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我国1997年刑法规定私分国有资产罪以来,对维护和保障国有资产安全、预防及打击犯罪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令人遗憾的是,在司法实践中,只有很少一部分私分国有资产的行为能够被认定为犯罪,使私分国有资产行为未得到真正有效的遏制,造成了虽"法有明文规定",却难以摆脱被束之高阁的尴尬局面.  相似文献   

2.
职务经济犯罪从古至今是一种重要犯罪形式,进入现代社会,职务经济犯罪的形式更加多样,由于我国法律确认了“法人的人格”,从理论上讲,单位亦满足犯罪主体的要求,单位的负责人是单位事务的“真正执行者”,由于单位本身的特殊性,单位犯罪就存在处罚的双重性。私分国有资产犯罪作为职务经济犯罪的一种形式,正是单位犯罪的一种,因此,私分国有资产罪从主体上看是单位犯罪,由于该罪犯罪主体和犯罪对象的特殊性,我国刑法并没有规定犯该罪的单位的刑罚,这与一般的单位犯罪不同。文章在全国人大常委会正在审议刑法第七部修正案的背景下,分析私分国有资产罪的概念、构成要件.进而比较与其他罪名的区别.  相似文献   

3.
李娜 《经济与管理》2010,24(1):85-88
国有资产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是我国赖于生存和发展的主要经济基础。但是由于国有资产管理的监督约束机制没有得到相应加强,私分国有资产行为呈愈演愈烈之势。因此,清晰界定“国有资产”的内涵,分析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欠缺以及合理认定私分国有资产罪,对于遏制国有资产流失现象和完善国有资产管理的刑法措施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4.
本就经济体制改革全面深化以来,集体私分国有资产现象日益严重的情况,对新修订的《刑法》中关于私分国有资产罪的定罪根据进行了一些理论上的探讨。特别是对私分国有资产罪的客体、犯罪对象及主体等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经济师》2015,(12)
我国之前的刑法对于使用虚假诉讼活动的规制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对那些妨害司法的行为进行有效的打击,我国于2015年1月对刑法进行了一定的修改,对于虚假诉讼行为对司法活动造成的妨害规定了一定的惩罚措施。刑法修正案(九)规定,虚假诉讼案件应该独立成罪,虚假诉讼的行为被上升为刑事案件。虚假诉讼犯罪的方式有虚构事实以及隐瞒真相两种。在当前的司法体系下,通过对虚假诉讼罪的处理对妨害司法的行为进行一定的制裁。文章通过分析虚假诉讼入刑的立法理由,解析刑法修正案条文的分析,来探讨刑法对于虚假诉讼犯罪的规制。  相似文献   

6.
私分国有资产罪的主体在理论上存在争议,在实践中亦存在偏差。私分国有资产罪的设立,对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保证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无疑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私分国有资产罪毕竟是一种新的犯罪形式,在理解和适用上尚存在诸多问题,突出表现在该罪的主体方面。本罪是单位犯罪,应适用单位犯罪诉讼程序。  相似文献   

7.
郭虹 《经济研究导刊》2010,(22):103-104
刑法修正案(三)在97刑法投毒罪基础上增设了投放危险物质罪这一新罪名,分则新罪名与刑法总则相关规定却有出入、相关罪名认定上也有争议。为更好理解这一新罪名,拟从投放危险物质罪的立法渊源、犯罪构成、此罪与彼罪的角度进行探讨,以期对司法实践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8.
现行《刑法》第219条增设了侵犯商业秘密罪,本罪存在着“重大损失”的认定标准不明确、行为方式的规定不清晰、刑罚的设置不完善以及刑事诉讼程序不健全等几个问题。对此,本文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提出了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9.
金融犯罪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以诈骗方法实施的主要侵犯财产权益的行为,即刑法分则第三章第五节的“金融诈骗罪”,如集资诈骗罪;另一类是以其他方法实施的主要侵犯国家金融管理秩序的行为,即刑法分则第三章第四节的“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如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在司法实践中,集资诈骗罪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如何区别,非法占有的目的如何认定;贷款诈骗罪中的“其他方法”如何理解以及单位实施贷款诈骗行为如何处理.笔者就司法实践中存在的上述问题结合有关案例进行探讨,以求教于刑法学界同仁.  相似文献   

10.
综观世界各国对专利犯罪的有关规定,关于立法模式,可分为附属刑法规定型和刑法典规定型两种类型;关于专利犯罪罪名设置,可分为立法侧重保护公共法益与国家法益、立法侧重保护个人法益、立法对两种保护并重3种基本类型;关于专利犯罪刑罚,各国立法皆重视罚金刑的运用,另有一些国家对专利犯罪规定适用资格刑;关于专利犯罪追诉方式,多数国家都实行自诉制度。我国应借鉴其它国家有关规定完善我国专利犯罪立法,立法模式应采取附属刑法规定和刑法典规定相结合;情节恶劣、危害严重的冒充专利行为和专利侵权行为应构成犯罪;扩大罚金刑的适用,适用资格刑;应在刑法或刑事诉讼法中将专利犯罪明文规定为告诉才处理之罪。  相似文献   

