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煤矿通防灾害预警预控技术是近年来煤矿安全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本文对煤矿通防灾害预警预控技术的研究现状、关键技术、分类、特点、应用情况和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全面深入分析。首先对煤矿通防灾害预警预控技术的研究现状进行介绍,指出目前该技术的发展水平和存在的问题,详细分析煤矿通防灾害预警预控技术的关键技术,包括传感器技术、数据处理技术、信息传输技术等。在对煤矿通防灾害预警预控技术进行分类和特点分析时,提出了按预警信息传递方式和预警信息类型分类,并对各分类方式的特点和适用范围进行介绍。本文通过对煤矿通防灾害预警预控技术的全面介绍和分析,为煤矿安全管理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煤炭井下开采具有困难大、条件恶劣、技术要求高等特点,存在较高的安全事故风险。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煤炭资源开发模式和一种新的煤炭通防灾害预警和预控模式。身为煤炭企业一员,有必要对煤矿灾害预警技术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3.
由于开采难度大、所需技术要求高、环境质量差等特点,煤矿在开采过程中非常容易出现事故。随着我国科技发展,煤矿灾害预警技术发展越来越成熟,对预防事故发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煤矿相关企业有必要对煤矿灾害预警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在事故发生时应该进行有效应对,减少最低人数伤亡。研究和探讨煤矿通防灾害预警预控技术。  相似文献   

4.
阐述了安全预控管理体系的科学内涵,构建了“六预六防”煤矿企业安全预控管理体系。“六预”指的是预想、预知、预测、预报、预警、预控;“六防”指的是个人防、岗位防、班组防、区队防、安检防、系统防。研究结果对煤矿安全预控管理系统的建设与完善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煤炭作为我国最主要的资源,已经成为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助推剂。在煤矿大力开发的背景下,本文对煤矿安全事故中的"一通三防"灾害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治理灾害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6.
井下开采煤矿与地面作业进行比较,不安全因素众多,为了降低这种灾害的发生几率,通风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对于煤矿的安全生产和运营来讲,"一通三防"是重中之重。针对这一点,本文对煤矿"一通三防"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以在矿井生产工作过程中进行通防安全管理所积累的相关数据资料为依据,将通防灾害预警对象的警度进行等级上的划分,并得到警度等级若干个,然后综合考虑以估计出这些警度等级的所处大致数据范围,将通防灾害预警对象指标代入相应警度等级构成的集合中进行多指标的分析评价,评价的结论得出后,使用综合关联度比较大小的方法对预警对象指标与各警度等级集合间拟合程度进行分析,最后以评价预警对象与某个警度等级集合的拟合程度与综合关联度呈正比例关系为依据,判断出与预警对象拟合程度最高的警度等级。  相似文献   

8.
在煤矿开采过程中,做好"一通三防"工作非常重要。本文在分析煤矿中实施"一通三防"技术重要性的基础上,对"一通三防"技术的实施要点和未来发展进行了主要分析,希望通过"一通三防"技术的实施,能够大大降低煤矿事故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煤炭的生厂工艺复杂多变,所处的工作环境也要比其他行业的生产更加恶劣,所以煤矿生产过程中就容易出现一些安全问题,产生问题的原因大多都是与管理以及一些人文因素相关。所以,一定要对安全生产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并且对症下药,进行有效的管控,促进煤矿的安全生产。本文将从安全预控管理体系的内涵入手,构建六预六防安全预控管理体系,详细介绍煤矿运营安全预控管理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中国煤炭工业》2011,(11):11-11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十二五”期间.涉及煤矿的主要任务是:开展全面、系统、彻底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防范瓦斯、水害、火灾等重特大事故。完善煤矿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强化生产过程管理领导责任。深化煤矿瓦斯综合治理,推进先抽后采、抽采达标,严格落实综合防突措施.完善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健全灾害监控、预测预警与防治技术体系.狠抓矿井水害、火灾、冲击地压等事故防控技术措施落实。对资源整合矿区实施水文、工程地质补充勘探。治理煤矿火灾隐患。提高矿用产品、设备安全性能.  相似文献   

