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文章对货币供应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和文献进行了回顾.在我国1978-2010年的GDP和M2年度序列数据的基础上,通过对数据进行平稳性检验、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并建立误差修正模型.文章结论:经济增长率和货币供给增长率是平稳的;lnM2与]nGDP之间存在长期均衡的关系;货币供给变动是经济变动的格兰杰原因,反之则不成立.这表明,在我国,货币是非中性的.  相似文献   

2.
本文基于河北省石家庄、唐山、秦皇岛、邯郸等11个地级市1989至2014年城区发展的相关数据,着重选取了土地面积、人口数量和GDP三个指标,并计算得到人口密度、人口增长率、人均GDP、GDP增长率等相关数据指标,通过数据整合及对比分析,对11个地级市土地人口和经济的联系与发展趋势走向、经济发展情况的前后对比、这些指标因素对于城市经济发展的相关性分析等,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河北省省情及各城市实际情况对其进行了分类,提出相关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分析中部六省旅游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构建旅游业发展与经济增长面板数据实证模型,得出中部六省旅游业发展对实际GDP增长率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并结合中部六省实际GDP自发增长率比值,找出中部六省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对促进中部六省旅游业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目前,中国货币供应量的增长远远超过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截至2007年底,货币供应量(M2)为403401.30亿元,而2007年 GDP 仅为246619亿元,M2/GDP 的比值为1.64;有学者从货币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中国1979~2015年的数据,研究了失业率与经济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1)中国GDP增长率与失业率之间呈负相关关系,GDP增长率每上升1%,失业率平均下降0.1036%。(2)产业结构的变化对中国GDP增长率与失业率之间的关系有显著影响。在第三产业比重不变的情况下,GDP增长率每上升1%,失业率平均下降0.0991%。  相似文献   

6.
刘伟 《西安金融》2005,(4):15-18
对我国经济转型过程中的“超额货币现象”,即各层次货币供给增长率远大于实际GDP和物价的增长率之和,有的学者认为这是货币流通速度下降的结果,有的认为是“虚拟经济”发展的结果。本文首先对产权变迁、市场深化和金融发展与货币流通速度的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然后根据1978-2003年的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指出货币流通速度持续走低是经济金融结构变迁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王子何 《财会学习》2018,(2):187-188
本文选取了房地产价格增长率与GDP增长率比,投资额增长率与GDP增长率比和房价收入比等5个单项测度指标以及一项综合指数指标,并选取2011年至2016年的房地产市场数据进行测度,结果表明武汉市房地产市场在近年来存在着严重的泡沫现象.  相似文献   

8.
1978年至1999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年平均增加9.7%,零售物价年均增加6.2%,广义货币(M2)年均增长23.6%,广义货币年均增长比经济增长与物价增长之和高出7.7个百分点.我国广义货币量(M2)对国内生产总值现价(GDP)的比值呈连续上升趋势,与世界上一些国家相比明显偏高.……  相似文献   

9.
采用贝叶斯推断下的VAR模型、SVAR模型、VECM模型和DSGE模型对我国货币政策冲击预期效应进行有效估计和评价的结论表明,货币政策冲击效应存在较大波动性和不稳定性。我国货币政策的货币供应量传导存在明显滞后效应,滞后期大约为6个月到15个月,而利率传导几乎没有滞后效应,对产出有明显滞后效应,而对于通货膨胀率几乎没有滞后效应。我国GDP增长率对货币政策冲击比货币供应量增长率反应强烈,货币供应量增长率为逆周期变量,GDP增长率为顺周期温和变量,我国货币供应量具有明显内生性特质。  相似文献   

10.
我国货币流通速度变化趋势已经发生改变 货币流通速度是指一年内一定的货币存量为当年国民收入提供资金的次数,即名义GDP除以货币供应量M2。货币流通速度是影响货币需求的重要因素。中央银行制定货币政策目标过程中,需要密切关注货币流通速度的水平和变化趋势,长期以来我国货币流通速度呈明显下降趋势(见图1),货币供给的增长长期持续高于GDP增长率与物价上涨率之和;货币流通速度呈下降趋势的同时,  相似文献   

