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也许你不知道,就在一杯饮料或是一块面包进入你口腔的那一瞬间,数种食用香精已经进入你的体内;当你从超市货架上随便拿起一样加工零食丢入购物车时,你已经将几种食用香精买回了家。不知不觉中,食品添加剂已经"占领"了现代社会。曾经有专家举过这样的例子——如果一个人喜欢食用加工食品,并且三餐都在外面吃,一天下来他可能吞下了超过60种的食品添加剂。近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通过探访食用香精集散中心以及其使用最为频繁的门店,试图还原一个食用香精如何"操控"日常生活的链条。  相似文献   

2.
《英才》2009,(12):10-10
慧朗初见马祖,马祖问:"你来何所求?"慧朗答:"求佛的见识。"马祖说:"佛的见识是佛的自性,他人见识是魔,你执迷魔便无法通佛性。"慧朗不服:"你曾说动物都有佛性,  相似文献   

3.
这个4月,我算是真正见识到了四川人的悠闲:工作日的大白天,成都人民公园里就聚满了唱歌、跳舞的男女老幼.根据其它地方的采访经验,对于当地知名人物,连出租车司机轻易都能给你讲个千儿八百字,而我从四川人嘴里听到最多的,是"不晓得". 其实也难怪他们不晓得,刘汉低调到连他成都公司的员工都没见过他. 但是在广汉,提起刘汉,无人不晓.  相似文献   

4.
现在有的知识分子是"知道"分子。他从幼儿园小班开始到博士毕业,考试成绩都非常好,别人和他提到的事情,他全知道。但他缺的是见识,是远见。而有些不识字的人,见识特别深远,在我看来就是非常好的知识分子。在我开始读书识字的时候,有两位大"知识分子"对我的影响特别大。第一位根本不识字,是我舅舅。他在  相似文献   

5.
屎壳郎与蚊子谈恋爱,郎:你啥职业?蚊:护士,打针儿的,你呢?屎壳郎笑道:缘分呐,同行,俺是中药局里捏药丸的。  相似文献   

6.
药“道”     
正药,是我们都不愿亲密接触的。但它所揭示的行业之"道"和它所走上的发展之"道",却内有乾坤,不可小觑。你可以不深谙此道,但不可不知此道。一粒小小的药丸,标志着人类科学技术的最新走向,驱动它的,是产业的前景和国家政策的双重引擎。  相似文献   

7.
在东湖养病的某一天,他拄着拐杖来到我的房间对我说:"姚秘书,你跟我这么多年,把你给耽误了,我现在身体不好,不能再耽误你了。"我心里也很感动,就说:"你当年爬雪山过草地,从枪林弹雨中走过来,我这点付出算什么。"  相似文献   

8.
一、一个医学神话这是一个医学神话,第一次听时你准不信。我第一次听说陈体义先生发明的医用胶是我的朋友国宾车队胡队长告诉我的,他说:“从此开刀就不用针缝了,一个14厘米的刀口,用胶一粘,6秒钟齐活。”“我不信,什么人发明的?”我脱口而出。“一个农民”胡队长说:‘俄带你去见识见识。”他调转了车头直驶钓鱼台国宾馆,我在乾隆爷的故居清国堂看见了这个医学神话的创造者陈体义先生。寒喧过后,他拿出了瞬康医用胶涂在我的拇指和食指上,瞬间,拇指与食指紧紧地粘在了一起,我用力拉,皮肤有强烈的撕裂疼,“小心皮肤裂伤”。陈…  相似文献   

9.
打破常规     
<正> 从前,有一个地方住着一只蝎子和一只青蛙。蝎子想过池塘,但不会游泳。于是,它爬到青蛙面前央求道:"劳驾,青蛙先生,你能驮着我过池塘吗?"我当然能。"青蛙回答。"但在目前情况下,我必须拒绝,因为你可能在我游泳时蜇我。"可我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蝎子反问,"蜇你对我毫无好处,因为你死了我就会沉没。"青蛙虽然知道蝎子是多么狠毒,但又觉得它说得也有道理。青蛙想,也许蝎子这一次会收起毒刺,于是就同意了。蝎子爬到青蛙背上,它俩开始横渡池塘。就在它们游到池塘中央时,蝎子突然弯起尾巴蜇了青蛙一口。伤势严重的青蛙大喊道:"你为什么要蜇我呢?蜇我对你毫无好处,因为我死了你就会沉没。"我知道。"蝎子一面下沉一面说,"但我是蝎子,我必须  相似文献   

