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创业家》2015,(3):76
我们新采访了5家店铺,它们是:澳娜芬内衣店、今时联超市、贡茶饮料店、果臻棒水果店,以及杰士迈正装店。它们有的是近两年五道口的新来者,也有的是扎根五道口多年的老店。新人与老人眼中的五道口有何区别,它们的生意经又有何特色?  相似文献   

2.
改出新天地     
昔日辉煌不说“同仁堂”、“瑞蚨祥”这样历史悠久享誉中外的名店老号,在全长275米的北京前门大栅栏商业街上,岁逾数十年的店铺比比皆是。那些看似陈旧的门店和牌匾,记载着一段段不平凡的历史,辉映着一幕幕昔日的辉煌。“前门妇女服装店”坐落在大栅栏街口北侧,其历史可以追溯到1956年。当时,周恩来总理看到北京没有专营妇女服装的商店,就指示有关部门,专门从上海迁来这家商店。计划经济时期,“前门妇女服装店”和西单服装店、欣欣服装店、正阳服装店、东华服装店并称为“五专”(专营服装店),享誉京华。据该店经理王全斌…  相似文献   

3.
<正>这家服装店的老板与国际极端恐怖组织ISIS并无关系,其标志只是"意思意思"的简称。2015年11月26日,一份由深圳市公安局龙岗派出所发给分局反恐大队的《情况汇报》在网上传开。汇报称,该辖区内一家服装店招牌出现ISIS标识,民警经调查,未发现店主与恐怖组织有关。深圳市公安局龙港派出所民警证实,上述网传汇报属实,目前涉事店家已将含  相似文献   

4.
有一次,我走进一家服装店。此时店内有两位年轻的女顾客正在挑衣服。她们看中了一款上衣,但嫌价格偏高,便和女老板还价。开始女老板还挺热情,"有话好好说"。可几个回合下来,顾客就是不肯让步,坚持自己给出的价格。女老板终于"忍无可忍",大声地叫道:"这么低的价,你卖给我吧!你有多少我都要……"顾客受了如此待遇,自然愤然离去。原本我还想看看的,但听了女老板的这番"高论",不寒而栗,只能匆匆离开。过了一段时间,我又经过那条街,发现这家服装店已经"关门大吉",一张"旺铺转让"的广告牌挂在紧闭的大门上。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服装店无法经营下去,笔者不敢断言;但女老板对待顾客的态度笔者实在不敢笱同。做生意追求利益最大化是无可厚非的,甚至是必须的。只要通  相似文献   

5.
娄月 《创业家》2015,(3):81-82
这是五道口的第一家水果精品店,店主坚信自己不会成为"先烈"。"你猜我们家现在赚不赚钱?"采访还未正式开始,曹亮先抛出了一个问题。2014年7月,曹亮和哥哥盘下韩亚服装城楼下的底商,开了一家叫果臻棒的水果店。开业8个月以来,高昂的租金和时而涌现的利好让他的信心左右摇摆,像极了店里忽多忽少的客流。曹亮一边摸索着五道口的秉性,一边调整着店铺的经营,他希望自己的店可以坚持下去。  相似文献   

6.
邓超 《创业家》2013,(1):56-57
2012年12月初,宝岛眼镜五道口店的老顾客们收到一条该店迁往新址的通知短信。这家店成立于2003年1月,是宝岛眼镜进入北京后的第十一家店。在这片以"道口"命名的商圈,生意的风水如同车轮一样不停流转—能够屹立10年的店铺不多。如今,这家10年老店也终于乔迁,原因很简单:房租。  相似文献   

7.
虽然人均消费提升了10元左右,但这里的回头客依旧不少。随着韩剧《来自星星的你》的热播,"都教授"金秀贤也在中国大受欢迎。如今,来到五道口东源大厦1楼的多乐之日,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一个拿着一束鲜花、温文尔雅的都教授招牌,正在微笑着迎宾。多乐之日五道口店开业于2005年8月。和两年前相比,这里依旧干净幽雅,充满情调,空气里飘荡着香甜的面包气息,时常可见一些老外聚集在此,喝杯咖啡,聊聊天,甚是惬意。  相似文献   

8.
<正> 4月28日上午,两个青年走进南京红绫服装店内,"王老板,你好啊!"其中一个高个儿首先开腔。"要做衣服?"当然!要做一批宾馆员工穿的工作服,300套。"其中一个矮个儿用手翻看着店内挂在墙上一排成衣说:"做工很好,我们科长没找错人。" 高个子掏出一张名片:"镇江服装二厂的,有一批服装要委托你们承做。"王老板看到名片上印着"销售科长李忠",又听说有一批  相似文献   

9.
周群峰 《创业家》2015,(3):64-65
高昂的房租和客源减少让"2nd Place"酒吧败下阵来,不过它的日籍老板已经选择在淘宝开店。林同勇,这个80后日本老板,在北京五道口经营了三年半酒吧后,还是不得不撤离回国。曾几何时,位于五道口华清嘉园7号楼16层的"2nd Place"酒吧,是一个喧嚣、时尚、充满日本情调的地方。这儿更是无数在华日籍留学生的欢乐聚集地,他们在此体验着家乡的感觉,纾解乡愁。两年后,当《创业家》记者再次到访时,这  相似文献   

10.
<正> 有一次,我和朋友路过熟人的服装店,店主热情地把我们请进屋里。她说:"刚接过来的店,不知生意好不好做,熟人嘛,给我捧捧场。"其实我心里不想买衣服,碍于面子,我选了一件男式衬衫,我看了看总觉得丈夫不能穿,这时店主看出了我的心事,告诉我:"熟人,不合适来换,给你个进价二十元。"二十元不贵,我付钱时说:"如果不能穿,我只想退不想换"。她当时点点头说:"行!"朋友也顺便买了一件上衣。到了家里,丈夫果真不能穿,又瘦又短。第二天,我便找到她,她脸色有些难看:"不能  相似文献   

