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陈炳才 《全球化》2023,(2):48-65
本文介绍了黄金、英镑、美元作为国际支付手段的历史情况,重点分析了英镑替代黄金、美元替代英镑的原因和机制,分析了美元霸权形成的原因及挑战美元的难度,并就货币替代的规律进行了总结和概括。本文认为:金本位货币制度支持了英镑国际化,英国海上霸权和工业革命是英镑国际化的坚强后盾;美元替代英镑在于英镑地位下降、美元地位提高,两次世界大战和美国主动作为,成就了美元崛起和国际化,而摆脱黄金约束后的美元逐渐走上全球货币经济发行的霸主地位。本文提出:国际贸易需要一种可自由兑换货币或信用物,作为国际支付手段的货币必须可自由兑换,国际支付手段的本质是信用和价值尺度,外汇管制和汇兑危机源于货币可兑换性不足,国际货币替代的关键或前提在于货币是不可替代品、是信用物。多元化的国际货币支付体系始终存在,也是主权货币国际化的有利条件。同时,要看到国际货币地位替代时间漫长,但也存在突变机遇。  相似文献   

2.
曾若愚 《中国市场》2010,(33):47-49
虽然人类脱离了金本位时代,信用货币的发行不需要等量的黄金作为发行准备,但是任何一个国家的中央银行都会或多或少储备一定数量的黄金以保证最终偿还能力,也就是说,无论国家经济多么强劲,如果中央银行没有黄金,经济基础终将破碎。  相似文献   

3.
"乱世藏金"体现了黄金在社会和大众心理的特殊地位。在美债危机和欧洲危机愈演愈烈的情况下,黄金价格暴涨,恢复金本位制的提法再次出现。围绕论证"金本位制回归的不可能性",从提出"货币本质是一种信用关系"入手,分析了金本位制崩溃的原因,并对黄金在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中所处的地位做了说明。  相似文献   

4.
网络银行的出现,必将极大地削弱传统银行拥有众多分支机构和优秀人才的优势,大大的改变传统银行的营销方式、经营理念和经营战略,是未来银行的发展趋势,尽管它的普及需要一个时间过程,象信用货币——纸币——取代黄金一样。  相似文献   

5.
连平 《上海商业》2020,(1):34-35
在金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时代,黄金曾经是国际货币体系的核心和基础。迄今为止,国际货币体系变化依然对黄金具有重要影响。主要涉及两个方面,黄金的货币职能以及未来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作用。历史上黄金曾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担当过本位货币。  相似文献   

6.
本文深入分析黄金储备在美欧日货币国际化中的作用,认为美国政府所持有的巨额黄金储备是美元长期维持储备货币和国际结算地位的重要基础。与此同时,欧元区国家的黄金储备是欧元成为国际储备货币的重要因素;相反,日元由于黄金储备比例较低,使得日元国际化程度较低。通过美欧日货币国际化经验,对比我国目前黄金储备水平,本文认为,我国应把增加黄金储备作为战略决策,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相似文献   

7.
自1816年金本位制创立以来,黄金与货币的关系不断调整变化。本文回顾了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历程,考察了黄金在国际货币体系变革中的地位和作用。着重分析国际货币体系的现状与问题,说明黄金在未来的国际货币体系中依然占有重要的地位,这对未来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2009午4月,中国的黄金储备量已增加到1054吨,成为世界第五大储金国.黄金,作为国际货币体系中重要的支撑物资,自国际货币诞生之初,就与其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可以说,每一种作为国际货币的币种背后都有着坚实的国家黄金储备作保障.本文利用1990年至2008年中、美两国在黄金储备与货币国际化程度上的相关数据,通过类比与计量回归的方法,分析中、美两国在黄金储备和各自货币国际化程度上的差异.结果表明,货币的国际化程度与该国黄金储备量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联系,一国黄金储备量的增加可以有力地推动该国货币的国际化进程.因而,我国应采取有效的政策措施来增加自己的黄金储备水平,以推动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  相似文献   

9.
张一野 《商业科技》2014,(6):121-123
本文着重从信用货币的形成过程来看晚期资本主义“信用”膨胀及泡沫问题,晚期资本主义一定丢失了早期资本主义的某种伦理性特征,这样从新教伦理的角度来看信用货币的形成发展是适当和必要的。基于交易费用的信用货币理论与马克思的信用货币危机理论是理解信用货币本质的基础,由于马克思用辩证法改造了社会契约理论,从而提出建立在信用基础上的资本“拜物教”观念与市场“拜物教”运动的互动是经济危机的基础,而这一互动的根源在于资本的构造性,这也接触到了新教伦理的问题。本文从社会契约与交易成本、交易的货币化过程、利息问题、信用危机问题这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世界银行总裁罗伯特·佐利克,在2010年底《金融时报》的专栏中建议使用黄金作为通胀和货币价值的国际标准点。佐利克先生写道:“尽管教科书上把黄金看做是旧货币,但当今的市场正在把黄金当做一种可供选择的货币资产”。  相似文献   

