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2015年5-7月,我县发生了比较严重的鱼类病害,在笔者接诊的许多病例中,草鱼、鲫鱼等指环虫病、车轮虫病和烂鳃病并发病的病例尤其多,这些病例的每口池塘面积1-6亩,平均每口池塘每天死鱼30-120尾不等,从发病到基本治愈的时间均在半个月以上,给养殖户造成了较大的损失。在笔者诊治的多个  相似文献   

2.
2005年8月2日,我市冠万养鳗场养殖的2万尾赤眼鳟突患急症,从7月27日开始发病,31日出现死鱼,到笔者接诊时,已陆续死亡1000多尾。经诊治,至8月8日停止死鱼时,累计死鱼6237尾,死亡率30%左右,造成了严重损失。现把诊治技术及应注意的技术问题介绍如下,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3.
<正> 湖北省安陆市雷公镇横山村6组养鱼户王仁安承包的一口4.5亩鱼池,2003年6月中旬草鱼患病,开始每天死鱼1—2尾。笔者得知后于6月17日起到池边现场观察,经检查发现草鱼鳃片鳃丝末端挂有很多白色象蛆一样的虫体,即大中华鳋,还发现草鱼腹部有红斑,肛门红肿,轻压腹部有淡黄色浓液流出,解剖发现肠道基本无食物,肠道充血发红发炎,为  相似文献   

4.
<正>2006年7月下旬至8月中旬,我县南关一养殖户主养的湘云鲫池塘暴发烂鳃病和细菌性出血病并发症,25d内连续发病2次,损失惨重。通过积极治疗,至8月15日,病情才基本得到控制。现将情况介绍如下。一、基本情况发病池塘面积3亩,正方形,为2006年春季新开挖,水源为地下井水,鱼种于3月份陆续投放,其中投放湘云鲫400kg,规格为12尾/kg,搭配花白鲢和少量草鱼。采用全价颗粒饲料投喂。发病前,池水颜色呈土黄色,浑浊,局部伴有带状水华,十分难看。7月18号,养殖户前来寻求治疗,已死鱼2日,每日死鱼数量在150~300尾,花白鲢及草鱼均未感染。笔者前去现场,见到池塘边,水面尚有死鱼,全池散发出浓重的腥臭味。  相似文献   

5.
<正>2011年6月20日,我县版书乡版书村某农户的一口池塘出现了草鱼大量死亡。该农户自述:该池塘半月前就开始死鱼,有时一天死亡1-2尾,有时死亡5-6尾,发病之前,鱼狂游、跳跃,虽用漂白粉、强氯精等对水体进行过消毒,但病情一直没有得到有效控制,近几天出现死鱼的情况更加严重,每天死鱼10-15kg,多达30kg左右。  相似文献   

6.
<正>山东省微山县南阳镇十七口草鱼种二级培育塘暴发肝胆综合症并发绦虫寄生病,起始阶段每塘日死鱼30~50尾,日死亡率在0.3%以内。5月23日后病情突然加重,每塘日死鱼150尾以上,并且死鱼量逐日增加,最为严重的6月2日一口塘死鱼量达到400尾,日死亡率高达2.3%。整个致病期共死亡草鱼种56070尾,损失鱼1517kg,死亡率24.5%。笔者受邀参加该综合病症的诊治,现简单介  相似文献   

7.
<正> 我县浦源镇养鳗场,利用六口水泥鳗池养殖香鱼,单池面积为90平方米,水深90—100厘米,苗种于4月15日入池,规格为全长5厘米,放养密度100尾/平方米,投喂粉状配合饲料。在日常管理中,定期泼洒强氯精。6月2日六口池普遍发病,每天死鱼180多尾,先后服用多种抗菌素原药并外泼含氯消毒剂均无效。4月20日笔者应邀前往诊治。经检查该鱼患有严重的肝、肾综  相似文献   

8.
<正>2011年7月23日上午10点拜访龙口王家庙的老黄,检测其池塘氨氮0.1、亚硝酸盐0.04、pH7.6。池塘草鱼750kg(300g/尾左右),池塘面积5000m2,水体9000m3。6月初死鱼的时候全池用了硫酸铜、死亡量下降到每天60尾,两天后死亡量上升到每天70-80尾,然后用了生  相似文献   

