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今年正值辛亥革命爆发100周年。作为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和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先导者,孙中山被西方学者视为20世纪东方世界的政治伟人。破解民生经济问题是孙中山所处时代最突出的历史使命,也是中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长期面临的历史使命。孙中山的民生主义经济思想具有显著的时代价值,不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也是孙中山贡献给全人类的一份珍贵遗产。  相似文献   

2.
本文认为孙中山的经济思想是他的思想遗产中最具特色的部份,其主要内容是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两大纲领。孙中山主观地认为自己的民生主义学说是要“预防”资本主义,是要搞社会主义。而实质上他主张的却是废除封建主义,发展国家资本主义与中小的民族资本主义。孙中山的民生主义虽然最终破灭了,但它的出现,毕竟代表着我国走向科学社会主义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历史阶段。孙中山的民生主义学说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思想的最高成就。  相似文献   

3.
在孙中山最后10年的政治生涯中,宋庆龄无疑是他最忠实的战友、助手和学生。而在孙中山逝世后,宋庆龄继续高举孙中山的旗帜,捍卫和发展了孙中山思想中的革命性精髓,使之反映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新阶段的历史特点。宋庆龄对包括民生主义在内的三民主义,作了重大的拓展。她准确地把握了孙中山所倡导的民生主义的基本课题——土地问题,对孙中山还未来得及充分展开或未能完全认识的部分加以补充和发  相似文献   

4.
今年是孙中山先生诞辰125周年。作为中国近现代史上的杰出人物、广东地区诞生的历史伟人,孙中山的思想和实践很值得我们深入探讨。本文从一个新的角度,对孙中山晚年民生主义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不失为一家之言,仅供广大读者及有关学者专家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5.
吴琳  刘丹 《经济研究导刊》2011,(36):264-266
民生主义是孙中山的信仰,是其三民主义的最终主旨与归宿,也是孙中山终其一生的奋斗目标。从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反思孙中山民生主义思想内涵。指出民生主义思想的阶级基础、解决民生问题的机制保障、社会发展目标与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理想深度契合。最后指出,孙中山之民生主义思想对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民生思想的理论警醒和现代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试论孙中山的生产布局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中山先生不仅是一个伟大的革命家,也是一个具有宏伟抱负的经济思想家。早在民国元年,南北统一后,孙中山辞去了临时大总统的职务。不久出任全国铁路总办。着手制定了在中国修筑二十万里铁路的计划,潜心规划将来。他认为三民主义“惟民生主义至今尚未达到。然民生主义关系到国民生计至重,非达到不可。使大多数人享大幸福,非民生主义不可”。但是孙中山的美好愿望被残酷的现实一次次击得粉碎,“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他以坚韧不拔的精神,经过多年的努力,终于使一部气势磅礴的建设现代化的蓝图展现在人们的眼前,这就是著名的《实业计划》。  相似文献   

7.
21世纪以来,国内有关孙中山社会主义思想研究文献依然较多,主要集中在孙中山社会主义思想与民生主义关系、社会主义思想来源、社会主义思想主要内容以及对社会主义思想评价等方面。这些研究,无论广度还是深度,都已经达到了一个较高水准,但依然存在着一些不足,尤其是缺乏如何以孙中山社会主义思想具体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孙中山的民生主义,以国民党一大《宣言》为标志,分为新、旧民生主义。新民生主义与旧民生主义相比较,“新”在哪里?新民生主义与新民主主义的经济之间有什么异同?本文就这两个问题作一粗浅探讨。  相似文献   

9.
振兴实业是孙中山“民生主义”中关于经济建设思想主要组成部分,是孙中山“以冀一跃而登中国于富强隆盛之地”实现中国近代化理想的主要途径之一。在长达四十年的革命生涯中,在探求和熔铸、“民生主义”经济纲领的同时,他尤为注重振兴实业对改变中国积贫积弱落后面貌的作用。民国建立之初他以“生平之抱负与积年研究之所得,定为建国计划,举而行之”,并在1917年至1919年间呕心沥血地制订了规模宏伟而又具体翔实的《实  相似文献   

