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2018年珠三角民营企业政商关系调查数据,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指标体系,进一步探讨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对企业参与社会治理的影响作用.研究认为,从企业层面,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分为亲近指标和清白指标2个一级指标,其中亲近指标包含3个二级指标、13个三级指标;清白指标包含2个二级指标、11个三级指标.结果表明,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对企业参与社会治理意愿和行为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为了推动和促进企业有效参与社会治理,政府要营造良好政治环境和氛围,引导企业和企业家通过加入党派组织、担任人大或政协代表等制度化渠道,加强政企交流;企业要做好内部管理,注重员工权益保障,加强企业内部凝聚力.  相似文献   

2.
以“两个健康”为指引全面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亟需厘清政商关系的本质和政商互动的底层逻辑。亲清政商关系是一种稳定的良性互动状态,构建和维系这种状态的关键在于实现政商之间的激励相容。因此,可从经济嵌入、政治吸纳和法律规制三个维度构建政商之间利益共识的集体行动理论分析框架,并以政商之间的共同利益和制度共识的凝聚以及信任关系的建构为分析进路,从培育信任关系、转化制度优势、约束政治权力和理顺府际关系等方面探讨全面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的实践战略,并从建立制度化的利益分配机制与保障机制角度探寻全面巩固亲清政商关系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3.
税收优惠是政府支持中小企业创新的重要手段,其政策效果受到地方政府治理水平的影响。本文从地方财政压力、政府反向寻租以及亲清政商关系三个维度衡量地方政府治理,以2016年-2020年我国新三板挂牌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为样本,研究地方政府治理对税收优惠促进中小企业研发投入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税收优惠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投入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地方财政压力和政府反向寻租会削弱税收优惠的政策效果,但亲清政商关系能提高税收优惠的政策效果。进一步分析表明,行业竞争能减弱地方政府治理对税收优惠与中小企业研发投入关系的调节作用。本文拓展了税收优惠政策效果及其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具有较强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
权力与资本是相辅相成的矛盾体,如何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历史难题,也是一个世界难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不仅是对权力和资本相互异化现象的深刻洞察和清晰认识,更是对党的十八大以来政商关系新变化的真知灼见。"亲清论"的提出,既划清了我国政治权力和商业资本这对复杂关系的边界,又明确了政府工作人员和从商人士各自的社会角色和应有的责任;既重构了我国的政商关系,突破了权力资本化和资本权力化的藩篱,超越了"亲而不清""清而不亲"政商关系的双重悖论,又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和民营企业的健康成长提供了指南。  相似文献   

5.
毛晖  刘思敏  甘军 《地方财政研究》2021,(10):92-102,112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在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型的历程中,各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竞争发挥了怎样的作用?本文运用我国2007年-2017年的省级面板数据,从经济效益、创新能力、民生水平与绿色发展四个维度,运用熵值法构建地方高质量发展的综合性指标,并构建面板Tobit模型,探讨不同类型财政支出竞争对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生产性支出竞争对地方发展质量的改善效果并不显著,而非生产性支出竞争对地方高质量发展具有更明显的推动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生产性支出竞争和非生产性支出竞争均能显著推动绿色发展,但对其他方面的影响效应则不显著.因此,应完善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的干部考核机制,同时积极推动地方政府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相似文献   

6.
本文利用1998-2012年中国工业企业污染数据,考察贸易自由化对中国企业污染排放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贸易自由化显著降低了企业的污染排放量;资源再配置效应是贸易自由化降低行业污染排放量的重要渠道;在非出口企业、技术密集型企业、东部地区企业和外资企业,贸易自由化引起的污染降低效应更强.影响机制检验发现,贸易自由...  相似文献   

7.
中国工业R&D投入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本文运用中国工业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企业规模、产权结构等因素对R&D投入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销售收入对R&D支出有显著正影响,企业员工数量对R&D支出和R&D人数均没有显著影响,这意味着熊彼特假说依赖于企业规模和创新变量的设定;国有产权对R&D人数有显著正影响,但对R&D支出没有显著影响,这可能表明国有企业在R&D资源配置上存在着某种扭曲。研究还发现,政府资助对激励企业R&D投入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基于中国2015—2021年A股上市企业数据,考察了数字化转型对困境企业债务违约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显著降低了困境企业债务违约风险;缓解融资约束和减少非效率投资是数字化转型降低困境企业债务违约风险的两个关键机制;考虑企业债务违约风险周期,相较于发酵期和去杠杆期,数字化转型能够显著降低处于债务危机早期和强化期企业债务违约的风险;相较于非困境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困境企业债务违约风险的降低作用更强。  相似文献   

9.
基于1998~2011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数据,本文考察了官员更替对辖区上市公司投资行为和市场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官员更替导致辖区上市公司投资支出增加,市场绩效降低,国有企业更易受官员更替的影响,地区人均财政支出强化了官员更替对公司投资支出的影响。文章还发现官员更替的影响具有异质性,市场化程度较低的中西部地区更易受官员更替的影响。研究表明官员更替产生的"翻烧饼"效应可能不同程度地存在于各地区,企业行为和绩效等效率的提高,需要公司治理机制的优化,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治理模式的完善。  相似文献   

10.
以2012—2020年我国沪深两市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基于本文挖掘方法获取年报披露的数字化转型数据,探究高管团队外部关系网络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高管团队外部关系网络能够显著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并且对数字化转型头部企业的促进作用更大。分维度检验结果表明:高管团队的商业、政治、金融、科研关系网络均能够对企业数字化转型产生显著的正向促进效应,其中高管团队科研关系网络的正向促进效应最大,商业关系网络次之;从作用机制来看,高管团队外部关系网络可以显著提升企业合作创新水平,进而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发展;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高管团队外部关系网络在非国有企业、动态能力强和地区数字化转型水平高的样本中具有更明显的数字化转型赋能效应。  相似文献   

