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为了提高短波通信容量和数据传输速率,缓减短波信道拥挤状况,提出了基于椭圆 球面波的非正弦短波通信方案。该方案利用快速设计方法设计椭圆球面波脉冲信号,利用新 方法构建椭圆球面波时域正交脉冲集,利用基于椭圆球面波的非正弦调制方法调制发送数据 ,利用基于椭圆球面波的非正弦相关解调方法解调发送数据。对基于椭圆球面波的非正弦调 制解调原理进行了推导和分析,对基于椭圆球面波的非正弦调制方法频带利用率和峰均功率 比性能进行了理论分析和仿真。在Watterson短波信道模型的基础上,仿真了基于椭圆球面 波的非正弦相关解调误码率性能。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基于椭圆球面波的非正 弦短波通信方案频带利用率高,可快速接近2 bit/s·Hz-1的理论极限值,频带利用 率、峰均功率比和误码率性能均优于OFDM技术。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中频PCM/FM信号全软化FM解调系统的组成、解调原理及软件解调的一种实现方法,完成了对软件解调算法的理论阐述和数学推导,并根据推导出的数学模型在Matlab平台下进行软件设计,最后进行了仿真测试和实验验证,仿真结果和实验结果证明了该实现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党晨 《中国电子商务》2012,(13):56-56,58
一种模拟短波接收机数字化改造的设计方案。设计中沿用模拟短波接收机接收短波信号,对其输出的中频信号进行增益控制、模数转换、分集合成、信号解调、数模转换和低通滤波等数字化处理,从而改善了短波无线通信系统的性能,提高了接收信号的信噪比。  相似文献   

4.
为了实现高速、可靠、易于实现的数字化短波通信,提出了一种基于通用计算机的调制解调器设计方案。为了实现高可靠性的数字短波信号传输,搭建了用户端到用户端的转换平台设计,其中,模拟短波电台提供系统收发天线,使用计算机声卡实现数字信号与音频之间的数模/模数互转,使用计算机处理器(CPU)调制解调。根据短波通信功率受限的特点,使用恒包络调制——高斯最小频移键控(GMSK)作为调制方式。为了实现快速准确的时间同步,设计了一种多训练序列分段插入的帧结构方案。计算机仿真和实测结果表明,该调制解调器在信噪比15 dB下可达到10-5的误比特率,实现可靠短波通信。  相似文献   

5.
根据超短波组合式电台低成本中频数字化的要求,提出了一种低成本的中频数字化方 案,采用Xilnx公司的低成本FPGA XC3S4000和AD公司的上变频器AD9857以及模数转换器AD9 235 40设计了中频数字化硬件平台,并在该平台上完成了AM、FM模拟信号和MSK数字信号的 调制解调。模块级和系统级的测试表明,AM、FM的解调音频信纳比和MSK的误码率均满足系 统设计要求。该平台具有很好的通用性,适用于中频频率低于40 MHz的中频数字化设计 。在该平台上只需进行软件更改就可以实现其它调制解调方案。  相似文献   

6.
针对传统中频数字化接收机复杂度高、灵活性差等问题,设计并实现了一种新型短波射频数字化接收机.该接收机由A/D、数字下变频器(DDC)、DSP、D/A、CPLD等几部分组成,实现了短波信号的射频数字化处理.详细介绍了接收机的设计方案,并对常见的调幅(AM)、等幅报(CW)、单边带(ISB)等信号进行了接收测试.在输入电平为-103~0 dB动态范围内,解调输出质量都能达到12 dB左右信纳得(SND).  相似文献   

7.
本系统利用TMS320C6701DSP板、高速A/D变换器和光纤技术,实现对短波跳频信号的远程解调,并集数据采集、频域解调、数字录音和接收机遥控多种功能于一体,系统稳定可靠,得到用户好评。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了短波地空通信中的多谱勒频移 ,并就多谱勒频移对 8FSK解调的影响作了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短波模拟话音通信的实际情况出发,讨论了短波无中心组网中,实时选频和数字选址技术.提出了以绝对值信噪比(ASNR)代替常用信噪比进行信道评判的实时选频方案,和以双门限连续判决器及简易纠错码-(7,4)循环码的软件编译码,作为数字选址呼叫信可靠传输、识别手段的数字选址呼叫方案,并通过了实验验证.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讨论MFSK和GMSK(高斯滤波最小频移键控)调制方式在短波跳频通信系统中的应用,并对其性能进行了数值仿真.对于MFSK调制方式,本文重点讨论了将带反馈链路的选择式频率分集和编码技术应用于短波FH/MFSK系统对性能的改善,并分析当在具有加性高斯噪声的瑞利衰落信道中存在部分频带阻塞时的性能.GMSK具有优良的频谱特性,本文仿真了结合Viterbi算法非相干解调方案时跳频系统的性能.最后对两种调制方式进行了初步比较.  相似文献   