9.
<正>时间:2012.7.15地点:三水南山客户:莫老板池塘情况:养殖水面6亩,增氧机2台,草鱼养殖为主,搭配鲢、鳙、麦鲮。2012年4月投放50-150g/尾草鱼,1400尾/亩,鲢鱼50尾/亩(150g/尾)、鳙鱼40尾/亩、鲮鱼100kg(400尾/kg)。抛网草鱼均重550g/尾。问题描述:2012年7月8号鱼塘出现死鱼情  相似文献   

10.
<正>2012年5月27日,笔者从上杭县永发种养殖有限公司8#池塘中钓到1尾鲤鱼(350g)、10尾异育银鲫(350-450g),发现异育银鲫有病症,诊断为细菌性败血症与粘孢子虫病并发。向养殖户了解,该鱼塘还未出现鱼死亡现象。通过及时治疗,对症下药,病情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减少了养殖户的损失。现将具体情况及治疗过程小结如下:一、基本情况上杭县永发种养殖有限公司是上杭县水产标准化养殖场,该场有池塘11口、面积160亩,发病的8#池塘面积2亩,平均水深2m。2011年6月20日投放异育银鲫"中科3号"3000尾(2-3cm)、鲢鱼400尾(10-12cm)、鳙鱼80  相似文献   

11.
<正>2016年11月25日,我区庆隆镇碧阳养鱼场一口流水池里的养殖槽发生叉尾鮰套肠病。25日早上接到我区庆隆镇碧阳养鱼场业主邓代平的电话后,笔者与农委其他2位专家一起赶赴该养殖场。死鱼是一口面积12亩鱼池里今年新建的一口循环流水养殖槽。经过解剖和查阅有关资料,最后确定死亡原因是叉尾鮰套肠病。该养殖槽有叉尾鮰7500kg,规格0.4-0.6kg,从25日  相似文献   

12.
<正>随着黑鱼养殖规模的扩大,集约化养殖程度的提高,其病害的危害也越来越大,特别是黑鱼腹水病可造成成鱼大量死亡,给养殖户造成较大经济损失,2005年我镇黑鱼腹水病发病面积24亩,死鱼21424尾,约2万公斤,死亡率达26.4%,经济损失约24万元。  相似文献   

13.
<正>2017年2月4日上午9时,我站接报市辖万秀区龙湖镇一个苗种养殖场的斑点叉尾鮰越冬鱼种出现大批死鱼现象。笔者当即带备:显微镜、桑普水博士(水质分析仪)等工具赶赴现场检查。据养殖户现场陈述:出现大批斑点叉尾鮰鱼种死鱼的越冬池塘5亩,水深1.3m,池塘养有20万尾斑点叉尾鮰鱼种、规格  相似文献   

14.
6月1日,我县陶堰镇一外荡围网养殖户来电,发现养殖的青鱼大量死亡。5月27日死亡2尾,28-31日每天死亡200-350尾,仅5天时间,青鱼死亡过半,由此造成了重大损失。由于双身虫病在我县近二十几年的养殖史上从未发生过,养殖户对这一病害的防治一无所知,现将双身虫病治愈病例作一总结,供养殖者参考。一、养殖荡基本情况发病荡位于陶堰镇百家湖,围网养殖面积200亩,主养鳊鱼、青鱼,搭养花白鲢等,是高密度精养荡。平时用投饵机投喂。  相似文献   

15.
今年盛夏至初秋,我县多个乡镇及重点水域的养殖户纷纷反映,其养殖池塘的白鲢发病,发病程度不同,随后笔者赶赴多个点调查,发现全县范围内大面积暴发打印病,对象除偶有花鲢外,皆为白鲢,规格在0.5kg ̄2kg,发病率平均40%,高者达70%,病鱼症状轻重不一,有表现轻度充血,多数表现为肌肉腐烂,许多水体出现死鱼。如城南黄楼乡一养殖户40亩池塘7月上旬发病,每天死鱼50尾左右,关帝庙镇一养殖户10亩池塘7月中旬发病,发病率达70%,所幸症状较轻,尚未造成大量死鱼。鉴于此次发病范围广,发病鱼塘多,笔者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指导防治,一是亲自为重病户治疗,二是印…  相似文献   

