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本文首先简单地介绍移动通信发展以及第三代移动通信(3G)的技术特征和实现目标,并阐述了如何用多址来解决通信资源紧缺的问题,随后重点讲述智能天线的定义、优点、组成、工作原理、信道模型以及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和发展现状。最后,提出了智能空分多址的概念,并对智能天线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分析和预测。  相似文献   

2.
个人通信对容量的需求越来越显示出码分多址技术的重要性。本文对照频分多址和蝗分多址系统的频谱效率,阐述了码分多址系统提高系统容量的几项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3.
王靖 《国际商务研究》2006,46(4):185-189
第三代蜂窝移动通信系统能以不同的数据率和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支持不同类型的通信业务。随着同时接入系统的用户数目的增加,多址干扰(MAI)也逐渐增加,不仅严重影响了CDMA通信系统的性能,也限制了系统容量的提高,且在异步传输方式下,多址干扰将更为严重。为此,首先在理论上分析了多址干扰对单速率CDMA系统容量的影响;然后,通过计算机仿真,讨论了异步多速率CDMA通信系统中多址干扰对系统容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为了抑制空时分组编码系统中的共道用户多址干扰,对低复杂度的多用户检测算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基于概率数据辅助(Probabilistic Data Association,PDA)算法的大容量多用户检测技术。通过充分利用干扰信号的相关性进行有效干扰抑制,从增加共道用户的角度来提高系统容量。仿真表明,该检测技术能进一步提高系统性能,尤其是增大了通信系统容量。  相似文献   

5.
总结了现有地空通信存在干扰的模式、途径和干扰抑制方法,重点分析了地空通信采 用智能天线技术的优势和干扰抑制效能,同时也探讨了采用智能天线带来系统抗截获、电 磁兼容等性能的改善,提出了地空通信应用智能天线涉及的关键技术。相关研究对工程应用 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随着人们对通信需求的不断增长,带来了如何有效地利用频率问题,同时也产生了越来越多的多址技术。本文将扩频技术与随机ALOHA通信方式相结合,提出了一种适于卫星定位与通信系统的扩频ALOHA信道模型。并对此信道的信道利用率进行了计算,得到了好的结果。全文还对定位与通信构成一体化系统的可实现性做了详细描述。最后,简单介绍了双星定位及通信系统的定位原理。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实际出发,研究了可变速率编码(VRC)技术在跳频多址(FHMA)通信系统中的应用,讨论了在系统采用使接收误码率低于某规定值(以10^-2为例)的最大码速率时,该结构相对于固定速率编码(FRC)结构的系统平均标准吞吐量增益,通过对解调器有、无PS信息(即有关被传输的符号中哪些受到多址干扰的信息)及信道有、无衰落情况下的分析,验证此技术在实际系统中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8.
李宇 《消费导刊》2013,(1):109-109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通信的需求越来越强,从而促进新一代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这种通信技术具有高速度,高容量,高适配的特征。在大、中型通信网络中,众多的通信台、站利用同一颗卫星(或几颗卫星)的一个(或几个)信道的转发器复用方式,实现相互之间的长距离、大范围的多址通信。这种通信方式,既不受地域的限制,又不受气候的影响,十分方便、灵活,又便于通信保密。  相似文献   

9.
传统的CDMA技术在无线通信方面有着FDMA和TDMA所无法比拟的突出性能,但在抗码间串扰和多址干扰方面存在的问题使其总体性能受到限制。随着DSP技术的发展,采用并行传输的OFDM技术正日趋成熟。本文介绍了一种新的无线通信技术OFDM-CDMA,对其发送和接收系统模型进行了完整的描述并分析了接收机中使用的几种检测技术,在频谱利用率、抗多径和多址干扰等方面,OFDM-CDMA等优于传统的CDMA技术。  相似文献   

10.
随着民航业对通信要求的日趋严格,地空数据链的应用越发广泛,在对航空公司通信、导航和空中管理各项技术改革中,地空数据链的应用发展可谓是重中之重.在对各种地空数据链的分析研究后,可以将各种技术运用的范围和优劣势进行对比,在综合评价中选择较为适合的地空数据链技术进行运用.中国民航从通信系统的基础设施建设,到数据链服务系统运行,经历了各种探索,相信新的地空数据链技术的运用,会使得地空数据通信系统不断完善,其在民航通信服务中的应用前景将一片广阔.  相似文献   

