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国内豆粕市场价格继续出现反弹、美盘大豆期价支撑国内豆粕价格、天气因素继续推动美盘期价上涨  相似文献   

2.
<正>当前,进口大豆集中到港,量大且成本低,油厂豆粕销售压力较大。而需求方面,随着元旦、春节的日益临近,禽畜出栏将迎来高峰期,随后养殖市场将进入低谷,对豆粕需求将减少,进而对其行情的推动作用有限。综合来看,豆粕基本面偏弱,震荡下行格局或难改。首先,全球大豆供应依然宽松,豆类产品价格仍受压制。当前,美豆丰产格局已确定,南美天气良好,大豆播种速度将赶上往年同期水平,巴西大豆种植进度已超过8成,市场继  相似文献   

3.
正近日,自去年12月下旬至今年4月底一直领涨商品期价的"头雁"——铁矿石和螺纹钢期价近日双双跌停,棉花等前期上涨猛烈的其他商品期价也直线下滑,但大豆及豆粕、豆油价格却表现坚挺,更重要的是在4月份我国进口大豆数量高达707万吨,同比增长33%,以及新作物年度国产大豆种植面积增长600万亩和国际大豆市场供过于求的背景下,大豆及其制品的价格持续保持上涨势头让人感到惊讶。  相似文献   

4.
<正>当前,全球豆类市场氛围整体偏空,叠加豆粕自身供需基本面利空云集,积重难返,决定了未来豆粕价格的弱势格局。当前,全球豆类市场氛围整体偏空,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作为全球大豆供应的重要组成部分,巴西大豆丰产无疑对未来包括豆粕在内的豆类产品价格走势形成压制。与此同时,巴西国内动荡令雷亚尔持续贬值,刺激巴西豆农积极卖豆,可能抑制美国大豆出口需求。其次,美国大豆市场形势当前也难以乐观,  相似文献   

5.
正4月11日凌晨,美国农业部公布了4月份供需报告。报告影响整体中性。美豆压榨量增加导致库存下调,南美产量继续下滑,但已基本被市场消化。报告后CBOT大豆期价震荡回落,豆粕价格则在压榨量增加打压下大幅回落。报告发布后市场焦点仍将集中在中美贸易摩擦对全球大豆贸易格局及美豆出口的进一步影响,同时焦点集中转向美国播种面积和天气的炒作。近期南部小麦产区干旱及中西部潮湿低温天气引发美豆面积增加预  相似文献   

6.
目前来看,尽管国内饲养业饲料需求支撑豆粕价格,但美国大豆大面积收割期即将到来,大豆季节性上市将使得全球豆类市场面临供给压力,加之国储陈豆库存持续向市场抛售,豆粕后期将继续承压。9月以来,大连所豆粕期货价格持续在高位振荡,豆粕主力1401合约围绕3650元/吨一线上下波动。目前来看,尽管国内饲养业饲料需求支撑豆粕价格,但美国大豆大面  相似文献   

7.
<正>南美天气转好美豆冲高回落2016年12月,CBOT大豆期价先涨后跌,月初在美国大豆强劲出口需求的提振下,期价高位震荡,但随后在南美天气转好的利空打压下,期价中的天气水持续减少,期价持续下跌并逼近1000美分/蒲式耳的整数关口。利空来自良好的南美天气带来的大豆丰产压力,以及南美大豆丰产上市后对美豆出口的冲击。一是2016年12月巴西大豆产区天气形势整体良好,分析机构纷纷上调巴  相似文献   

8.
<正>北京时间9月12日凌晨,美国农业部公布了9月供需报告。美国玉米大豆单产和总产上调幅度高于市场预期、南美大豆产量继续增加、全球大豆玉米小麦库存纷纷上调等一系列利空数据出台。在CBOT豆类谷物价格重挫后,报告利空效应进一步打压价格。报告公布当日,CBOT大豆和玉米主力合约期价创下4年多来的新低,小麦期价再创合约新低。目前来看,在美国及全球谷物油籽供应量预期继续增加的情况下,  相似文献   

9.
进入2005年1月份以后,国外CBOT期价震荡下跌.进口大豆到港数量陆续增加;国内豆粕价格上扬动力不足,豆油销售不活跃。受其影响,国内大豆市场弥漫在观望.等待的气氛中,从而验证了前期中中大豆网预测“弱势震荡将引领年前大豆价格走势”的正确性。综观当前大豆市场,  相似文献   

10.
<正>当前,豆粕市场对美国天气较为敏感,6月底美国农业部两大报告数据不及市场预期,同时美国部分地区大豆面临干旱威胁,豆粕经过连续下跌后开启反弹。但大豆供应前景依然庞大,价格反弹会带来农户加速销售,在天气威胁和供应充足的矛盾下,预计豆粕在7月将维持宽幅振荡,宜卖出宽跨式期权。天气敏感期豆粕易获支撑6月至9月美豆正处于播种和  相似文献   

