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文分析了局部相参性的产生机理,推导出量度局部相参的数学表达工,探讨了影响部相参性的各种因素,并针对影响局部相参性的主要因素,提出了一处相位和频率记忆环,改善局部相参性的技术途径,可使局部相参雷达具有准相参数的性能。可明显地提高局部相参雷达的动显能力。  相似文献   

2.
雷达数据包括回波、工作状态监控、雷达控制和话音四类,如何对此进行高效传输是雷达组网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SDH(同步数字系列)传输技术实现雷达数据宽带传输的方案,给出了实现雷达数据传输的SDH网络拓扑结构和虚级联的数据通道分配方案。  相似文献   

3.
传统校相方法无法检测双通道单脉冲体制雷达极化失配问题。采用基于静态目标的动态极化校相方法,即在静态条件下,增加一个信标天线正交极化角校相环节,用于完成跟踪接收机和差信道的校相工作。数学模型的构建、仿真计算以及实测结果均表明,采用该方法可以准确识别双通道单脉冲体制雷达双通道极化失配问题,弥补了传统校相方法在检测跟踪接收机和差信道极化失配问题上的缺陷。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局部相参雷达原理性框图出发,分析了局部相参雷达核心部件相参振荡器的工作过程、局部相参的具体含意。探讨了影响局部相参性的一些主要因素及其对动显的影响,以及改善局部相参性的可能途径。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毫米波天线技术在军用领域的发展方向,具体对作战监视雷达、直升机防撞雷达和星载天线进行了说明;对碳纤维天线成型模具、铺层设计、成型工艺等关键技术进行了讨论,提出了该制造技术中的一些先进方案;最后,对国内外先进材料做了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6.
针对传统模拟接收机在实现方式上的不足,提出了侦察雷达数字化接收机的性能改进方案.并对数字中频中多项关键技术进行原理分析,给出了雷达中频数字化具体实现方案,同时给出了一个比较全面的数字中频测试方法.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机栽毫米波有源相控阵雷达裂缝面阵天线的结构、技术要求以及制造难点,对天线制造的工艺方案、工艺路线以及加工方法进行了详细阐述,并对主要工艺技术难题的解决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8.
为了实现便携式雷达设备的轻小型化,系统采用微带反射阵列天线替代传统的抛物 反射面天线。该天线设计的难点是如何实现雷达工作频带内的天线低副瓣特性。采用微带延 迟线的移相方案,并提出微带贴片与延迟线满足线性相移关系的匹配原则,实现了反射阵列 天线的宽带低副瓣特性。实测结果表明,在X频段32%的带宽内,天线副瓣电平低于-25 dB,并且天线效率不低于50%。  相似文献   

9.
TR组件有源通道会随环境条件的变化引起雷达回波幅度和相位的变化,使得相控阵天线波束的指向精度下降、副瓣电平抬高,导致雷达系统在探测、成像、跟踪时失效。为此,通过对相控阵天线产生幅相误差原因的分析,提出了采用远场最优方向图和近场平均矢量法相结合的算法,对相控阵雷达进行非实时在线幅相校正,从而提高相控阵天线的幅相一致性,保证雷达系统正常工作。暗室试验和外场试验验证了算法的正确性和可实现性。  相似文献   

10.
在脉冲雷达发射机中由于电源的谐波影响,会对最终的发射信号频谱产生影响,进而影响雷达动目标探测性能。本文就实际工程中遇到的信号频谱恶化问题提出了解决的方案,达到改善发射信号频谱的目的,并用实际的测试结果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1.
<正> 一、重大意义 长期以来,我国外贸企业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运行,在经济活动中实行的基本上是粗放经营,主要表现:在组织规模上,极大部分是中小型企业,单兵作战,各自分散经营;在发展方式上,着重数量和速度,忽视质量和效益,只求创汇而不计创利;在经营模式上,商品专业分工,单一领域,范围狭窄,工贸分家,各搞一套;在商品结构上,大部分是劳动密集型产品,一部分是资金密集型产品,技术密集型产品只是很小部分,因而技术含量小,附加价值低;在市场分布上,偏重日本、美国、香港、欧盟等几个主要国家和地区,贸易过于集中,活动面不广;在内部管理上,很多存在制度不全,有章不依,执行不严,监督不力等现象。这些表现归结起来,集中为:效益低下,积累缓慢,质量较差,后劲不足。  相似文献   

