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1我国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外资保险公司大量进驻我国市场.对我国本土财产保险公司造成巨大冲击,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之下,我国财险公司自身存在的一些弊病也逐渐显现出来,如创新能力较低,经营粗放,盈利能力低下等等。本文针对其中的一些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建议本土财产保险公司在保持市场份额的同时,兼顾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同时更加注重提高公司盈利能力和经营效率。  相似文献   

2.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国内保险公司面临的一个主要竞争热点将是产权交易,其表现形式是兼并收购战. 以往因受到保险监管政策的限制,国内保险公司主要是依靠自身投入,铺设营业网点,拓展业务.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随着市场开放程度的扩大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跨国公司将主要通过资本市场利用产权交易方式控制国内保险公司的股东企业,直至在资本市场上购买上市的保险公司.  相似文献   

3.
财产保险公司是专门经营财产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与寿险公司相比,财产保险公司有其专门的营销渠道和营销特点。本文分析了目前财产保险市场上的竞争态势,对现有营销渠道进行了优劣分析,财产保险公司应针对市场机制,结合自身特点,选择不同的营销渠道。在财产保险产品趋同性明显的情况下,进行多元化销售,对财产保险公司有效销售财产保险产品、快速扩展市场份额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 ,我国保险公司上市是实现增强公司竞争实力、促进保险业可持续发展这个最终目标的必要而可行的方式。但上市给保险公司带来的效应是双重的 ,收益与风险并存。本文分析了上市给保险公司带来的融资、改制和资本运营方面的收益 ,以及财务风险、经营风险、分拆风险和系统风险。收益和风险都不是绝对的 ,保险公司只有充分利用上市带来的机遇 ,真正从公司的长远发展和上市的最终目标出发 ,主动转换角色与经营理念 ,才能规避风险 。  相似文献   

5.
席友 《海南金融》2009,(5):65-68
作为国内金融业开放程度最高的保险业,外资保险公司已经成为我国保险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次金融危机导致国外许多保险公司陷入经营危机,因此不可避免会使得国外保险公司的风险通过其在国内的外资保险公司影响我国保险业。本文从我国外资保险公司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入手,分析了国外保险公司的风险传递到国内外资保险公司的主要路径,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防范建议。  相似文献   

6.
自 1992年美国友邦保险公司上海分公司率先在我国引入个人代理展业方式后,我国的人寿保险市场开始步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保险个人代理人制度的引进和发展是我国保险业与国际保险业接轨、并寻求自身发展的产物。其独特的销售、管理方式对国内寿险市场发展所发挥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近年来国内各经营人寿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大都引进和采用了这种销售方法。目前,我国个人代理人已达 40万人,成为我国寿险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但从个人代理人制度实行的情况看,还存在诸如误导欺骗客户、贪污挪用保险费等问题,由此引发保险公司与…  相似文献   

7.
2012年2月29日,保监会出台了《机动车辆保险理赔管理指引》,对于我国保险市场的进一步规范提出了指示;同时,我国保险市场于2012年5月1日正式对外资开放,允许外资公司经营交强险。因此国内保险公司面对着政策规范和竞争加剧的大环境,这种环境对国内保险公司应对挑战、谋求发展是一种新的考验。通过对我国车险市场的PEST分析,可以从政策、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和经营技术方面探讨我国车险市场面临的和即将应对的外部挑战,分析我国车险市场所应对的外部环境问题,从而使得我国保险公司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取得进一步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文章通过分析影响我国保险公司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因素,提出了提高我国保险公司核心竞争力的建议:建立保险公司自身的比较优势;细分市场,实施差异化经营;注重企业文化塑造;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完善大型保险公司的治理机制:提高保险资金运用水平并且要讲求诚信服务。  相似文献   

9.
为顺应世界经济一体化、金融国际化、资本国际化的潮流,我国商业银行纷纷走出国(境)门,步入国际金融市场,大力开展跨境经营。国际金融市场机会多,同时风险也大,加强商业银行跨境经营监管相当重要。本文根据我国商业银行跨境经营的现状和特点,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的境外机构监管存在的问题,论述了我国加强对商业银行境外机构监管的国际法依据,并从我国银行监管当局和商业银行母行的角度提出加强境外分支机构监管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0.
中国商业健康保险发展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婷 《西安金融》2006,(6):44-45
本文从我国商业健康保险发展现状着手,着重分析了近年我国商业健康保险发展中保险公司专业化程度低、医疗保健市场不规范、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突出、相关政策法规不配套等制约其协调发展的因素,提出了提高保险公司专业化经营管理水平、与医疗服务机构建立合作机制、探索新的经营模式、营造快速发展的环境等方面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问题保险公司退出机制的建立中,退出路径的选择是关键一环。本文比较分析了发达国家问题保险公司的市场退出路径,归纳了这些国家问题保险公司市场退出的相似之处,指出造成问题保险公司退出的原因不尽相同,要根据对问题保险公司风险性质和危机程度的判定,制定多层次的市场退出机制,遵循依法退出、准市场化、协调配合及风险最小化的原则,并建立市场退出后的保障机制,提高其退出绩效。通过具体分析我国问题保险公司的退出路径,提出可以通过纠编机制、并购重组、永久性退出等方式解决我国问题保险公司的退出难问题。  相似文献   

