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五段镇是江苏沛县的一个水产大镇,养殖面积和产量占到全县的三分之一,主养品种是河蟹。为充分利用水体,提高蟹塘养殖效益,五段镇农技推广中心利用科技入户平台在2013年试验"蟹池套养南美白对虾"养殖模式,获得亩产河蟹72.3kg、南美白对虾48.4kg,亩产值6828元、亩利润4396元,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将这一养殖技术小结如下:1养殖池塘选择池塘选择在靠近水源、水源充足、水  相似文献   

2.
<正> 江苏省宜兴市芳桥镇位于太湖之滨,拥有水产养殖面积4682亩。其中浅水型池塘4402亩,河沟养殖280亩。2002年在农林局水产站的指导下,建立了443亩河蟹生态养殖示范区,放养河蟹347980只,且全部采用生态养殖方式进行养殖。  相似文献   

3.
<正>为充分利用水体,提高蟹塘养殖效益,2013年江苏沛县五段镇农技推广中心利用科技入户平台进行了"蟹池套养南美白对虾"养殖试验,获得亩产河蟹72.3kg/亩、南美白对虾48.4kg/亩,亩产值6828元/亩、亩利润4396元/亩,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将这一养殖技术小结如下:1养殖池塘选择池塘选择在靠近水源、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电力配套、交通便利、便于管理的地方。池塘面积10-20亩为  相似文献   

4.
针对目前河蟹育种生产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我们在上海海洋大学、省市水产科研推广单位的指导、帮助下,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己形成了以"良种、深池、种草、营养、控水"为核心的河蟹良种生态育种新技术,实现了"1亩池塘、放1.5kg蟹苗、产200kg优质蟹种"的目标,集成创新了亲本河蟹的引进、筛选,定向繁育幼苗技术,栽种多品种水草为主的池塘生态修复技术,优质饲料配制及科学投喂技术,微生物制剂的科学合理应用,池塘微管底充氧技术等主推技术,使  相似文献   

5.
<正>2009年度我县水产养殖协会承担实施了江苏省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虾蟹生态混养技术应用与推广"项目,项目总投资600万元,其中省级财政投入200万元。笔者作为县水产技术指导站的技术推广人员,率先在示范基地内流转承包土地81亩,建成两只河蟹生态养殖池塘,其中1号池占地47亩,2号池占地34亩。共计放养扣蟹苗496公斤,年终清池核产,1号池共出售河蟹5810公斤,2号池共出售河蟹3100公斤。创产值51.2万元,获利28.5万元,亩均获利3518元。  相似文献   

6.
<正>湖北省洪湖市河蟹养殖历史悠久,早在80年代初水产技术推广站就开展了"人工半咸水河蟹苗繁殖"和池塘养殖试验,至今河蟹池塘养殖面积已发展到30余万亩,苗种本地化培育基地近万亩,成为洪湖市水产业  相似文献   

7.
<正>2013年对于大多蟹农来讲是辛酸的一年,但对示范户陈汝平来讲这年却是一个丰收年。他养殖的180亩河蟹池塘,共产出河蟹11214kg,鲢鱼3442.5kg,鳜鱼936kg,总产值1965491元,亩利润5840元。科学的养殖方法使得他养殖的河蟹规格大、产量高、品质优,给广大养殖户做出了一个高效养殖的典范。他养殖取得成功的关键在于他对养殖模式进行调整,采取青虾、鳊鱼、鲢鳙、鳜鱼等多  相似文献   

8.
<正>望江县是个水产大县,为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近几年积极推进河蟹养殖的发展,在稳定20多万亩湖泊大水面养蟹的基础上,着力推广池塘养蟹2000多亩,群众养蟹积极性高涨。可河蟹一旦发病,感染传播相当快,一些疾病(如"抖抖病")基本上是不可救药的,养殖户损失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县河蟹养殖面积达5.8万亩,占特种水产养殖面积的85%.其中池塘精养面积3.2万亩,是我县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也是我县水产生产的重头戏。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提高,无公害河蟹在市场上大受欢迎。我县从2001年开始探索池塘无公害河蟹养殖技术,现已总结出一套优质、高产、高效河蟹养殖技术。亩产无公害河蟹(规格150g以上)58kg,亩均经济效益3126.6元,投入产出比1:2.9。现将技术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正>2014年在上海市中华绒螯蟹产业技术体系(以下简称体系)的强力支撑下,本市河蟹养殖有望喜获丰收。据专家介绍,今年大规格的成蟹(雌蟹150g以上,雄蟹200g以上)比例可达50%以上。河蟹养殖取得如此好成绩,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河蟹良种选育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经过10年的连续选育与评估,河蟹良种取得突破性进展,暂定名为中华绒螯蟹"江海21",已于6月15日向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申报了新品种审定。用该良种繁育的生态蟹苗量比去年提高20%,达1万多斤;中试养殖面积比去年增加60%,达10万亩。  相似文献   

11.
正"渔光互补"光伏电站,利用水产养殖集中地区丰富的池塘水面资源,来开发建设光伏发电项目,采用水上发电、水下养殖的模式,并同时具有发展休闲旅游业的潜力。兴化市沙沟镇振兴水产品养殖专业合作社利用兴化市沙沟镇400亩光伏发电基地,探索发展以蟹为主的虾蟹生态无公害水产品养殖的模式,亩产河蟹120kg,小龙虾26kg,南美白对虾130kg,青虾31kg,鱼类155kg,亩均产值12550元,亩纯效益4650元。1.池塘条件光伏发电基地养殖面积400亩,每个单元25亩,太阳能电池板之间相隔一定距  相似文献   

