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大学生就业是全社会最为关心和关注的话题之一,在双向选择和人才市场多元化需求的背景下,大学生择业心理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复杂局面。本文较系统地分析了大学生中存在的一些择业心理误区,并找出了产生这些心理误区的原因。为学校、社会、家庭如何为大学生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帮助大学生顺利就业提供了极具参考价值的资料。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择业时期容易陷入功利化倾向、依赖化倾向、情绪波动化倾向、从众化倾向等心理误区,文章分析其误区存在主客观原因,认为高校可以通过组织开展有效地就业指导工作,帮助大学生走出择业误区。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导致大学生就业难,既有客观上的因素,也有主观上的因素。主观因素主要体现在大学生求职择业时出现的心理误区。文章针对大学生就业的心理误区,提出消除这些心理误区的调适方法。  相似文献   

4.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但他们存在这样那样的心理误区,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就业。如盲目从众,虚荣攀比;清高自负,求高求全;缺乏主见,消极依赖;自卑萎缩,耐挫力差;眼高手低,求闲怕苦。应认真分析其原因,找出引导学生走出心理误区的对策。其一,社会应提供良好的择业环境;其二,大学生应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其三,加强就业心理咨询工作等,引导学生走出心理误区。  相似文献   

5.
文节  何山 《全国商情》2010,(15):91-91,94
随着就业制度不断地改革完善,大学生拥有了更多的择业机会和择业自主权,同时也在择业的过程中遇到了更多的挫折和困难。本文阐述了当代大学生择业受挫的现状,分析了造成挫折的心理原因,最后就如何正确面对择业及心态调适给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匡环 《兰州商学院学报》2000,16(4):125-126,F003
本文对大学生择业中的不良心理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针对这些不良心理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法,同时,对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也交为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大学生就业现状的调查,分析了大学生就业存在的心理状态和就业误区,并提出了一系列如何正确择业的思路和方法,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了较为合理的就业出路。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经成为越来越引起全社会关注和大学生焦虑的热点问题。本文针对这一社会现象,从大学生择业心理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旨在帮助广大毕业生能顺利地进行角色转换,建立正确的就业观。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大学生择业心态的剖析,阐述了高校必须重视大学生的择业心理,采取相应的措施与方法,培养大学生良好健康的择业心态。  相似文献   

10.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我院体育专业少数民族大学生择业心理进行分析并,并提出了改善少数民族大学生不良就业心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当代诸多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存在着不良心态以及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这对学校和社会的稳定都会造成不良影响,应当给予高度重视。本文从大学生择业过程中所出现的种种心理问题入手,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针对性地探讨解决大学生择业心理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通过问卷调查等形式,对高职学生自我认知、择业影响因素、择业意愿与心理、择业方式与行为等方面进行调查.结果表明,高职院校学生对自身的定位比较准确;择业自主性、独立性较强;择业期望值普遍偏高;比较重视个人价值的实现,看重个人经济利益,但对未来的就业前景感到担心.根据调查结果,提出了对高职学生实施就业指导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探讨留守经历医学生学习适应和心理韧性对择业效能感的影响。采用大学生学习适应量表、心理韧性量表与大学生择业效能感量表对176名留守经历医学生和307名无留守经历大学生进行问卷测查。留守经历医学生在教学模式[(16.71±4.76)分]、学习态度[(10.82±3.34)分]、对自我和生活接纳[(49.49±8.18)分]较无留守经历医学生[(15.74±4.76)分]、[(9.16±3.13)分]、[(46.98±10.18)分]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在择业效能感的社会支持[(13.11±3.30)分]较无留守经历医学生[(13.72±2.80)分]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留守医学生心理韧性各因子、学习适应各因子与择业效能感各因子得分呈显著正相关(r值=0.1620.648);留守经历医学生心理韧性在学习适应对择业效能感的预测中起到完全中介作用。结论:提高留守经历医学生的心理韧性品质,能够正向影响其择业效能感。  相似文献   

14.
大学毕业生就业顺利与否,很大程度上在于战胜自我即克服择业时间心理障碍.因此高校和社会都应为他们克服不正确的择业心理提供帮助,指导其正确就业.  相似文献   

15.
择业挫折是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遇到无法克服或自以为无法克服的障碍或干扰,使其需要或动机不能得到满足而产生的一种紧张情绪反应、情绪体验。择业中心理障碍的主要表现为焦虑心理、自卑心理、自负心理、嫉妒心理、依赖心理、患得患失心理、怯懦心理等。有效应对择业挫折应当正确认识择业挫折,运用积极的心理防御机制以提高挫折承受力,强化社会支持意识以克服封闭性,正确评价自我从而合理调整就业期望值。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就业择业心理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对应届大学毕业生在应聘求职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良性和不良心理进行分析,其目的在于对大学毕业生顺利就业择业有所帮助指导。  相似文献   

17.
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较为严峻,造成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需要用人单位、大学生、高校及社会共同努力。本文认为大学生择业观念中,能否正确客观的认识自我和评价自我,即其心理因素是关键,  相似文献   

18.
面对择业竞争的激烈和就业形势的严峻,作从高校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出现的心理障碍问题,谈高校如何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准备应有的择业心理和能力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9.
浅析当代大学生就业心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大学生活的淬炼,毕业生在知识储备、综合素质和人格个性等方面都有了积极显著的发展,有着强烈的就业意愿和积极的就业动机.然而面对激烈的人才竞争,初涉人世的毕业生往往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心理矛盾和心理不适.从择业认知、就业心理两个角度分析当代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并分析其成因,对改善当代大学生尤其是专科毕业生就业状况提出了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20.
大学毕业生择业时消费心理相对而言比较理性,注重自身的形象和能力的发展,但同时也存在不合理的现象.通过分析,找到影响大学毕业生消费的心理因素,让他们了解自己,以便更好地引导择业时的消费,同时,也可以给予大学毕业生适当的引导,帮助他们在择业时走得更从容一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