11.
自2001年1月以来,美国CBOT黄豆期价一直处于震荡上行之中,期价从年初低点420美分左右至今累积上涨已超过120美分,涨幅接近30%.而且,相对于去年的行情而言,今年CBOT黄豆期价的走势显得更为扎实、稳健.今年世界大豆市场的供需状况确实已发生了重大变化,这势必会对今后的世界大豆市场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2.
美豆出口和压榨调高使得库存低于预期,未来供需偏多为主,但由于美豆恢复性增产及南美大豆产量预期增加,全球大豆库存压力将抑制豆柏期价。但随着供需报告的出台,短期利多可能提高美豆进口成本,同时国内到港量也可能不及预期,豆粕价格或以震荡为主。  相似文献   

13.
在大豆天气炒作"佑护"、原油市场蒸蒸日上和国内双节预期影响下,大连豆油在9月首周迎来"开门红"行情,乍看是为"金九银十"走势埋下伏笔,但实际上,其自身基本面依然缺乏改善条件,主空控盘节奏较为稳健。由于库存庞大、需求低迷早已是市场共识,期价不具备强力攀升的意愿,而随着美豆变盘时点逼近,豆油作价成本趋于下滑,期价二次探底将不可避免,只不过,一泻千里的走势将被抵抗式下跌形态所取代。  相似文献   

14.
<正>近日以来,国内外大宗商品市场绿旗飘飘,芝商所旗下的CBOT大豆期价一泻千里、连连遇挫,从5月10日的989高点一路下跌至909.4美分,短短20天左右大跌了79.6美分,跌幅达8.75%。尽管美国农业部称,民间出口商向未知目的地出口了13万吨美国旧作大豆,但中国进口商洗船传闻不绝于耳,主要是因为中国大豆压榨利润欠佳,引发对美国大豆出口需求的疑虑。美国天气预报显示天气前景  相似文献   

15.
进入9月份,油脂市场利空逐渐增加。虽然大豆产区天气炒作仍有一定空间,但从基本面来看,油脂供给压力并没有减弱,预计双节备货结束后豆油期价将重回跌势。全球新作大豆供给充足虽然美国农业部8月供需报告下调了2013/2014年度大豆的收割面积、产量和结转库存,但报告维  相似文献   

16.
回顾2003年的大豆走势,我们不难发现无论是在年初非转基因题材的炒作还是在年末的井喷行情中,期价自始至终均是围绕着大豆需求大于供给这条主线来发展的,尽管期间还夹杂着诸如SARS、大户操纵和投机心理等因素的干扰,但市场终归还是  相似文献   

17.
六月底国内豆粕市场价格全面回落,继山东地区出现回落后,国内大部分地区市场价格均出现不同程度跌落,市场需求的低迷、CBOT大豆期价以及连粕价格的跌落,是价格全面回调的主要因素,根据对国内豆粕市场行情调查情况显示,本日国内豆粕市场行情状况如下:黑龙江地区豆粕报价回落:黑龙江哈尔滨地区豆粕报价2850-2900元/吨左右,较昨日下跌50元/吨;佳木斯地区豆粕出厂报价2900元/吨左右,较昨日下跌50元/吨;集贤地区豆粕报价2850元/吨,较昨日下跌50元/吨。辽宁地区豆粕报价大幅跌落:辽宁地区报价在2800-2860元/吨,与较昨日下跌50元/吨,其中,大连华…  相似文献   

18.
<正>近期,美国小麦、大豆产区遭到高温干燥天气威胁,价格出现较大幅度上涨。同期,国内油厂压榨普遍亏损,各地厂商挺价心态增强,从而助推国内豆粕短期大幅反弹。但毕竟南美大豆丰收,美国大豆播种面积增加,我国下游需求恢复缓慢,因此在天气市过后,国内豆粕市场仍面临较大走弱压力。美豆种植收益较高今年以来,由于南美大豆丰收、巴西雷亚尔升值、美豆价格较去年下滑,巴西农户大豆销售收益明显低于去年,农户惜售情绪浓重。  相似文献   

19.
《齐鲁粮食》2003,(1):53-53
近日大豆市场涨势还在延续不断,东北运输问题愈加严重,关内大豆供应每天都在告急,油厂备受大豆短缺之苦,日前已有很多油厂(尤其山东)开始停产,更多的油厂面临大豆原料殆尽(库存大豆原料大致还能支撑10天左右的生产)即将停产的严重情况发生。由此造成了我国各地大豆现货价格同步大幅上涨、关内有价无市无料的同时,不仅使大连商品期货交易所大豆期价连日来保持大幅上涨势头,也使我国大豆的产品豆油、豆粕的价格一天一涨。  相似文献   

20.
因美豆单产好于预期,南美大豆产量值得期待,且外围经济再度引发担忧,国际大宗商品期价走势难言利好。而2012年11月中国进口大豆数量庞大,豆粕现货库存充裕,养殖业短期弱势依旧,后期豆粕行情或将继续震荡,趋弱为主。在此压力下,国内菜粕行情将延续弱势,且在冬季来临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