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3 毫秒
1.
数字     
《新经济》2011,(1):9-9
7.47万亿 前11个月,国内新增人民币贷款已达7.47万亿元,已经逼近全年7.5万亿信贷红线,监管部门要求暂停发放人民币同定资产贷款:这场始于2008年的宽松货币政策的后粜是流动性严重过剩,超常信贷还有另一个恶果就是坏账率增加。  相似文献   

2.
<正>A股银行估值异象2012年上半年CPI将保持下降趋势,通胀压力缓解,政策适时微调,流动性改善。从央行公布的2012年M2增速14%的目标来看,信贷投放将在8万亿元至8.5万亿元之间。而为缓解银行体系的流动性压力,稳定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央行已于2月再度下调存款准备金率。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时变流动性权重构建流动性错配指数(LMI),测算2010年12月至2018年12月我国A股30家上市银行的流动性风险,进而研究银行业系统流动性风险的实时波动,同时采用时变参数随机波动率向量自回归模型(TVP-SV-VAR)分析我国不同货币政策工具对银行业系统流动性风险的影响.研究表明:国有五大商业银行和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流动性的整体水平较好,区域性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则偏高;在宏观金融市场流动性收紧时,央行适度降低法定准备金率、引导资本市场利率水平降低等货币政策对我国银行业系统流动性风险的抑制效果显著.由此,央行应选择更高效的LMI模型作为银行流动性风险监测指标,完善银行业系统流动性风险防范体系.  相似文献   

4.
面对金融危机,美联储实施了大量货币政策工具,外国银行美元敞口风险累积与其短期融资市场期限的错配最终导致了美元流动性短缺的爆发,美联储重启了与其他央行的流动性互换。通过比较银行同业拆息利差、美元基准和外国央行的隔夜美元拍卖贷款利率这三个变量可以看到,互换的公布和操作均有助于减轻美元流动性压力。美联储流动性互换对我国央行建立健全货币互换工具使用功能和拓展货币互换具有一定的现实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银行竞争通过影响银行的信贷行为进而影响货币政策信贷渠道传导效果.本文使用Boone指数衡量中国银行业贷款市场竞争程度及其变化,采用面板数据分析银行竞争对货币政策信贷渠道传导的影响.在控制规模、流动性、资本和股权融资等银行异质因素和宏观因素后发现:银行竞争削弱了货币政策的信贷传导效果,影响国有控股银行、股份制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贷款增长率的因素大不相同,流动性和资本充足率较低的银行受到的影响程度更大,2004年的监管改革提升了资本监管效果,2009-2010年的金融危机影响了银行竞争程度并弱化了货币政策传导效果.  相似文献   

6.
在信贷传导效果方面,银行规模越大,贷款增速越小;银行的流动性越高,资本充足率水平越高,贷款增速越大;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对贷款增速影响不明显.从宏观货币政策代理变量来看,7天同业拆借利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对银行信贷增速具有负向的影响;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对银行信贷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M2增速对银行信贷的影响不显著.因此,为了进一步加强货币政策信贷的传导效果,央行应充分考虑银行信贷传导的异质性,实施差异化的货币政策调控,对银行资产规模进行合理控制,进一步加强对银行盈利性的管理.  相似文献   

7.
中国民间借贷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毛军华  罗景 《资本市场》2011,(11):46-47
<正>民间借贷规模约为3.8万亿元我们估计中国民间借贷余额已达到3.8万亿元,占中国影子银行贷款总规模(中金估计)约33%,相当于银行总贷款的7%(见图)。民间借贷领域数据鲜有披露,为了正确估计其规模,须设置若干假设。经过测算,估计中国民间借贷余额在2011年中期增至3.8万亿元,同比增长35~40%,半年环比增长20~25%,假设如下:1.根据央行调查,2010  相似文献   

8.
一、当前货币环境的总体判断 总体上讲当前我国经济面临着"货币太多,利率太低"导致流动性过剩的局面。据央行公布的资料,2000年至2011年间的货币发行量年均增幅达20%,而同期GDP的年均增幅在10%左右。2010年广义货币投放量更是达到72.6万亿元人民币,约合11万亿美元,年增速19.7%,而2010年的GDP为39.8万亿元人民币,约合6.04万亿美元,年增速10.3%。  相似文献   

9.
贾壮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0,(24):F0002-F0002
中国人民银行今日发布《2010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报告中指出,2010年上半年,在各项措施综合作用下,中国货币信贷增长从2009年的高位逐步向常态回归,银行体系流动性总体充裕,人民币汇率弹性增强,金融运行平稳。  相似文献   

