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近年来,国内不少商业银行都在探索国际结算业务与国内结算业务的结合,使国际结算业务与国内结算业务资源共享,以提高商业银行效率和效益,然而由于国际结算业务与国内结算业务在监管、产品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在目前的状况下难以有效结合。  相似文献   

2.
《金融纵横》2009,(7):I0018-I0020
7月6日,我国首笔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在中国银行顺利完成。这标志着人民币在国际贸易结算中的地位已经从计价货币提升至结算货币,标志着我国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业务自去年12月由国务院正式提出以来,历时半年的讨论研究,最终进入实质运作阶段。  相似文献   

3.
随着2006年底人民币业务的全面开放,国际结算业务作为黄金业务将会成为各银行争夺市场的焦点:而与外资银行相比,国内各商业银行对于国际结算业务的重视程度远不及存贷款等主营业务.国际结算业务还存在很多薄弱环节:国内商业银行如何能在这个利润丰厚的领域站稳脚跟。积极发展和壮大,将是一个很有意义的课题为此.中国外汇管理杂志社、北京中金汇达涉外企业管理咨询中心将在全国范固基办“国际结算业务创新与探索”系列活动:包括“国际结算业务创新与探索”征文活动、优秀文章评选、组织“国际结算业务创新与探索”专题研讨会、编辑出版“国际结算业务创新与探索”图书等,本次活动得到了中国银行的大力支持[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薛琳 《国际金融》2001,(11):18-21
作为过去国家的外贸外汇专业银行,即便是在业务交叉后,中国银行的另际业务无论就其人员素质、业务水平还是市场份额、业务量而言,在同业中都是首屈一指的。云南分行也不例外,在1997年以前,该行的国际业务一直在全省占据主导地位。然而近年来,由于全省进出口贸易滑坡、同业竞争加剧等外部因素及自身经营观念及管理机制不适应市场需要等原因,分行的国际结算业务一度出现了持续下滑。面对这一情况,云南分行党委将促进国际结算业务全面回升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列入整改措施。根据刘明康行长等总行领导在中国银行海内外行国际结算会议和重点行结算业务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按照总行经营绩效考核提出的意见,分行党委不断完善措施,实实在在进行了整改。  相似文献   

5.
百年历史赋予中国银行弥足珍贵的百年老店的品牌价值。任世界金融的历史中,能历经数百年而保持其产权、机构、名称完整的银行可谓凤毛麟角。国际结算作为中国银行的核心业务与拳头产品,是中国银行的“金字招牌”,是中国银行业国际结算的标杆与旗帜,也是中国连接世界经济的重要桥梁。要探寻中国国际结算业务发展的历史,不妨回顾一下中国银行国际结算业务的百年历史。  相似文献   

6.
中国银行在国际结算领域拥有高素质的专家队伍和丰富的跨境贸易处理经验,多次获得"中国最佳贸易融资银行"、"最佳国际业务奖"等金融服务奖项,在国际业务领域具有卓越的国际声誉和良好的品牌形象。那么,中国银行的国际结算业务是如何为"走出去"企业提供贴身服务的?又是如何通过竞争优势实现中国国内行业领先乃至全球领先?为此,《国际融...  相似文献   

7.
如何更好地汲取百年发展的历史经验,将发展经验与现实实践相结合,立足当下寻求未来的发展路径,成为中国银行国际结算人员认真思考的问题。《中国外汇》记者专访了中国银行集团执行委员会委员、公司金融业务总裁丁向群,对话中国银行国际结算业务的发展与未来。  相似文献   

8.
毕昕 《国际金融》2001,(12):33-36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国内信用证结算办法》的规定,国内信用证适用于国内企业之间的商品交易的信用证结算,是一种以人民币计价的国内支付结算方式。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经营结算业务的商业银行总行以及经商业银行总行批准开办售用证结算业务的分支机构,方可办理信用证结算业务。  相似文献   

9.
中国银行首例“国际保理业务”诉讼案例中国银行北京分行曹路,蒋丰国际保理业务是一项较新的国际贸易结算业务,它是由进口保理商对进口商提供百分之百的信用风险担保,即在进、出口商之间不存在贸易纠纷及进口商未对出口商应收帐款提出争议的的情况下,进口保理商担保进...  相似文献   

