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退耕还林工程是当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行的一项重点工程,对于我国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对于推动可持续发展政策的推行,都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本文基于工作经验,主要分析了我国退耕还林政策提出的背景以及意义、退耕还林工程在推行中出现的具体问题和完善退耕还林工程的相关解决措施,并对退耕还林工程进行效益与质量评估,重点介绍了退耕还林工程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等,希望给相关工作者提供一些理论的指导与思考,大力推行退耕还林政策,推动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蒙家明 《科技转让集锦》2012,(6):240-240,243
经过多年的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已经取得了极大的成效,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都得到了提升,但也要看到当前退耕还林工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解决。本文对退耕还林工程的现状和对策进行了探讨,期望通过本文的写作为退耕还林工程的进一步推行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3.
退耕还林与农户收入关系研究综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赵武军  余劲  郭斌 《财贸研究》2007,18(6):53-58
学界和政界基本上认为退耕还林有利于退耕农户的收入增长。退耕还林后农户的收入受到了退耕后产业结构、收入结构变化等因素的共同影响。从退耕还林与农户收入关系的研究视角,文章综述了关于退耕还林经济影响的研究视角、研究方法、结论以及不足之处,最后指出:关于退耕还林与农户收入关系的研究是对退耕还林工程基于经济学视角的效益问题的深入探讨,这对农户收入结构以及收入增长方式的研究也将意义重大,也是未来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
探讨了生态补偿的相关理论,运用生态系统价值理论对我国退耕还林运用成本收益方法探讨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效果评价。通过选用适当的指标体系计算退耕还林时所产生的补偿费用及退耕还林后产生的各种经济、环境、生态等方面的效益来综合评价退耕还林政策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退耕还林工程,是我国进行的一项重大生态建设和整治项目。退耕还林工程实施的重点地区为西部生态环境脆弱、生态位置重要、水土流失严重以及风沙危害较大的地区。退耕还林工程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尤其是对地方农民习惯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是一种冲击和挑战,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农民的切身利益,影响到区域经济发展和农村社会稳定。因此,本文以退耕还林工程为契机,对西部地区退耕还林政策的调整、完善与创新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聂强 《商业研究》2008,(5):183-186
通过建立演化博弈模型,证明了退耕还林工程还林结构演化稳定的结果。在满足一定的条件下,退耕还林市场将演化为稳定的结构状态,其中一定比例的农户还经济林,而其余的农户还生态林。调整补贴政策对退耕还林结构进行引导、加大林业科技投入,可以提高退耕还林工程的绩效。  相似文献   

7.
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结束了我国延续几千年毁林开荒的历史,标志着我国由一味地向土地索取转向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退耕还林工程己取得了明显成效。一些地区水土流失现象开始缓解,昔日尘沙飞扬的面貌开始改变;同时,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带动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 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中国经贸导刊》2006,(2):48-49
一、退耕还林取得了显著成效(一)退耕还林成活率高、质量好,生态效益逐步显现。1999—2005年国家共安排退耕还林任务1.35亿亩,荒山荒地造林和封山育林任务2.1亿亩。退耕还林工程造林普遍成活率高、质量好,改变了过去有些地方“年年造林不见林,年年种树不见树”的状况。各地结合退耕还林,积极推行封山禁牧、舍饲圈养,加强农村沼气建设,实行生态移民,加快实施退牧还草、天然林保护、京津风沙源治理、三北防护林等生态建设工程,工程区内森林覆盖率平均增加2个百分点,沙化土地面积减少3.7万平方公里。(二)抓住退耕还林契机,大力调整农村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9.
<正>编者按1999年以来,第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在全国25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全面实施。2014年,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的重大决策。今年,全国安排退耕还林还草任务1000万亩,在20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实施,标志着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全面实施。8月6日到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委,在贵州省毕节市联合召开全国退耕还林还草工作  相似文献   