10.
前几年流行一句话——烦着那,别理我。这两年人们爱说一个字——累。说烦,可在公共汽车上为丁点小事能呕你一路气;说累,吵得唾沫星子能溅到乘客脸上。有哲人说,世界上其实就有三个人——你,我,他。可就这三个人,因为做事情总闹得"你不是"、"他不行",又不能就剩下"我"。就剩下"我",非"烦"死"累"死不可。  相似文献   

11.
正高中毕业后,我进了天津篮球队。当时担任天津队教练的是著名前锋张栋材。张栋材任教,很欣赏日本的"大松博文训练法",即超强度训练法,同时又极力强调"要用脑袋打球"。这一点,我的体会又深又有趣。记得一次和山东队比赛。对方有个后卫,个子小,非常机灵。他善于用"阴招"。当你抢篮板球时,他就悄悄用手指夹住你的短裤边儿,这就能制住你了,让你不敢弹跳。就这样,我  相似文献   

12.
王玫紫 《经营者》2011,(20):44-47
它的圆润小巧,就像一颗胶囊药丸.可要是你听过它的发动机轰鸣声.看过了它的时速表直冲300迈的样子,肯定会惊叹它所具有的激情。本期与它亲密接触的三个年轻人也都因为它.有些High了。  相似文献   

13.
《潮商》2014,(4)
正乐天阁:你为什么喜欢画画,从什么时候起就画画了?高天舒:第一基因,第二风水,没有什么喜不喜欢的,反正母亲告诉我,我在地上爬的时候就能画画,至今我还感觉好奇怪!乐天阁:现在许多"画家"都有不少"头衔",你有没有参加什么协会?高天舒:没有。因为我还没画好,等感觉画好了就去参加,到时可能也取消这些协会。这个,你懂的……乐天阁:你2010年到中国国家画院  相似文献   

14.
田步亮 《楼市》2012,(11):16
采用逆向思维法,寻找同类型火爆商铺的经营"缺档",反其道而思维,你搞"粤菜",我开"鲁味";你店铺设计"民族风格",我装修偏要"西洋风味"。对方的"缺档"点寻找得越多,你评估对象的升值潜力就越大。  相似文献   

15.
"第一眼看到了你/爱的热流就涌出心底……啊,北大荒,我的北大荒/我把一切都献给了你/你的果实里,有我的生命/你的江河里,有我的血液……"  相似文献   

16.
信赖与假设     
人类成员之间建立信赖关系的过程,与科学发现的过程极为相似。一个科学原理的发现,首先要建立一个假说,然后对这个假说进行证实或证伪。人类成员建立信赖关系的过程,必然是从相互不了解开始的,因此也首先要建立一个假设。这种假设有两种版本:一种版本是"我既然不了解你,我就先假定你是一个可以信赖的人";另一种版本是"我既然不了解你,我就先假定你是一个不可信赖的人"。这两个类似于法学上"无罪推定"和"有罪推定"的  相似文献   

17.
爱丽丝的故事"请你告诉我,我该走哪条路?"爱丽丝问。"那要看你想去哪里?"猫说。"去哪儿无所谓。"爱丽丝说。"那么走哪条路也就无所谓了。"猫说。点评:当你没有明确目标的时候,任何人也无法帮助你。天助先要自助,有了目标,才谈得上怎么做。  相似文献   

18.
七龄童妙对梁知县莫宣卿,唐代封川(今广东封开)人,他7岁时就获“神童”雅号,17岁就成为两广的第一个状元,是“岭南八大才子”之一。有个姓梁的知县路过封川时,想见识见识当时只有7岁的这位神童到底有多“神”,就前去莫府拜访。听到门人喊“梁大人到”,莫宣卿便出来迎接。行过拜见礼后,梁知县便问:“你  相似文献   

19.
"师生的心与心之间的响应就像人们在群山之中得到回声一样,教师对着学生心灵的高山呼唤:‘我热爱你,我尊重你,我理解你,我关怀你……'学生便在心灵的深处回应:‘我热爱你,我尊重你,我理解你,我关怀你……'年复一年,教师就像从一条河的岸边,接一届届新生上船,用满腔热情和真挚的爱,把他们送到理想的彼岸,让他们奔向远大的前程.  相似文献   

20.
打假的用法律做"矛",假冒的也用法律做"盾"。你戳来我隔挡,支支撑撑延拖了一年多,是是非非竟没有一个定论。咋就这么怪?!恐怕没那末简单。假冒的再鬼再滑,就算成了"猪八戒三十六变",法律要是动真格的,照样能手到擒来。问题是就怕有人"做法"——你执法我也执法,你用法当"矛",我用法做"盾";两个执法的先使暗劲练起来了。——主持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