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8 毫秒
1.
当前票据结算方式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票据所具有的支付、流通和信用功能得到了认同,它对促进商品交易和商品流通,转移债权,及时结清债务,约期付款,规范商业信用,加速资金周转,提高社会资金使用效益,减少现金使用,节省流通费用,以及促进我国经济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不同的票据在使用中有许多不同之处,本文就票据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加以详细说明。一、当前票据运用范围差异分析1.无业务范围限制的票据:银行汇票、银行本票和支票。银行汇票,银行本票和支票,使用于商品交易,劳务供应和其他款项的结算,业务范围广泛。2.有业务范围限制的票据:商业汇票。商业汇票只能适用于有经济合同的商品交易及由商品交易所引起的劳务供应。二、当前票据签发差异分析1.以银行为签发人的票据:银行汇票、银行本票。银行汇票是银行应汇款人的要求,在汇款人按规定履行手续并交足保证金后,签发给汇款人由其交付收款人的一种汇票,银行汇票的签发人只能是银行。银行本票是由银行签发,承诺自己在见票时无条件支付票据金额给收款人或持票人的票据。票据法第七十三条释义中解释,银行本票的出票人在资格上是有限制的,仅限于银行签发,银行以外的法人、非法人单位或个人不得签发银行本票。2.以企业、单位为签发人的票据:支票...  相似文献   

2.
大力推广商业汇票业务苏薇1988年12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颁发了新的《银行结算办法》,并于1989年4月1日起施行。新的结算办法奠定了以“三票一卡”为基础的结算工具,即推行银行汇票、商业汇票、银行本票、支票和信用卡。为了规范商业汇票的使用,1994年...  相似文献   

3.
常珂 《海南金融》2005,(5):57-59
本文从挂失止付的限制、银行汇票代理付款人的“法定化“、签章冲突、银行汇票解讫通知联的效力问题、现金票据的背书限制、区域性银行汇票及银行本票、支票的出票和背书的限制、商业汇票出票人的限制等方面分析了《支付结算办法》与《票据法》的冲突,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建议。  相似文献   

4.
电子商业汇票系统的建成运行,标志着中国票据电子化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这是继全国支票影像交换系统、依托小额支付系统办理银行本票和华东三省一市银行汇票业务开通之后,我国票据电子化进程向前发展的又一步。可以说,电子商业汇票系统的建成运行为今后电子支票、电子本票的研究与应用提供了有益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5.
陈丽霞 《会计师》2010,(3):15-17
<正>票据按是否立即兑现可分为即期票据和远期票据。即期票据见票即付,没有付款时期限制;远期票据则是有付款时期限制的票据。在我国,除商业汇票外,如支票、银行本票、银行汇票都是即期票据。因此,我国企业的应收票据限于商业汇票,核算的只能是远期票据。商业汇票适用于具有真实交易关系或债权债务关系、在银行开立存款账户的法人以及其他组织之间的结算,但非商品交易的劳务供应则不能采用,其承兑期间最长不超过6个月。  相似文献   

6.
银行结算是商品交换的媒介,是连结资金和经济活动的纽带,是社会经济活动中清算资金的中介。它的主要任务是根据经济往来,合理组织结算,准确、及时、安全办理结算,加速资金周转,为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服务。1989年4月1日人民银行实施新的结算办法,建立了以汇票、本票、支票、信用卡为主体的票据结算制度,对简化、合并银行结算种类,增强结算方式的通用性、灵活性、兑现性、安全性和票据的流通性,加快结算速度,加强结算  相似文献   

7.
对发展我国商业汇票业务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我国商业汇票业务的发展现状我国在1988年制定的《银行结算办法》,建立了以汇票、本票、支票和信用卡即“三票一卡”为主体的结算制度,确立了银行结算票据化的发展方向,商业汇票初步被人们所认识,但商业汇票业务基本未能开展起来。1994年先后颁布了《商业汇票办法》和《再贴现办法》,鼓励和支持煤炭、电力、冶金、化工等五大行业积极使用商业汇票,并专门安排了再贴现额度,商业汇票业务在五大行业和一些大中型企业中逐步开展起来。  相似文献   

8.
支付结算是指单位、个人在社会经济活动中使用票据(支票、汇票、本票)、信用卡和汇兑、托收承付、委托收款等结算方式进行货币支付及其资金清算的行为。银行是支付结算和资金清算的中介机构,这是新的《支付结算办法》给予银行的职能定位之一。而在大量的实践中却出现了“中介机构”常常陷于支付结算被动境地,  相似文献   

9.
票据是银行结算的工具,背书是四种重要的票据行为之一,本文通过支票、银行本票和银行汇票三个实例来解释如何进行背书转让,背书转让时审查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0.
目前,农村牧区已使用的支付结算工具主要有银行汇票、银行承兑汇票、支票、信用卡、汇兑、委托收款、托收承付、网上银行等。商业汇票业务几乎未开办,银行本票、定期借记、定期贷记和国内信用证业务尚未开办。  相似文献   

