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空核爆电磁脉冲(HEMP)具有覆盖范围广、峰值场强高等特点,对电子设备构成 严重威胁。针对有关HEMP标准中主要涉及自由空间HEMP波形描述的情况,研究了双指数 HEMP平面波垂直入射地面时,地面附近的电磁脉冲环境特性。基于时域有限差分(FDTD)法 提出使用一维合成平面波解决总场空间激励源的引入问题。通过设置不同的入射波状态和环 境因素,仿真计算了HEMP在地面附近的电磁脉冲环境参数,并对HEMP在地面附近的传播特点 与规律进行了总结和归纳。结果表明,较低位置处反射场削弱了部分入射场,使总场幅度降 低;较高位置处经历较为完整的入射场和反射场的冲击;地表介质的电气参数对总场也有影 响,其中电导率的影响较大。这些结论有利于指导地面附近电子设备的防护设计。  相似文献   

2.
微波源机箱的不同面板上开有不同数量和大小的矩形孔缝和散热通风孔,电磁脉冲可以通过机箱上的孔缝耦合进入微波源内部,对内部电路和设备造成干扰。通过自动网格剖分技术实现了1 kW微波源的快速建模,采用并行时域有限差分(FDTD)算法模拟了不同极化方向下高斯脉冲正入射1 kW微波源机箱的耦合问题,分析了微波源机箱的电磁脉冲耦合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数值计算结果与电磁软件仿真结果吻合得比较好,电磁脉冲的极化方向对耦合进入微波源箱体内的电场强度影响不大,微波源机箱中心点的谐振特性明显。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导弹强电磁脉冲防护能力,采用有限积分法对弹体内置矩形腔体的屏蔽效能 进行了数值模拟。重点分析了双层嵌套腔体屏蔽效能与单层腔体屏蔽效能之间的关系, 以及末制导雷达天线转动对壳体屏蔽效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双层嵌套在L频段可提高屏蔽 效能3 0 dB左右,但在S频段嵌套腔体与内层腔体的屏蔽效能相当;当外层腔体与内层腔体上孔缝 共 振频率相近时,嵌套腔体屏蔽效能会急剧恶化;天线转动对屏蔽效能的影响与入射波频段相 关。该研究对提高导弹电磁防护能力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为分析和解决车载天线对舱内电子设备电磁干扰的问题,建立了全尺寸金属舱模型,运用基于时域有限积分法的商业软件CST,重点分析了孔口形状、开孔与辐射源的间距及相对位置对孔缝近场耦合特性的影响,并对比了典型孔缝结构所造成的近场电磁泄漏,系统建立了孔口形状、开孔与辐射源的间距、相对位置以及孔缝结构类型等4个因素与孔缝近场耦合强度之间的数值关系。所得结论有利于指导车载天线及舱内设备的布局。  相似文献   

5.
采用Monte Carlo法模拟电子崩的不平衡变化,得到了电子崩、正负离子积聚随 时间变化的空间电场的形成发展物理过程。从理论出发,用计算机仿真了电晕放电的基本物 理过程,在外部电场和空间电荷的作用下,采用Monte Carlo模型研究电晕放电在阴极点-平 面的空气间隙内发展过程,计算得到了电荷密度变化和电离的速度在电晕放电物理过程中的 动力学性能,验证了空间电荷和光电离在电晕放电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采用基于第一性原理的赝势平面波方法,对异质外延关系为OsSi2(101)//Si(111),取向关系为OsSi2[010]//Si〈011〉的OsSi2平衡体系及附近各点的电子结构进行了理论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当1.005nm≤a≤1.030时,且带隙值随着晶格常数a取值的增大而减小。当a取值为10.20时,体系处于稳定状态,此时OsSi2是具有带隙值为0.628eV的间接带隙半导体。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不同孔型对平板气膜冷却的影响,针对圆形,扇形,水滴形,收敛缝形四种气膜出流孔型的流动和传热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圆形孔、扇形孔和水滴形孔气膜出口下游出现从中心向上抬升的反向旋转涡对,将主流燃气卷吸进来;收敛缝形孔在侧向的扩张型面使得气膜出流在展向的覆盖更为均匀,这有效地阻止了高温气体的侵入;在相同吹风比下,收敛缝形孔在气膜出口附近区域的平均绝热冷却效率则明显要高于其余三种孔,随着吹风比的增大,这种差距越发明显;孔型对对流换热系数增强比的影响区域仅局限在邻近气膜孔出口大约7倍气膜孔径的范围内。   相似文献   

