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东北之窗》2011,(Z2):94-94
生命奥秘博物馆:坐落在具有历史文化底蕴的大连市旅顺口区,是一座集人体、脊椎动物、海洋动物塑化标本的收藏、科研、展示为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博物馆于2009年5月开放,是至今世界上唯——座可以透视生命迹象的综合性博物馆。隋鸿锦:生命奥秘博物馆馆长,大连医科大学解剖教研室主任,大连鸿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大连市政协委员,中国解剖协会科普工作委员会委员,被誉为"中国塑化第一人"。  相似文献   

2.
吕同举 《东北之窗》2011,(Z3):112-114
春节前,我陪一位朋友去旅顺,看到又有剧组以旅顺火车站作背景拍电影,这个情景当下已司空见惯。但在多年以前,能以旅顺的历史建筑为拍摄道具是很多中外大导演梦寐以求的事。早在1986年,意大利的著名导演贝托鲁奇在大连拍摄《末代皇帝》的部分镜头,我曾经担任过该剧组的大连现场组负责人,他们多次提出希望在旅顺拍摄几个镜头,但是由于旅顺还未完全对外国人开放而未能如愿。近些年来,随着旅顺的开放,有近百部电影、电视剧把拍摄基地选在旅顺口,旅顺火车站又几乎成为每剧必选的片场。《幸福时光》、《大道如天》等数十部叫座的影片中都有旅顺火车站的身影,皆因旅顺火车站建筑美轮美奂,名声远播四海。与此同时,旅顺的历史文化,旅顺的历史名建筑已经或正在引起越来越多专家学者的关注。于是,关于旅顺火车站是沙俄所建还是日本人所建的争论浮出了水面。  相似文献   

3.
孙海鹏 《东北之窗》2008,(22):32-33
大连作家董志正曾经写过一部以大连近代史为历史背景的长篇历史小说《东方风云》,其中有一个人物叫做刘辛恬,或许好多人并不知道,大连历史上还真有一位这样的历史人物,他的名字叫刘心田。  相似文献   

4.
去年夏天,应邀赴大连东北财大讲学,热情的主人特意带着去旅顺口参观,看了旧时"南满铁路"最南端的火车站旅顺口站.印象特深的是,漂亮的"日式"车站候车室里一个人也看不到,后面的铁轨静悄悄地躺在那里,站前马路上空荡荡的,躺着几只懒洋洋的流浪狗,连汽车喇叭也轰不走!候车室墙上贴的《旅客时刻表》显示,一整天也就开行3-4趟客车,其中到大连的车仅两趟,近乎是闲置的!再看看连接大连和旅顺两个中心城区的公路,则可谓超级的车水马龙,想象高峰时段还要拥挤.实际上,公路是连接这座东北大都市两个中心区最重要的交通.一边是拥挤的公路,一边是近乎闲置的铁路,真令人惋惜!我把这叫闲置的基础设施!  相似文献   

5.
黑岛情思     
战成仁 《东北之窗》2013,(15):94-94
作为庄河人,我曾多次置身黑岛。每次走进这里,心海难平,总有几多情愫涌动。有人说,一个旅顺口,半部近代史。而我觉得,在这半部近代史中,绝不能没有黑岛这个章节。如果把庄河的历史喻作一首长歌的话,黑岛当属这首长歌中既充满悲壮又令人奋进的乐章。黑岛,是一个需要你走近她细细品味,才能读出其博大与深邃的地方。如今,庄河的旅游景点很多,我对黑岛旅游度假区则情有独钟。因为黑岛留给我们  相似文献   

