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戴卫 《中关村》2007,(5):94-94
六年前,中关村科技园区举办了第一届“中关村科技园区优秀企业家、优秀创业者”评选活动,评选出了柳传志、段永基、陆致成、张兆东、王文京、杨元庆、刘迎建等20位优秀企业家和创业  相似文献   

2.
日前,本刊就中关村科技园区“双优评选”活动采访了中关村早期创业者之一、首届“中关村优秀企业家”获奖者、联想集团董事会主席——柳传志。《中关村》:柳先生,作为中关村的早期创业者之一,作为中关村企业家的代表之一,您觉得“中关村双优评选”这一活动的意义何在?柳传志:1984年,联想创立的时候,中关村也是刚刚起步。转眼间过了十几年,中关村已经成长为一个具有相当规模的高科技产业区了。我认为这里面的成功经验应该好好地总结和宣传,在这里创业的企业家的成功经验也应该好好的总结。在我看来,中关村应该说是最早经历新旧体制交锋的阵地,也是中国计划  相似文献   

3.
我与许多中关村的创业者们一样,从小生于斯长于斯,对这个地区充满了深厚感情。后来办企业又摸爬滚打二十来年,见证了中关村高科技企业的发展历程。从最开始的电子一条街,到成为海淀区的开发区,再上升到国务院批复的高科技园区,中关村的发展越来越受到中央和北京市政府的重视。应该说,在各级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中关村的创业环境已经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改进,从这两届“双优”评选活动中涌现出一大批优秀企业家和优秀创业者身上我们就可以切身感受到这一点。作为本届“双优”评选活动的策划人之一,我衷心地祝贺他们。提起中关村,大家很自然地就会把它同硅谷对比。的确,我认为中国除了中关村,没有一个地方有潜质能与硅谷相  相似文献   

4.
《中关村》2003,(7)
在中关村科技园区成立十五年之际,“中关村科技园区第二届优秀企业家、优秀创业者评选活动”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这次活动的意义重大,它所打造的“中关村企业家”的品牌,对于弘扬企业家精神,促进中关村迈向国际,带动中国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具有非凡的意义。2003年9月26日,本次评选活动的组委会举办了精彩的“双优候选人演讲”活动,面对社会各界来宾,39候选者发表了他们各自精彩的演讲。演讲之后,他们还回答了现场听众的提问。  相似文献   

5.
我们怀念昨天,珍重今天,更寄望于明天,期盼着明天更美好。10月18日揭晓的中关村“双优”评选,评出了王文京、才让、魏新、彭伟民、雷军等20位优秀企业家和优秀创业者。他们的成功之道其实也是中关村的成功之道:就是尊重知识、依靠科技、鼓励创新、提倡竞争,只要不是法律禁止的,什么都可以做!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关村拥抱未来”、“80年代看深圳,90年代看浦东,21世纪看中关村”的说法,绝非虚妄浮夸。“封面人物”选定中关村第二届优秀企业家、安泰科技公司总裁才让,因为这是改革开放后中国第一位藏族留美硕士。这只“藏族之鹰”与其它中关村知识英雄的“雁阵”究竟能飞多高?多远?多久?我们有理由期待。  相似文献   

6.
《中关村》2003,(5)
为彰显中关村科技园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鼓励创新、鼓励创业,依靠科技、知识,通过公平竞争走强国富民之路的文化理念;记载中关村高科技产业创立发展的历史轨迹;挖掘科技企业家、创业者宝贵的精神财富;继成功举办第一届中关村优秀企业家、优秀创业者评选活动之后,中关村园区各协会组织联合社会各界举办第二届“双优”评选活动正式启动。评优活动为社会公益性评选活动,由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联合园区各社会团体以及相关机构等社会各界共同发  相似文献   

7.
《中关村》2005,(7):81-81
6月16日,中关村科技园区第三届优秀企业家、优秀创业者评选活动组委会会议在翠宫饭店召开,这标志着中关村科技园区第三届优秀企业家、优秀创业者评选活动正式拉开了帷幕。为促进社会各界关注中关村,倡导尊重知识和人才,鼓励创业与竞争,记载中关村发展的历史轨迹,挖掘中关村特有  相似文献   