12.
<正>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恒济镇地处沿荡,养殖环境得天独厚,拥有精养池塘3.5万亩,河道养殖水面0.8万亩,是闻名遐迩的鱼米之乡。恒济镇自承担省级渔业科技入户工程项目以来,不断探索高效渔业养殖模式,积极调整渔业生产结构,努力实现渔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为了适应水产养殖形势,经过市、县水产专家的多次论证,并结合恒济镇实际养殖情况,大家一致认为在该镇推广蟹池套养龙虾模式大有前途,从而改变传统单一的鱼蟹混养模式。我们在建河村进行了试验示范,结果获得了巨大成功,实现亩产龙虾176.8kg,规格28-30尾/kg;亩产河蟹45kg,  相似文献   

13.
2012年我县承担了江苏省水产三项工程“太湖1号”青虾养殖技术示范与推广项目,在九龙口大闸蟹有限公司建成千亩连片河套养青虾示范区1个,面积为1260亩,开展青虾和河蟹混养,取得了亩产大规格河蟹75kg、青虾26kg,亩效益超过4000元,现将养殖技术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正>江苏省兴化市河蟹养殖面积80多万亩,随着河蟹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病害多、生长慢、规格小等因河蟹种质退化而暴露出来的问题也日益增多,为了摆脱种质退化对河蟹养殖发展的束缚,同时也为了满足广大河蟹养殖户对"长江1号"河蟹养殖技术与优质蟹种的需求,兴化市于2015年申报实施了"‘长江1号’河蟹养殖技术示范与推广"项目,通过项目组专业  相似文献   

15.
<正>南京市高淳县水产养殖总面积在32.8万亩,占全市水产养殖面积108万亩的30.37%,属于南京市最大的水产养殖县。其中池塘河蟹养殖面积近年来一直稳定在22.5万亩左右,占本县养殖面积的68.6%,在全省属于河蟹养殖第一县,因此养殖用水与环境  相似文献   

16.
正为了提高蟹池生产力和综合养殖效益,增强抵御风险能力,2015年笔者进行了蟹池套养南美白虾模式的生产性试验,取得了显著效果。北蒋街道童成村渔业科技示范户杨树标采用了该模式,亩产河蟹75kg,南美白对虾40kg,鳜鱼4kg,鲢鳙鱼15kg,亩纯效益达3738元,现将其养殖技术介绍如下,供参考。一、池塘选择与准备1.池塘条件。养殖池塘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排灌方便、交通便利,周边环  相似文献   

17.
重庆市水产研究所在梁平养殖基地进行了蒲江一号(团头鲂无公害商标名)鱼种养至商品鱼的试验。本试验的目的是利用80∶20池塘养鱼技术示范池塘养殖浦江一号的生长性能和经济效益。一、材料与方法本试验在重庆市水产研究所梁平养殖基地的两口池塘中进行,池塘水源充足,水质符合渔业用水标准,进排水设施完善。池塘面积分别为301号5亩和302号5.6亩。试验池的平均水深为1.8m,每口试验池塘配备3kW增氧机一台。试验鱼种放养时间:2005年2月28日,蒲江一号鱼种,其平均规格为97g。放养密度,301号总放养密度185.4kg/亩,主要为蒲江一号128kg/亩,搭配鲢鱼…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河蟹已经进入到陕西老百姓的餐桌上。2013年,渭南、延安、榆林、铜川四地已经有养殖户进行了河蟹养殖,养殖面积9520亩,平均单产82.9kg/亩,取得了较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一、陕西省河蟹养殖现状陕西有江河、湖泊、水库、池塘等水域资源692万亩,目前已开发利用养鱼的水面53.5万亩。2013年水产品产量15万吨,人均占有自产鱼2.3kg,占全国平均消费的1/15。陕西水产仍是以草、鲤、鲢、鳙当家,占到92.8%,河蟹养殖尚  相似文献   

19.
<正>2013年我站联合安徽省农科院水产研究所技术力量,借助《河蟹主养池塘多品种套养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项目的实施,在芜湖县六郎镇保丰村河蟹标准化养殖生产基地进行了蟹池套养青虾不同放养密度养殖效果的对比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1试验方法1.1试验池选择试验地点在安徽芜湖县六郎镇保丰村河蟹养殖示范基地。选择15亩左右的标准化河蟹主养池塘3个作为试验池,共计面积43亩,其中1#池面积13.5亩、2#池面积15.5亩、3#池面积14亩。3个  相似文献   

20.
<正>在主养河蟹的池塘中套养部分黄颡鱼和少量鲢鳙鱼,它们不仅可以吃掉残饵及池塘内的野杂鱼还可以增加河蟹的放养密度,实现不同水层中的养殖品种在同一环境中互生共存,从而达到生态平衡,使养殖产量和效益得到同步提高。2013年江苏省新沂市以科技入户为依托,在水产办公室技术指导站的精心指导下,在唐店街道后滩村某养殖户的8亩蟹池内进行套养黄颡鱼试验,取得了亩获利5439元喜人成绩。现将主要技术介绍如下:1.池塘条件池塘面积8亩,池底较平坦,有独立的进排水系统,水源充足无污染,水质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