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煤炭矿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随着煤炭工业的向前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伴随矿区的开发建设而产生的。煤炭资源的开采、加工和利用引发了严重的环境问题,不仅影响了煤炭资源的行业发展,也影响了人类本身的生活环境。为此,本文阐释了矿区环境建设的内涵,分析了煤炭矿区环境问题的形成与危害,为了实现煤炭矿区的可持续发展,本文着重论述了如何使资源再利用技术有效的被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2.
我国煤炭矿区生态恢复成本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是世界上极少数几个能源结构以煤为主的国家之一,但是我国的煤炭矿区生态系统存在着严重的生态问题,煤炭矿区的生态恢复已经引起国家的重视,本文将现有的煤炭矿区生态恢复技术加以总结,进行了煤炭矿区生态恢复的成本研究,提出了原有使用价值和转换使用价值生态恢复类型下,煤炭矿区生态恢复成本的不同组合.从而为煤炭矿区生态系统向良性方向发展建立可供参考的成本预算模式,促进煤炭矿区生态环境恢复工作有序进行.  相似文献   

3.
煤炭矿区生态经济系统中生态产业链结构与功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问题的提出 煤炭矿区是由于煤炭资源开采加工行为而形成的持续具有共同经济特性、社会功能和环境属性的经济地理区域。在煤炭矿区中,煤炭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带动和支持本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长期以来,煤炭矿区作为重要的能源和原材料基地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我国煤炭矿区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大量尖锐复杂的资源、生态环境、经济和社会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相似文献   

4.
煤炭开采、洗选过程中产生的"三废"对煤炭矿区的大气、水资源和土地有不同程度的污染,已逐渐成为影响矿区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最突出、最严重的问题。矿区生态产业链理论将生态学原理应用于矿区产业结构优化,提高资源利用率并改善生态环境。文章以超化矿区为例,根据煤炭生产特点,对矿区生态产业链进行了延伸和优化,并对延伸后的产业链结构进行了相关的效益分析。  相似文献   

5.
煤炭资源作为我国的主要能源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地位。但是煤炭型项目的建设会带来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制约着矿区的可持续发展。目前,在煤炭型项目环评中对于生态环境的经济评价力度不够,不能有效保护矿区的生态环境。因此,进一步规范和完善该方面的评价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神东矿区生态环境保护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神东矿区是我国重点规划建设的十三个大型煤炭基地之一,近年来取得了快速发展,但其十分脆弱的生态环境和匮乏的水资源对矿区的可持续发展形成了制约,统筹规划和保护好矿区生态环境,是神东矿区开发中需要长期面对和深入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我国的资源型企业普遍存在着资源浪费严重,回收率低,综合利用效果差的现象,尤其是煤炭企业长年从事的煤炭开采活动,造成了对矿区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空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不仅给矿区人民身体健康造成了直接的损害,  相似文献   

8.
浅析我国煤炭资源开发的生态补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煤炭在我国能源消费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是支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性资源。在煤炭被大规模开发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影响矿区居民的日常生产和生活。调整生态损害与保护的关系,加强矿区环境管理,加速矿区生态修复,是我国当前环境保护的重要任务之一。生态补偿作为一种环境管理手段,其在煤炭资源开发中的应用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和实践的重点。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导致的生态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面临着日益严峻的形势与挑战。煤炭生产工艺过程中排出废气、废水、粉尘等污染物,使矿区及周边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居民生活环境严重污染,与此同时,矿区生活及生产存在较大安全隐患。为了保护生态环境,煤炭开采与环境保护需协调发展,并最终使其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0.
韩城矿区属国家规划的13个大型煤炭基地之一,多年来大面积高强度的开采作业不仅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甚至还成为诱发各种地质灾害的主导因素。本文简述了该矿区的生态环境现状,并分析了目前采取的主要生态治理措施,以期对改善和恢复当地生态环境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1.
黄河流域内能源品种众多,煤炭在黄河流域的核心和保障地位不可动摇。黄河流域煤炭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脆弱且承载力有限。通过梳理黄河流域煤炭资源赋存情况、原煤产量、产能规模及煤矿井型等主要特征指标,结合黄河流域水资源、水环境、地表植被、水土流失与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划现状,以黄河二级子流域及内流区为基本范围,综合省市行政区划范围、煤炭矿区集中度和生态环境共性特点,合理划分出黄河流域分区研究单元。并在此基础上,分析黄河流域煤炭开发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总结黄河流域煤炭高质量发展所面临的问题,提出黄河流域煤炭高质量发展的具体举措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榆林是煤炭资源富集区,是国家规划的大型煤炭建设基地之一。全市含煤面积占总土地面积的54%.煤炭预测储量2714亿吨,探明储量1460亿吨,占全国探明储量的15%。按照规划,煤田划分为神府矿区、榆神矿区和榆横矿区。  相似文献   