11.
高新技术企业内部治理与研发支出相关性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发是高新技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探讨研发支出与公司内部治理之间的关系对于推动企业的研发创新和公司治理均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研究了可能影响研发支出的公司内部治理因素,并对其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信息披露透明度、独立董事比重和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对研发支出均具有较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利用2007—2015年的A股上市公司作为初始研究样本,研究高额的政府补助是否促进了企业的自主创新,并将企业研发支出作为中间变量分析这种影响的作用路径。在控制企业规模和企业科研人员数量之后,政府财政补助对企业创新绩效提高的正面激励作用是显著的。进一步分析发现政府补助对国有企业的研发支出具有激励作用,但对非国有企业的研发支出具有“挤出”作用。企业研发支出与创新绩效显著正相关,其中研发支出与发明专利的数量负相关,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的数量正相关  相似文献   

13.
基于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和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构建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分析数字金融发展对家庭教育支出的影响及传导机制。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发展增加了家庭教育支出。机制分析表明,家庭教育支出的增长得益于数字金融发展对家庭流动性约束及预防性储蓄动机的缓解。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金融发展更有利于家庭物质或文化资本水平较低的弱势群体,且在金融发展低水平地区作用更明显,这体现了数字金融发展的普惠性。  相似文献   

14.
基于中国资本市场A股上市公司2012—2019年的微观数据,实证检验减税降费政策对企业实际税负的影响以及税、费征管权合并在其中的作用。研究结果显示:减税降费政策显著降低了企业实际税负;税、费征管权合并显著抑制了减税降费政策的减税效应。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在财政压力大、税收征管力度强的地区,减税降费政策对企业实际税负的降低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环保税法的绿色效应,采用DID模型实证检验了2018年《环境保护税法》实施以来其对企业绿色并购的影响,以及不同污染程度和行业竞争度企业的政策效应差异。研究发现环保税法促进了企业绿色并购,尤其在重度污染企业和低行业竞争度的企业,环保税法显著提高了实验组企业绿色并购的机率。进一步研究发现,环保费改税的实施对东部地区企业有显著正向影响,对中部和西部地区并没有发挥显著的作用。同时,相比于低薪酬粘性的企业,环保费改税的实施更能促进高薪酬粘性的企业进行绿色并购的行为。  相似文献   

16.
使用2014年、2016年和2018年的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系统测算了中国农村家庭的生计恢复力,并深入探究了农户生计恢复力对家庭教育期望的影响、作用机制以及异质性。研究发现:农户生计恢复力与家庭教育期望之间呈倒U型关系;缓冲能力和学习能力对家庭教育期望具有倒U型影响,自组织能力对家庭教育期望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农户生计恢复力能够通过影响教育回报率对家庭教育期望产生作用;农户生计恢复力对男性户主、女性子代和高教育回报率地区家庭的教育期望影响更大,政府的财政教育支出降低了二者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17.
如何促进企业绿色生产是中国实现绿色发展所面临的关键问题,那么对企业生产过程进行严格管制的清洁生产标准究竟发挥着怎样的作用?为此,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评估了清洁生产标准对企业绿色生产水平的影响及其异质性,并考察了清洁生产标准对企业绿色生产水平的影响机制及其对企业绿色生产方式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清洁生产标准显著提高了企业绿色生产水平;第二,清洁生产标准对东部地区企业、国有企业和重度污染行业企业绿色生产水平的提高作用较大,对中西部地区企业、非国有企业和轻度污染行业企业绿色生产水平的提高作用较小,对外资企业和中度污染行业企业绿色生产水平的提高作用不明显;第三,清洁生产标准在短期内并未显著影响企业绿色生产水平,在长期中通过提升固定资产支出、创新能力来提高企业绿色生产水平,但未通过影响劳动力成本进而显著影响企业绿色生产水平;第四,清洁生产标准使得企业采用平均硫份更低的燃料煤来实现绿色生产,但并未明显影响企业对燃料煤和洁净煤气的消费.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和民生发展存在严重不对称性。文章利用2003~2009年我国120个城市的数据,研究了经济发展对民生支出的影响,进而分析在不同的城市质量条件下经济发展对民生支出的影响。发现经济发展和民生支出确实存在负相关关系。换言之,地方官员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往往忽视了民生的改善。同时研究发现不同城市质量指标,对于经济发展和民生支出的关系存在不同的影响。具体来说:总体效率越高、全要素增长率越高的城市,经济发展跟民生支出之间的不对称性会更强;而官僚程度低的地方,民生发展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19.
张淑婕  陈继萍 《西部金融》2023,(6):18-27+97
本文以2015—2021年全部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分析企业在环境(Environmental)、社会(Social)和公司治理(Governance)方面的表现对企业价值的影响以及媒体关注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企业ESG表现能够提升企业价值;媒体关注能够增强ESG表现对企业价值的提升作用。机制分析表明,缓解融资约束是ESG表现提升企业价值的重要渠道;异质性分析表明,当企业所处地区法律环境好、企业内部控制质量高时,ESG表现对企业价值的提升作用更强,媒体关注对ESG表现提升企业价值的促进作用更显著。  相似文献   

20.
利用2000—2020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微观数据,引入外部融资约束程度衡量企业议价能力,检验了议价能力对商业信用融资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融资约束越强,现金流越短缺,商业信用融资规模反而下降,表明议价能力对商业信用融资具有扭曲效应,且在国有企业中该扭曲效应更强。同时,货币政策紧缩和较低的金融发展水平会显著加剧该扭曲效应。经济后果方面,融资约束越强的企业通过提供商业信用的方式虽然提高了资产周转率,但降低了营业净利率,总体上降低了企业绩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