11.
一、银行票据业务的主要风险(一)票据纠纷风险。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汇票、本票、支票已成为商品流通和资金往来的重要支付结算工具。但由于票据行为不规范等种种原因,银行与客户之  相似文献   

12.
<正>票据交换系统是我国支付清算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由人民银行分、支行组织,在城市内或指定区域内遵循“先付后收、收妥抵用、差额清算、银行不垫款”的原则,定时定点集中交换票据凭证,清算代收、代付票据资金的跨行支付清算系统。票据交换实现的机构主体是票据交换所,其业务主管部门是人民银行各分支行支付结算管理部门。票据交换主要处理实物票据不能截留的跨行支票、本票、银行汇票以及跨行代收、代付的其它纸凭证,其中支票具有使用灵活方便的特点,一直以来是票据交换系统处理的主要业务。长期以来,在我国区域经济往来中,人们只能选择汇兑、银行汇票、商业汇票甚至现金等支付方式,造成支票的使用状况与经济发展对支付方式多样性日益增长的需求极不适应。  相似文献   

13.
票证是指银行票据(汇票、支票、本票)和结算凭证,是银行记载账务、明确责任、办理资金支付的重要凭证,也是核对账务和事后查证的重要依据。今年, 中国人民银行对现行票据和结算凭证的种类和格式进行了调整, 商业银行和广大客户普遍反映良好,但在推广使用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14.
《南方金融》2005,(1):65
中国人民银行2004年12月28日决定对现行票据和结算凭证的种类和格式进行调整,调整后的票证于2005年1月1日起陆续启用。新版票证由现行的31种票证调整为15种,分别是:银行汇票、粘单、商业承兑汇票、银行承兑汇票、本票、转账支票、现金支票、支票(普通支票)、进账单、信汇凭证、电汇凭证、支付结算通知查询查复书、银行承兑汇票查询(复)书、托收凭证、拒绝付款理由书。  相似文献   

15.
票据(汇票、支票、本票)和结算凭证(电汇凭证、进账单等)是银行、单位和个人凭以记载账务的会计凭证,是记载经济业务和明确经济责任的一种书面证明。银行、单位和个人填写的各种票据和结算凭证是办理支付结算和现金收付的重要依据,直接关系到支付结算的准确、及时和安全。作为一名财会人员,几乎每天都与票据和结算凭证接触、打交道。票据和结算凭证填写质量的好坏,可以反映其业务水平和道德素养。  相似文献   

16.
<正> 国际结算,指的是对贸易或非贸易原因所引起的资金国际转移关系的清算。当代国际结算要求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完成以货币为表现的国际债权债务的清算,做到安全、及时、迅速、准确。具体执行结算职能的是银行。 一、国际结算中最主要的票据——汇票 当代国际结算主要是非现金结算,即以表明国际债权债务关系的信用工具——票据的转移,来代替现金的转移,以避免现金运输的风险,节约费用,减少在途资金占压。这类信用工具有汇票、本票、支票、旅行支票、信用卡等。在国际结算中用得最多的是汇票。  相似文献   

17.
业汇票是(票据法)中最重要的一种票据。它作为一种重要的信用支付工具,不仅可以在商品中发挥其支付功能,还可以通过票据的背书、承兑、贴现、质押等方式发挥其信用和融资功能,对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票据法)已经正式颁布并施行了,票据活动已有了法律依据和法律保障。商业汇票本应得到更为广泛的使用,成为重要的信用支付工具,然而,其实际情形却是运行维艰,困难重重。现实经济活动中,现金结算比重不断提高,票据结算比重下降;票据运作中,支票占主导地位,银行汇票次之,商业汇票少有问津。商业汇票运行…  相似文献   

18.
论我国结算票据化的前提葛敬东自1989年我国改革银行结算办法时就曾强调推广使用三票(支票、本票、汇票)一卡(信用卡),实现结算票据化。但时至今日,尽管《票据法》已颁布并实施,然而,除支票外,其它两票尚处于襁褓之中。甚至在许多大城市手持现金竟难找到一家...  相似文献   

19.
<正> 新的银行汇票与原来的银行汇票对比,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新的银行汇票属于票据范畴,收款人为个人的转帐汇票,可以背书转让,增强了票据的流通性;二是使用范围广泛,无论单位和个人需要支付各种款项,均可使用银行汇票;三是通汇、通兑面广,除支取现金的汇票须由本系统银行之间签发和解付外,转帐的汇票可在全国范围跨系统银行之间签发和解付。因此,目前银行汇票已成为单位和个人支付异地款项的一种最主要的结算方式。但是,新的银行汇票目前还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亟待解决。 1.手续繁琐。一笔汇票须经委托、签发、  相似文献   

20.
转帐结算是商品经济和货币信用发展的产物。其发展过程大致可划分三个阶段:初级阶段:货币结算主要以现金结算为主,同时产生了商业信用为基础的汇兑业务;发展阶段:货币结算主要以支票、汇票、本票为基础的信用流动工具为主,票据流通逐步取代了现金流通;发达阶段:货币结算广泛采用“信用卡”、“销售店终端”这些电子信用支付工具,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