12.
针对现有雷达标定系统存在的使用成本高、组织实施不方便、真值获取手段不可靠等一系列问题,提出了利用搭载“北斗”卫星定位系统的旋翼无人机作为探测目标的三坐标雷达精度标定新方法。设计了基于该方法的三坐标雷达标定系统方案,研究了系统实现所需的关键技术,最后给出了系统样机的试验结果。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真实反映三坐标雷达的系统误差,与传统雷达标定方法相比,更加经济、简便、灵活。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雷达导引头用于反装甲导弹的技术方案。在目标的特性分析基础上,论证了导引头适 宜采用的信号类型及具体的高分辨信号形式,设计了导引头在地面段和空中段的工作模式及 工作过程。采用一组工作参数仿真分析了导引头达到的测量精度,结果表明,雷达导引头的 测距精度小于1 m,角速率误差小于0.2°/s,随弹目距离的减小,精度进一步提高。导引头 具备较高的制导性能和技术可实现性,对反装甲导弹雷达导引头的工程应用具有一定参考价 值。  相似文献   

14.
针对应用于无人机平台的多频段多模式小型化接收机需求,给出了一种X/L双频段多带宽小型化接收机设计方案,采用多芯片微组装工艺实现。该设计解决了接收机在不同频段下窄带信号和宽带信号的波形激励和接收通道硬件共用问题,重点突破了宽带波形产生和宽带直接解调接收等关键技术,相比较传统的无人机载雷达接收机来说,具有多模式工作、大信号带宽处理能力和高集成度的特点,能够满足宽带成像和窄带探测的需求。  相似文献   

15.
提出了一种基于PMC规范的高速数据传输板的硬件设计方案以及DMA方式数据传输的实现机制.高性能的硬件体系结构结合高效率的DMA实现机制,使得本设计具备很强的数据吞吐能力,有效地解决了雷达信号记录系统与回放系统之间大批量数据的实时传输问题.  相似文献   

16.
针对当前国内大多数雷达目标模拟器不能模拟大时带宽积合成孔径雷达(SAR)目标回波问 题,提出了一种SAR目标模拟器硬件平台架构,采用FPGA控制DDRII存储器来存储和输出数字 回波,通过数模转换后可以输出带宽150 MHz以上模拟回波信号。由于主机与目标模拟板通 信采用CPCI总线,其数据吞吐率比采用USB接口的注入式SAR目标模拟器高。该平台可以3个 通道同时输出不同信号,因此可模拟聚束、条带和扫描SAR等工作模式回波。测试结果表明 该平台满足系统指标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7.
合成孔径雷达(SAR)实时处理技术的发展对相位梯度自聚焦(PGA)算法的工程实现提出了要求。基于以多片主流SHARC处理器为核心构成的硬件平台,针对PGA算法数据处理量大、计算复杂度高的特点,设计开发了并行处理的系统拓扑和程序流水结构及其软件程序。机载SAR实测数据的处理结果验证了该方案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提出了采用步进频率结合平面扫描的THz雷达近场成像系统设计方案,基于宽带全息成像原理,可以实现三维高分辨率近场成像。采用多通道收发探头阵列缩短机械扫描行程,提高成像速度。给出了基于快速傅里叶变换(Fast Fourier Transform,FFT)和Stolt插值的三维图像重建算法,成像理论分辨率与波长相当。利用THz矢量网络分析仪和辅助设备,搭建了0.215~0.33 THz成像试验装置,完成了对多层金属-泡沫目标三维成像,成像分辨率达到预期水平,验证了系统设计和三维图像重建算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