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伟杰 《新财经》2004,(12):112-112
按国家发展规划,2004~2010年是中国海洋石油快速发展的时期,国内海洋原油产量将在2003年的基础上增长一倍。为此,中国必将加大海洋石油开发力度,今后五年将投资1200亿元用于开发海洋石油。海油工程(600000)作为中国惟一一家拥有海洋石油开发专营权的大型集团公司——海油总公司的下属专业公司,目前占据了国内海洋石油工程服务市场90%的市场份额。未来,快速大规模扩张是海油工程最重要的工作之一,也必将引发公司进入快速增长期。垄断地位海洋石油工程行业属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行业,具有高投入、高技术含量和高风险,行业进入壁…  相似文献   

2.
方平 《港口经济》2014,(4):62-62
正今年3月,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与招银金融租赁有限公司合作,借助东疆保税港区船舶租赁平台,完成了"海洋石油289"轮租赁业务。此项业务的完成,标志着东疆租赁业在特种工程船进口租赁方面填补了国内空白,丰富了东疆船舶租赁模式,对我国航运产业将产生深远影响。据了解,该船由世界知名船舶工业公司VARD专为海洋石油水下工程设计建造,主发电机组、推进系统、动  相似文献   

3.
近10年来,我国新增石油产量的53%来自海洋,2010年更是达到85%,这意味着对于拥有了300多万平方公里海域的丰富资源的中国来说,海洋石油大开发的时代已经到来。  相似文献   

4.
《中国招标》2004,(12M):61-61
近日,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与天津大港油田集团石油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实施战略重组,在河北省廊坊市组建了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工程有限公司。这个公司将长输管道储运工程与油气田地面工程、滩海油气田开发工程、海洋油气开发陆上终端工程进行有机结合,它标志着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工程有限公司作为我国专业化的管道建设企业,在进行了30多年的陆上管道建设之后,将向近海管道建设发展。  相似文献   

5.
在海洋现有和潜在的资源中,如深海油气资源、大洋多金属结核、新型天然气水合物等资源具有很好的科研与商业应用前景。我国200米水深大陆架区域130多万平方公里,油气盆地面积近70万平方公里,海洋油气资源开发已经成为海洋产业中发展最快的新型产业,而最为现实的是深海石油资源,全球海底石油和天然气储量约占世界总量的45%,年产量也占到世界石油总产量的30%左右,国外石油公司开始从勘探较多的陆架海区逐步转向寻找深海油气藏。  相似文献   

6.
《环渤海经济瞭望》2004,(11):i011-i011
渤海石油采油公司创建于1967年,隶属于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是中国最早成立的从事海洋石油开采的专业公司。30年的风雨带给渤海石油采油公司是雄厚的资产实力、强大的技术能力、丰富的海洋石油作业经验和高效的管理水平。公司先后取得IS09001质量管理体系和OHSAS18001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国际认证。公司现有1699名在职员工,其中120多人拥有中高级技术职称,1200多名技术人员持有专业  相似文献   

7.
《中国科技产业》2010,(2):140-140
当今世界最先进的3000米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海洋石油981”在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顺利出坞,标志着我国跻身世界海洋深水装备领先行列。  相似文献   

8.
塘沽海洋高新技术开发区经过十余年发展,2006年规模以上企业地区生产总值达38.6亿元,初步形成了"151"的产业结构,即一个海洋石油陆上服务产业基地,机械加工和零部件制造、海洋和港口工程装备、自动化设备和电子元器件制造、新材料、海洋食品五个主导产业,一个中小企业孵化基地.海洋高新区与临港工业区、中心商务区共同组成了塘沽区的三大重点发展区域,是沿京津塘高速公路高新技术走廊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
21世纪将是人类认识、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的新世纪,21世纪也将是人类争相发展海洋经济的世纪。的确,海洋石油天然气勘探和开发潜力巨大;海洋生物、矿产、化学、医药资源丰富;海洋锰结核中的金属足够人类使用上千万年;海洋给人类提供的食物能力相当于世界所有耕地的1000倍,每年提供的产品至少可以养活300亿人。20世纪60年代以来,  相似文献   

10.
天津发展海洋高新技术产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现状概述1.发展分析。改革开放以来,天津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已具一定规模的海洋高新技术产业主要有海洋油气业、海水淡化业等,海水综合利用和海洋化工也有一定的基础。(1)海洋油气业是现代海洋开发中典型的高新技术密集产业。天津近海油气开发早,是我国第二大海上石油开发基地,现已进入收获期,将成为天津海洋经济新的增长点。通过自营和合作,已在渤海海域相继发现53个含油构造,发现石油地质储量30亿吨,天然气储量1300亿立方米,并已建立了7个油气田。到2005年,将建成年产2000万吨的海洋石油基地,其石油产量占…  相似文献   