6.
最美旅顺口     
崔桂忠 《东北之窗》2013,(10):74-75
天空,湛蓝如洗。大地,樱花盛开。掀开旅顺口神秘的面纱,你一定会被她的魅力迷住:甲午海战主战场、日俄战争主战场、北洋水师维护基地、露天博物馆;"渤海咽喉"、"京津锁钥"、辽东半岛最南端;国家生态区、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绿色经济区;樱桃之乡、樱花之乡、合唱之乡;天然氧吧、海滨花园、生态宜居城……小城大海,人杰地灵。无疑,旅顺口是最美的。一旅顺口有着悠久的历史。这里,早在五六千年前就有人类居住,繁衍生息。郭家沟新石器遗址、汉代牧羊城、唐代鸿胪井遗址,镌刻着她的远古文明;马石津、都里镇、狮子口,记载着她的历史变迁;这里,曾是清政府北洋水师重镇。军港、炮台、船坞,诉说着她的沧桑,大和旅馆、肃亲王府不仅是末代皇帝溥仪的"行宫",更是伪满洲国傀儡政权密谋的"产房"。这里,曾是中日甲  相似文献   

7.
刘雨 《走向世界》2015,(12):40-43
对于一个身在异乡的旅者而言,博物馆是了解一个陌生之地最简便而又全面的去处;而对于土生土长的济南人而言,博物馆则更是一个不可忽略的代表着当地历史文化风味的所在。在这里,你可以驻足、停留,细细去品味博物馆的"济南往事"。提及博物馆,济南当属中国兴办博物馆最早的城市之一。1904年盛夏,横贯胶东半岛的胶济铁路全线通车,英国传教士怀恩光在如今的齐鲁医院后门以东,也就是广智院街,原名"东新街",创办了济南历史上最早的博物馆。这座既有中国传统  相似文献   

8.
2008年,改革开放三十周年。这是国家生命力从萎靡到迸发的三十年。这三十年,“发展才是硬道理”,是中国历史上最精彩的三十年!这三十年,济南市的城市发展也是翻天覆地,我们将随着一些图片寻找历史的足迹,一条路、一座桥、一个家庭、一个社区、一个广场、一个时代变迁……这个时代的济南,凝固在许许多多值得回味的瞬间。  相似文献   

9.
应国军 《东北之窗》2010,(19):22-24
《半夜鸡叫》:大连人机智勇敢的抗争史 19世纪末20世纪初直到解放,大连一直在日俄统治下,大连的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外族的压迫造就了大连人机智勇敢的抗争精神。这方面的代表作是大连籍军旅作家高玉宝写的轰动全国的《半夜鸡叫》。虽然《半夜鸡叫》写的是贫苦农民和地主的斗争故事,但整部作品的精神实质是机智的抗争,  相似文献   

10.
嵇汝广  薛璟 《东北之窗》2012,(Z1):116-117
槐是大连的城市灵魂,所以有了赏槐会;老房子是大连的城市昧道,因此很多人呼吁打造历史风情街区;电车是大连移动的风景,当然也应该有一种美丽的诠释。  相似文献   

11.
海南丢  程氓 《东北之窗》2011,(21):110-110
大连是一座充满人文气息的近代历史名城,丰厚的近代历史人文让大连区别于国内其他城市。大连先于新中国解放,是中国大陆唯一一个没有中华民国历史的城市,也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最大的军工后勤基地,如何利用好这些资源,让它们闪光已是我们必须面对的课题。  相似文献   

12.
桂贤 《东北之窗》2023,(2):74-75
<正>能看见多远的过去,就能看见多远的未来。大连团市委所在的南山街10号,2002年被列入大连市第一批重点保护建筑名单,现在我们讲讲这栋楼的身世及历史。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这是哲学里经典的问题。要说起这栋楼的身世,要从沙俄与清政府在1898年签订的《旅大租地条约》说起,  相似文献   

13.
《东北之窗》2010,(19):62-67
今年5月.大连市委宣传部推出了《时代之魂-大连城市精神主题宣传活动.围绕这一主题.大连电视台制作了反映城市历史文化的系列专题片《崛起的海岸》,旨在通过对大连城市历史的回眸梳理。让我们了解家乡的地域文化.凝练城市精神.  相似文献   

