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楼燕苹 《金卡工程》2009,13(11):248-249
1994年,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T)乌拉圭回合谈判通过了《服务贸易总协定》,标志着世界贸易格局从货物贸易转向服务贸易。浙江作为中国经济发展领头羊长三角地区的重要省份,其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状况对长三角地区以至国家整体经济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本文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将波特的产业国际竞争优势理论运用于浙江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理论中。  相似文献   

2.
《西安金融》2006,(11):21
一、国际服务贸易是指服务跨越国界,在国际间流动的服务贸易,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国际服务贸易是有形的活动,即发生在国家之间的劳动力输出和输入活动;广义的国际服务贸易不仅包括有形劳动力的输出和输入,也包括无形的即提供者与使用者在没有实体接触下的交易活动。根据《服务贸易总协定》,服务贸易划分为商业服务,通信服务,建筑及有关工程服务,销售服务,教育服务,环境服务,金融服务,健康与社会服务,与旅游有关的服务,娱乐,文化与体育服务,运输服务等12大类150多项小类。  相似文献   

3.
在《服务贸易总协定》框架下,如何确定国内银行业的开放战略,保持金融体系的效率与稳定,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现实问题。各发展中国家在开放过程中,对于涉及到资本账户开放的贸易模式开放相对谨慎,而对于以商业存在的贸易模式开放则最为积极。  相似文献   

4.
王兵  罗强 《武汉金融》2000,(2):34-37
《服务贸易总协定》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服务业开放的基本国际要求 ,而服务业开放的焦点又主要集中在银行业 ,国际银行资本的特殊性质决定了银行业开放成败的关键因素在于国内银行的竞争力 ,因此我们必须加速国内银行商业化的改造进程 ,确保短期内迅速提升我国商业银行的竞争实力。  相似文献   

5.
李春雷 《云南金融》2012,(6Z):30-31
我国服务贸易发展水平不高,在发展过程中具有服务贸易总量增长,逆差扩大、服务贸易结构性失衡突出、服务贸易总体竞争力仍然偏低,但呈现出缓慢的提升趋势等特点。服务贸易的发展内在动力有项目外包、跨国公司业务离岸化、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外在动力有各国人力资源成本差异、科学技术进步、制造业国际转移、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大经济环境。我国应做到改善服务贸易发展的基础环境,提高服务贸易的整体竞争力;构建开放的服务贸易发展战略;完善服务贸易的管理体制,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加强服务贸易立法,健全服务贸易法律法;认真研究《服务贸易总协定》,积极应对服务贸易壁垒;加快服务贸易人才培养,加速企业自主创新。  相似文献   

6.
李春雷 《时代金融》2012,(17):30-31
我国服务贸易发展水平不高,在发展过程中具有服务贸易总量增长,逆差扩大、服务贸易结构性失衡突出、服务贸易总体竞争力仍然偏低,但呈现出缓慢的提升趋势等特点。服务贸易的发展内在动力有项目外包、跨国公司业务离岸化、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外在动力有各国人力资源成本差异、科学技术进步、制造业国际转移、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大经济环境。我国应做到改善服务贸易发展的基础环境,提高服务贸易的整体竞争力;构建开放的服务贸易发展战略;完善服务贸易的管理体制,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加强服务贸易立法,健全服务贸易法律法;认真研究《服务贸易总协定》,积极应对服务贸易壁垒;加快服务贸易人才培养,加速企业自主创新。  相似文献   

7.
赵涛 《金卡工程》2010,14(5):283-283
在《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诸多原则中,透明度原则作为一种手段性的、保障性的原则,是实现其他原则的重要保障,随着透明度原则的实施,本文通过结合GATS透明度原则的特点来分析该原则对我国司法制度,行政制度和立法制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综合的力量     
按照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时达成的协议,从2005年1月1日起,根据《服务贸易总协定》国民待遇原则,外资金融机构在服务地域和服务对象上已与中资金融机构基本相同。2006午底,我国银行业将全面开放,国内商业银行与外资银行之间势必形成激烈竞争的格局。从发展趋势看,银行投资模式的区别正逐渐消失,  相似文献   

9.
在阐述改良Seminar教学法的基础上,分析了《国际服务贸易》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从课程建设效果、教师教学效果、学生培养效果和教育效果四个方面评价了改良Seminar法在《国际服务贸易》课程中应用的效果,为优化《国际服务贸易》课程教学模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李中杰 《金卡工程》2010,14(9):165-165
《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国民待遇条款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互相妥协和让步的产物,是对传统国民待遇的发展和延伸。将国民待遇原则引入服务贸易领域,是促进服务贸易自由化的一项重要措施。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中的大国,服务业是我国对外贸易发展中的一个瓶颈,在全面认识GATS国民待遇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我国服务业实行国民待遇的利弊和应对措施,对我国服务业的发展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