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进入21世纪,对成本的控制和管理已被认为是企业持续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实施成本控制策略是企业必然的选择。与制造业相比,电信企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其成本管理更为复杂。当今,我国电信运营商不仅要面对国内电信市场的激烈竞争,还要应对来自国外电信运营商的冲击。因此,人们在关注电信企业发展的同时,也关注着电信企业的成本控制。电信企业成本控制的意义成本控制是竞争的需要。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内,我国电信市场上只有一家运营商,采用政府垄断经营模式,企业没有竞争压力。如今,经过分营、重组等一系列变革,我国电信市场的竞争格局已经形成。…  相似文献   

2.
随着垄断暴利时代的一去不复返及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时下电信运营商最为关注的莫过于减少支出、提高收益及如何做大、做强.那么,为什么电信运营商会越来越密切地关注这些方面的问题呢?  相似文献   

3.
张强 《当代通信》2005,(5):50-50
电信业界普遍认同这样一个事实:即新增用户的ABPU值往往不及老用户。有证据显示,发展一个新客户所需的成本远远高于留住一个老客户(后所需的成本支出一般仅为前的20%)。投入与产出的对比反差使得客户忠诚度的培养问题成为近年来摆在各大运营商决策层面前的一项核心议题。尽管如此,客户流失现象依然是运营商心中一片挥之不去的阴影。  相似文献   

4.
《中国电信业》2005,(6):63-65
随着电信市场竞争的日趋加剧,全球范围内的电信运营商都面临着单位用户平均收入(ARPU)持续下降以及用户对数据业务需求不断扩大的问题。如何快速寻找并部署“杀手级”的新业务和新应用,同时有效降低整体拥有成本(TCO),已成为电信运营商的当务之急。为此,电信运营商普遍  相似文献   

5.
电信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价格战此起彼伏。在众多影响电信资费制订的因素中,运营成本和市场环境是最为重要的两个。在未来市场中,电信企业要想取胜,除去资费手段外,优化用户市场结构、提升企业服务质量也极为关键。在经历了邮电分营、政企分开、电信重组、开放市场和引入竞争等之后,电信市场不断开放,各运营商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剧这种竞争集中体现在运营商之间激烈的价格战上。从预存话费送手机到短信包月再到通话费包月;从积分奖励到定制手机等,无不显示运营商们的良苦用心。在目前中国的电信市场上资费已经成为决定各个运营商生死存亡的关键。那么为什么电信资费会一降再降,运营成本及市场环境又是如何影响电信企业资费制订的呢?  相似文献   

6.
目前,各地邮政企业在降低通信线路费用成本方面进行了诸多基于技术层面的探索,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随着电信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经办数据业务的电信运营商越来越多。在这种情况下,除了可采用技术手段解决问题外,邮政企业还可以通过灵活选择电信运营商的方式,达到降低通信线路费用成本的目的。基于对各电信运营商提供的数据业务、优惠政策等情况的了解,下面对邮政企业灵活选择电信运营商的原则和策略等略陈己见,希望能对进一步降低通信费用、促进邮政发展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一、选择的原则1.选择较有实力的电信运营商是保障目前…  相似文献   

7.
电信运营商的转型和转型背景下的电信实业战略定位把电信实业完全推向了市场。着力推进技术创新,既符合运营商加速转型对电信实业的要求,也是电信实业自身生存与发展的迫切需求。电信实业产生于中国电信以"精干主业"为原则  相似文献   

8.
《中国电信建设》2005,17(6):52-53
随着电信市场竞争的日趋加剧,全球范围内的电信运营商都面临着单位用户平均收入(ARPU)持续下降以及用户对数据业务需求不断扩大的问题。如何快速寻找并部署“杀手级”的新业务和新应用,同时有效降低整体拥有成本(TCO),已成为电信运营商的当务之急。为此,电信运营商普遍加快了迈向基于IP的下一代网络(IPNGN)的步伐。  相似文献   

9.
3G、4G时代的到来,既给电信运营商带来了发展的新机会,也带来了高昂的网络基础设施新建成本;而语音、短信等电信运营商的传统收入受到OTT产品的强势冲击,使电信运营商面临收入增速放缓、开支骤增、盈利受到强势冲击的局面。近年来,电信运营商纷纷开展战略转型,进入新兴业务,在新兴业务领域出现了从业务外包到创业孵化器到风险投资等多种创新模式。采用何种创新模式与电信运营商所处的外部环境、自身运营状况以及发展战略等有很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世纪恒通科技有限公司是国家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和"软件企业",是中国领先的电信增值业务运营商。公司自成立伊始,始终专注于电信增值业务运营领域,已取得了由信息产业部颁发的跨地区经营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目前已与中国各大电信运营商建立了全网合作伙伴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