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我们现在种 1亩籼小占优质谷单产就可收 400到 500公斤稻谷,每公斤最少可卖 1 5元,而种普通杂优谷每亩单产最多收 500公斤,每公斤才卖 1元钱。所以呀,我们种植优质谷每亩可增收 100元到 300元,种 1亩的优质谷就等于种 1亩半的普通谷呢 !”当笔者到兴业县沙塘镇了解优质谷的种植情况时,当地农民喜滋滋地给我们算了一笔品质优促效益的帐。   粮食市场需求的变化,要求粮食生产目标要在自给自足、增加产量的基础上,向优化结构、提高产值方向转变,优质谷的推广种植是实现此转变的重要内容。 1999年全县发展以“籼小占”为主的优质…  相似文献   

2.
泸州市龙马潭区特兴镇的“罗沙贡米”,1992年被评为四川省特种米,在1999年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上,又荣获“中国名牌”产品称号。开发“罗沙贡米”前景可观,是特兴镇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改善粮食质量的一项重要举措。特兴镇1999年种植优质罗沙稻33公顷,2000年种植47公顷。亩产400公斤左右,再生稻亩产100公斤—150公斤;杂交中稻每亩产量550公斤左右,再生稻100公斤左右。每亩费用231元。从表中看出,种植罗沙稻的农户在亩产400公斤的情况下比种植杂交中稻的农户每亩多收入208 元,如经过品种优化,罗沙稻的效益还有望提高。由于国家采取…  相似文献   

3.
2000年,仁寿县陵阳区试种杂交系列“Ⅱ优7号”优质稻,分别在宝巴、花瓷、珠加、三溪、青岗等乡种植713公顷。陵阳区公所与陵阳粮站签订收购合同,粮站以高于当地一般稻市场价的20%收购,农户每亩交售300公斤,并支付区、乡每亩12.00元的优质稻种植组织费、开办费。县、乡农技部门负责技术指导,并种植示范田。  相似文献   

4.
本刊讯为了大力发展广西优质稻产业化经营,促进我区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农民收入,增强广西粮食市场竞争能力,自治区粮食局2月24日作出决定:对优质稻产业化经营示范基地县给予资金扶持。获得资金扶持的条件是:凡以县(市、区)为单位,优质稻种植面积在万亩以上;优质稻产业化种植使用的种子,必须是由广西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和广西农乐种业有限公司共同研究、繁育推广和经营的优良种子;必须建立了运行正常的优质稻产业化植保技术服务体系;基地的组织者必须是当地政府部门、粮食企业或其它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同时必须与种植农户签订了种植合同。凡同时符合以上4个条件,经认定为优质稻产业化经营示范地的,以县(市、区)为单位,每万亩优质稻种植面积扶持4万元。为了把这笔资金真正落实到种植优质稻的田亩上,优质稻推广种植验收工作请当地政府组织有关部门进行,验收结果报地、市粮食局核实汇总报自治区粮食局审查、核准。扶持资金由自治区粮食局负责落实发放。 广西区粮食局注资扶持优质稻基地建设 每万亩种植面积扶持四万元  相似文献   

5.
2002年,我局在当地党委、政府的直接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支持和指导下,以市场为导向,以良种为先行,以利益为纽带,努力推进优质稻产业化经营,全年优质谷种植面积30万亩,占水稻种植面积的85%,其中新品种油占8号种植面积占优质稻种植面积的10%,粮食种植结构正向高产、优质、高效、规模、市场化方向发展。全区农民种优质谷增收4500万元,粮食企业的经营效益也相应提高。推进优质稻产业化经营,种子是基础,是关键。在推进优质稻产业化经营工作中,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件工作:第一,选准推广种植品种。一是我们对优质品种的定位始…  相似文献   

6.
广西决定把生态高效蔗园建设作为广西糖业发展的突破口,力争到2010年,全区糖料蔗总产达到6000万吨以上,亩产力争提高1吨,每亩糖料蔗增收200元以上。蔗糖业是广西重要的农业优势产业,全区现有35家制糖企业,已形成种植、加工、销售等配套比较完整的产业体系,2005/2006年榨季,全区  相似文献   

