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 ,粤港澳经济紧密合作 ,共同发展。在香港、澳门回归后 ,中国又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这对粤港澳经济将会产生重大影响。面临新的形势,有必要深入研究粤港澳经济发展中的新情况和新对策 ,以推动该地区经济向纵深发展。对香港经济的影响中国加入WTO ,将给香港带来极大的市场新机遇 ,并能长远地对香港经济增长给予有利的支持。另一方面 ,香港经济面临的挑战也将不可避免地增加。一、正面影响1.有助于香港加快经济复苏及改善失业状况。1998年香港出现严重的经济衰退。由于香港经济发展是以大陆为腹地 ,中国即将加入WTO…  相似文献   

2.
李兆德 《新经济》1997,(8):17-22
香港回归后,作者深信香港金融自主权不可能改变。而且,由于中国内地、香港经济互补性强,合作日趋紧密,外汇储备强大,将吸引更多外资流入香港。香港、内地优势将得到发挥,从而使香港金融中心、债券市场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重要,两地的经济发展将更上一层楼。  相似文献   

3.
(本刊讯 )据香港特区政府公布的年度财政预算案预测 ,2000年香港本地生产总值将实质增长5%。香港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主要有 :———世界经济稳步增长 ,外需强劲。2000年世界经济增长率将从1999年的3%提高到3.5%,世界贸易量也将提高到7.1%;香港的传统市场———美、欧、日本及亚洲地区的经济将持续增长 ,这都为香港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相对有利的条件 ,外部的强劲需求将刺激香港消费 ,带动出口 ,带来商机。———中国经济持续发展并将加入世贸组织 ,给香港经济走向全面复苏带来动力。中国经济在刺激内需和外部需求的带动下 ,…  相似文献   

4.
“九七”香港经济发展将呈现四大趋势中山大学学者黎熙元、关智生研究分析认为,“九七”后香港经济将呈现四大趋势:1、香港作为沟通内地和  相似文献   

5.
香港即将回到祖国怀抱,在"一国两制,高度自治"等方针的指引下,香港将实行自己独立的法律制度和税收制度,我国经济特区及开放区经济发展与香港有类似之处,因此我们可以取香港税收制度之精华,将其应用于我国经济特区及经济开放区的税制建设,以便进一步吸引外资,繁荣经济。1、香港税收特点。由于香港一直本着"税收中性,保证收入,简单易行"的治税思想,因此形成香港税收几大特点:(1)税率低。香港直接税税率始终控制在20%以下,公司利得  相似文献   

6.
1997年6月30日至7月1日,香港将经历一个不眠之夜。在全世界的注目下,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的活动仪式,将在午夜零时达到最高潮——那面在中国领土一角飘了150多年的米字旗,将从香港总督府楼顶落下,鲜艳的五星红旗将冉冉升起,随后升起的还有五星花蕊紫荆花图案的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末代港督彭定康将在仪式上匆匆念完他的讲演稿,然后随代表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出席香港政权交接仪式的查尔斯王储一道,乘坐"不列颠尼亚号"邮轮黯然返英。而与此同时,香港首任特区行政长官董建华将正式上任,成为香港150年来第一位主政香港的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的中国公民;……百年耻,一朝雪!在这令人振奋的历史时刻,每一位炎黄子孙,无不感到欢欣鼓舞,扬  相似文献   

7.
香港即将回归祖国,中外人士都已预测到:香港政权即将平稳过渡,回归后经济将保持繁荣。但从长期来看,香港发展前景如何?是否完全向以金融、贸易、旅游等服务业为中心发展,还是同时适当发展高科技高附加值的制造业?香港同珠江三角洲目前在经济上紧密结合的关系将向何处发展?看法则不一致。作者最近参加了香港与内地合作  相似文献   

8.
1997年7月1日,香港将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辖下的特别行政区,按照“一国两制”的方针,实行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维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50年不变。九七后香港英资财团的历史命运将会如何?无疑将是所有香港问题观察家关注的焦点之一。  相似文献   

9.
最近我们到香港考察并重点走访香港部分中资公司,就中资公司包装国内国有企业在香港发行“红筹股”问题与他们进行了座谈,了解到一些新动向,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香港证券界预期:近期香港将再掀红筹国企热潮 我们在香港期间,恰逢香港股市受美元汇率影响,出现下跌,但是一些由中资公司包装国内国有企业在香港上市的股票(香港人称之为“红筹股”)却  相似文献   

10.
7月25日,香港贸易发展局在北京举行酒会,为即将于9月和11月在香港举办的香港钟表展及香港眼镜展预演,旨在吸引中国内地更多相关行业买家参观两个展会。香港是全球钟表及眼镜的重要采购中心。香港贸易发展局每年在香港举办多个大型贸易展览会,为业内人士提供无限商机。其中香港钟表展是全球同类型最大的展会,而香港眼镜展则是亚洲同类型第三大的展会。2006年的香港钟表展及香港眼镜展预期将分别吸引超过800家钟表公司及接近600家眼镜公司参展,而中国内地在两个展会上均将组织大型展团。根据2005年的数字,来自中国内地的买家占香港钟表展及香…  相似文献   