11.
论货币政策的货币市场传导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伴随着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争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问题引起理论界广泛关注。从一些发达国家的情况看,通过货币市场的作用实现货币政策目标,是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的一条基本渠道。近年来,我国货币政策传导中货币市场和利率也已经开始发挥作用。但由于我国货币市场还有待完善,利率尚没有真正实现市场化,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随着我国宏观经济调控模式从直接调控向间接调控方式的转变,通过发展货币市场、实现利率市场化来进一步提高货币政策传导有效性,已成为当前经济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研究我国古典小说及稗史笔记中贵金属在我国货币史上所占有的地位,特别是白银作为流通货币的使用情况,进而对当时的银钱比价、物价水准、民生状况乃至社会生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电子货币产生并发展的根本原因是降低交易费用的需求,但目前参与流通的电子货币还不是一种独立的通货。最后,电子货币的并不必然影响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受西方宏观经济学追求微观基础的潮流影响,“哈恩难题”和“希克斯其存问题”成为长期困扰货币经济学的两大理论难题。本文试图在批判吸收前人理论成果的基础上对“哈恩难题”和“希克斯共存问题”作出自己的解答,指出货币实质上是中央银行代社会改造的一部分人对另一部分人的负债,货币的价值即源于货币的债券属性。如果这一命题能被普遍接受,则哈恩难题和希克斯共存问题便可迎刃而解。把货币看作是一种债券的观点为我们重新认识货币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解。  相似文献   

15.
对央行货币供应量调节机制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豪明 《银行家》2003,(12):14-17
从窗口指导、公开市场业务、社会心理预期等方面,我们应当对货币供应量调节机制进行探讨,不难看出,当前有五大难题影响货币政策调控.  相似文献   

16.
稳健型货币政策:中国货币政策操作规范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历史上有两种完全对立的货币政策操作规范类型,即“相机抉择”和“按规则行事”的操作规范。按照一个合适的规范进行货币政策操作可以有效地逼近乃至完全实现货币政策目标,而一个不合适的货币政策操作规范却可能使货币政策的具体效果与预期目标背道而驰,加剧经济问题的严重性。选择何种操作规范,必将对我国货币政策以至宏观调控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全球货币体系与亚洲货币合作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者按:在20世纪的100年里,从金本位到美元本位、从固定汇率到浮动汇率、从布雷顿森林体系成立到解体、从欧元面世到单一货币启动,全球货币体系的变化令人应接不暇、触目惊心.世纪之交的国际货币领域更是雷雨交加,新兴市场国家轮番的金融危机震惊了整个金融世界,而阿根廷的金融危机更是给美元化国家以迎头痛击.在欧洲单一货币成功启动和美元化国家危机并存的金融背景中,亚洲货币何处去?罗伯特·蒙代尔先生在广州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名誉教授受聘仪式上的演讲则给我们很大启发.  相似文献   

18.
2007年爆发的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造成严重影响,目前对危机根源的已有研究多从监管缺位、政策失误、低估风险等方面进行。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另辟蹊径,从货币角度层层剖析危机成因,并提出现行货币体系的不完善是最终引发此次危机的罪魁祸首。因此,货币体系改革势在必行,货币体系改革不仅对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同样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文章最后分析了已有改革方案,并对我国在未来改革中可行的作为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9.
Just like private companies depend crucially on their ability to reach customers, policymakers must communicate with private agents to be successful—and much of this communication is channeled through the media. This is especially true for central banks, which need to build credibility among the general public. This paper analyses how favorably the print media report about the European Central Bank's (ECB) monetary policy decisions. Favorableness is, inter alia, influenced by the amount of information communicated by the ECB. There are, however, also indications of a critical monitoring role of the media, which reports more negatively when inflation exceeds the inflation target.  相似文献   

20.
刘绍保 《上海金融》2012,(6):42-48,41,117
鉴于货币层次划分及货币统计对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实践具有重要影响,本文从适于计量货币角度对货币的定义方法及其演变进行了一定程度梳理,并说明进行货币总量简单加总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结合美国货币统计实践,提出我国货币层次划分不仅应坚持流动性标准,还应坚持将这一标准进一步明确细分,即应坚持将能否直接行使交易媒介功能作为划分狭义货币与准货币的唯一标准,将能否自由使用作为划分准货币与更广义货币的唯一标准。本文也对目前我国正在使用的货币层次划分及货币统计存在的不足进行深入剖析,并对国内一些学者提出的修改意见提出自己的不同看法及调整办法。最后,本文还就财政存款的存款机构变更及其数量增减对国内银行体系流动性状况及货币供应可能造成的影响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