11.
刘惜墨 《创业家》2015,(3):70-71
枣糕王陈立现出了真身,然而意想不到的是,他正在盘算着离开北京。在"宇宙中心"五道口,枣糕王绝对是一个奇葩般的存在。多年来,店门口永远是一道不变的风景:井然有序的顾客排着长队,等待着即将或者刚刚出锅的枣糕,无论炎夏还是寒冬。和上次电话采访不同,这次记者在跑去五道口若干次后,枣糕王老板陈立终于露面了。陈立解释说,自从前年被《创业家》报道过之  相似文献   

12.
刘成伟 《创业家》2015,(3):72-73
宝岛眼镜虽然想尝试O2O,但主要还是固守门店模式。医疗服务属于贴近顾客的刚性需求。在五道口,这类店铺除了保健按摩店和美容店藏进了居民楼,口腔保健和眼镜店依然保持着强劲的临街诉求。作为国内知名的连锁眼镜店之一,宝岛眼镜除了在五道口要面临十几家同行的竞争之外,还要面对不断上涨的房租。在《创业家》上次采访时(2012年12月),宝岛眼镜五道口店因为房租刚迁入新址。如今,  相似文献   

13.
便利店韩流     
邓超 《创业家》2013,(1):55-56
五道口人流量大,定居者亦多,超市便不可或缺。这其中大者如卜蜂莲花,还有星点般存在着的华润万家、7-11等便利店。从五道口城铁站向西不远,有一家名为Green Tree的小超市。它坐落在华清嘉园底商,面积比一般的7-11便利店略小,但里面货架多、  相似文献   

14.
《创业家》2015,(3):64
在2013年1月刊中,《创业家》报道了15家五道口的店铺。两年之后,这些店铺中有5家已经关闭,它们是:2nd Place酒吧、优势正装、驴肉火烧、牛奶糖服装店,以及Green Tree便利店。我们采访到了2ndPlace酒吧的日籍老板林同勇,还了解到了驴肉火烧倒闭的原因。我们把这两个案例放在本部分的开头,既是对其的纪念,也是想说明:在激烈的竞争中如果不能随机应变,就离失败不远了。  相似文献   

15.
周群峰 《创业家》2015,(3):80-81
杰士迈不仅熬垮了竞争对手,也不惧电商的冲击。对很多店铺而言,五道口是一个不见硝烟的战场。短短两年时间,有的店铺悄然死掉,有的却愈战愈勇。2013年,《创业家》采访时,仅在华清嘉园一栋居民楼里,就同时存在着6家正装店。近日记者回访,却发现多家已经关门大吉,包括上次采访过的优势正装。然而,位于华清嘉园7号楼6层的杰士迈(JUST-MINE)正装店却经营得风生水起,这家仅有60余平  相似文献   

16.
老王是个老实人,工作很勤奋。从2001年进入公司以来,都是跑在市场第一线。一连几年下来,自行车换了一个又一个,终于换成了电动车,领导换了一茬又一茬,老王也终于熬成了主管。发展虽然慢了点,不过老王很满足。自己没什么文化,家庭负担也不轻,从公司还没给业务员分级别时候的一个月收入不到1000块的小业务员,做到如今年收入6万的销售主管。虽然六个年头吃了不少苦,受了不少气,可对老王来说,也值。毕竟是混上了管理层,工作与生活都能上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17.
制造了收视奇迹的电视剧《亮剑》里精彩对白很多,其中赵刚评价李云龙的那一句尤其让人难忘:"一支部队是有气质和性格的,这种气质和性格与首任军事主管有关。他的性格强悍,这支部队就强悍,就嗷嗷叫,部队就有了灵魂。从此,无论这支部队换了多少茬人,它的灵魂仍在。"一支部队如此,一个品牌亦如此。  相似文献   

18.
市场采风     
《光彩》2008,(8):40-41
变色T恤店郑州一家服装店经营一种会"变色"的服装。把看似普通的衣服拿到太阳底下,片刻,衣服的神奇之处便显现出来。太阳光下,衣服上的图案逐渐浮现,随着光照的加强,图案越来越鲜艳清晰。衣服"变色"的原因在于服装面料内添加的一种特殊物质,它会根据光热变化而变化。这家"变色T恤店"选址距离学校很近,价格走中等路线,一件衣服的价格在100元左右,吸引了很多好奇的年轻人。  相似文献   

19.
五道口大厦作为浦东新贵适时出现,可以迅速填补市场的空白,缓解日益紧张的办公楼市场压力。曾几何时,浦东还是一片不毛之地,现阶段已是世博会举办地和世界金融中心集聚地。企业在浦东金融贸易区办公是一种尊贵和身份的象征。现在的浦东核心区域寸土寸金,经济发展的见证者则是一批又一批的房地产企业;也正是浦东的崛起,塑造一个又个房地产企业神话。证大集团便是其中的一个见证企业,锐意进取,坚持"扎根上海,布局全国"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正> "托儿姐" 我的表哥表嫂在西单一家服装店前,遇到一位漂亮的姑娘。她问表哥:"大哥,您这样身材做一身毛料要多少布?"表哥表嫂一愣,姑娘又说:"我哥在外地,让我带毛料给他,但我不知尺寸,你的个头跟他差不多,麻烦你进去帮我量一量。"表哥表嫂于是进了服装店。一进店里,那姑娘对售货员说,"我这儿有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