14.
2011年6月15日,注定是会在大连这座具有百年沧桑的城市历史中留下印迹的日子;这一天。大连市在以低碳经济为主导的中国新经济版图上布局的一颗重要棋子——规划面积65平方公里的大连生态科技创新城正式启城:从这一天起,大连生态科技创新城将同美国硅谷、法国安蒂波利斯科技城、日本筑波科技城、韩国大德科技城等世界著名科技城一道,成为环球高科技纬度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相似文献   

15.
美丽的海滨,洁净的城市,迷人的情人路,历经沧桑的旅顺口……这便是有着“浪漫之都”之称的滨海城市——大连。兼具迷人风景与沧桑历史是这个城市既有的特征。而如今。大连又多了一张城市新名片——软件和服务外包新领军城市。 大连,面对激荡的全球化浪潮,定位在“全球软件和服务外包新领军城市”的高度,频频发力于软件和信息服务外包领域,逐步在全球信息产业价值链条中谋得重要一席,成为全球软件和服务外包的主要目的地之一。 大连,承载着国家赋予的神圣使命。2007年9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视察大连高新区,在充分肯定大连软件和信息服务外包产业取得的成绩的同时,也为其明确了“全国第一,世界第一”的发展目标。 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大连高新区作为全球软件和服务外包新领军城市的主力和先锋。责无旁贷地承担起了“全国第一,世界第一”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6.
正大连一直是闻名国内的旅游胜地,不仅有许多风景奇秀的自然风光资源,而且拥有"半个中国近代史天然博物馆"之称的人文历史资源。大自然的造化赋予她动人的身姿,大连人的梳妆更给予了她迷人的妖娆,使得她2006年便荣获"中国最佳旅游城市"的称号。近年来,大连旅游业的发展也是突飞猛进,但如何做大做透海洋文章,如何突破大连旅游发展瓶颈,这是值  相似文献   

17.
郑连根 《走向世界》2009,(15):42-44
在中国的众多作家中,叶永烈的勤奋高产是出了名的.有人戏言,形容别的作家可以用"著作等身",而形容叶永烈就得用"著作超身"了.他自11岁起发表诗作,现在已出版了180多部著作.他早年是<十万个为什么>的主要作者,后来又以一系列纪实文学创作享誉文坛.他的<历史选择了毛泽东>、<毛泽东与蒋介石>、<陈伯达传>、<陈云全传>、<胡乔木传>、<反右派始末>、<星条旗下的中国人>、<五七年的血泪>、<毛泽东的衣食住行>、<马思聪传>等大部头传记文学,历来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不久前,这住高产作家风尘仆仆地来到济南参加第19届书博会,在所住的宾馆接受了记者的专访.  相似文献   

18.
李汝建,大连广播电视台对外传播交流中心主任,国内外有影响的纪录片大师。他的以小见大的每一部片子,充满了感染力,即便是一部宣传片也是如此。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他倾情拍摄的宣传片——《这里是大连》,让那些初来乍到的外国人。直观地认识了大连更多精彩质感的方方面面,认识了大连的开放气质和创新精神。他以大师级的责任感、使命感,观察着、纪录着大连和中国,历史的光彩与时代的面目,震撼着世界的心灵。  相似文献   

19.
从1978年到2008年。30年的改革开放,书写了中国经济和社会翻天覆地的宏篇巨著。这一特殊历史坐标系,记录了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迅猛发展的轨迹;在这一特殊历史坐标系中,作为中国石油的"旗舰"企业,中国石油大连石化公司更是迸发了前所未有的活力。  相似文献   

20.
海南丢 《东北之窗》2014,(20):51-51
正近些年来,大连人多喜欢自称"海蛎子",沾沾自喜自己是一口正宗的"海蛎子味",甚至连文化人也对外宣称大连是"海蛎子文化"。海蛎子学名牡蛎,在大连是颇有历史内涵的。有一种说法,明代大连湾因盛产牡蛎叫做大蛎湾,后转音演化为大连湾。不过,"海蛎子"最初却是极具歧视性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