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94 毫秒
1.
周春荣 《经济师》2006,(4):88-89
文章论述了我国1997年刑法增设的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税款罪有待完善的地方,并提出了修订建议,同时对增设徇私舞弊多征税款罪进行了论证。  相似文献   

2.
食品安全关乎公众的生命和健康,近年来严重的食品安全案件频繁曝光,民众强烈要求采用刑法这一最严厉的制裁手段进行治理。本文拟从危害食品安全罪罪名的归属问题入手,主张刑法对食品安全问题的适当介入,并对相关罪名做出调整:将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并入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同时增设不履行食品召回义务罪。  相似文献   

3.
税收是一个国家的血脉,抗税罪作为危害税收征管罪中唯一的暴力犯罪,始终是惩治涉税犯罪的重点。本文从刑法学中"作为与不作为"的理论出发,对抗税罪的行为性质、是否成立不纯正犯加以辨析。  相似文献   

4.
2013年《公司法》对公司资本制度进行了重大修改,使立法层面上虚假出资罪的去与留成为一个热议的话题。我们应当看到,取消最低注册资本限额,变资本实缴制为认缴制等规定并没有免除股东、发起人的出资义务,虚假出资行为将仍然存在,而且可能会因为企业信用体系的不完善变得更加泛滥,虚假出资行为妨害公司出资管理秩序、侵害债权人的合法权益等社会危害仍不容忽视。尽管虚假出资罪入罪的历史背景与社会危害性程度发生了变化,但是虚假出资罪尚有存在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微罪不起诉制度蕴涵着丰富的理论价值,但是司法实践中,由于矫治手段的缺失和使用率的低下,直接导致其理论价值无法实现。就目前而言,社区矫正作为一种非监禁刑,不仅能够提供矫治的措施,而且可以通过一定期限考察其悔罪情况,降低微罪不起诉决定的风险。基于此,将微罪不起诉者纳入社区矫正理应成为我们的正当性选择。  相似文献   

6.
动植物检疫失职罪属于监管型渎职犯罪的一种具体犯罪。本罪的客体为单一客体,是指对动植物检疫机关正常活动的侵害。本罪实行行为的表现形式为不作为。本罪因果关系要根据动植物检疫失职行为对危害结果所起作用大小是否达到追究刑事责任的程度来进行判断。本罪主体是特殊主体,包括动植物检疫机关的检疫人员和其他负有动植物检疫职责的人员。本罪主观方面只能是过失,不包括间接故意。  相似文献   

7.
《刑法修正案(七)》针对传销行为增设了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为了打击传销活动,维护经济和社会秩序,该罪规定主体范围狭窄。提出了扩大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主体范围的必要性,即应将传销活动的积极参加者入罪处罚,并对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的法条进行重新设计。  相似文献   

8.
侵犯商业秘密罪是指采取不正当手段,获取、披露、使用或允许他人使用权利人的商业秘密,给商业秘密的权利人造成重大损失的行为。作为修订后的97刑法新增加的一个犯罪,我国理论界近年来对这一犯罪研究的文章也颇多,经过大家的共同探索,关于该罪的构成要件各方面已基本达成一致看法,但是对于该罪的犯罪主观方面究竟是故意还是故意过失均可的问题上,至今仍颇有争议且未得到妥当解决。本文拟对侵犯商业秘密罪的主观方面进行研析,以期能为解决该问题提供一些思路。一、侵犯商业秘密罪主观内容的分歧意见我国刑法规定了四种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方式…  相似文献   

9.
运输毒品罪是指行为人以营利为目的或出于其他原因,明知是毒品而采取携带、邮寄,利用他人或使用交通工具,为他人运送毒品的非法行为。由于运输毒品的行为人对毒品不享有所有权,因此,我们在界定运输毒品犯罪与其他毒品罪时,在理论上就提供了一个可靠依据,使司法人员对运输毒品罪有一个正确的理解。  相似文献   

10.
郭虹 《经济研究导刊》2010,(22):103-104
刑法修正案(三)在97刑法投毒罪基础上增设了投放危险物质罪这一新罪名,分则新罪名与刑法总则相关规定却有出入、相关罪名认定上也有争议。为更好理解这一新罪名,拟从投放危险物质罪的立法渊源、犯罪构成、此罪与彼罪的角度进行探讨,以期对司法实践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1.
刑法中应设立"见危不救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场经济转轨时期,对经济利益的追求严重冲击着人们的道德观念。见危不救或对救助讨价还价的现象频频发生在我们身边。为净化社会空气,保护他人和公共利益,应在刑法中增设“见危不救罪”。本从道德与法律的功能角度出发,论证了增设“见危不救罪”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并对具体罪名、条进行了设计。  相似文献   

