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会计在社会经济管理活动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发挥着特殊作用。在当今多种价值观并存,多种利益群体激烈竞争的社会大环境中,会计职业的特殊性使得其从业人员在职业操守与人际关系中充满了矛盾和冲突。其中会计从业人员的工作交往、人际关系、环境和谐对于会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产生着重要影响。因此,应当认真地研究和探讨会计工作人员坚持职业操守与人际关系之间的密切联系和矛盾冲突,努力实现坚守职业操守与人际关系和谐的最大化,加强会计队伍的全面建设。  相似文献   

2.
汤健 《集团经济研究》2007,(25):372-373
作为提供会计信息的会计来说,他们在企业中人际关系状况,会直接影响着会计政策的选择是否公允地满足了公司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需求,特别是在信息处理高度电子化的当今,合理处理会计人际关系更是成为会计在公司治理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3.
国有企业承担着为社会发展、国民经济建设提供物质产品、创造经济效益的重要任务,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担负着不容推卸的责任。构建和谐企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和谐企业,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志,就是具有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人际环境。本文试图从人际关系的本质、和谐人际关系对构建和谐企业的作用和怎样构建和谐人际关系等问题,做些探讨。人际关系其本质是一种利益关系所谓人际关系,就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通过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而发生、发展和建立起来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按照社会角色划分,人际关系分为家庭关系、…  相似文献   

4.
解读 “礼之用,和为贵”,中国文化以“和”为美,和谐代表着平衡、中庸、恰到好处、和和睦睦,而“和”是通过“礼”来约束、规范、调和的,所以礼是用来中和、协调人际关系、处理人际关系的规范和准则。北宋政治家司马光认为:何为礼?纪纲是也!  相似文献   

5.
日本企业对"和"的精神十分推崇.日本民族自称为"大和民族",可能与推崇这种精神有关.这是"和衷共济"的"和",它要求员工对企业忠心耿耿,要求公司员工间默契的配合.这是"和为贵"的"和",是妥善处理人际关系,录用人才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标准.这也是"和气生财"的"和",由此培育出了同日本电器一样驰名世界的微笑服务.同时,这也是"和事老"的"和",在日本企业里"和"被强调到无条件的地步,为了"和",有时个人内心真实的话不能说出,原则可以不讲,是非也可以不要.  相似文献   

6.
人际关系处理是大学生应该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然而,调查显示,当代大学生由于缺乏规范而系统的指导,并受自身成长及社会环境的影响,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存在着各种问题和困难。本文从人际关系对大学生的重要性,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法则和基本方法等方面作了具体分析,为大学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提供了很好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实现社会和谐,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一个理想,中国古代就有"和为贵"、"兼相爱"、"天下大同"等社会理想.胡锦涛同志指出: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从某种意义上说,一部社会的历史,就是人类追求美好社会理想的历史.我们的改革已经进入结构转型时期,这一时期是改革取得较大效果的时期,也是社会阶层激烈分化的时期,整个社会结构会逐步地分化为若干个阶层,这些阶层都有了自己特殊的利益和获得这种特殊利益的特殊渠道,产生了维护自身利益的政治要求.  相似文献   

8.
<正>企业是人们集聚和交往的主要活动空间和场所保护生态环境,当务之急是要尽快转变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的粗放型增长方式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文化,历来强调"和谐"的价值理念。其表现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把天、地、人看成一个统一、平衡、和谐的整体;表现在人际关系上,则强调和谐有序,注重建立以"德"为基础、以"礼"为规范的思想道德体系,进而达到"礼之用、和为贵"的理想社会。企业是整个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和细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建设和谐企业。  相似文献   

9.
冯霞 《价值工程》2013,(21):262-263
中国有句古话:"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和谐社会首要的是人际关系的和谐。高职学生的人际关系教育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作为大学生中重要而特殊的群体,高职院校大学生和谐人际关系有着一般性问题,文章就从高职应用型人才和谐人际关系的必要性入手,提出高职院校大学生和谐人际关系中和谐师生关系教育的探讨,分析高职院校大学生人际关系失谐的各种原因。和谐人际关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加强高职院校大学生和谐人际关系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首先必须是一个和谐的人,能够正确处理与他人之间关系的人,培养德才兼备的和谐人才、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必须首先做到这一点。  相似文献   

