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青山村地处长乐市中部、董奉山东面山脚下,靠山面海,山清水秀,文儒武杰辈出。全村现有人口2296人,山地面积3700多亩,经济以种植龙眼为主,是历代贡果"青山龙眼"的原产地。2009年,青山龙眼被评为国家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今年,长乐市古槐镇青山村被列为福州市新农村建设"百村竞赛村",  相似文献   

2.
今年大新县的龙眼生产在大灾面前呈现出“大年”景象:据农业部门估产,今年大新县全县龙眼产量达2.3万吨,相当于一个水果“大年”的生产水平。知情的干部告诉记者,年初遭遇的罕见冰冻灾害,几乎让大新七成的龙眼近于绝收,农业科技“妙手回春”,打赢了这场龙眼丰收保卫战。  相似文献   

3.
袁琳 《农家之友》2014,(12):14-14
<正>晚熟调产期"四季蜜"甜蜜如果你在春节的时候吃上了龙眼,请别感到奇怪,这有可能是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广西荔枝龙眼创新团队选育推广的优良品种"四季蜜"龙眼。据介绍,"四季蜜"龙眼,是广西大学农学院园艺研究所引种选育的热带生态型龙眼新品种,该品种具有一年多次开花结果的遗传特性。研究人员通过技术将"四季蜜"龙眼控制在7月份集中开花,成果时间则控制在11月份左右。据了解,广西龙眼以中熟品种为主,一般集中在每年七月中旬到八月中旬成熟,主栽品种石硖、储良、大乌圆的成熟期相差只有7~10天。上市相  相似文献   

4.
正8月25日上午,在广西容县浪水镇泗河村野生红菇生产示范基地,几十位村民从山上下来,个个手里提着一筐筐鲜红的野生红菇,脸上写满了喜悦。"今年野生红菇大丰收,我家6亩山地,从5月至今已经收获干菇80公斤。还有部分未收获,估计产量不会少于30公斤,总收入将达14万元。"60开外的育菇能手林光强乐呵呵地说。这是容县指导山区农民科学管理野生红菇,提高产量,增加收入,  相似文献   

5.
盛产岭南佳果的广西近日传出丰收的讯息,300多万亩龙眼长势喜人,预计今年总产可达40万吨,比去年增产近四成,将在七八月大量上市。 据广西水果生产技术指导总站人员介绍,今年是龙眼的“大年”,加之今年气候非常有利于龙眼成花,成花率比去年提高几倍。龙眼品  相似文献   

6.
贵港市今年农村工作任务重点是抓好“五大工程”。一是甘蔗“双十工程”,即十万亩冬植盖膜蔗和十万亩吨糖田的建设,保证甘蔗产量150万吨以上,发挥甘蔗化工的支柱作用。二是在山上再造一个贵港。即采取统一规划、连片开发、分户经营、谁种谁收的办法,发展以龙眼种植、加工为龙头的水果业开发。今年要完成4.5万亩龙眼种植任务,到九五年全市种植龙眼15万亩,本世纪末龙眼产量15万吨,加工后产值35亿元,实现山上再造一个贵港。三是在各乡镇开展建立“十屯百  相似文献   

7.
近日,2014平南“石硖龙眼”特色文化旅游活动在平南县启动。 近年来,平南县特色农业水果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特别是石硖龙眼产业发展迅猛。今年,全县石硖龙眼种植面积达24万亩,预计产量达5万吨。  相似文献   

8.
<正> 一网网银鱼打起来,一筐筐银鱼搬上岸,一车车银鱼运出国…… 这是一个收获的季节。1O月初,正是广水徐家河库区银鱼的捕捞时节。在长岭镇库区,渔民们正在捕捞着银鱼,他们欢笑着、谈论着,从他们脸上洋溢的笑容,表明今年的银鱼丰收了。 银鱼是广水徐家河库区重要的经济鱼类。库区内气候  相似文献   

9.
宾毅 《农家之友》2009,(21):36-36
平南县是全国有名的石硖龙眼之乡,今年,全县龙眼果树保有面积19.5万亩,产量3万吨,产值1.5亿元,主要销往广东珠王角地区,仅此一项可为全县农民人均增收55元。  相似文献   

10.
正"现在一天的收入有150~200多块,比以前在工厂里打工好多了。"广西北海市合浦县廉州镇马安村村民岑善超说。50多岁的岑善超工作的地方是廉州镇烟楼村委水儿码头。在这里,每天都有从廉州湾打捞上来的大批大蚝,岑善超负责的工作就是把一筐筐的大蚝  相似文献   

11.
四月的北流,鸟语花香,漫山遍野郁郁葱葱。低矮的山坡上荔枝龙眼花开枝头,密密麻麻,鹅黄嫩绿,繁花似锦,莺歌蜂舞,好一派南国春光。随行的市畜牧水产局局长郑德富喜滋滋告诉记者,荔枝龙眼花开这么多、这么盛,已多年没见,这预示着今年荔枝龙眼将是丰收年。  相似文献   