10.
2009年7月6日,中国银行上海分行与中银香港成功叙做国内首笔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我国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由此拉开序幕。2011年第一季度银行累计办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3603亿元,超过2010年全年业务量的70%。虽然该业务现在看来是各家银行的必争之地,但在发展之初,各家银行的认识却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11.
十年开拓,十年进取。这十年是勇于创新、引领前沿的十年,单证中心发挥系统集中、数据集中、专业人才集中的优势,不断拓展和丰富机构职能,打通内外贸、境内外的界限,推动了国际和国内结算、贸易融资、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代理和外包等业务的发展和创新。同时,单证中心以专业化建设为抓手,以专业发展促业务、促服务,稳固建立了国内同业领军地位,并且积极参加国际交流,在国际上代表中国银行业发出了自己的声音。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中国人民银行关于中国工商银行等39家商业银行开办债券结算代理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的发布,债券结算代理业务的对象范围由金融机构扩大至非金融机构法人。此举无论是对于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的蓬勃发展,还是对非金融机构投融资水平的提高,都将产生深远的意义和影响。  相似文献   

13.
支付结算是国内商业银行三大传统业务之一,在商业银行产品线中居于基础核心地位,商业银行通过支付结算业务成为全社会的转账结算中心和货币出纳中心。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客户需求推动银行的结算工具和结算渠道日益丰富。本文试从国内主要商业银行的对公结算服务能力现状调查人手,分析我国商业银行对公结算业务发展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找到对公结算业务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中国外汇》2008,(11):38-41
2008年5月6日下午,由中国外汇管理杂志社主办、中国银行协办的中国外汇高层论坛暨中银杯“国际结算业务创新与探索”十佳征文颁奖典礼在北京举行。来自商务部、国家外汇管理局、银行、企业等业界嘉宾会聚一堂,就新形势下国际结算业务创新与探索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国家外汇管理局邓先宏副局长、中国银行张燕玲副行长、中国外汇管理杂志社赵玲华社长出席会议并致词。会议由中国外汇管理杂志社穆志谦主编与中国银行国际结算部程军总监主持。  相似文献   

15.
刘立英 《金融会计》2012,(12):40-43
结算业务是商业银行最传统的非利息收入来源,银行通过提供结算业务成为全社会的资金转账中心、结算中心和货币出纳中心。在当今息差收窄、金融脱媒加剧的大背景下,商业银行不断加快盈利模式转型的步伐,各类中间业务金融产品创新层出不穷。国内结算产品的创新与发展对于扩大银行资金来源、增加客户粘性、扩大中间业务收入、提高竞争力等都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国内结算产品由于脱胎于传统的国内结算工具,业务趋向饱和、拓展余地收缩、盈利水平不高,从而面临着创新难、展业难、信息技术支持有限、重视程度不足、人员配备和激励不够等问题,亟需商业银行转变观念,加大资金、人员和技术支持力度,推动国内结算业务积极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央行抓住历史机遇适时启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推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及新兴市场货币挂牌工作。在央行指引下,中国银行全行统一部署,充分发挥各项优势,两项业务均取得可喜成果。同时,中国银行俄罗斯子行在莫斯科银行间货币交易所也应邀成为卢布兑人民币市场的做市商,实现了国内海外的同时做市。未来中国银行将一如既往地积极参与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脚踏实地地推动新兴市场货币做市业务发展,承担历史赋予的使命。  相似文献   

17.
本刊讯8月13日,中国进出口银行分别与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签订了《全面合作框架协议》以及该协议项下的代理签发、兑付银行汇票和其他支付结算业务代理协议。据了解,这是国内金融界首次在政策性银行和商业银行之间展开全面合作。在中国进出口银行签订的这两份协议中,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将在代理出口买方信贷、出口卖方信贷以及代理国内人民币结算和资金清算业务等方面为中国进出口银行提供服务,同时,还将加强在国际结算、外汇资金清算、本外币资金拆借和债券交易等业务上的合作。政策性银行首次与商业银行全面合作  相似文献   

18.
本文基于SWOT方法对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商业银行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的优势在于我国日益增长的经济实力、金融市场体系相对稳定、居民和非居民对人民币国际结算需求明显;劣势在于境外人民币流通渠道有限、金融市场发展不够、企业选用人民币结算存在障碍。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有利于提升人民币的国际地位,有利于中国银行业的发展。我国商业银行应加强与境外金融机构合作,深入挖掘目标客户需求,充分利用政策创新业务,防范跨境业务风险,推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实现又好又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19.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的开展和推进,有利于我国经济、金融市场改革发展和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在此过程中,银行业和国内企业需要而且应该抓住此次发展机遇,进一步推动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云南金融》2012,(8):29-29
日前,中国银行普洱市分行与中国银行巴黎分行合作,成功为云南黄金海岸商贸有限公司提供2200万元人民币贸易融资款项。该行在成功办理首笔人民币协议融资业务的同时,实现了普洱地区跨境人民币结算领域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