13.
鄂尔多斯煤田侏罗纪煤矿区环境地质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鄂尔多斯煤田地跨陕、甘、宁、晋、内蒙古五省区,是我国最大的多纪煤田.其中侏罗纪煤矿区主要分布在陕北的焦坪、彬长、黄陵、神北新民、榆神矿区和蒙西的东胜矿区.上述矿区煤炭资源丰富,煤质优良,煤层埋藏浅且稳定,构造简单,是我国21世纪前期主要煤炭开发区.但生态环境脆弱,特别是矿区位于鄂尔多斯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北部又处于毛乌素沙漠东缘,环境地质问题多.煤炭开发有可能引起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水资源衰减,因此深入研究其防治对策,关系到矿区环境保护和煤炭合理开发.本文仅就现有资料对矿区的主要环境地质问题进行评述.  相似文献   

14.
我国的煤炭矿区多数远离经济和交通发达的中心城市,由于历史的原因,煤炭企业的生产经营与社会化功能同步建立,先有矿区后有城市是我国资源型工矿城市的一条发展轨迹。尽管国有企业改革的任务之一是逐渐剥离企业长期以来担负的社会化职能,但是,从我国煤炭矿区的特点来看,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煤炭矿区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是矿区建设必须与所在地的城乡社会发展建立起良性互动的格局。  相似文献   

15.
肥城矿区是一个具有50年煤炭开采历史的老矿区,目前拥有肥城老区和正在建设的济宁新区两个煤炭生产基地,年生产能力900万t,新区在建三对矿井投产后生产能力可达1500万t以上。肥城矿区由于受村庄及建筑物压煤、矿井承压水威胁等因素制约,资源枯竭,生产能力逐年下降,可供市场的优质煤炭资源减少,煤炭供需矛盾突出。因此,充分利用好肥城矿区的煤炭经营、人力资源、基础设施等优势建设煤炭配送中心非常必要,具有长远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6.
文章首先归纳了水资源承载力的主要研究方法,进而根据煤炭矿区开发的水资源影响及其特点,分析了各种方法在煤炭矿区规划环评中的适用性,认为水资源供需平衡法比较符合矿区实际,适用性较强。在此基础上,对水资源供需平衡法的通用模式进行了调整,提出了适合煤炭矿区规划环评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17.
煤炭资源开发的环境影响调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煤炭在我国的能源生产与消费结构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将来一段时期内也将占据主导地位。然而,煤炭在生产、运输与消费过程中对环境造成了很大影响与破坏。本文提出了煤炭矿区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评价原则,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并在煤炭产品生命周期清单分析的基础上,应用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建立了煤炭矿区环境影响评价模型.结合鸡西矿区进行实证研究与分析,  相似文献   

18.
浅谈构筑韩城矿区煤炭营销新格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浅谈构筑韩城矿区煤炭营销新格局韩城矿务局运销公司宇文建民市场经济中,煤炭企业的效益、生存和发展的源泉来自于煤炭消费市场的"用户"。韩城矿区自改革开放以来,煤炭经营和销售有长足的发展,但与山西的潞安、晋城局相比差距很大。目前我局煤炭产品品种少,成本高而...  相似文献   

19.
焦作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焦煤集团”)是我国煤炭系统开展煤矸石综合利用较早的单位。矿区共有17座矸石山2500万t煤矸石堆存量,占地面积约64hm^2。因长期露天堆放,使得矿区局部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恶化,影响了市容市貌,并且现仍以75万t/a煤矸石产生量递增。焦煤集团历届领导高度重视煤矸石的综合利用和治理:一是在井下开展以矸代岩工程。从源头控制井下排矸;  相似文献   

20.
煤炭矿区作为二氧化碳重要的地质封存场所,在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目标方面将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明确阐述了在实现“双碳”目标下,煤炭矿区节能降碳路径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全面分析了煤炭矿区节能降碳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结合煤炭矿区所面临的形势,分别从政策法规、项目改造、技术创新、产业发展以及矿区资源等多方面提出煤炭矿区节能降碳的路径,并提出相关建议,以确保顺利实现这一目标,推动煤炭矿区朝着绿色、安全和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