12.
我国中小商业银行多元化经营的效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利用超越对数函数和对我国中小银行1987~2004年间多元化经营行为的经济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并从存量和流量角度探究了当前多元化经营的发展水平,提出了我国中小银行多元化经营的行为动因与逻辑.研究发现,我国中小银行存在明显的范围经济,但长期以来多元化经营发展缓慢,现行金融制度环境和中小银行经营机制缺陷是根本原因,外部市场环境约束影响了中小银行的多元化经营,内部风险控制不足制约了多元化的发展动力,过分追求规模扩张影响了多元化经营效果,市场定位模糊导致多元化经营的盲从,因此,要提升中小银行多元化经营水平,必须从外部金融制度和自身经营机制入手.  相似文献   

13.
保险业作为金融业三大支柱产业之一,具有经营主体保险公司与其他金融机构一样的负债经营特点,也要面对来自外部和内部的风险.但保险公司本身是经营风险的机构,如果不重视和防范自身的风险,不仅不能经营风险、转移风险,还会将原有的风险放大.本文将分析我国保险公司风险产生的原因,并总结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发展趋势,提出一些建议和意见,以促进保险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保险公司市场退出机制与路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完善的市场退出机制是一个成熟、高效的保险市场应具备的重要特征之一。由于经验和历史等原因,我国保险公司尚未真正经历过破产程序。伴随着国内外竞争的日趋激烈,国内保险公司要健康地成长壮大,必须建立起高效的保险公司市场退出机制。鉴于此,本文提出了完善我国保险公司市场退出机制的路径安排,主要包括:完善保险市场退出的相关法律法规、制定积极稳妥的多层次市场退出方式、建立健全保险公司信息披露制度、加强对保险公司的风险监管和建立科学的保险保障基金制度。  相似文献   

15.
在当前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下,我国跨境资金流动的波动性不断加剧,其中货物贸易作为我国跨境资金流动的主要项目,对跨境资金流动起着决定性作用,研究货物贸易跨境资金流动的影响因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河北省为例,首先分析了货物贸易跨境资金流动形势,深入剖析了市场因素对资金流动的影响机制,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引入汇率、利率和国家货币供给因素构建SVAR模型实证分析各市场因素变动对河北省货物贸易跨境资金流动的影响,判别影响程度和广度,提出有针对性的监管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为顺应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提升人民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我国适时推出跨境人民币结算并逐步放开业务领域。在一系列政策配套的指引下,近年来我国跨境人民币业务取得高速发展,商业银行在发展的进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跨境人民币产品创新能为银行带来更多的客户资源、产品结构及中间业务收入,能推动银行在国际化经营方面积累更多经验。本文从广东分行跨境人民币融资产品的业务现状出发,详述了人民币NRA代理福费廷、人民币对外担保、跨境人民币联动融资三类具有代表性产品的内在机理,分析了当前产品创新的主要特点,并提出下一步推动跨境人民币产品创新的发展措施。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由于受到法律法规、市场环境和自身能力的制约,我国保险投资收益状况一直不太理想。在承保业务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提高投资收益率成为各保险公司紧迫而艰巨的任务。本文认为进一步拓宽保险投资渠道。允许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和国外资本市场,提高保险公司投资专业化能力,将有助于提高保险投资收益率。  相似文献   

18.
《时代金融》2019,(6):169-170
保险公司分支机构作为保险公司经营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保险公司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保险公司之间的竞争主要表现在保险分支机构在各个区域市场的竞争,所以提高保险分支机构的核心竞争力成为了当前保险管理研究的主要内容。本文将在保险分支机构战略管理含义的基础上,主要分析保险公司分支机构经营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合理的经营理念,构建高效的组织管理体系,促进各项战略目标和经营目标的实现。以此来提高保险分支机构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9.
保险机构因经营失败退出市场,是市场竞争优胜劣汰的必然结果,这在经济发达国家较为常见,业已形成妥善有效的市场退出机制。然而,在我国当前保险市场过度求稳的监管导向下,经营失败的保险公司的退出渠道十分不畅,保险市场只进不出的局面持续至今。市场退出机制的不完善,引发了保险公司严重的道德风险,保险公司在优胜劣汰约束机制缺失和生存检验机制失效的市场环境中肆意妄为,从事各种违规经营甚至恶意经营活动,严重扰乱了保险市场的竞争秩序。为促进我国保险业健康、有序地发展,当务之急是尽快疏通市场主体退出通道,完善保险公司市场退出机制。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利用超越对数函数和对我国中小银行1987~2004年间多元化经营行为的经济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并从存量和流量角度探究了当前多元化经营的发展水平,提出了我国中小银行多元化经营的行为动因与逻辑。研究发现,我国中小银行存在明显的范围经济,但长期以来多元化经营发展缓慢,现行金融制度环境和中小银行经营机制缺陷是根本原因,外部市场环境约束影响了中小银行的多元化经营,内部风险控制不足制约了多元化的发展动力,过分追求规模扩张影响了多元化经营效果,市场定位模糊导致多元化经营的盲从,因此,要提升中小银行多元化经营水平,必须从外部金融制度和自身经营机制入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