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基于生产函数法,运用面板数据的固定效应模型对2000~2011年我国29个地区的工业产能过剩程度进行了测算,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从全国情况来看,我国固定资产投资、银行流动性过剩和宏观经济波动均对我国工业产能过剩的影响显著,其中固定资产投资与产能利用率之间呈负相关关系,银行资金流动性过剩、宏观经济波动与产能利用率之间呈现正相关关系;从四大地区情况来看,我国工业产能过剩的影响因素存在着区域差异,在此基础上提出遏制投资消费失衡,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区域产业结构以抑制产能过剩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国内焦炭生产能力迅速扩大,产能过剩矛盾十分突出.在这种新形势下,确定焦炭总量规模,成为我国乃至全球焦炭市场关注的"热点".  相似文献   

3.
新世纪以来,中国磷肥工业快速发展,产能、产量大幅增长,2005年产量超过美国居世界第一,并成为磷铵出口大国。截至2012年底,我国磷酸二铵生产能力约1850万吨/年,磷酸一铵生产能力约1650万吨/年。2012年国内磷酸二铵、一铵产量大于市场需求的比例均超过了40%,超出了市场调节的弹性范围,产能过剩明显。针对目前发展趋势,围绕改善经济增长质量和提高经济效益的主线,建议从行业准入和金融信贷等方面对新建项目进行限制,遏制磷铵行业投资热度,引导现有企业进一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鼓励兼并重组,淘汰落后产能;建议取消磷铵出口关税,不设“窗口期”,加快磷铵企业的国际化进程,向国际市场转移部分过剩磷铵产能。  相似文献   

4.
我国聚乙烯醇行业发展较快,现已成为世界最大的生产国家,2010年产能为78.1万吨/年,占世界总产能的比重接近50%,国内供需基本平衡,略有少量过剩。随着下游纺织品、高档造纸业、石油开采业、汽车工业的蓬勃发展,对聚乙烯醇新产品的开发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预计到2015年,我国对聚乙烯醇的总需求量将达到约65.0万吨,届时生产能力将达到约100万吨/年,产能过剩,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  相似文献   

5.
我国石化产业产能过剩日益凸显, 产业面临去产能、 结构调整的压力, 产能过剩的评价与预警可以为化解产能过剩和产业结构调整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从4个不同层面选取能够反映石化产业产能利用状况的10个指标构建产能利用状况评价体系, 运用熵值法测算了产能利用状况的指标权重和综合指数, 并利用综合指数确定了产能过剩的预警界限。 在此基础上建立二元Logit预警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 产能利用率与产成品存货周转率对石化产业产能过剩的影响程度最大; 产能过剩预警模型预测准确率为93.06%, 预测效果较好。 最后针对石化产业产能利用预警结果提出相关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产业规模大幅扩张,石化和化工产品市场空间不断扩大,部分行业投资热度较高,部分产品相继出现产能过剩问题。2012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今后相当一段时期,我国工业发展中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解决产能过剩问题。要加强对各个产能过剩行业发展趋势的预测,制定有针对性的调整和化解方案。由于产能过剩形成的原因复杂,必须多措并举,形成合力,才能彻底解决产能过剩问题。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工业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增长,且总体上呈健康态势,对部分存在产能过剩或潜在过剩的产业,中央提出加快结构调整、控制产能过剩的政策建议。对此,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陈东琪认为,过剩产能调控要有针对性,要掌握好措施力度,不要全面开花,进而造成紧缩过度。  相似文献   

8.
中国工业的产能过剩问题体现着开放经济条件下外部因素的冲击特征。本文从人民币汇率的视角分析了开放经济条件下中国工业的产能过剩问题,检验了人民币实际汇率对中国工业产能利用率的系统影响及传导渠道。结果发现:中国工业产能利用率存在显著的滞后性;人民币实际汇率升值通过市场势力和进口渗透率两个渠道对中国工业尤其是重工业的产能利用率产生了显著的负向影响,但出口开放度渠道不具有稳定性和显著性;当国有企业比重增加时,人民币实际汇率升值对中国工业产能利用率的负向影响有所增强,但私营企业比重的作用方向相反,外资企业的影响效应尚不明确。为了化解工业产能过剩,可依托汇率政策调节工业产能利用率,同时配合实施严控新增投资、规避汇率风险、消除市场垄断以及促进海外投资等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9.
全国政协委员、工业和信息化部原部长李毅中7日表示,在中国,部分产业产能严重过剩恐怕是个不争的事实,要化解这个问题,最根本的办法是从源头把住,对存量化解,不要再形成新的产能过剩。李毅中以钢铁为实例说,中国粗钢产量7亿吨,生产能力达到10亿吨,且还在建设中。这种现象在有色金属、煤化工、平板玻璃、造船,甚至风电设备、光伏电池、多晶硅等行业都存在。业界有个评论,一般的开工率、利用率75%以下为严重过剩,实际上这些行业的开工率都不足75%,而且过剩的能力都是落后、需要淘汰的。  相似文献   