7.
在2月18日召开的湖南省粮食生产工作会议上,湖南省省长徐守盛强调,今年要确保粮食播种面积526.67万公顷以上,高档优质稻扩大到66.67万公顷,总产稳定在300亿公斤以上。此次会议提出,湖南抓好今年粮食生产,首先是要扩大粮食产能,重点抓好落实扩面计划、促进大面积平衡增产、推进粮食高产创建,到2020年全省保持耕地面积377万公顷.基本农田保护面积323.53万公顷;  相似文献   

8.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对种粮大户实行粮食作物保险。保险的对象为与粮食购销企业签订粮食订购合同,早籼稻、晚粳稻数量在5000公斤以上的种粮大户。大户必须以实际种植的早籼稻、晚粳稻亩数全部参加保险,每亩保险费早籼稻4元、晚粳稻6元,由区财政承担2/3,种粮大户承担1/3。保险产量按1999—2001年全区三年粮食平均产量的80%计算(即早籼稻每亩324公斤、晚粳稻每亩367公斤),对在保险期内因台风、暴雨、冰雹、洪灾、旱灾、高温造成减产达不到保险产量的,由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萧山支公司按实际产量与保险产量的差额赔付,赔付价格按照当年早籼稻、晚…  相似文献   

9.
2004年我国推广种植超级稻320万公顷、比2003年增加53.3万公顷。1998到2003年底超级稻在长江流域稻区和东北稻区示范推广面积已累计746.7万公顷,大面积一般达到600公斤/亩,增产55-60公斤/亩,累计增产稻谷65亿公斤左右。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湖南省沅江市政府在实行棉田立体种植方面,由过去单一的棉花油菜问作套种模式,发展到多品种、多层次、多格局的立体种植模式,在保证皮棉产量110公斤水平的前提下,亩产值由1500—1600元,提高到2000-2500元,平均每亩棉田增收400~700元,已逐步成为棉区农民致富奔小康、发展农村经济的一个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优质谷使贵港市农民“腰包”鼓起来了。近年来,贵港市粮食企业按每百公斤高出普通谷35—45元的价格敞开收购优质谷,使种植优质谷的农民每亩可增收160—200元。2000、2001两年,农民增收7.72亿元,人均增收220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售粮模范”杨伯安,把全家的156亩水田全部种上优质稻,出售优质粮年收入20几万元,盖起了一幢幢新房,购置了现代化的家电、家具,过上了小康生活。他感慨地说:“这与粮食部门,摆好渡,造好桥,全程服务于优质稻生产是分不开的……”。杨劳模的话一点不假。贵港市粮食部门为农民唱好“发…  相似文献   

12.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 未来3-5年内,优质专用粮油产业化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发挥区域自然经济优势为前提,以市场为导向,依靠科技,突出重点,进一步优化区域布局,实行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达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企业增利、服务增酬的目的。2005年粮油订单种植面积力争达到107万公顷,其中优质专用粮油80万公顷,带动农户1200万户,订单收购量20亿公斤以上,助农增收6亿元以上。力争在3-5年内粮油订单种植面积达到133万公顷。  相似文献   

13.
<正>广西香米产业联盟近日揭牌成立。拥有优势粮食资源的广西,通过实施"广西香米"区域公用品牌建设行动,正努力打造千亿元粮油产业。广西优质稻种植源远流长,是长江以南稻米的重要产区,全区每年水稻种植面积稳定在200万公顷左右,稻谷年产量在1200万吨以上,优质稻年产超300万吨以上。广西稻米一直有"北有五常稻花香,南有广西晚百香"的美誉。广西培育种植的具有"米粒细长、米味香醇、口感柔软、  相似文献   

