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5 毫秒
1.
《红楼梦》又名《风月宝鉴》。诸多红学家都曾提及《红楼梦》是大旨谈情,言情之作必不可少诗词歌赋,华章丽句,而曹翁穿插在章回中的红楼诗词无疑是小说中最抢镜的亮点。《红楼梦》诗词虽然未被列为"红学"研究的四大方向之一,但是《红楼梦》中草蛇灰线,处处伏笔,要读懂这一奇书,了解此梦真意,须将红楼诗词研究个通透明白。  相似文献   

2.
黄维东 《黑河学刊》2011,(4):27+47-27,47
词的语法功能主要表现在词充当句法成分的能力以及与别的词组合的能力。《红楼梦》是近代汉语向现代汉语转变过渡阶段重要的标志性著作,其中的时间词可以和时间词、副词、代词、方位词、介词、词缀组合。考察《红楼梦》时间词的组合能力,从一个方面研究《红楼梦》时间词的语法功能,展现《红楼梦》语言的使用面貌。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的是基于R软件和KNN算法的《红楼梦》作者分析,通过运用R软件将《红楼梦》前80回预定为第一类,后40回预定为第二类,进行KNN分类分析。最后得到的结论为:不拒绝《红楼梦》为两个作者所写。  相似文献   

4.
路丽华 《魅力中国》2010,(24):99-100
教育和属于文学范畴的《红楼梦》看似无关,但如果我们反复研究、对比,就会发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身上折射出许多复杂的性格特征,而这些性格特征有些和《红楼梦》中的某些人物的性格非常相似。本文从《红楼梦》中的某些人物片断描述,解析与人物性格相似教师的复杂性格特征的表现。继而从《红楼梦》中得到了一些启示,从一些人物身上学到了一些可以为我们教学所用的东西。  相似文献   

5.
毛灿月 《理论观察》2008,(2):127-128
作为学术专论的序言,《〈红楼梦魇〉自序》以写实的态度,表述了张爱玲与《红楼梦》及作者的精神与情感渊源。张爱玲与曹雪芹文人品格的共性,源于他们共同的“末世,,之感。张爱玲继承了《红楼梦》对悲剧本原的演绎方式,将评点和考据《红楼梦》作为间接诉情文本,消解其对时代与人性的悲剧感。  相似文献   

6.
作为20世纪通俗作品的代表作,《金粉世家》历来被认为是民国版的《红楼梦》。再加上张恨水本人也曾直言不讳地说有借鉴的地方,很多人就觉得《金粉世家》就是《红楼梦》。所以《金粉世家》的女主人公冷清秋也就等于《红楼梦》里的林黛玉。但是,冷清秋毕竟不是林黛玉,她的家世,她的性格以及最终的命运,都与林黛玉有很大的不同。  相似文献   

7.
在现代管理方法理论风靡的今天,我国文学巨著《红楼梦》与《韦尔奇自传》一样引起管理界的重视。《红楼梦》一书中所蕴涵的管理理论尤值得我们思考。  相似文献   

8.
马丽 《魅力中国》2011,(20):284-284
一部永远读不完的《红楼梦》,一部博大精深的《红楼梦》,像一个无穷尽的宝藏,每次陶醉其中都会有新的收获。谈及《红楼梦》人们更多的是关注其人物命运、人物性格分析、艺术手法,推测人物的最终命运,她就如那断臂的维纳斯一样让一代又一代的读者为其着迷。然而,《红楼梦》对当今语文教学的指导意义却是—个很少被人关注的话题。  相似文献   

9.
许杰然  许培春 《发展》2012,(8):97-98
对于《红楼梦》的探讨已经是达到无孔不入的程度了,本身也在于《红楼梦》如此巨作包罗万象的魅力所在,使它在任何方面都有可研究的价值。偶尔对其中的出世精神进行了初步的探讨,认为《红楼梦》在一定程度上有一个“出世——入世——出世”的循环线索,就此对其中的主要人物贾宝玉的“不俗”“悟道”小作分析,谈谈《红楼梦》中的释道出世精神。  相似文献   

