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农"问题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随着农村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量农村劳动力的素质提高和转移就业问题日益突出,能否将数以亿计的农民进行培训并实现转移就业是兴国富民、率先实现现代化的关键。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培养为职业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职业教育应及时进行功能调整,强化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养,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2.
解决"三农"问题的最大难题是如何解决农民的增收,解决农民增收的难点在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如果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无法转移出去,农民的富裕、农村的现代化就难以实现.着眼于从根本上提高农民的就业技能,全面开展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与技能鉴定,是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重大举措和有效途径.<国务院关于2005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意见>要求,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快速、顺畅和稳定的转移就业,最根本的是坚持以人为本,提高农村劳动者的素质.只有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技能型就业能力,才能把沉重的农村人口转化为巨大的人力资源优势.  相似文献   

3.
中国时下有一个时髦的理论"刘易斯拐点"。刘易斯拐点,即劳动力过剩向短缺的转折点,是指在工业化过程中,随着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逐步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逐渐减少,最终枯竭。中国的工厂目前的确出现了招工难。但是,读过刘易斯的《经济增长理论》一书后,你会发现,中国的拐点不是刘易斯的。刘易斯基本上只分析经济增长,不涉及分配问题,只分析产出增长,不分析消费的增长,它探讨获取更多的商品和劳务  相似文献   

4.
论文以"青海省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资料"数据为基础,针对青海农村富余劳动力存在的实际情况进行专题研究。通过对青海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数量估算,全面分析了农村富余劳动力存在的致因,总结了青海农村富余劳动力特点,结合青海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对青海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及面临的困境进行了深入研究,重点论述了青海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主要途径,并为促进青海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关于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既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又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透视河南省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通过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途径的探索,采取有力措施,引导和保障农村富余劳动力走出农业、走出农村,加快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步伐。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关键  相似文献   

6.
关于农民工培训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不但有利于解决“三农”问题,而且也有利于推动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是我国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关键是积极推进农民工培训工作。笔者从以下三个方面就如何进一步推进农民工培训工作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7.
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理性定位及实现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速度和规模正趋于平缓,未来实现转移的难度在逐渐加大,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需要有新的定位。通过对2010~2030年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规模的估算,本文认为继续实行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的有序转移,并逐步把进城的农民工转化为当地的市民;鼓励有条件有能力的农民工返乡创业,以创业带动农民就近就地转移就业,实现双向流动是符合我国现实国情、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的一条根本出路和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8.
(本刊讯)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是振兴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王春正日前表示,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人数明显增加,据农业部调查推算,外出务工农民已超过9400万人。王春正是在向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报告小城镇发展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情况时作此表示的。他说,我国有农村劳动力4.85亿人,《突发事件生活必需品应据估算,其中富余劳动力约有1.5亿人。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人数明显增加。据王春…  相似文献   

9.
解决“三农”问题的最大难题是如何解决农民的增收,解决农民增收的难点在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如果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无法转移出去,农民的富裕、农村的现代化就难以实现。着眼于从根本上提高农民的就业技能,全面开展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与技能鉴定,是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重大举措和有效途径。《国务院关于2005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意见》要求,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快速、顺畅和稳定的转移就业,最根本的是坚持以人为本,提高农村劳动者的素质。只有提高  相似文献   

10.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符合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必须切实抓好。一、进一步提高认识,把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作为一个重要产业来抓。针对目前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速度较慢的实际,应该制定中长期转移农村富余劳  相似文献   

11.
(本刊讯)农业部决定从今年开始实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重点抓好湖北等10个省50个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示范县,全面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通过典型带动,不断探索经验,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工作步伐。同时全面启动《2003-2010年全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规划》,通过"绿色证书工程"、"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新型农民创业培植工程"、"农业远程培训工程",培养一大批觉悟高、懂科技、善经营,会管理,能从事专业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的新型农民。农业部副部长张宝文指出,目前,在我国4.8亿农村劳动力中,有1.6…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结构经历了深刻变化,由集体公社转向了联产承包到户,农产品供给实现了从长期短缺到总量基本平衡再到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随着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和农村人口的不断增加,农村出现了大量富余劳动力。如何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巨大压力转化为推动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动力,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13.
伴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解决好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使农村劳动力从传统的农业部门向现代经济部门转移,成为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协调城乡关系的重要方面。因此,农村就业问题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也是协调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十一五"期间,吉林省就业部门努力从农村转移就业问题入手,积极探索解决农民就业问题,实现该省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历史突破。  相似文献   

14.
记者从近日结束的全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经验交流会上了解到,农业部决定今年开始实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对象主要是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思想素质较高、身体健康、有转移愿望的农村中青年劳动力,培训重  相似文献   

15.
枣庄市台儿庄区自2008年开始采取"先期试点、梯次推进"的工作思路,分三步大力实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走出了农村富余劳动力无富余新路子。  相似文献   

16.
江西省丰城市积极引导农业富余劳动力更多、更快、更好地转移就业,尤其是向本地企业、工业园区、新兴产业转移就业取得明显成效。今年上半年,全市劳动力就业达5.73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9789人,实现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新跨越。  相似文献   

17.
西北地区城市化发展道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也在城市化.我国约70%的人口在农村,单位土地的产出率很有限,种植业增长的空间也很有限.要使农民致富,惟一的出路就是减少农民数量,提高人均生产率.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转移出来的劳动力收入增加,农村劳动力的产值也会大大提高,收入相应增长.  相似文献   

18.
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有效转移,是解决我省“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也是建设“和谐山东”的必然要求。促进我省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转移,必须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要统筹规划,合理确定流量和流速;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实现城乡劳动力平等竞争;加强培训,提高农民的就业竞争能力;营造有利于农村劳动力竞争就业的制度环境,包括改革户籍管理制度、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等等,引导农村劳动力实行全方位、多层次、多渠道转移。  相似文献   

19.
“中共中央关于‘十五’计划的建议”指出,要引导乡镇企业推进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和体制创新,实现健康发展,加快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自治区党委和政府结合广西实际强调,发展乡镇企业是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带动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是推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的必由之路,是加强地方财源建设,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因此,各级党委和  相似文献   

20.
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是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农民就业能力、增强我国产业竞争力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本文通过对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工作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的分析,对做好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