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民间金融规范发展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璐 《经济研究导刊》2009,(11):127-129
民间金融问题既是一个现实的问题。也是一个理论问题;它往往既是金融创新的源泉,也是金融制度变迁的初始状态。改革开放几十年来,不论政府态度如何,民间金融活跃的现实是毋庸置疑的。但民间金融囿于自身的特点和弱点,在促进了国民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给社会经济运行带来一定的不稳定因素。因此,对我国民间金融运行特征及其影响分析,探讨其未来的规范发展路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规划农村民间金融发展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民间金融已成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金融支撑点,对于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稳定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推进器”。我国对金融业管制历来严格,对农村金融业管制更为严格,但是严格管制并没有也难以制约农村民间金融的存在与发展。本文主要从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出发,探讨合理规划农村民间金融发展,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我国的民间金融内生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民营经济的发展和正规金融制度供给的缺陷与不足是民间金融产生的诱因.民间金融的存在有助于经济的增长,但也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本文以2011年的温州借贷危机为出发点,从制度变迁、产权理论的视角分析了国有金融产权、地方政府和民间金融发展之间的关系,并通过民间金融贷款的边际成本曲线分析了其演进路径,解释了民间金融发展近年来逐渐趋缓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金融增长和我国政策改变的相关关系的理论为基础,建立回归计量模型,对我国农村民间金融发展与经济政策之间的联系进行分析,发现我国农村民间金融发展对于经济政策总体来讲是呈相关增长的。并结合模型分析以及我国农村民间金融发展的现状,提出我国农村民间金融改革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民间金融与农村中小企业融资的互动机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丁明 《财经科学》2010,(3):30-36
农村中小企业是农村主要的经济主体,资金短缺是其发展的主要瓶颈。我国金融制度安排和农村中小企业巨大资金需求,又为农村民间金融提供了运行基础和发展动力。从另一个角度讲,民间金融发展又加快了农村中小企业发展,促进经济增长。因此,政府对农村中小企业应采取疏的措施,规范农村民间金融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我国农村民间金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民间金融健康发展对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指出我国农村民间金融在金融制度、金融信用、内部经营管理、运作机制和影响宏观调控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明确农村民间金融法律地位、规范民间金融发展制度、改变政府角色定位、建立健全外部监管制度和推进农村利率市场化改革等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经济师》2018,(5)
随着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民间金融特别是农村民间金融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并且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三农"生产中的融资难的问题,对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影响重大。因其本身的形式多样、借贷规模大、融资利率高并具有弹性、缺乏规范性等特征,致使我国农村民间金融也存在许多问题,例如:组织结构不透明、风险大等等。文章以此为出发点,通过农村民间金融现状、对农村经济的影响、存在问题等方面对我国农村民间金融规范发展的机制进行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8.
陈星宇 《当代经济》2016,(24):76-78
当前,我国金融业发展步入新常态,在正规金融之外,民间金融经历了从金融抑制到逐步放松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民间金融形式不断创新,尤其是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使得民间金融的资金规模和影响范围急剧扩大,同时也滋生了诸多的风险隐患甚至爆发了多起危机性事件.为了控制金融风险,维护社会秩序,将民间金融纳入监管已是必然,而如何界定监管的边界便成为了首先要厘清的问题.本文以金融法价值目标为理论基础,从金融自由、金融效率、金融权利公平、金融安全及秩序的角度出发,阐述了如何整合各项价值目标以明确民间金融的监管边界.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非正规金融的发展问题受到普遍关注,已成为经济理论的热点问题之一。长期以来,我国大型企业与国有企业主要从正规金融获得信贷资金,中小企业主要从非正规金融获得信贷资金,形成了相对割裂的二元金融结构。学者们普遍认为金融抑制是我国二元金融产生的主要原因,弱化二元金融也成为了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原动力。始于2011年初的温州债务危机使非正规金融进一步受到广泛关注。加强民间借贷的疏导与监管、推动金融改革与创新、实现非正规金融的阳光化与合法化等日益成为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10.
民间金融本身的比较优势使其具有不可替代性,是民间经济活动资金需求得不到满足的情况下自发产生的,是金融生态自我调节的产物。由于我国民间金融的不规范性,国家对民间金融的界定不清晰,使得民间金融存在着许多问题:如利率失控、借助法律手段较少、容易产生经济纠纷、法律法规不健全等等。因此,政府必须对我国的民间金融加以规范,如明确民间金融的合法地位,加强监管等。我国的民间金融应该走出一条"需求分析——功能定位——制度设计——法律规范"的路子,法制化是我国规范发展民间金融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