10.
文化&往事     
《中国报道》2010,(8):92-92
已经开播的新版《三国》和《红楼梦》,一个对原作大刀阔斧地删改整合,一个在故事情节和人物语言等方面都非常尊重原著,结果是两部戏都被批得一塌糊涂。新《红楼梦》的改编价值究竟在哪里?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典四大名著时至今日仍有很强的生命力,而《红楼梦》作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依然被广泛地流传。《红楼梦》中的思想内容博大精深,从书中的字里行间仍然可以看出作者所流露出的突破时代思想局限的观念。本文以《红楼梦》当中的部分情节作为案例,简要地剖析其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并从中做出一些思考,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2.
鲁迅先生在谈到古典名著《红楼梦》时说: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而在今日经济学家看来,一部《红楼梦》,亦蕴含着诸多经济学哲理。2005年,《上海国资》第五期刊发了产权专家、湖北省产权交易中心主任何亚斌先生《从贾府的衰败看公有资产监管》一文,该文一改学者文章比较晦涩的文风,风格幽默、类比形象、思考深遂,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何亚斌先生对《红楼梦》颇有研究,兼之长期从事经济工作,对《红楼梦》中的经济现象格外关注,并潜心研究。遂此,本刊特约请何先生开辟“红楼中的经济学”专栏,借“红”论今,以飨读者,敬请读者予以垂注。  相似文献   

13.
改编只不过是《红楼梦》形成共享文化资源过程中的一个环节,对红楼梦的改编,并不自李少红开始,想来也不可能由她结束,"鬼气"、佛道哲学等原著的精神价值,在新版电视剧这里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凸显,完成了一次对《红楼梦》的新层次的探索。  相似文献   

14.
《红楼梦》所体现的审美意识闪耀着理想审美意识的光芒,宝黛爱情更是寄托着作者的情爱理想和生活理想。《红楼梦》所体现的爱情审美理想给人们以启迪与震撼,它对当代大学生情感素质的培养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一部《红楼梦》写了大大小小44场饭局、宴会,也写了112首诗词。之所以说《红楼梦》是一部伟大的著作,原因之一就是我们不仅可以从中看到康乾盛世的繁华生活,还可以欣赏到古代琳琅满目的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16.
一部《红楼梦》写了大大小小44场饭局、宴会,也写了112首诗词。之所以说《红楼梦》是一部伟大的著作,原因之一就是我们不仅可以从中看到康乾盛世的繁华生活,还可以欣赏到古代琳琅满目的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17.
《红楼梦》堪称中国文学史上一颗耀眼的明珠。这部描写封建大家族由盛到衰的文学著作,森严的封建等级制度决定了人物所使用称谓语的不同,每一种敬称将人物所处的社会地位和关系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从合作原则的角度分析王际真两个《红楼梦》节译本及黄新渠《红楼梦》节译本中敬称的翻译,旨在对三个节译本中敬称的翻译进行对比研究,从而使读者对译本的翻译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相似文献   

18.
长篇章回小说《红楼梦》,被誉为我国"封建末世的百科全书"。它是我国古典小说的顶峰之作。大致写于清代乾隆中叶。十分喜爱这部古典文学名著的毛泽东曾这样概括地讲到《红楼梦》产生的历史背景:"十八世纪的上半期,就是清朝乾隆时代,就是产生贾宝玉这种不满意封  相似文献   

19.
在《红楼梦》中,各种人物之间充满着复杂的人际关系和多种矛盾,不少人物的语言代表着曹雪芹的思想观点.我们似不应该忘记,《红楼梦》中只出场了一次的一个小人物——冷子兴,他是曹雪芹对社会矛盾、腐朽制度批判的代言人.  相似文献   

20.
刘权 《走向世界》2012,(15):72-74
国外学者研究东方文化.有两部著作无法绕过,即半部《红楼梦》和一部《聊斋志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