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政府机构把政务微博作为政务信息的第一发布渠道。但由于某些党政干部对微博传播规律掌握不足,政务微博运营状况良莠不齐,部分政务微博信息发布少、网民关注度低,难以发挥了解民情、引导舆论作用。根据近年来发生的典型案例,分析政务微博运营管理的典型问题,为提升政务微博传播力、影响力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为相关政府部门加强政务微博运营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微博作为一种新的舆论平台为公众提供了更大的话语空间和自主性,全国范围内兴起政务微博建设的热潮。2010年1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是迄今为止全国唯一以产业转移为主题的区域发展规划。文章通过对皖江示范区政府官方微博建设的研究,探讨皖江示范区政府官方微博建设的成效及不足,为皖江示范区政务微博建设提出可供参考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微博时代,各级政府机构及官员相继建立政务微博。政务微博群相继亮相,政务微博规模扩大,覆盖面拓宽,制度化建设起步,微博运作日益成熟。可以通过建立健全的联动机制、明确政务微博定位、转变政务微博的语言表达方式、实现官民互动等方法,以促进政务微博的可持续发展,进一步优化微博问政制。  相似文献   

4.
微博、微信作为当前最为流行的新媒体,兼具通信、社交、服务等多种功能.我国各级党政机关通过开通政务微博、微信公众平台来加强应急管理、舆论引导和公益服务等活动,“微政务”的理念已经普遍被人民群众所接受.在媒体融合不断加快的今天,利用新媒体办好“微政务”成为当前做好群众工作所必须面对的问题.随着官方认证的政务微博、微信日益增多,覆盖面逐渐扩大,人民群众对“微政务”的服务水平也有较高的期待,加强“微政务”建设,创新微政务工作方法,是未来一段时期做好群众工作所必须面对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国政务微博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发挥了积极作用。党政部门应该主动学习微博、运用微博、管理微博,只有这样才能健全网上舆论引导机制、激发社会活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6.
目前,政务微博已经成为政府和官民互动沟通的重要平台,为塑造政府形象起到了良好的作用。但同时由于网络自身的开放、隐蔽、虚拟等特点,政务微博也会产生出一些对政府形象负面影响的问题。因此,文章提出政务微博塑造良好政府形象的相关建议,包括明确政务微博定位,建立专业团队运营维护,制定舆情应急措施,改进评估机制等。  相似文献   

7.
李言  罗艳霞 《魅力中国》2014,(25):41-41
微博问政催生了政府行政管理创新与变革的新思维,拓宽了政务公开的渠道,促进了政府决策的科学化,助推了政府部门的依法行政。为了不断提高微博问政的能力和进一步推进政府行政管理改革,需要准确定位政务微博,提高政府机构的专业性,推进政务微博的常态化、制度化、分阶段建设。  相似文献   

8.
2011年以来,武汉政务微博发展迅速,覆盖广泛且影响力日益扩大;同时,也存在着整体影响力较弱、吸引力不足、互动性较弱、功能认识不够等问题.建议从明确微博定位、建立专业的微博运营机制、提高吸引力等方面加以改进,以推动武汉市政务微博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9.
柴红 《新西部(上)》2013,(11):116-116,98
本文阐述了议程设置对政务微博的重要意义及作用,探讨了政务微博主要议程设置机制的构建,提出了对策建议。要确保议程的准确性,设置以地方政府决策部署和事件基本事实为主要内容的议题;在实际操作中,应不断借鉴传统大众媒体议程设置的优点,来不断优化政务微博的议题设置。  相似文献   

10.
政务微博作为政府执政理念创新的实践平台,近年来的发展有目共睹.政务微博是党政机关和政府部门与微博社交媒体交互发展的新平台,是创新政府管理方式的全新尝试.随着政务微博的运营,其服务群众,解决问题,公开政务,上访纠错等功能不断创新,成为群众与政府沟通的良好渠道.本文通过分析吉林省政务微博发展现状,以期提出更多创新方式和对策,推动政务微博的更好发展.  相似文献   