10.
邓友维 《商》2014,(5):184-185
退耕还林是国家的一项重大生态林业工程,目前已经进入成果巩固阶段,而退耕还林对农户收入的影响直接关系到工程能否继续顺利开展。本文采用对西部退耕还林地区的实际调研数据,分析退耕还林对农户收入、农户收入结构的影响,同时采取退耕农户与非退耕农户的横向实证研究得出结论,即:退耕还林并非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必要因素,且其通过农村劳动力转移、产业结构调整和直接补偿来促进农户增收的政策目标收效甚微。  相似文献   

11.
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分两个阶段实证研究了退耕还林项目对退耕农户增收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在项目实施五年后,退耕还林工程显著的促进了参与户的收入增长,增收效应为969.55元。但是,实施七年后,项目的增收效果有所下降,即到了2006年,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增收的净效应为771.61元。退耕还林的增收效应呈现出一种倒"U"型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2.
退耕还林政策实施以来,一些国家工作人员利用其管理退耕还林工作的职务之便滥用职权、疏忽职守、弄虚作假、虚报冒领补助和粮食,贪污、收受贿赂的职务犯罪行为时有发生。  相似文献   

13.
实施退耕还林是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大措施和切入点,是再造秀美山川、建设美丽中国的重大工程。笔者对重庆市忠县及部分乡镇退耕还林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情况如下。  相似文献   

14.
《商》2016,(13)
退耕还林是国家在环保事业方面的重大决策,能较好维护生态平衡,但是在退耕还林后续产业方面,依然存在较多问题。在退耕还林过程中,国家虽然针对农户制定了一些补助政策,但是并没有对农户以后的发展进行有效考虑,一旦相应补助到期,将会给农户的生活带来较大问题。本文主要对延川县退耕还林后续产业进行分析,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5.
作为我国林业发展的重要工程之一,退耕还林工程已经成为现阶段我国政治经济发展的基础。当下,人们为了获得更大的经济利润,过度开采利用,严重破坏了各种植被,导致环境急剧恶化。尤其是矿产过度和不正当方式的开采,造成了开采地水土流失,水资源紧缺,土质不断退化。必须把退耕还林工程提到日程上来,从而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文章结合工作实践,分析了目前退耕还林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本刊讯(记者李志明)4月23—2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部、国家林业局在湖南隆回县联合召开全国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现场会。会议指出,截至2008年底,退耕还林工程共完成退耕地造林1.39亿亩、荒山荒地造林2.37亿亩、  相似文献   

17.
国家为了鼓励农民退耕还林,制定了一系列的鼓励政策。在国务院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完善退耕还林政策措施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及各省、市人民政府下发的具体贯彻补充意见中,明确赋予了粮食部门承担退耕还林的粮食供应工作。《意见》对退耕还林的粮食供应工作的有关具体政策也作了相应规定,退耕还林粮食供应业务是粮食部门的一项特殊政策业务,其有关的会计核算,目前规定不甚明确。现就粮食企业退耕还林供应业务的会计核算问题,提出自己的一些建议,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退耕还林前期阶段的合作生产博弈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聂强 《商业研究》2006,(20):30-34
建立退耕还林前期阶段的利益分配委托———代理模型,证明分成补贴方式是最优选择,明确契约设计的条件以及影响最优努力的因素。推行生态购买、建立活立木市场、加强生态宣传等公共政策建议,以期提高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效率。  相似文献   

19.
近日,国家粮食局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退耕还林粮食供应工作的通知。通知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粮食局等部门提出要不断提高思想认识,努力做好粮食供应工作;强化质量意识,确保供应粮食的质量;加强组织领导,实行责任追究;严肃供粮纪律,加大监管检查力度等要求。为进一步做好退耕还林粮食的供应工作,积极保护退耕农民的切身利益,有力促进退耕还林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了保障。国家粮食局近日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退耕还林粮食供应工作的通知@高惠文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特别是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试验区成立以来,大方县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为发展特色林果产业提供了有利的机遇.也积累了一些好的好法,本文从大方实施特色林果产业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入手进行分析,提出了大方特色林果产业发展的思路及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