11.
本文研究了OFDM调制技术在短波通信中的应用,提出了一个基于OFDM调制的短波通信电台的设计方案并完成了软硬件系统设计。对实验样机的测试结果表明,本系统性能指标能够满足实际要求。  相似文献   

12.
通信协议是通信系统在通信链路上实现复杂任务的软件构架及程序编写规则,任何通信系统之所以能正常工作离不开通信协议的支持。本文以研制一种通信电台为例,提出了一种适合无线通信电台的通信协议,实验结果证明此协议具有很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13.
本文推导出了板状抛物面卫星接收天线的计算修正角的公式,使得广播卫星接收站能准确简易地进行接收调整。  相似文献   

14.
The organizational effectiveness menu was used as a questionnaire with a sample of 26 radio station general managers. Each respondent was asked to rate the important of 60 effectiveness criteria and to choose the most important category.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radio station general managers perceive the personnel and service/production categories as important in assessing organizational effectiveness, but that some also view selected financial criteria as important. Those managers whose stations have high Arbitron ratings and are larger in size (number of employees), place greater emphasis on profitability and less emphasis on personnel. The conclusion is that the larger radio stations may be overemphasizing short-term financial matters and neglecting criteria which may ensure adaptability and long-term survival, while smaller stations may be neglecting financial criteria which could limit their short-term survival.  相似文献   

15.
无线电用户移动性的增加对低干扰的电磁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陆基链式超短波监测网可以为高速移动的无线电用户提供这种保障。该网络在用户移动路线周边布站,及时发现判定路径周边的干扰隐患,可以提升保障覆盖范围。通过设计仿真测算方法和计算公式,在设定的仿真条件下计算出直线线路条件下陆基链式监测站的理论布站距离为10~25 km,为今后该网的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无线基站宽带工作频带内电压驻波比(Voltage Standing Wave Ratio,VSWR)的实时测量,提出了一种采用信道估计法的测量方案。该方案实现简单,在基带处理单元高速率位置发送数据,依次抓取射频通道反馈和反射数据,分别求取信道响应序列,结合工厂装备测试数据,计算驻波反射系数和反射点位置。发送信号采用宽带正交频分复用信号,能检测到工作频段内任何频点处的驻波异常。有用信号前加循环前缀,并引入峰值抵消核,能正确检测到多个反射点驻波。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驻波测量精度和单回波点位置精度达到预期,多回波点测量能抓准外部主要故障点,在基站VSWR实时测量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车辆自动识别系统 (AVI)移动站具有机动、快速和自动识别车辆的特点 ,适合于在城市监管中广泛应用。它采用射频识别 (RFID)技术 ,通过车卡 (TAG)采集车辆数据信息 ,对车辆进行自动识别和处理 ,识别率超过 99%;采用视频识别 (VFID)技术 ,通过摄像机采集车辆图像信息 ,在光照较强的情况下 ,识别率可以达到 80 %以上。  相似文献   

18.
针对大型无线电跟踪雷达系统电轴参数标定过程中存在的人工判读依赖性大、只能进行单项参数标定、标定精度难以提高、标定过程较为复杂以及部分参数不能定量标定等问题,提出了新的电轴参数联合标定方法。通过对远场空间合作目标的跟踪测量,建立归一化误差矢量,利用光学脱靶量与雷达动态滞后(误差电压)之间的定量关系,对雷达光电偏差、定向灵敏度、交叉耦合系数等参数进行统一联合迭代求解。该方法可同时精确标定光电旋转矩阵、光电靶面的旋转角等参数,对环境和设备要求低,在静态或动态远场条件下均简便易行,可同时适用于固定站址与移动站址大型跟踪雷达系统。实验表明该方法标定结果可信。  相似文献   

19.
针对大部分航天测控站下行链路校相功能还依赖标校塔的现状,分析了偏馈模式和有线模式下方位、俯仰误差电压比例值保持稳定的原理,提出了利用该稳定性实现测控站无塔校相的方法。实验证明,利用该方法得到的校相结果交叉耦合小于七分之一,定向灵敏度满足要求。该方法解决了设备组合变更或设备检修后需要重新标定的问题,可应用于双通道跟踪体制的统一测控系统,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20.
为得到测速雷达系统与卫星固定业务地球站在Ku频段共存的条件,以监测中发现的测速雷达实例为依据开展兼容性分析与研究。通过构建干扰模型,讨论了系统间潜在的干扰链路,确定了干扰门限,从多个角度仿真了测速雷达对卫星固定业务地球站的干扰,得到测速雷达等效全向辐射功率为18 dBm时与卫星固定业务地球站之间共存的最大保护距离为1 450 m,最小保护距离为200 m,同时得到了不同发射功率和不同受扰频率下的保护距离。研究成果可为Ku频段静止轨道卫星监测站选址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撑,还可以为卫星固定业务用户设置地球站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