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根据飞行器测控技术发展特点,提出多址正交码扩频体制,分析了系统的发射、接收模型及其误码率性能;仿真了多址正交码扩频系统的噪声性能、多址性能和抗干扰性能;讨论了对正交码同步捕获与跟踪、正交扩频体制下的伪码测距等关键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2.
针对传统混沌映射迭代生成的时间序列复杂度低且序列取值范围受映射参数控制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S-T耦合级联混沌映射的扩频码生成算法。先通过引入耦合控制因子对满映射条件下的Sine映射和Tent映射进行线性耦合,在保持系统动力学结构完整性的前提下减弱了混沌参数取值对序列取值范围带来的影响,极大地增加了扩频码的地址空间。进一步,继续将耦合映射与Sine映射级联后作为扩频码生成器的驱动内核,通过级联的方式显著提升了映射迭代生成时间序列的复杂度,使得所生成的扩频码具有更强的伪随机特性。最后,基于Simulink平台搭建了加载S-T混沌扩频码的直序扩频系统,测试了在不同噪声环境下系统的误码率。实验结果表明,与基于原有传统映射的扩频系统相比较,基于线性耦合级联映射的扩频系统具有更低的误码率。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传统单正交码扩频技术为基础,提出了一种双多进制正交码扩频 4DPSK的复合调制方式,以进一步提高频谱利用率。首先给出了复合调制方案以及采用最大后验概率(MAP)准则的最佳非相干接收方法,其次提出了适合Turbo乘积码(TPC)SISO(软输入软输出)译码的软判决信息提取算法,最后测试了系统在高斯白噪声信道下的误比特性能。仿真表明该系统可以获得比传统正交扩频系统更高的抗噪声干扰能力,引入TPC编码技术后性能有较大改善。 相似文献
4.
针对直接序列扩频码索引调制发射端使用大量伪随机(PN)码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使用较少PN码的分组映射码索引调制方案。该方案在发射端并行设置多个调制子块独立进行幅相调制,同时集中选取各调制子块间同相、正交支路扩频所需的PN码,经索引值大小排序后依次扩频各调制子块中调制符号的同相、正交分量。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相同频谱效率条件下所提方案比直接序列扩频码索引调制方案使用的PN码个数更少,并在加性噪声信道下,信噪比高于10 dB时,保持着约1 dB的误比特率性能优势,并远优于空间调制在最优检测算法下的误比特率性能。 相似文献
5.
6.
7.
本文解剖了寻呼机用国外样管D281,并模拟了其衍射频响。实测结果表明,与数值模拟相符。 相似文献
8.
DSSS系统中基于Chirp-Fourier变换的扫频干扰抑制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货物的\"经济国籍\",原产地在国际贸易中具有重要作用。原产地规则的制定是各国对外贸易政策的体现,也是各国经济利益的需要。中国加入WTO后,需要履行的承诺之一就是遵守《原产地规则协议》。因此,我们有必要了解中国原产地规则发展的现状,并遵照WTO的要求从多方面加以完善规则,从而有利于我国的贸易和投资得到公正待遇,进一步推动我国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将扩频技术和软件无线电技术相结合在未来扩频通信的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基于软件无线电的思想,给出了直接序列扩频通信系统的数学模型,并对软件实现直扩系统接收机的一种设计方案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11.
本文给出六种形式的使用声表面波卷积器的直接序列扩频接收机模型,并对这几种模型进行了分析.比较了它们的平均误码概率以及实现的复杂程度. 相似文献
12.
在128°Y切割X传播方向上的LiNbO3基片上设计并研制了S型声表面波器件。它将输入叉指换能器激发的声表面波中心对称分成两路并由各自输出叉指换能器检测输出。采用P矩阵法分析推导了输入叉指换能器加电信号,一输出叉指换能器检测输出时的一次时延信号、三次渡越反射信号和五次渡越反射信号与所加电信号的关系式。采用网络分析仪测量了S型声表面波器件的幅度特性,同时,由门函数处理后获得其三次和五次渡越反射信号的幅度特性以验证理论推导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3.
14.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码扩频(MC-DSSS)技术的数字水印嵌入方法,即利用扩频码的正交性将扩频水印嵌入到扩频通信信号中。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此种方法嵌入的水印具有很多优点,如透明性、鲁棒性和可靠性等,并具有良好的抗干扰性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