14.
一、现状 德阳市粮食部门参与粮油种植结构调整始于2001年。2002年与农业部门、川粮米业等龙头企业配合,在广汉试点,探索出了“龙头企业 粮食收储企业 农户”的经营模式。全市粮食购销企业当年与农户签订优质稻订单合同8800公倾,订单收购粮食3.87万吨,收购价格比普通稻谷中等收购价高0.06元/斤,平均每亩优质稻可为农民增收60元左右,  相似文献   

15.
桂平市农业机械化管理中心在实施水稻育插秧机械化示范推广项目中,积极加强技术培训指导,着力点面结合抓示范辐射,有力地促进了项目技术的普及和推广应用。2007年,全市共完成水稻育插秧推广示范面积1467亩,占上级下达任务的112.8%,所种植的水稻全面获得丰收,采用水稻机插栽植比人工抛栽不但省工省时、节本,而且增效增收。每亩增收92.8元。这标志着该市实施的免耕机插喜获成功,开创了全区水稻免耕机插的先例。  相似文献   

16.
近日,经由国内知名大豆专家组成的测产组和国家谷物检测中心测定,由黑龙江省科学家培育的“龙选一号”大豆新品种,3 项指标均创造了大豆生产国内最高纪录:平均亩产398公斤,比目前国内大面积单产增产一倍以上;含脂肪21.27%、含蛋白 41.78%,分别比原纪录提高2个和3个百分点。专家称,这一科研成果推广后,每亩可使农民增收100元以上。从2003年开始,鸡西市北方大豆良种研究所和隶属黑龙江省科委的国家大豆工程技术研究中  相似文献   

17.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未来3-5年内,优质专用粮油产业化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发挥区域自然经济优势为前提,以市场为导向,依靠科技,突出重点,进一步优化区域布局,实行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达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企业增利、服务增酬的目的。2005年粮油订单种植面积力争达到107万公顷,其中优质专用粮油80万公顷,带动农户1200万户,订单收购量20亿公斤以上,助农增收6亿元以上。力争在3-5年内粮油订单种植面积达到133万公顷。二、优化区域布局,搞好基地建设一是在部、省规划的优势粮油区域内建立优质稻谷、专用小麦、“双低”油菜产…  相似文献   

18.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和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给粮食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从1999年开始,我们以市场为导向,以龙头+基地+农户为模式,大力调整粮食种植结构,狠抓优质粮油开发,实施“订单农业”,打造品牌,推进粮油产业化经营,做大做强粮油产业,取得了一定成效。一、产业化经营初具规模2001~2002年,全县发展优质稻2万公顷,其中,高档优质稻0.67万公顷,涉及20个乡、镇,落实订单0.35万公顷;中档、大众化优质稻1.3万公顷,涉及50个乡、镇,落实订单0.93万公顷。发展优质油菜2万公顷,落实订单1.3万公顷。落实主要品种有:胜泰1号,E优54…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县在发展“三高”农业过程中,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龙头,以效益为中心,积极引进和推广各种优良品种,促进农副产品向优质、高产、高效方向发展,不断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 ——积极推广优质稻。今年全县粮食种植面积比去年有所减少,为了稳定粮食总产,积极推广种植高产优质的杂优稻新品种,早造种植优质稻面积7万多亩,晚造杂优稻(二级米以上的)的七籼占、七桂早等优质稻面积有16万亩,占晚稻面积五成多,早稻亩产平均比去年增加13公斤,创历史最好水平,晚稻亩产预计可比去年同期增加6公斤。  相似文献   

20.
地方荟萃     
食用菌产业成为广西增收最快的产业之一近日,从广西区农业技术推广总站获悉,2009年,我区食用菌产业取得了跨越式发展,各项指标连年屡创新高,进入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成为近年来我区快速发展的农业新兴产业,也是秋冬季农业生产潜力最大、效益最好、增收最快的产业之一。预计2010年全区食用菌总产将超过70万吨,比上年增长10%以上,总产值超过30亿元。生产由集中于秋冬季逐步向周年生产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