10.
台湾经济能取得跻身亚洲“四小龙”的成就,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在很大程度上实践了孙中山民生主义的经济纲领。然而,台湾发展公营企业的一些政策方法及其后果也存在严重背离民生主义经济纲领的情况。而以公营企业问题为焦点的民怨上升则是其大选失败、政权易手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凡耕耘于中国近现代史研究园地,尤其是着力于孙中山研究的史学工作者对韦杰廷这个名字大抵不会陌生。这位湖南湘潭师范大学的教授除了从事作为大学教师所必须完成的工作之外,勤于笔耕,著述颇丰。在纪念辛亥革命80周年前夕,他又把25万言的力作《孙中山民生主义新探》(黑龙江教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的历史地位与孙中山可以相提并论.孙中山生前的规划筹谋的国家建设,在邓小平手上已完成百分之七十以上.只有深入了解并发扬光大邓小平的思辩方式和发展战略,才能完成中国全方位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3.
选择服务型乡镇政府建设作为下一步乡镇机构改革的目标具有历史必然性。服务型乡镇政府建设研究的框架为:目标模式、实践困境和实施战略;改革遵循这样的一个思路:目标模式的确定主要源自于理论设计,但目标产生及修订的过程也受到实践困境的影响,在目标与实践互相适应、动态调整的基础上产生下一步乡镇机构改革的实施战略。  相似文献   

14.
本文旨在探究儒家的当代新外王之进路。为此,本文依据历史论证了儒家之为中华性之本,进而对华夏治理之道的历史实现形态略作探讨,揭示了封建制和董仲舒等汉儒推动实现之士大夫与皇权共治体制的宪政主义性质,以及儒家的民生主义取向和其制度原理,并据此指出,儒家是宪政主义的、民生主义的,"儒家宪政民生主义"是一个圆融而自洽的整体治理规划。  相似文献   

15.
"立象以尽意"是一个哲学命题,它反映的是存在和表达方式之间的关系。经由哲学领域发展到文学领域后,这一命题对中国古典诗歌创作产生了重大影响,成为古典诗歌创作的范式。诗人们的创作遵循"言不尽意———立象以尽意"这一思维模式,从语言之"象"、无形之"象"、有形之"象"三个方面,试图在诗歌中树立起一个大于语言本身的"象",从而来实现"尽意"的目的。正是这种创作范式,形成了中国古典诗歌含蓄隽永、意境深远的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16.
基于发展观演变的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及空间格局调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剑林 《经济地理》2007,27(6):896-899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经历了“平衡发展观→非均衡发展观→非均衡协调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演变,这些变化和调整,对不同历史时期和发展阶段的中国区域经济空间布局、推进东中西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都产生过重大影响.尤其是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有着深刻的逻辑规律,是我国宏观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演变的历史必然.文章提出现阶段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可称为区域统筹协调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7.
从毛泽东到胡锦涛——中国区域经济思想的历史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城经济发展战略的制定,关系到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和经济绩效.建国五十多年来,我国区城经济发展思想经过了从平衡发展、非均衡发展、区域协调发展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演变过程,并在不同的时期,影响着我国区域经济政策的制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对从毛泽东到胡锦涛的中国历代领导人的区域经济思想进行述评,揭示了中国区域经济思想的历史演变.  相似文献   

18.
广东模式的基本特征是具有较多的市场机制、社会自治、改革精神。本文把广东模式置于钱塘江以南中国的文化一政治框架中,对上述特征的文化一政治原因略作考察。本文分析指出,钱塘江以南中国较多保存儒家文化,这让该地区基层社会之组织化程度较高,这对其经济、社会、政治生活均产生重大影响,从而形成了“儒家式现代秩序”之雏形。广东模式的真正价值正在于儒家与现代于相契中共生,广东未来发展战略的制定,应保持足够的文化自觉。  相似文献   

19.
TPP影响下的中国区域发展战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PP是全球经济一体化受阻、区域经济蓬勃发展潮流下出现的一个区域协定,其产生有特殊背景,内容也较其他协定不同.TPP的出现直接影响着亚太区域的经济合作,对中国的区域发展战略也有重大影响.TPP对中国是机遇还是挑战,应结合其他亚太一体化发展模式,从贸易创造效应方面进行客观分析,以开放的态度选择中国的区域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20.
关于云南省绿色经济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认为云南省提出的建设绿色经济强省的设想和规划是云南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迈向新的重要历史时期的重大战略抉择,勇于开拓创新,符合云南实际,是云南在21世纪初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思路。这个战略抉择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它将对云南省乃至中国21世纪的区域分工格局和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