8.
针对正交频分复用系统中的信号峰值平均功率比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时域采样点幅度筛选的低复杂度部分传输序列算法。算法通过设置信号经过逆向傅里叶变换后时域采样点的幅度之和为判别函数,并设置适当的幅度门限,筛选出幅度大于门限的信号采样点集合,利用该集合来搜索信号峰均比抑制相位因子,从而降低算法复杂度。仿真表明,与传统峰均比抑制算法相比,改进算法在保持峰均比抑制性能的同时降低了算法复杂度。  相似文献   

9.
为了有效降低极化敏感阵列各共点分量之间互耦的相互影响,进一步提高极化阵列的滤波性能,基于新的阵列模型提出了幅度相位估计(APES)波束形成算法。首先,给出了简化极化阵列的布阵模型和接收信号模型;然后,针对简化极化阵列给出了极化APES波束形成算法的详细理论推导,得到了最优权向量的表达式;最后,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极化APES在波束形成方面的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在强期望信号功率、低采样快拍数或是存在相干干扰的情况下都具有稳定的波束图。  相似文献   

10.
企业危机形成机理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首先对企业危机形成过程进行了研究,分析了环境与企业内部因素的相互耦合作用以及企业内部各因素的相互作用,认为危机是企业内部因素病变及与外界环境变化作用下引发的。  相似文献   

11.
测量船基地现有标校塔与测量船距离只有980 m,无法满足高频段统一X频段(UXB)系统天线的远场标校距离条件。针对这一难题,提出了一种利用阵列天线合成准平面波的方法,实现在近场距离条件下的远场标校。在现有标校塔上架设安装阵列天线设备,利用16个单喇叭天线组成4×4的天线阵,并通过控制单个喇叭天线元的幅度和相位,使得传播到测量船UXB天线口面处由阵列天线合成的电磁波是准平面波,满足X频段天线远场标校要求。综合运用最优化理论和遗传算法,对阵列天线元的幅度和相位权值进行调节和优化,使得合成的电磁波更为接近准平面波。计算机仿真实验和外场条件下的实际测试均验证了该方法生成的准平面波能够满足UXB天线远场标校要求。  相似文献   

12.
混合信号仿真技术是分析导弹无线电引信与高功率微波(HPM) 耦合效应的一种方法 。它采用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的场方法,求解耦合产生的感应电压;采用系统仿真软件的 路方法,分析系统的干扰与毁伤效应。仿真结果说明,采用高斯脉冲平面波辐照无线电引信 时,引信被干扰,并有可能产生早炸现象。该方法把耦合的主体和客体进行统一和简化,可 以形成快速、实用的耦合效应分析能力。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污水中苯酚的降解方法,以分析模拟苯酚废水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在紫外光解、生物氧化和紫外光解/生物氧化同步耦合三种方法下进行间歇降解,结果表明:在紫外光解和紫外光解/生物氧化同步耦合方法处理苯酚时,苯酚的初始浓度越高,苯酚的降解率越低,但苯酚的降解速率越高。高浓度的苯酚对微生物有抑制作用,苯酚初始浓度为200mg/L时,生物降解的速率为50.9mg/(L·h),而苯酚初始浓度为300mg/L,400mg/L和500mg/L时,苯酚的降解速率只有39.1mg/(L·h),37.9mg/(L·h)和32.8mg/(L·h)。紫外光辐射能够降低其抑制性,苯酚初始浓度为300mg/L,400mg/L和500mg/L时苯酚的降解速率达到了43.9mg/(L·h),61.0mg/(L·h)和67.2mg/(L·h);同时也提高苯酚的矿化程度,COD去除率都达到了50%以上,最高达到了95%。  相似文献   

