角处)的房间在离开阳角1米左右,即在楼板的分离式配筋的负弯矩筋以及角部放射筋末端或外侧发生45度左右的楼地面斜角裂缝,此通病在现浇楼板的任何一种类型的建筑中都普遍存在。其原因主要是砼的收缩特性和温差双重作用所引起的,并且愈靠近屋面处的楼层裂缝往往愈大。从设计角度看,现行设计规范侧重于  相似文献   

11.
一、设计中的重点加强部位从住宅工程现浇楼板裂缝发生的部位分析,最常见、最普遍和数量最多的是房屋四周阳角处的房间在离开阳角1米左右,即在楼板的分离式配筋的负弯矩筋以及角部放射筋未端或外侧发生4S度左右的楼地面余角裂缝,此通病在现浇楼板的任何一种类型的那种都普遍存在。其原因主要是砼的收缩特性和温差双重作用所引起的,并且逾靠近屋面处的楼屋裂缝往往逾大。虽然地面斜角裂缝对结构安全使用没有影响,但在有水源等特殊情况下会发生渗漏缺陷,容易引起住户投拆,是裂缝防治的重点。  相似文献   

12.
一、楼面裂缝的产生原因设计中的重点加强部位,从住宅工程现浇楼板裂缝发生的部分分析,最常见、最普遍和数量最多的是房屋四周阳台角处(含平面形状突变的凹口房屋阳角处)的房间在离开阳角1米左右,即在楼板的分离式配筋的负弯矩筋以及角部放射筋末端或外侧发生45度左右的楼面斜角裂缝,此通病在现浇楼板的任何一种类型的建筑物中都普遍存在。其原因主要是混凝土的收缩性和温差双重作用下所引起的,并愈靠近楼面处的楼层裂缝往往愈大。  相似文献   

13.
设计人员在配置整体式钢筋混凝土连续梁(板)支座负筋时,大都是按弯矩图中的负弯矩峰值考虑,且按单筋矩形截面计算,但却忽略了支座反力区分布宽度对其负弯矩峰值的削减作用。充分利用下层纵向钢筋伸入支座内的有利条件按双筋矩形截面确定配筋,从而达到节约钢筋的目的。最后举一算例证明此观点。  相似文献   

14.
一、重点加强的部位 从住宅工程现浇楼板裂缝发生的部位分析,最常见、最普遍和数量最多的是房屋四周阳角处(含平面形状突变的凹口房屋阳角处)的房间在离开阳角1米左右,即在楼板的分离式配筋的负弯矩筋以及角部放射筋未端或外侧发生45度左右的楼地面斜角裂缝,而房屋的四周阳角由于受到纵、横二个方向剪力墙或刚度相对较大的楼面梁约束,限制了楼面板砼的自由变形,  相似文献   

15.
大体积砼浇筑,由于水泥水化热作用所释放出的热量使砼内部的温度不断上升,砼表面和内部温差很大,表面与内部砼收缩不一致,产生很大拉应力,而砼的早期抗拉强度和弹性模量很低,因此极易出现砼的表面裂缝。减小砼的内外温差,避免出现温度裂缝是底板砼浇筑工的重点。本文就商砼的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谈谈体会和经验。  相似文献   

16.
非预应力筋在混凝土收缩和徐变时引起消压作用,故应按实际模型对超静定预应力梁进行整体分析.在竖向构件抗侧刚度较大时,预应力梁计算应考虑其约束作用产生的次轴力,必要时采取措施减少其抗侧刚度.预应力抗震设计时,梁端预应力筋的布置方式应充分考虑抗震延性要求,可以通过预应力筋的线型变换达到最佳效果.现规范预应力梁在抗震设计中考虑延性的条件下对抗裂要求是否可以放宽,值得进一步考虑.  相似文献   

17.
浅谈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体积砼浇筑,由于水泥水化热作用所释放出的热量使砼内部的温度不断上升,砼表面和内部温差很大。表面与内部砼收缩不一致,产生很大拉应力,而砼的早期扰拉强度和弹性模量很低,因此极易出现砼的表面裂缝。减小砼的内外温差,避免出现温度裂缝是底板砼浇筑工的重点。本文就高砼的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谈谈体会和经验。  相似文献   

18.
怎么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抗裂和抗侵蚀性性能,是建筑工程大体积砼施工的一个关键问题.砼裂缝产生的原因很多,比较复杂,往往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为防止有害裂缝的产生,在施工中我们从控制砼绝热温升,降低内外温差,减少砼收缩,提高极限拉伸强度等方面来取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讲述了房建施工过程中砼出现裂缝的原因, 包括温度、施工不合理、养护不合理、支座处负筋下沉等六大原因, 并且提出了施工中的一些具体的防治措施, 比如塑料薄膜、严格控制板面负筋的位置、严格控制砼施工配合比等等, 对在具体施工的项目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考虑板对自防水的功能,配足负筋以避免板端出现塑性铰的现象.缩小板筋间的距离,别墅屋面大角及刚度变化处要配置适量的附加筋,这些都要经过精细的核算.以提高抵抗混凝土收缩、温度胀缩裂缝的能力.设计人员通过掌握各种防水技术,材料性能及斜屋面防水的设防要求,依据工程性质、重要程度、使用功能以及耐用年限确定屋面防水等级,同时根据工程特点、地区自然条件等按屋面防水等级要求进行设防.对该工程设计结构层、防水砂浆层、涂膜防水层、屋面瓦等多道设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