8.
应当说不是因为获奖而受到关注,而是因为受到关注才会获奖。在崇尚科技创业与知识经济的时代,10月18日的“中关村之夜”中入选的第二届优秀企业家和优秀创业者们再一次证明了这一点。显然,颁奖晚会文化与欢乐的气氛十分浓郁,但企业家与创业者们十分明白,这台晚会是为谁准备的。就像吃生日蛋糕一样,组织者柳传志与段永基切开了蛋糕,而企业家和创业者则拿起了吃蛋糕的塑料又——这是中关村给中关村人的荣誉,是中关村对自己进行的历史总结和评价,并通过有代表性的企业与人物生动鲜活地表现出来。中关村已经进入  相似文献   

9.
《中关村》2008,(10):44-47
从电子城的兴起到中关村企业雨后春笋般崛起,从若干“中关村第一”到“中国科技进步一等奖”,从创业者到企业家,中关村的20年,也是这些“创新英雄”拼搏的20年,更是中关村品牌的20年!  相似文献   

10.
在北京中关村科技发展大厦 C 座22层的一间简朴大方的办公室里,记者见到了此次中关村科技园第二届优秀企业家、优秀创业者评选活动的总策划,北京双高人才发展服务中心主任袁方。此前就听说过袁方是去年北京轰动一时的“中关村十大 IT 企业海外招聘活动”的组织者,一直无缘见识。因为事先知道一小时后袁方还有一个会,所以不待寒喧,采访很快就进入主题。从北京市委机关出来创办双高人才发展服务中心,差不多4年的时间,袁方最大的感受是:中关村是北京乃至全国的人才高地,可谓是人才济济。挂牌于2000年1月10日的北京双高人才发展服务中心是北京市唯一一家有  相似文献   

11.
《中关村》2008,(10)
从电子城的兴起到中关村企业雨后春笋般崛起,从若干中关村第一到中国科技进步一等奖,从创业者到企业家,中关村的20年,也是这些创新英雄拼搏的20年,更是中关村品牌的20年!  相似文献   

12.
海岳 《中关村》2004,(6):78-79
是什么让中关村成为中国的IT圣地, 是什么让人们提出“八十年代看深圳,九十年代看浦东,二十一世纪看中关村”? 也许有人说,是政策,或者说是北大、清华、中科院。其实,所有的回答都有道理, 中关村是改革开放的大气候以及政策、机构、人才、产业相互作用的结果。中关村所有的成就,都是由一个个不同面孔的三代中关村从业者们合力完成的。这些英才的内涵是:不怕失败,意志坚定,追求卓越。自2001年开始,每两年一届的中关村优秀创业者与优秀企业家评选,已成为中关村自觉的“英才行动”,用这种方式,用标志性的人物来“书写”中关村的史志。而且,2003年11月底中关村科技园区企业家咨询委员会正式成立,参与园区的决策,更用一种“政治”的方式表达了中关村英才们的力量。而这种力量表达中,也为政府自身的改革进行一种尝试。这对于中国未来的意  相似文献   

13.
2003年11月20日,经过整整一年的筹备和组织,中关村科技园区企业家咨询委员会正式成立。三十余名企业老总受邀进入中关村最高决策管理层。有着中关村 IT“教父”之称的柳传志当选为咨询委员会的主任,他和执行副主任、年轻的“海归派”邓中翰进入北京市政府建设中关村领导小组,参与园区重大事项决策。北京市副市长范伯元认为,企业家咨询委员会的成立是“中国推进政治文明进程中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重大事件”,是“以企业家精神改造政府”的例证。专家表示,随着中关村的发展,多元投资主体纷纷涌现,中关村管理机构导向市场化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企业家出身的委员更了解高科枝企业的特点和管理运作方式,更能代表企业的声音,这将减少因信息不对称而带来的不利影响。许多中关村的从业者则表示,企业家参与发展决策和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强中关村科技园区内企业的认同感。我们分别采访了其中的几名委员,以此来“解析”中关村的“内心世界”,反馈本月中关村管委会变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月到双节分外明,人逢喜事精神爽。9月12日,中关村第三届“双优”(优秀企业家、优秀创业者)评选结果在首都体育馆颁奖揭晓,当10名优秀企业家和10名创业者带着灿烂的笑容登台领奖的时刻,人们将鲜花与掌声,美好的祝福和无限的敬仰送给创业英才的同时,再次将视线聚焦到中关村。描述  相似文献   