12.
<正>"今天20多名‘虾哥’捕了1500来公斤小龙虾,能卖4万多块钱。"清晨,站在田埂上的江苏农垦岗埠农场包庄管区职工高明,指着一筐筐张牙舞爪的小龙虾说。等候多时的上海客商,以每公斤26元的价格  相似文献   

13.
本应肩挑背扛忙春耕的农民,现在在现代农业蔬菜基地里,操纵着叉车,把一筐筐萝卜搬进了停靠在村头的货柜车里。"把土地包给业主种蔬菜,我家的收入翻了好几番。"62岁的吕世碧是一位普通农民,她把自家的2亩地租赁给外地业主规模种植无公害蔬菜,她到蔬菜基地上班,既收租金,又拿薪金。据了解,像吕世碧这样的"双栖"农民,在蓬安有很多。这样不仅改变了农民的生活方式,也在改变着他们的种植模式。业主李丽琼驾驶着一辆拖拉机高兴地说,"我们不仅实施标准化种植,而且用  相似文献   

14.
<正>近年来,黑龙江省大庆市把品牌开发、网络销售、电商平台等商业化的第三产业,融入到农业产业化的进程中,形成"三产融合"的格局。日前,从大庆市农委获悉,今年1-6月份,大庆市农业产业化经营收入实现324.6亿元,同比增长8%。队伍壮大的"龙头企业"在大庆市肇源县,一斤西红柿能卖1元多,而农民把成筐的西红柿送到天源食品有限公司,加工成番茄罐头,一斤能增值到4元钱。农产品附  相似文献   

15.
三滩镇地处博白县东北面,该镇利用本地优越的地理条件和资源优势,调整种养业结构,大搞农业生产基地化建设。 一是建立年产20万头的猪苗生产基地。去年全镇外销猪苗12.4万头,存栏8.1万头,养猪收入6500多万元。人均养猪收入1240元,成了三滩镇一大支柱产业。二是建立万亩果蔗生产基地。每年面积稳定在1万亩以上,今年种1.3万亩。预计总产量10.4万吨,总收入6240万元,人均1156元。三是建立1.5万亩龙眼生产基地。今年龙眼面积达1.5万亩,有两个1000  相似文献   

16.
在茂密的竹林下,一丛丛竹荪菌蛋排列在栽培畦两边,一排排整齐的"竹林仙子"正在开伞撒裙,远远望去,像一个个美丽的"白裙公主"在竹林地上跳舞。工人们正在忙着浇水、采摘,一筐筐采好的竹荪摆放在林道边……缙云县生态资源丰富,竹产业更是缙云县林业三大主导产业之一。近年来,缙云县通过建设示范基地、改善基础设施、推广林业科技、培育龙头企业、发展经济组织、研发竹类产品、开发竹海旅游等方式,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逐步实现毛竹产业化经营,不断增加竹农收入,促进了区域经济增长,极大地推进了缙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7.
筐事录     
逢集,四周的小集镇上,常常见到街面上一字儿排开的成摞的柳筐。筐旁的地上坐着几个庄稼人,他们并不像其他生意人那样喊破喉咙招揽顾客,只是悠闲地、漫不经心地等待顾客过来。熟悉他们来路的人知道,那是单庄人在卖柳筐。我是单庄人。编柳筐,是我们村有地方特色的传统副业。村里人编筐有多久的历史,我不知道。从我记事起,我就见到村里的人年年编柳筐,年年卖柳筐。村里年长的男人很少有人不会这活儿。人往往是身在宝山不识宝,本来我并不知道村里的筐有这么好的名声。一次在外地,偶然听到外村人对我们村柳筐的赞美,竟使我激动不己。我这才知道自家的村子是以出产柳筐闻名的。说是柳筐,其实名不符实,实比名好。这些筐是用土生土长的桑树条儿编成的,要比柳树条儿编的筐笨实得多,更经久耐用。据说,以前沙冈上挑沙人就特别喜欢我们村的柳筐。  相似文献   

18.
正日前,广西平南县科技局组织相关专家对位于平南县东华镇相思村小汾屯的龙眼新品种"汾泉青龙"进行现场测产,亩产1237.6公斤,按当前市场价10元/公斤计,亩产值达12376元。东华镇种植户柳新生曾当过村里的农科员,一直开展杂交育种的试验。1998年,他用大乌圆、石硖和"青龙"(本地龙眼)的混合花粉,以本地龙眼"水眼"为母本进行杂交,获得1株杂交苗。如今他已高接出了30多株  相似文献   

19.
《农家之友》2006,(10S):37-37
“龙眼之乡”大新县.今年龙眼获得大丰收?该县果农在专家指导下,试验成功了给果树“放环”管理方法。即在每年11月份底.对成熟结果母枝表皮层进行环形圈割.控制水分输送,抑制果树冲梢。同时,适当对果树施用机肥.促使果树母枝健壮,达到开花结果的目的。图为大新县桃城镇华侨农场职工林桥生给向前来取经的果农介绍经验,  相似文献   

20.
石硖龙眼是平南县特有的优质龙眼品种。最近.平南县大新镇农民覃胜贤又培育出一种龙眼新品种——金山龙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