11.
《对外经贸财会》2005,(2):53-53
是以黄金作为国际储备货币或国际本位货币的国际货币制度。国际金本位制大约形成于1880年,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结束.黄金在国际交往中充当世界货币,各国中央银行持有的国际储备资产大部分为黄金,黄金是国际货币制度的基础。两国之间的汇率为两国货币的含金量之比,即铸币平价。由于各国的货币都规定了含金量,  相似文献   

12.
高冲 《中国市场》2005,(12):81-82
信用作为一种伦理规范,已经成为反映商品货币关系的经济范畴,成为一种具有资本性质的、能够带来价值增殖的特殊资源.技术产权交易是交易双方提供技术创新产权与货币的对价过程,融资方提供知识创新产权信用,以获得投资方提供的货币信用,反之亦然.故技术产权交易本质上是一种以信用为基础的交易.  相似文献   

13.
黄金具有货币属性是重要的货币表现形式,在金融货币体系的演变历史中扮演了不同的角色,发挥了相应的重要作用.黄金在经济周期、通货膨胀和货币贬值过程中通过其价格的变化表现出不同的指向,通过对相关经济数据和黄金价格的比较分析,阐释黄金是经济预期、通货膨胀和货币贬值的指向标.  相似文献   

14.
兰洋舟 《致富时代》2010,(2):156-156
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黄金承担着货币的职能,起着一般等价物作用的特殊商品,是占有特殊地位的世界货币。尤其是在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作为一种世界货币非金莫属。但是,典型金本位、畸形金本位、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让黄金不再作为基础货币,而是成为一种相对次要的保值货币而存在。究其根本原因,是地球有限的黄金储量和日益增长的社会劳动总产出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15.
当前以美元为代表的牙买加国际货币体系受到了质疑,建立超越主权的货币体系呼声渐涨,而碳排放权之类的碳信用获得新货币体系的提名。本文在长期跟踪碳金融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国内最新的碳信用实践形式---零碳信用置换平台,评析零碳信用置换平台运行实践中突出展现的碳信用各种符合货币要求的特质,对碳信用货币化的可能性给予肯定。同时将零碳信用置换平台与清洁发展机制(CDM)和欧洲碳排放交易体系(ETS)等现行主流碳交易模式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碳信用货币化存在相对价格的发行统一困境、币值稳定性的困境和汇率决定困境等阻碍,最后对部分困境的解决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6.
市场经济条件下,以货币为基础的交易是经济运行的枢纽。人类社会大体采用过两种货币形式:实物货币和信用货币。两种货币形式都有各自的缺陷,实物货币会引发通缩问题,而信用货币会引发通胀问题。比特币是一种新的货币形式尝试,其固定发行总量和无限可分的特性恰好规避了通胀和通缩问题,有利于公平交易和经济稳健运行。  相似文献   

17.
债务危机表面上为一种债权债务关系的不可持续,但本质上是一种货币的信用危机。虽然欧债危机的成因已有不同视角的解释,但从货币本质角度,货币作为信用货币与主权货币之间及货币作为流通手段与利益分配工具的本质之间均存在无法克服的内在冲突,才是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8.
刘方  朱建国 《消费导刊》2011,(8):90-91,72
黄金这一古老的货币,在现今的货币体制下沦为商品。一度被认为是过期的投资品。不过在现今经济危机的局面下,黄金又屡次冲上高位成为人们热捧的对象。次贷危机的爆发,黄金的魅力重新展现,而长期处于负相关的黄金与美元的关系在此时也变得模糊,两者出现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进行了较为详尽的概述,并且从银行贷款和资产负债两个途径入手,着重阐述了货币信用传导机制模型。在此基础上,进而利用货币信用传导机制模型分析了我国货币政策信用传导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弊端(主要是信贷供求结构扭曲导致的信贷资金结构低水平平衡;信息不对称和信用危机导致的逃废债行为及其带来的严重后果),并且针对这些问题对如何完善我国货币信用传导机制提出了一些政策性的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20.
对主权货币充当国际本位货币的历史脉络进行梳理,无论是贵金属时代还是信用货币时代,主权货币成为国际本位货币都会面临"特里芬两难"的矛盾,这种内生制度矛盾是由主权货币的本币属性与充当国际本位币的公共属性不一致所导致的。马克思主义货币理论的分析表明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统一决定了货币源自商品,而缺乏价值的信用货币国际化必须建立在本国较强的政治影响力和经济实力基础之上,通过国家信用的"背书"才能在世界市场行使货币职能,这也是信用货币充当国际本位币在机制设计上所固有的内在缺陷。因此,人民币国际化的目标应立足在国际市场上的计价、支付和结算功能,淡化人民币成为国际储备货币的功能,并结合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以及我国所处的国际国内经济金融形势,实施切实可行的人民币国际化战略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