12.
全面审视非法向外国人出售、赠送珍贵文物罪的犯罪构成和刑法适用等,并对境内外的相关立法情况进行宏观上的比较,发现我国在这方面的相关法律尚有不完善之处,有待修改。为了最大限度地防止我国文物外流,应对本罪的犯罪对象作精确界定,对本罪中买受人和受赠人的范围应作适当扩展,并更加重视财产刑的运用。  相似文献   

13.
邱赛兰 《经济师》2008,(11):85-86
以我国犯罪概念为理论依据,运用逻辑分析方法,充分论证了组织残疾人、儿童乞讨罪将犯罪对象界定为残疾人和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的合理性以及在客观方面将暴力、胁迫方法规定为组织行为的手段行为的不合理之处,建议将该罪根据行为的社会危害程度的不同设置为组织残疾人、儿童乞讨罪、强迫残疾人、儿童乞讨罪和利用残疾人、儿童乞讨罪三种犯罪,以更好地维护残疾人和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4.
《经济师》2017,(8)
我国的刑事立法,应对物质类文化遗产和非物质类文化遗产进行整体保护。文物的刑事立法保护方面,建议重新定位故意损毁名胜古迹罪的性质,增设考古责任事故罪,完善失职造成珍贵文物损毁、流失罪与非法向外国人出售、赠送珍贵文物罪的立法,不仅加强不可移动文物、馆藏文物的刑法保护,同时密实出土文物、民间收藏文物的刑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刑事立法保护方面,建议新设侵害非物质文化遗产罪,叙明罪状,配置与侵犯著作权罪大体相当的法定刑,予非物质文化遗产权以刑法上的终极保护;档案的刑事立法保护方面,主张修正抢夺、窃取国有档案罪的立法,增设故意损毁档案罪、过失损毁档案罪、倒卖档案罪,把集体所有及个人所有的珍贵档案纳入到刑法的保护范围,强化对文物型档案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刑法保护。  相似文献   

15.
杨小兰 《经济导刊》2011,(12):68-69
在侵犯商业秘密的犯罪中,仅刑法第219条规定了侵犯商业秘密罪一个罪。由于该条第2款关于"应知"的规定,引起了对该罪主观罪过的争议。复合罪过:侵犯商业秘密罪的缺陷复合罪过,有的又称混和罪过,  相似文献   

16.
商鞅同志——古代人力资源专家,夙兴夜寐、公而不私,通过十多年努力,终于为落后的秦王国完成了人力资源咨询设计的改革,完善了高效的职业官僚机构以及薪酬考核设计,使秦国在西陲崛起:政府效率最高,经济军事最勃发,并且最终并吞六国,一统华夷。然而,伟大导师商鞅同志自己却落得身败名裂,最终以谋反罪、反传统罪、虐待犯人罪、强迫他人改变宗教信仰罪、毁坏人类文化遗产罪等多项罪名被判五车分尸,全家抄斩。 这个行走江湖颇有年头,政治经历相当丰富的人物,一度被秦孝公赠送以全国领土,这个职业生涯大起大落匪夷所思的人物——商鞅,我们到底该如何看待他呢?是全面打倒?还是辨证的清算?或者是英雄一样的歌颂? 记者张守春带着这些疑问,穿越时空隧道,来到陕西西部城市咸阳,前来进行采访。  相似文献   

17.
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设立以来,关于本罪是否具有自首一直存在争议,特别是随着本罪犯罪的不断增多,本罪的自首问题更是成为一个争论的热点。赞同肯定说观点,认为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自首也表现为一般自首与特别自首两种形式,并且对行为人在纪检、监察机关调查期间"主功交代犯罪事实的"是否属于自首的问题谈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张晔 《江南论坛》2012,(7):55-56
知识产权是指人类创造性劳动的智力成果,包括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等。侵犯知识产权罪是指违反知识产权保护法规,未经知识产权所有人许可,非法利用其知识产权,侵犯国家对知识产权的管理秩序和知识产权所有人的合法利益,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情节严重的行为。这大类罪名包括了假冒注册商标罪、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非法制造或者销售非法制造注册商标标识罪、侵犯著作权罪、  相似文献   

19.
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行为的"入罪",无疑是刑事法对基金业"老鼠仓"现象的一种切实回应。但鉴于该罪采用的"无先而后"立法技术,引发了学界对该罪正当性之质疑。站在"罪刑既已法定"的立场上,本文对司法实践争诉较多的主体认定、客观方面涉及的"其他未公开信息"、"利用职务便利"等关键词句进行了法理分析,并对该罪与相邻罪名的界域予以厘清,希冀能为该罪的适用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0.
目前,严重的非法集资行为往往被定为集资诈骗罪或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但是这样就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需要设立非法集资罪。通过分析集资诈骗罪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存在的问题,提出设立非法集资罪的必要。同时,对非法集资罪的设立思路进行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