11.
金振宇 《时代经贸》2013,(13):131-132
《刑法修正案(八)》正式的将醉酒驾驶纳入刑法的调整范围内,这一立法规定的实现,对我国法律规定的完善有着极为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我国现行刑事立法的不足与缺陷,对在司法实践中法律法规的准确适用也是十分有利的,是法律公平正义的直接体现。然而,在本法启用的实践中,修正案八增设的危险驾驶罪仍存在些许不足,危险驾驶罪的设立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对醉酒驾车的行为起到了预防效果。但是由于各地各机关对酒驾的量刑与认定没有经验,从而出现了差异,本文联系实际案例,分析“醉驾入刑”后,危险驾驶罪的实践应用中出现的问题,浅谈。醉驾入刑”后的法律完善。  相似文献   

12.
在现实生活中,对近亲属的财产犯罪屡见不鲜,但鉴于近亲属之间的亲权关系,立法对近亲属之间的财产犯罪往往不做犯罪处理或者酌情从宽处理.但司法实践中,夫妻一方伪造身份藏匿子女,向配偶索取钱财如何处理产生了较大的定性争议,此种行为是以无罪论还是以刑事犯罪论处、 以敲诈勒索定罪处罚还是诈骗,都存在较大争议.虽然刑法对两罪的行为方式规定不同,但在特定犯罪情境中,析解两罪以及"诈"的内涵意见不一,往往导致了敲诈勒索罪与诈骗罪的定性争议.  相似文献   

13.
金振宇 《时代经贸》2013,(14):131-132
《刑法修正案(八)》正式的将醉酒驾驶纳入刑法的调整范围内,这一立法规定的实现,对我国法律规定的完善有着极为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我国现行刑事立法的不足与缺陷,对在司法实践中法律法规的准确适用也是十分有利的,是法律公平正义的直接体现。然而,在本法启用的实践中,修正案八增设的危险驾驶罪仍存在些许不足,危险驾驶罪的设立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对醉酒驾车的行为起到了预防效果。但是由于各地各机关对酒驾的量刑与认定没有经验,从而出现了差异,本文联系实际案例,分析“醉驾入刑”后,危险驾驶罪的实践应用中出现的问题,浅谈。醉驾入刑”后的法律完善。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彩票事业的飞速发展,与彩票有关的犯罪也越来越多样化,然而刑法的规定却是相对稳定的,面对新出现的此类犯罪,有人主张应该对与彩票有关的犯罪单独立法予以规制;也不时有相关司法解释出台,讨论未经国家批准擅自发行、销售彩票构成犯罪的行为的定性,通过对非法经营罪的剖析,否定非法发行彩票构成非法经营罪的观点,依案件事实具体的情况,认定非法发行彩票的行为分不同情况构成赌博罪和诈骗罪,从而对无限扩张非法经营罪的处罚范围,进行检讨和合理限定。  相似文献   

15.
根据刑法的规定,盗窃信用卡和使用行为已被认定为盗窃罪,但在司法实践中对盗窃信用卡犯罪的具体问题仍存在疑问,如何对盗窃信用卡并加以使用行为认定成为学者们需要考虑的问题,本文通过展示了学者们观点并经过对比分析,就这问题的处理给出了具体的意见.  相似文献   

16.
江河 《经济师》2006,4(4):23-23,103,142
诈骗犯罪由来已久,起源较早。其直接侵犯的是财产所有关系,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各国历代统治者无不重视运用刑法武器严厉打击这种犯罪。当前我国正在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在商品生产、流通等领域以及资金市场中的诈骗犯罪活动十分突出,同时大量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涌现。现行刑法虽然对诈骗犯罪的规定很完善但立法规定毕竟是有限的,实践中对诈骗罪的认定仍存在许多疑难问题。因此,有必要认真研究与诈骗罪定罪量刑相关的一些问题,从而更好地指导立法与司法实践。  相似文献   

17.
妨害信用卡管理罪的设立,进一步完善了中国信用卡犯罪的刑事立法,对于保护银行等金融机构和公众的合法利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该罪规定了四种行为方式,在司法实践中,对于此四种具体行为方式的界定亟需明确。因此,对于妨害信用卡管理罪四种行为方式中具体问题的理解,提出看法,以期对司法实践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8.
季明 《时代经贸》2012,(20):69-69
涉案数额的多少是侵犯财产犯罪案件定罪量刑的主要标准,为了正确适用刑法有关侵犯财产犯罪的部分条款,避免刑事司法活动中的主观随意性,维护法律的统一和尊严,保障刑事司法的公正与效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和有关司法解释,各地结合本地司法实践,对认定侵犯财产犯罪案件的数额做了较为具体的规定,规定了常见侵犯财产犯罪案件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以及特别巨大的标准。但如何认定常见的侵犯财产案件的数额却是困扰司法实际的一个难题,本文将就司法实践中常见的多次实施同种侵财行为数额的认定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环境经济》2013,(7):6-7
最高人民法院日前举行新闻发布会,公布《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解释》共计12条,主要规定了8个方面的问题。《解释》界定了严重污染环境的14项认定标准。污染环境罪是环境污染犯罪的基本罪名,《刑法修正案(八)》将其入罪要件调整为"严重污染环境"。根据法律规定,结合司法实践,《解释》列举了认定"严重污染环境"的14项标准:(一)在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自  相似文献   

20.
我国现行刑法对于金融犯罪的规定于刑法分则第三章第四节和第五节中,金融诈骗罪与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并列,各自成一节.这种立法分类不论从立法发展过程、分类依据还是从逻辑的角度来看,都是值得商榷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