11.
政务微博,是政府的官方微博,它具有使人信服的力量和威望。本文从实证角度出发,将九个具有代表性的政务微博按其特点进行了分类研究,探讨了优秀政务微博传播规律和社会评价体系,以促进我国政务微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政务微博是互联网时代政府顺应历史潮流、探索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举措,在发布政务信息、加强政民互动、应对突发事件、塑造口碑形象等方面发挥着积极有力的作用.但由于发展时间尚短,前期发展过快,政务微博在发展传播过程中也暴露出不少问题.如何呵护这个新鲜事物健康成长,推动政务微博又好又快发展,使其成为政府政务信息体系中的中坚力量,成为政府和公众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苏锋  郭焕玲 《魅力中国》2014,(16):279-279
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互联网第一大国,网民总数超过4.85亿。特别是微博出现后,中国互联网获得了言论与力量的“聚合加速器”,中国微博用户每日发布的信息量已近2亿条,微博名“微”力不微,对现实社会的冲击力日益凸显。油田开通政务微博已刻不容缓。本文从油田政务微博建立的重要性、必要性和实用性出发.谈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
21世纪的互联网是微博独占鳌头的时代。全国各地各级政府部门积极开通微博,使用微博,政务微博呈现井喷式发展。但多数政务微博定位不清,粉丝数少,活跃度低,原创内容较少,引起民众不满。采用文献分析法分析当前新浪政务微博的发展困境,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李临彧 《老区建设》2013,(16):50-53
政务微博之于高校管理与行政运作具有重要意义,尽管高校政务微博已颇具规模,但与公众的信息渴望仍有差距。基于此,文章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高校政务微博的优势、困境、机遇、威胁进行了梳理,并在这一过程中,提出了高校政务微博的具体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6.
随着新媒体的迅速发展,以政务微信、政务微博等为主要方式的政务服务模式在中国得到了快速发展。其中,政务微信的逐渐广泛使用,为政民沟通提供了新途径,群众办事更加便利。但是,政府部门也要提高警惕,重视政务微信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分析了政务微信的功能及其在发展中面临的各种问题,并提出了完善政务微信运行管理机制和完善信息公开制度等建议。  相似文献   

17.
互联网新媒体的迅速发展,推动了政务服务模式的优化升级,以微信、微博为传播媒介的"双微联动"已成为中国政务新媒体发展的新型模式.本文基于政务微信和微博的实践效果,分析了政务服务"双微联动"模式的功能、特点以及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双微联动"模式存在政民互动不足、忽视公众实际需求、缺乏推广技巧和专业化的运维人员等问题,最后从功能整合、模式升级、专业化运维和渠道建设四个方面阐述了政务服务"双微联动"模式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今年以来,"政务微博"发展迅猛。根据腾讯微博官方统计,目前中国共有万余个政务机构以及公务员开通微博,遍布34个省级行政区划。  相似文献   

19.
如今,政务微博正进入井喷期。政务微博数量虽多,但运用效果却不尽人意。有舆论批评说,"当前政务微博群体中80%患上了‘痴呆症’,既‘盲’又‘聋’,自言自语。",难以履行"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的职能,更莫提贴近民生了。政务微博一旦患上"痴呆症",就无生命力可言,而其作用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机器学习算法收集和整理了中国县级政府政务微博的运营信息,匹配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hina Family Panel Studies,CFPS)2012-2018四轮调查数据,探讨了政务微博如何影响居民对地方政府的信任水平。研究发现,县级政府开通政务微博后,当地居民对县级官员信任程度较均值水平提高11.63%。县级政府发布的政务微博数量越多,居民对县级官员信任程度越高。异质性检验、移动份额工具变量和平行趋势检验等均支持这一结果。本文从“技术赋能”角度丰富了数字政府运用影响政府信任的相关机制研究。县级政府可以通过发布政务微博缓解政务信息不对称,提升政府信任水平,并可以通过转发上级政府微博提升政府信任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