11.
海洋石油生产平台是海上油气生产的大型装置,由于生产和人员生活需要,需要定期从陆地补充大量淡水,运送周期长、费用高。本文通过对南海自然降雨资源量分析,雨水收集经济性评估,提出平台雨水资源收集及处理方案。通过对雨水综合利用,可实现对海洋石油平台淡水的补充,对节能减排及降低海洋石油平台综合费用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中国科技产业》2011,(7):69-69
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世界上第一艘同时具备3000米级深水铺管能力、4000吨级重型起重能力、DP3级全电力推进动力定位及自航能力的新型工程作业船“海洋石油201问世。该船集成创新了多项世界顶级装备技术,标志着中国在海洋工程装备领域已具备了自主研发能力和国际竞争资格。  相似文献   

13.
9月18日,山东省胜利石油工程技术创新基金会在胜利油田成立,中国工程院院士顾心怿登台致辞。他语重心长地用自己成长的经历,鼓励年轻的石油工程科技人员胸怀大志,刻苦钻研,成为石油工程领域的栋梁之才。  相似文献   

14.
《海外经济评论》2005,(28):29-31
【美国《华尔街日报》7月5日】中国国有石油企业中国海洋石油(中国)有限公司(CNOOC Ltd.,简称:中海石油)以185亿美元竟购加州联合石油(Unocal)在部分美国团体、国会议员和其他人士当中掀起了一轮恐华症,他们希望阻止此项交易,不让美国宝贵的油气资源落入中国企业手中。  相似文献   

15.
《高科技与产业化》:石油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里仍将是人类的主要能源,随着陆上可采石油储量日益减少,人们把目光转向了蕴藏丰富资源的海洋,请您给介绍一下国内外海洋资源开发的有关情况。  相似文献   

16.
《东北之窗》2010,(4):96-98
英阿马岛再起争端 2月19日,马岛议会为英国渴望石油公司“海洋守卫者”号进行勘测亮出“绿灯”。英国渴望石油公司负责人称:“我们的钻探平台从来不靠近阿根廷水域,所以根本没必要获得阿根廷政府的所谓批准。”  相似文献   

17.
中国海洋油气储量丰富,据国家海洋局有关领导透露,我国海洋石油资源量约240亿吨,天然气资源量14万亿立方米。被称作第二个波斯湾的中国南海,和墨西哥湾、巴西海域、西非海域一起并称世界四大深水油气区。资料显示,仅在南海的曾母盆地、沙巴盆地、万安盆地的石油总储量就将近200亿吨,  相似文献   

18.
国内扫描     
《中国经贸》2014,(23):9-10
国家石油储备一期工程建成投用 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消息,国家石油储备一期工程包括舟山、镇海、大连和黄岛等4个国家石油储备基地,总储备库容为1640万立方米,储备原油1243万吨。其中:舟山国家石油储备基地库容为500万立方米,储备原油398万吨。镇海国家石油储备基地库容为520万立方米,储备原油378万吨。大连国家石油储备基地库容为300万立方米,储备原油217万吨。黄岛国家石油储备基地库容为320万立方米,储备原油250万吨。  相似文献   

19.
我国"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海洋工程结构浪花飞溅区腐蚀控制技术及应用"课题实施方案论证暨项目启动会,近日在青岛市举行。这一项目以我国海洋石油平台、海港码头和跨海大桥等重大海洋工程设施为研究对象,通过科研院所和企业的联合攻关,可以显著提高海洋工程重大工程设施的腐蚀防护和控制技术水平,建立海洋工程设施浪花飞溅区腐蚀风险评价标准和适用于海洋工程设施的通用防腐蚀保护技术产品和技术标准,为我国重大海洋工程建设和工程设施腐蚀控制提供技术支撑和保障,带动一批相关海洋防腐蚀产业的发展。(新华网)  相似文献   

20.
目前,国际上FPSO的发展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FPSO功能多样化、FPSO的规模大型化(吨位越来越大、油气水处理能力大为提高、电站规模越来越大、模块的规模和重量增大)、FPSO作业水深范围越来越大、系泊方式多样化、材质等级提高、规范与标准不断出新、引入节能与环保理念等。小型可移动式生产储油装置也有长足进展,出现了圆形FPSO、自升式生产储油装置等,这些装置很大程度上解决小油田与边际油田开发,为海上油气提供了崭新的发展机遇。FPSO在开发海洋石油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中储油是FPSO最重要功能之一,虽然海洋石油开发工程领域已不断地涌现出新型设施或新型平台,就储油功能而言,FPSO仍处于不可动摇和不替代的作用,而FPSO定位系泊设施更是日新月异,给我们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我们提出了八角形FPSO与浅水系泊系统的新概念,反映了该研究领域的前瞻性与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