10.
夏志琼 《经济》2006,(6):64-64
据央行公布的统计数据,今年前三个月全国人民币贷款增加1.26万亿元,同比多增5193亿元,已完成央行今年信贷计划目标的50%。为此,央行出台紧缩政策,于4月28日上调了贷款利率,以控制贷款的过快增长。那么银行放贷的冲动来自何方呢?  相似文献   

11.
李伟 《经济》2012,(3):101-102
近日,关于地方政府的融资平台贷款获得监管部门的许可、到期日将顺延后4年的传闻不绝于耳.对此,银监会只表示,正在研究有条件的允许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延期偿还,但期限目前还不确定. 央行《2010年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披露,截至2010年末,全国共有地方融资平台1万余家,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规模大体在14万亿元左右.  相似文献   

12.
数字     
《商周刊》2011,(4):18-18
2.4万亿元 从国家林业局获悉,在2010年全国林业产值已突破2万亿元的基础上,2011年全国林业产业总产值预计达2.4万亿元。 2.02万亿 2010年全年,主要金融机构及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和城市信用社房地产人民币贷款新增2.02万亿,同比增长27.5%,增幅较上年末降低10.6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3.
<正>在当前情况下使用利率手段抑制流动性过剩,应慎之又慎。从中长期看,关键是逐步缩小贫富差距,扩大国内需求,才是解决流动性的根本之道。截至2006年11月底,我国金融机构存款余额为33.4万亿元,贷款总额为22.3万亿元。存贷差达到11.1万亿元。2006年1月5日,央行宣布调高存款类金融机构准备金率,到9.5%的水平,这是6个月以来的第四次调整。  相似文献   

14.
声音效应     
《时代经贸》2010,(3):47-47
1.39万亿元-央行:1月份人民币各项贷款增加1.39万亿元 中国央行2月11日发布1月金融统计数据显示,1月份人民币各项贷款增加1.39万亿元,同比少增2243亿元。  相似文献   

15.
中国人民银行2010年6月21日发布央行令,制定并出台“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下称《办法》),规范非金融机构支付业务,《办法》于2010年9月1日起施行。《办法》明确规定,非金融机构提供支付服务,应当依据本办法规定取得《支付业务许可证》,成为支付机构。支付机构依法接受中国人民银行的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16.
张凌宇 《经济视角》2013,(10):45-46
流动性问题是一国金融乃至整个社会的重要问题,而央行的货币政策及相关操作对流动性问题具有最为关键的影响,我国央行亦是如此。本文以M2/GDP比值即广义货币供应量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值作为流动性过剩问题的衡量标准,分别分析央行三大一般性货政策工具——存款准备金政策、中央银行贷款政策及公开市场业务对我国流动性过剩所产生的影响,以图从央行货币政策角度为缓解我国流动性过剩问题提供一定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商业银行在日常的经营活动中,必然会承担一定的风险。因此,相比已有的讨论货币政策和银行风险承担行为的研究,本文研究的核心问题是货币政策对银行过度风险承担行为的影响。本文在理论模型的基础上,用银行业贷款审批条件指数来测度银行过度风险承担行为,经实证发现,在宽松的货币政策环境下,银行会放松贷款审批条件,从而承担过度的风险。本文建议央行在货币政策调控过程中应同时采取逆周期的资本调节措施来抵消货币政策对银行过度风险承担产生的影响,并对央行实施逆周期资本调节的频率、步幅和时机,以及存款准备金率的逆周期调节作用提出了明确建议。  相似文献   

18.
朱海斌 《经济导刊》2013,(11):10-10
<正>中国人民银行(央行)在其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重申了中性货币政策的立场。央行表示,短期内既不放松也不收紧货币政策。我们认为,这是信贷宽松退出的开始,并且将延续至2014年目前央行主要通过信贷和流动性政策对货币政策进行微调。信贷增速的放缓归结于社会融资总量中的非银行贷款部分,但是信贷增长仍高于名义GDP增长很多。我们将这种现象称之为"信贷宽松退出",而这一现象会成为货币政策的一大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9.
从紧的货币政策是2011年央行货币政策的主基调。落实从紧的货币政策要求,需要继续加强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抑制货币信贷过快增长。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国银行信贷经营的发展将会受到很大的挑战,分析政府信用主导下银行信贷经营的约束类型是研究银行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20.
王敏 《广东经济》2009,(8):43-45
今年前几个月商业银行贷款连续呈现出大投放高增长态势,1-5月新增人民币贷款共计达到5.84万亿元的天量,并已超过全年5万亿的新增贷款目标下限,信贷井喷式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地方政府的推动、银行自身的冲动、市场需求的拉动和货币政策的驱动。管理层多次强调为保经济增长,适当宽松的货币政策没有改变,贷款高速增长支持工业、投资、消费等保持较快的发展势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