10.
<正>产能过剩这是自钢铁工业高发展以来出现在媒体和网站上频率最高的名词之一。指的是建成的生产能力超过实际需求量。目前在钢铁行业中,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存在颇多异议。有的人认为目前钢铁行业产能过剩问题已相当严重,个别人甚至认为已积重难返,成了钢铁行业难以救治的固疾。大部分人认为就目前钢材的市场消费情况,只是出现了一些结构性余缺,有的产品虽有暂时的供过于求,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正常现象。目前存在着钢铁产能被虚增、市场需求被低估、产能过剩被夸大的问题,应理性分析正确对待,不应大惊小怪。过分夸大钢铁产能过剩,不利于淘汰落后产能和结构调整,容易带来保护落后产能影响竞争的负面作用。所以,如何正确对待产能过剩是关系到钢铁工业今后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值得研究探讨,合理解决。  相似文献   

11.
欧洲表面活性剂市场继续呈现出适度增长态势.由于原材料成本上升、生产能力过剩和环境保护压力增加,表面活性剂生产商生存变得日益困难,不得不努力进行抗争.萨索尔公司的表面活性剂部总裁Amo Stegk表示鉴于生产能力过剩和生产厂商过多,表面活性剂工业正处于十字路口.  相似文献   

12.
《中国汽摩配》2006,(4):20-20
随着“十一五”规划开局之年的到来,中国汽车行业重组的时机也在逐渐被催熟,产能过剩、利润下降、大企业实力增强、政府积极推动种种迹象表明,2006年中国汽车企业兼并淘汰大赛将拉开序幕。产能过剩将成重组催化剂“事实上,我国汽车产业的大整合是不可避免的。从市场经济的角度来说,产能过剩是市场充分竞争的前提,它给汽车行业带来的影响就是加快行业重组的步伐。”社科院曹建海博士分析认为。最近一组来自国家发改委的数字非常说明问题。根据国家发改委的调查,截至目前,我国汽车行业已经形成整车生产能力约800万辆,在建产能220万辆,建成以后…  相似文献   

13.
《冶金财会》2014,(8):16-16
“钢铁、电解铝、水泥、平板玻璃等产能严重过剩行业项目建设,须制定产能置换方案,实施等量或减量置换,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环境敏感区域,实施减量置换。”7月3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了《部分产能严重过剩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什么是产能置换?为何要实施产能置换?原则是什么?具体如何操作?工业和信息化部有关负责人对此进行了解读。  相似文献   

14.
2013年,世界聚丁二烯橡胶的总生产能力为470.3万吨/年,消费量为315万吨,供需主要集中在亚太地区,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聚丁二烯橡胶生产国家。2013年,我国聚丁二烯橡胶的总生产能力达到157.5万吨/年,消费量为101万吨,中石化、中石油企业占据生产的半壁江山。轮胎制造业是我国聚丁二烯橡胶的主要应用领域,随着轮胎工业快速发展,高性能稀土聚丁二烯橡胶的需求量将不断增加,预计2017年需求量将达到110万~115万吨,而届时的生产能力将达到215万吨/年,产能过剩之势凸显。产品同质化严重,应用技术开发后劲不足,我国聚丁二烯橡胶市场竞争将日趋激烈。  相似文献   

15.
《化工管理》2010,(9):2-2
在人们对今年下半年宏观政策莫衷一是的时候,国家对产能过剩这一“老大难”痛下杀手。工业和信息化部(下称“工信部”)日前公布了18个工业行业淘汰落后产能的企业名单,共涉及2087家企业,并要求有关方面采取措施,确保列入名单企业的落后产能在2010年9月底之前关停。业界普遍认为,困扰多年的产能过剩问题大限将至。  相似文献   

16.
<正>"钢铁、电解铝、水泥、平板玻璃等产能严重过剩行业项目建设,须制定产能置换方案,实施等量或减量置换,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环境敏感区域,实施减量置换。"7月3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了《部分产能严重过剩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什么是产能置换?为何要实施产能置换?原则是什么?具体如何操作?工业和信息化部有关负责人对此进行了解读。推动存量产能调整升级  相似文献   

17.
《中国汽摩配》2006,(5):19-19
目前,国内汽车行业的产能过剩是一种"结构性过剩":"无效产能过剩,有效产能不足"并存。由于市场割据,资源配置不合理,车型之间的产能无法互相利用。国内汽车行业虽然整体产能过剩,可市场的供给和需求并不匹配,出现结构性失衡的矛盾。  相似文献   

18.
声音     
《中国机电工业》2006,(1):11-11
发改委:“十一五”拟淘汰一亿吨落后炼铁产能;发改委:汽车等十一个行业存在产能过剩问题;我国工业利润逾七成来自制造业。  相似文献   

19.
地炼的未来     
正"走出去、引进来"是未来地炼发展的方向。全国政协委员傅成玉2016年3月6日在参加政协经济界小组讨论时说,"石油行业炼油产能过剩比钢铁行业还严重"。在此背景下,地炼的未来发展值得关注。产能过剩严重我国目前还没有产能过剩的明确定义,炼油行业也没有真正的关于产能过剩的诠释。而在欧美发达国家将产能的利用率低于78%定义为产能过剩。借用78%的装置利用率这一临界点核算我国炼油行业产能过剩情况。据卓创资讯统计,2015年我国成品油产量为3.38  相似文献   

20.
产能过剩是我国最近经济运行中一个受关注的问题.对于产能过剩,按其成因大致可分为:短期市场波动型、宏观需求波动型、行业周期演进型、产权驱动型四种类型.本文认为以重化工业为主的本轮产能过剩,是转轨经济中所特有的产业演进到成熟期后所出现的一种特殊的产业组织现象.基于这种判断,本文通过构筑模型从理论上分析了这种特殊产业组织现象的成因,并相应提出了治理产能过剩的政策性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