14.
采用简易的水热-流变相耦合的方法,原位合成了一种微米花状碳包覆LiFePO4/CNTs复合材料(C@LFP/CNTs)。该复合材料具有特殊的花状开孔结构,颗粒尺寸为3-5 um,振实密度为1.56 g cm-3。复合材料中,5.92 wt%的CNTs均匀地嵌入到LiFePO4颗粒内部,并与无定型碳层桥联,共同构建了良好的导电网络,电子导电率为8.23×10-2 S cm-1。0.2 C倍率下,可逆容量达154 mAh g-1,10 C和20 C倍率下,可逆容量分别为117 mAh g-1和106 mAh g-1,10 C倍率下循环1000次,容量保持率为95.7%,表现出了优越的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与未添加CNTs的样品相比,嵌入的CNTs导电网络,大幅提升了复合材料整体的电子导电性和结构稳定性,从而显著地改善了电化学性能。  相似文献   

15.
对商业银行内部组织机构改革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商业银行内部组织机构改革问题的研究郑良芳一、西方商业银行内部机构设置的情况和特点1.西方商业银行一般均实行股份有限公司组织结构。决策机构是董事会,监督机构是监事会,执行机构是总经理(或行长)领导下的各经营管理职能部门,分别行使决策、监督和执行权。比...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DCT域视频图像转码的下采样算法,包括DCT域帧内编码帧Ⅰ帧的两种下采样算法——线性内插法和DCT系数截断法,以及DCT域帧间编码帧P帧的下采样算法——DCT域反运动补偿和DCT域运动补偿算法。对stefan视频序列第一帧(Ⅰ帧)分别采用两种下采样算法进行转码下采样,通过峰值信噪比(PSNR)值的比较说明线性内插法转码下采样的效果要优于DCT系数截断法。采用DCT域反运动补偿算法实现在DCT域重构stefan视频序列第四帧(P帧)的帧内数据。  相似文献   

17.
为提高系统抗强电磁脉冲毁伤能力,采用时域有限差分法(Finite Difference Tim e Domain,FDTD)和通用电路仿真器(SPICE)相结合的协同仿真方法,以圆柱腔内由单导线、 双绞线、普通双线和同轴线组成的线束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了导线类型、导线间距、捆扎 和RC滤波电路对耦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耦合系数受腔体和传输线的双重影响,同轴线 耦合系数较其他两类线缆降低约40 dB;线间相互屏蔽是捆扎降低耦合系数的主要原因 ;随着导线间距增大,耦合系数幅值增大;RC滤波电路是降低电磁耦合的有效手段。所得结 论对电子系统进行抗电磁脉冲加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基于同轴腔滤波器的基本理论,运用综合设计方法计算出一种中心频率为2.160 GHz、 带宽为20 MHz的用于3G移动通信的七同轴腔滤波器腔体的结构尺寸,并计算出腔间的耦 合系数;再应用微波三维电磁仿真软件HFSS仿真得出的腔间耦合系数和耦合孔大小的关系曲 线,得到了耦合孔半径尺寸;调试实测结果符合设计预期,并说明了实际调试时的注 意因素。  相似文献   

19.
抑制多径干扰是提高GPS定位精度的关键。针对低载噪比、预相关带宽有限的情况下斜率估计(ELS)的多径抑制技术往往不能正常工作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能够鲁棒地提取直线斜率的随机Hough变换(RHT)的斜率估计多径抑制算法。该算法主要采用多相关器结构得到多径相关峰的采样值,然后利用RHT得到相关峰两边的斜率,最后结合ELS的基本原理构成具有补偿因子的伪码鉴相器,以达到抑制多径干扰的目的。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解决了ELS在有限的预相关带宽(4 MHz)和较低载噪比(33 dB-Hz)条件下不能有效提取直线斜率的问题,并且在相同载噪比(44 dB-Hz)条件下,该算法的多径抑制性能也优于ELS算法。  相似文献   

20.
伪随机等效采样利用采样周期数与采样点数间的互质关系使各采样点均匀复现于同一周期,从而达到较高的等效采样速率。然而为了精确重构出原始信号,需大量采样数据,因此导致采样时间过长,实时性能差。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压缩感知理论的伪随机等效采样信号重构方法,通过构造伪随机等效采样观测矩阵并选择离散傅里叶变换基建立稀疏重构模型,然后利用压缩感知中的正交匹配追踪算法求解该模型,从而重构出原始信号。仿真实验表明,所提方法在采样点个数40时,重构成功率达99.7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