15.
未来20年里,作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代表的中关村将获得一片全新的发展空间,这一片绿色土地上将出现全国乃至全亚洲第一个率先进入高技术社会的区域——中关村新区。与此同时,一个耀眼的名字出现我们面前——中关村永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在不久的将来,这里将成为中关村新区高增值核心区域,中关村新区研发、商务中心,成为中关村科技园区乃至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划时代的标志。中关村发展的第三阶段“80年代看深圳,90年代看浦东,21世纪看中关村”,中关村被公认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代名词,21世纪中国挑战全球知识经济的领军地区。在中关村科技…  相似文献   

16.
卫汉青 《中关村》2008,(11):9-9
中关村文化的精髓是什么?纵然有百种解读,一言以蔽之日:“创新文化引领中关村前进”!我们高兴地向读者报告,在北京市文联、中关村管委会、中共海淀区委和区政府的鼎力支持下,“艺术中关村”博览会即将面世。“艺术中关村”,博大精深,魅力无穷,形象地展示改革开放30年的风雨历程,艺术地反映中关村开拓创新20年的发展道路,热情地描绘中关村的精神风貌。“艺术中关村”是为实现传统与现代、中国与世界、企业与艺术的交流与融合而打造的一场别开生面、卓尔不群的艺术博览会。  相似文献   

17.
2007年6月21日,北京国际饭店。上午9时,北京民营科技实业家协会成立20周年庆典暨北京市第七届科技之光颁奖大会隆重召开,庄严、宽敞的会议室里座无虚席。中关村从一开始就不是硅谷!中关村企业创业之路远比硅谷企业更艰难!值得庆贺的是,在中关村第二代、第三代企业家  相似文献   

18.
5月14日。第十七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的重点活动——中关村创新论坛在北京昆泰酒店举行。20多位演讲嘉宾围绕“如何建设富有活力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国际科技与文化融合发展”、“科技园区的文化观与发展机遇”和“高新区的发展战略与协同创新”议题展开讨论。中央、北京市、中关村管委会、海淀区的领导和河北省科技界代表团、甘肃省科技界代表团、四川省科技界代表团,以及中关村和全国科技界、经济界、教育界、文化界、企业界的领导、企业家、科研工作者、专家、学者等600人出席。以下是嘉宾演讲内容精粹:  相似文献   

19.
在香山红叶朗照京西的季节,中关村科技园区第二届优秀企业家、优秀创业者评选活动举办,并通过报刊和网络欢迎社会各界参与,这件事无论在今天和明天,对中国新科技、新经济、新文化的发展与播扬,都是一个重要的历史事件。1983年,中关村科技企业还是“星星之火”,转眼间电子一条街兴起,开始了中国知识经济发展中极具创新意义的蓬勃历程。这意义不仅是突破传统体制的限制,更在于,是在与西方数字化产品挺进中国市场的“短兵相接”中开辟“突围之路”。这样的挺进,也不仅是为自身谋得立锥之地,并以数字化的产品和新的经营方式,对中国辽阔疆域的企业、教育、  相似文献   

20.
马文良  CFP 《中关村》2006,(9):68-70
八载风雨兼程,第九届中关村电脑节帷幕已经缓缓拉开。如今中关村电脑节已经成为中关村科技园区企业和广大消费者的年度盛会,它是海淀中关村向世界传递信息的窗口,是海淀中关村走向国际化的桥梁。它已经是中关村科技园区的一个重要品牌,成长为海淀中关村的一张重要“名片”。随着九月的来临,我们又将迎来新一届的中关村电脑节,中关村电脑节正在展现出它勃勃的生机。“创新”飞扬中关村“中关村创新”是历届电脑节的灵魂,第九届电脑节亦是如此。今年电脑节一切活动设计都是源自“中关村创新”,在“创新、和谐、卓越”的主题下重点围绕“中关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