11.
在煤矿管理过程中,“一通三防”是重要流程,具体含义指通风作业及对瓦斯、煤尘、火灾三大主要危险事故的预防。然而,“一通三防”工作对技术和质量的要求较高,需要严格按照基本流程和关键工艺进行操作,才能有效发挥应有的作用,规避工作过程中的危险源。本研究深入分析了“一通三防”工作过程中的危险源,发现其危险源较多,之后结合危险源制订预控措施。  相似文献   

12.
注重一个"早"字——关口前移,重在预防安全管理工作要做到早计划、早安排、早部署、早落实。安全管理工作应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要通过超前分析,对煤矿的安全状况进行预测,对"一通三防"事故进行预控;通过超前教育,实施  相似文献   

13.
《中国煤炭工业》2013,(6):61-61
作为一名通防技术管理人员,皖北煤电集团公司百善煤矿青年矿工姬敏始终相信天道酬勤,勤能补拙。带着这种信念,十几年来他不辞辛苦为所钟爱的煤矿通风事业拼搏奋斗。  相似文献   

14.
以风险理论为指导的事故风险预警预控管理模式.是一种现代先进的安全管理模式。它是在事后管理模式和缺陷型管理模式基础上发展产生的高端管理.突出了党的安全方针中“预防为主”的特点。煤矿实行安全预警预控管理.不仅为整体提升煤矿安全管理水平奠定了坚实基础.而且为切实实现安全高效生产.提供了科学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前,“精细”已经成为企业之间竞争最重要的表现形式,精细化管理决定了企业未来竞争的成败。义马煤业集团耿村煤矿通过基于预警预控理念的精细化管理模式的打造,构建了适应市场竞争需要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临沂矿业集团古城煤矿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理念,大力实施“科技兴安”战略,围绕矿井安全高效生产.积极引进、推广、应用新技术和新工艺.针对采煤、支护、机运、通防、地质等制约安全生产的薄弱环节,充分发挥资源、装备及技术优势,大力开展技术创新和科技攻关,有力地推动了矿井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17.
加强煤矿生产的安全监控,建立"一通三防"预警联动机制,能够促进我国煤炭产业的安全发展,防止相关事故的发生,让安全管理工作能够达到防患于未然的效果,从而更好地提高企业的利益,使煤炭企业能够健康、安全、稳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一、煤矿风险预控安全管理体系概述 1.煤矿风险预控管理体系 煤矿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基本内涵是在煤矿设计、建设、生产、改扩建等安全生命周期中,实施风险预控管理,对生产系统中的危险源进行预先辨识、评价分析,继而采取措施,进行消除、减少、控制风险。并在一定经济技术条件下,通过人、机、环、管的最佳匹配,使各类事故造成的损失降低到人们的期望值和社会可接受水平。  相似文献   

19.
强化地方煤矿“一通三防”管理工作势在必行晋中地区灵石煤矿关海印,李有亭"一通三防"是煤矿安全的重要基础工作,是煤矿保障生产正常进行,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和保证。但是随着地方煤矿特别是个体、乡、镇、村办煤矿的不断增多,以及行业管理的力度不够、资金紧张...  相似文献   

20.
分析我国煤矿近几年来的安全现状,应急救援不力是我国煤矿事故后果严重的主要原因之一,介绍了我国煤矿重大灾害事故的主要特点,阐述了煤矿重大灾害事故应急能力的内涵,主要包括预防、准备、响应和恢复4个阶段。构建了煤矿重大灾害事故应急能力评估指标体系,主要包括应急救援组织体系、应急预案管理、应急救援管理制度、应急培训和演练、监测和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事后恢复与重建7个一级指标来评估煤矿应急能力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