16.
<正>2015年5月15日,广东郁南发生一起因养殖户水质管理不当而造成的长吻鮠死鱼事件,在笔者指导下,通过相关水质调节处理措施,死鱼情况得到控制,效果明显。现将相关情况报告如下,供广大养殖户参考:一、基本情况该养殖长吻鮠池塘面积为5.6亩,水深约1.5m,长吻鮠规格350~450g/尾,密度2700尾/亩,以投喂冰鲜鱼为主。5月11日,长吻鮠有暗浮头和食欲减少现  相似文献   

17.
斑点叉尾鮰出血性腐败症的防治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2003年3月下旬,宿州市埇桥区灰古镇渔场的两塘斑点叉尾鮰开始陆续死亡,4月1日—3日大量死亡,每天死亡之数量在500尾左右,养殖户十分着急,前来咨询就诊。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死鱼数量基本得到控制。 一、基本情况:养殖斑点叉尾鲴塘均是2001年新开挖的塘口,面积10亩左右,水深15—2m,配有增氧机、投饵机。2002年4月1日从武汉购13em左右斑点叉尾鮰鱼种2万尾(密度为1000尾/亩),按照“80:20”养殖模式进行饲养,投喂“通威”牌鲤鱼成鱼料。4月—10月份,每半月定期用强氯精进行水体消毒,中间没有进行换水,水质较肥,10月停食以后,对水体没有进行过消毒,2002年冬季气温  相似文献   

18.
正2016年7月3日上午,我县一养殖户前来反映,其养殖水面饲养的草鱼种出现死亡,并带来几尾新鲜死鱼,笔者为其进行了诊断治疗。现将情况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该草鱼种塘位于砀山县大沙河岸边,面积15亩,东西向,水深1.5m,水源为大沙河水,水质符合渔业水质标准。放养的草鱼为越冬的二龄鱼种,平均规格在22cm,采用精饲料和青饲料结合投喂,放养密度为2000尾/亩。养殖户前来时,已死鱼多日。二、诊断情况:从养殖户带来的几尾  相似文献   

19.
实例一2008年3月20日,茂南区金塘镇牙象村邹老板所养罗非鱼的池塘,面积30多亩,养殖海南某品种罗非鱼。池塘水质清新,鱼类摄食基本正常,但每天都有20-30尾罗非鱼浮于池塘边逐渐死亡的现象,持续时间已经一周。经施用多种鱼药,死鱼还未得到控制,请我们前往帮助诊治处理。我们在鱼塘观察发现,鱼塘边及下风处有死去多天已腐烂的死鱼,也有在池塘边挣扎乱窜的病鱼。我们当即指导该养殖户用土霉素渣或大蒜头,按饲料重3%的含量,将其与饲料混拌配制成药饲料,按正常投喂量投喂一周,该养殖户的池塘死鱼现象得到有效控制。实例二2007年4月26日,应茂名市某饲料厂的邀请,我与化州陈旺子高级工程师一起去化州杨梅罗非鱼养殖户陈老板的养殖场,该场每天出现少量罗非鱼逐渐死亡的现象。工人们已施用漂白粉、鱼虾康等药物防治鱼病几天都无法控制死鱼。我们察看了现场并了解其投放的饲料。我们明显地看到那些饲料呈黑褐色,大粒、粗糙,显然是菜籽麸成份过多,饲料质量差,鱼类吃食引起病变。陈老板在我们的指导下,立即换用了邀请我们的饲料厂生产的罗非鱼饲料。换料一周后,死鱼现象明显好转,两周后再没有死鱼现象。  相似文献   

20.
正2015年7月中旬,黄河故道砀山县蒋营段养殖水面暴发出血病,造成死鱼2000多kg。现将防治情况小结如下。一、基本情况该养殖户水面积200亩,平均水深1.5m,半封闭水体,半精养养殖模式,品种为常规家鱼,放养密度200尾/亩。7月15日发病,日死鱼500余尾,多为鲢鱼,规格1~1.5kg,鲫鱼也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