11.
在分析低轨卫星通信系统中不同链路所需波束类型的基础上,将所需波束类型归纳为宽波束和可切换点波束两大类,进而提出了用一副相控阵天线来实现这两种波束的方式。以16×16单元顺次旋转切角阵为研究对象,采用最小二乘优化方法综合阵列方向图,得到对地等通量覆盖的宽波束;合理设计波束分布,采用相控阵常规的波束切换功能,得到点波束覆盖图。仿真结果表明,宽波束和可切换点波束均能实现对星下±55°范围的覆盖。相比常规的多天线方式,这种多工作模式波束实现技术大大降低了卫星系统的复杂度,降低了设计、集成、测试和维护卫星天线系统的时间和成本,降低了卫星平台天线布局的难度,因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基站可以根据信道互易性使用波束成形(Beam Forming)技术提 升系统性能。信道互易性的准确程度对性能是有影响的,因此需要对其分析以指导系统设计 。对长期演进(LTE)系统的互易性进行建模,指出了终端发送天线和接收天线数目的不对 称性,以及基站信道估计的误差对信道互易性的影响。通过数值仿真验证了不理想的信道互 易性使波束成形性能受到损失,并为系统改进提出思路。其结论容易推广到其他应用波束成 形的无线通信系统。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SATCOM系统机载通信为例,介绍发机载卫星通信系统的设计思想,以及提高通信链路容限所采用的技术。  相似文献   

14.
随着VoIP技术的发展,VoIP技术结合卫星通信网络的应用越来越广泛。Inmarsat卫星系统是地球同步轨道系统,网络传播时延大,卫星VoIP电话的语音通信是否可行值得研究。结合VoIP关键技术和海事卫星通信语音通信应用场景,探讨了基于Inmarsat卫星网络实现VoIP技术的方案,并分析出此方案下VoIP系统通话过程的单向时延为350 ms,低于ITU G.114的400 ms的要求。在实际使用环境中进行了测试和验证,结果表明,基于Inmarsat网络下实现VoIP的方案是可行的。该方案实现复杂度低,可以方便地实现Inmarsat网络与地面电话网之间的互联互通,也可以为我国自主研制的宽带卫星通信系统实现VoIP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给出了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的概念,详细叙述了MIMO技术的研究现状,阐述了MIMO的关键技术和MIMO技术的应用,研究和分析表明无线移动通信领域智能天线技术的重大突破就是多MIMO技术,它能在不增加带宽的情况下成倍地提高通信系统的容量和频谱利用率,是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中最富有竞争力的技术之一。文章最后给出了MIMO技术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介绍立体综合通信系统的基础上,说明了如何建立立体综合通信网以及所要发展的技术。  相似文献   

17.
针对直升机卫星通信系统中直升机旋翼对通信信道造成的周期性衰落问题,采用射频收发器AD9361模拟了信道周期性衰落模型,基于此模型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上优化并实现了缝隙检测算法。根据信道衰落模型和缝隙检测算法及数据链路速率和带宽的要求,提出了一套直升机卫星通信系统可靠通信方案,即前向链路采用重发和分集接收及短码LDPC编码技术,返向链路根据前向链路缝隙检测的结果在无遮挡缝隙采用突发通信和长码低密度奇偶校验(Low Density Parity Check,LDPC)编码技术,实现可靠通信。系统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案不受直升机机型限制,系统可在40%遮挡率下实现前向链路25.6 kb/s和返向链路4 Mb/s速率下的可靠通信。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无人机远程搜救系统的通信效率和整体搜救成功率,提出了无人搜救机组的新型移动中继通信模型。该模型引入移动中继和协同通信技术,实现无人机组之间以及无人机组与地面基站之间的通信连接、数据传输和信息同步。理论分析和仿真测试表明,该模型提高了无人机组的数据采集效率,减少了无人机组的数据采集时间,提高了控制平台的机动性和搜索效率。  相似文献   

19.
基站天线作为移动通信系统中的重要部件,对通信质量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关键技术被广泛研究。通过对基站天线的电调技术、极化技术、宽带技术、阵列天线多频技术和基站天线小型化技术等的研究发展历程介绍,分析了这些关键技术在工程上的实现方法与措施,总结了这5个关键技术今后的研究重点和发展方向。在基站天线下一步的发展中,需要将多个关键技术完美地结合在一起,阵列天线多频技术和基站天线小型化技术将成为今后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20.
针对现有岸船短波通信系统存在的数据传输速率低、多业务支持能力弱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宽带岸船短波通信系统。在应用数字调制技术和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后,系统接收机灵敏度由-74 dBW降到了-91 dBW,数据传输率由9 kbit/s提升为50 kbit/s。对宽带岸船短波通信系统与其他岸船通信系统的多网融合潜力进行了分析,为新一代岸船通信网的建立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