10.
刘吉斌 《秘书工作》2004,(10):35-36
在各级党政机关工作,能不能恰当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创造一种较为和谐的环境,对一个人能否顺利履行职责,取得最佳的工作效果,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人际关系也是一种竞争力,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妥善解决各种矛盾纠纷,则事情就成功了一半.机关里各种关系错综复杂,其中最重要也最难处理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是无法回避和必须面对的,我们必须善于揣摩和体会出应对的办法.……  相似文献   

11.
资源环境问题关乎国家利益和民族生存。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不仅是举国上下的共识,也是各级政府审计机关应重点关注的重要话题。近年来,各级地方审计机关逐步提高了对资源环境审计重要性的认识,加强和改进了资源环境审计工作,为维护资源环境利益,保障资源环境的安全,更好地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进行了实践与尝试。  相似文献   

12.
众所周知,城市建设过程中难免存在各种利益的博弈,而兼顾各方利益平衡则决定了具体项目开发的效率和质量。文章围绕南宁市东沟岭"棚户区"改造开发的具体做法,分析坚持以人为本,运用和谐理念解决改造开发建设的点滴得失,探索人居环境建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陈漫 《企业导报》2012,(14):232-233
关系利益主要指顾客和企业从长期关系中获得的,除去和超越核心利益之外的各种利益。关于传统环境下的关系利益维度的研究成果已经比较成熟了,但是关于网络条件下的关系利益维度的研究,学术界还没有统一的定论。本文在回顾传统环境下关系利益维度之后,对网络环境的关系利益维度的研究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4.
利益相关者视角下的品牌关系模式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服务经济、服务贸易,以及信息网络化的发展,传统的基于顾客的品牌理论和品牌塑造实践正受到严峻挑战。目前,品牌关系视角已逐渐由"品牌——顾客关系"向"品牌——利益相关者关系"转变。品牌——利益相关者的互动关系包括品牌——利益相关者的"一对一"互动关系、员工(部门)——利益相关者的互动关系、品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人际关系、品牌利益相关者的角色重叠关系等四个方面。本文对四类品牌关系模式、互动关系特征进行系统分析,提出了发展品牌——利益相关者关系的管理策略,以期对推动品牌理论发展和品牌塑造实践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5.
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美好生活.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理想目标.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儒家强调“和为贵”、“知和而和”,道家倡导“知足”和“不争之德”。中华传统文化中重“和谐”的价值理念,表现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把天、地、人看成一个统一、平衡、和谐的整体:表现在人际关系上.强调和谐有序,注重建立以“仁”为核心、以”德“为基础、以“礼”为规范的思想道德体系.达到“仁者爱人.礼之用、和为贵”的理想杜会。  相似文献   

16.
<正>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共同创造我们的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的要求。人际关系是幸福生活、思想道德的题中应有之义。社会生活的中心问题是人际关系。它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的形式,也是团结个体的方式。企业要十分注意引导和教育职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这既是企业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一、充分认识和重视人际关系人际关系是社会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按照社会关系的  相似文献   

17.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新旧体制的转换、社会的转型、人际关系的变化,各种利益关系的重新调整等因素的客观存在,特别是近年来党内腐败现象的蔓延,使机关党内监督体系面临严峻的挑战,如何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机关党内监督体系,是我们必须重视和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8.
儒学一直以来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儒家的"民为本"、"和为贵"、"信"等管理思想,与现代企业管理"以人为本、团队精神、诚实守信"等管理理念是一致的。对于更好地提高企业凝聚力,促进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武红素 《河北企业》2013,(8):103-104
<正>党的十八大指出,"必须坚持促进社会和谐。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企业是社会的细胞,更是经济社会重要的组成部分,创建和谐企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企业改革发展步伐的不断加快,随之而来的是职工思想异常活跃,利益诉求趋向多元化,更加注重精神需求、更加注重自我发展、更加注重个人社会价值的实现。与以往相比,除工作性质、工作待遇、工作环境等客观情境外,信息是否对称、人际关系是否和谐以及诉求  相似文献   

20.
企业管理环境的和谐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工作效率,是企业管理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有利于创造和谐的企业环境。本文就企业构建和谐人际关系的基本思路提出了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