11.
粤港经济唇齿相依广东和香港山水相连,两地向来有着人缘和地缘的密切关系,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凭藉毗邻香港的地理优势、优惠的政策和廉价的厂房和劳动力,率先吸引了香港大批厂商将制造业的生产工序迁往珠江三角洲地区。到目前为止,香港将生产线搬到广东的厂商已有4万多家,在港资企业工作的内地  相似文献   

12.
柴今 《资本市场》2001,(12):38-39
<正> 加入WTO被喻为中国的第二次对外开放,也是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全面接轨的开始。作为内地经济与世界联系的桥梁与窗口,中国的这一历史性发展对香港意味着什么?香港各界普遍认为,对于正处在转型期的香港经济来说,中国入世将为香港经济的突破带来巨大的机遇与挑战,它将为香港优势产业如贸易、投资、金融服务业等带来新的发展空间,为香港转变成为全球性的商业中心创造条件。去年增长幅度高达10%的香港经济,今年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对外出口大幅下降,上半年除2月份以外,香港已有5个月对外出口为负增长;此外香  相似文献   

13.
试论香港转口贸易面临的主要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口贸易曾经是香港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近年来,由于香港码头费用高昂、中国入世后全面对外开放、内地企业转变出口方式等重大因素,香港的转口贸易受到严重的影响。本文分析了其中的5个主要原因,指出香港的转口贸易将进一步转向离岸贸易。并成为主要贸易形式之一,香港作为贸易转口港的传统角色也将逐步淡化。香港必须适应这种大趋势。采取切实措施打破垄断。降低费用,提升服务。以保持香港第一货柜港的地位。  相似文献   

14.
由冯邦彦先生著,香港三联书店出版的《香港英资财团》最近在港发行。引起工商界和学术颇多关注。该书全面研究和分析了香港英资财团的发展史,探讨英资财团一百多年来在香港的深刻变迁,以及香港主权回归中国后将面对的机遇和挑战。近十几年来,研究香港经济的书籍出版了不少,但完全以香港英资  相似文献   

15.
动向     
《商周刊》2013,(3):13-13
国美退出香港零售业 近日,国美电器(香港)有限公司宣布,将逐步退出香港零售市场,转向大宗贸易发展。进驻香港十一年的香港国美终敌不过租金飙升及零售业剧烈竞争,香港零售管理协会主席麦瑞琼估计,除租金因素,香港不适合大卖场经营模式,也是国美品牌退出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6.
刘惠兰 《经济》2013,(Z1):216
首届"浪琴表香港马术大师赛"于2月28日至3月2日在香港举行,浪琴表(Longines)将正式长期冠名赞助此赛事。据了解,该比赛将由EEMWorld亚洲分部EEMAsia主办、香港马术总会协办,并被大型体育活动事务委员会列入「M」品牌体育活动,是亚洲首个国际马术障碍赛,亦是亚洲唯一一项获授五星级(CSI5*)资格的马术赛事。据悉,为期3天的"浪琴表香港马术大师赛",每天将设两场令人瞩目的五星级马术障碍赛。届时,全球最顶尖的25位骑手将连同他们的爱驹云集香港,竞逐高达100万美元  相似文献   

17.
《资本市场》2014,(10):74-90
香港作为中国的一部分,长期以来是内地企业海外上市的首选市场,而香港市场的国际投资者对投资有大中华地区业务之公司特别感兴趣。在不久的未来,内地的投资者与资金也会云集香港这个"本土国际市场",最大的受益者将是在香港挂牌上市的各类企业。故拥有中国内地香港台湾业务的企业大都选择利用香港的国际金融地位而来港上市。  相似文献   

18.
距香港主权回归祖国的日期只有500余天,香港的未来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香港已取得的繁荣,是其内在的机制和素质与外部环境相结合的产物,香港的未来如何,也将由新的历史时期的内部因素和外部条件所决定。 A.香港的内部因素 香港的内在经济机制和素质,可用“极高的经济自由度”来概括,它至少包括贸易自由、投资自由和经营自  相似文献   

19.
江霞 《江南论坛》2014,(9):56-56
正[本刊讯]香港快运航空近日宣布8月正式开通宁波—香港航线,每日执飞一班。长三角区域居民往返香港可以选择低成本航空了。香港快运航空执行董事长兼总裁马志敏表示,宁波航点的开通,标志着香港低成本航空公司正式进军长三角市场。这不仅对于香港快运航空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也将进一步推广低成本航空运营理念,深化内地航空市场改革。马志敏认为,近两年来,内地居  相似文献   

20.
今年7月1日,中国将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如何继续保持香港的繁荣稳定和国际金融、贸易中心地位,是香港必须面对的重大考验和重大转折.深圳与香港山水相连,休戚与共.1995年底江泽民总书记视察深圳时就指出:深圳要在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和保持香港繁荣稳定方面起促进作用.为了完成中央在新形势下赋予深圳特区的新的历史使命,就要搞好深港优势互补,扩大合作,再创辉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