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稻-藕-鱼”套种套养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通过对稻藕套种、稻田养鱼和藕田养鱼的综合技术进一步探讨创新,宾阳县的黎塘、宾州等乡镇以及贵港市覃塘区,已经由示范项目种养到逐渐推广发展该项立体种养技术,开展"稻藕鱼"生态立体种养可达到促进种植业与养殖业和谐发展,提高经济收入。现就宾阳县稻藕鱼套种套养的技术要点介绍如下:一、稻藕田的基本条件用于发展稻藕田养鱼的田块,要优先选用靠近水源、水量充足、水质较好,且进、排水又比较方便的田块,面积5~  相似文献   

2.
一、养虾藕田的准备 1、田块要求:养殖青虾的藕田,要求水源充足,水质优良,无污染,进排水方便,保水、保肥能力强,洪水时不会被淹,枯水季节田内不会干涸。敌害生物要较少等,田块面积一般在2000m^2~4000m^2为宜。  相似文献   

3.
<正>为了开发利用当地的藕田资源,实施藕田种养结合,发挥藕田生态系统的最大负荷量,山东省汶上县水利局水产站于2007年在汶上镇岗子村、郭仓乡刘庄村进行了藕田生态养殖克氏螯虾试验。试验藕田面积25亩,平均每亩产藕2146.8kg,产克氏螯虾88.6kg,  相似文献   

4.
<正>藕田养蛙套鱼既能为藕田治虫而节约农药,又能以蛙粪养鱼而节约饲料,鱼粪又是藕田的优质有机肥,产品更是无公害的绿色食品,从而达到藕、蛙、鱼三丰收,是投资少、见效快、效益好的立体生态农业好项目。其技术如下。一、藕田选择:藕田应水源充足,无污  相似文献   

5.
<正>第七章小龙虾与水生作物综合种养77.如何在藕田里养殖小龙虾?在藕田中养殖小龙虾,是充分利用藕田的水体、土地、肥力、溶氧、光照、热能和饵料生物资源等自然条件的一种养殖模式,能将种植业与养殖业有机地结合起来,可达到藕与小龙虾双丰收,这与稻田养小龙虾的情况颇有相似之处。我国华东地区、华南地区的藕田资源丰富,但是进行藕田养殖小龙虾的很少,使藕田中的天然饵料生物白白浪费,单位面积的藕田的  相似文献   

6.
<正>我县有十多万亩藕田,是种藕大县。但部分藕田由于多年单一种植,使产量下降、品质退化、效益降低,亟需轮换茬口。为了寻求新的种养品种替代种藕,笔者经过几年的藕田套养小龙虾试验,取得了成效。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一、改良藕田养殖环境1.清淤整埂。老藕田淤泥较多,套养小龙虾应清除圩槽沟过多淤泥、整做修补塘埂;如果藕田埂低窄,不利于小龙虾防逃管理,利用冬春季节在藕田四周开挖圩槽沟,取土加高加宽塘埂,使四周塘埂宽1.8m以上,高度应保持汛期不满水。2.清杂晒塘。在荷藕发芽前排干田水,进行适度晒田;并人工拾除荷藕残存  相似文献   

7.
藕鳅共作是一项高效立体种养模式,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首先,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一地两用,藕鳅共生,充分挖掘了土地的生产潜力;其次,可以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一水两用,使水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具有开源节流的功效;第三,藕鳅共作是一种循环生态模式,成本低,效益高,农药使用量小,所生产的莲藕和泥鳅都是无公害绿色食品。一、藕鳅共作田块的基本条件和田间设施1.基本条件水利条件的好坏,是藕鳅共作效益高低的关键。因此,养泥鳅的藕田须有较好的水利设施,水源充足,水质无污染,排灌方便,天旱不干,洪水不淹。  相似文献   

8.
在藕田藕池中饲养克氏原螯虾,是充分利用藕田藕池水体、土地、肥力、溶氧、光照、热能和生物资源等自然条件的一种养殖模式,能将种植业与养殖业有机地结合在起来,可达到藕、虾双丰收,这与稻田养鱼养虾的情况颇有相似之处。我国华东地区、华南地区的藕田藕池资源丰富,但进行藕田藕池养鱼养虾的很少,使藕田藕池中的天然饵料生物白白浪费,单位面积的藕田藕池的综合经济效益得不到充分的体现。  相似文献   

9.
<正> 万年县90年代以来,湖云、齐埠、陈营等乡镇部分农民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利用低洼低产田栽种田藕,取得了高出种水稻3倍多的经济效益。近几年有少数藕农在藕田增养罗非鱼,使藕田又增加了一项收入。每667m~2藕田一般产鱼60kg左右,产值420元,可获利310元。现就藕田增养罗非鱼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正>利用藕田养殖泥鳅,不占用其他土地资源,节约养殖泥鳅成本,降低藕田害虫的危害,减少用肥量,可以大大提高单位面积的经济效益。1公顷藕田可以产出莲藕30t、泥鳅975kg,其收益可达12万余元。现将其养殖技术介绍如下:一、藕田条件用作养殖泥鳅的藕田要求水源充足、水质清新良好、进排水方便、光照充足、土壤要黏、腐殖质丰富,以利于莲藕的生长和泥鳅的天然饵料繁殖,田埂无  相似文献   

11.
<正>2009年,我们在渔业科技示范户中推广了藕田套养小龙虾养殖模式,取得了理想的效果。实践证明,通过套养小龙虾,藕田中的水草可作为小龙虾的天然饵料,既起到了为藕田生态除草的作用,又提高了藕田的利用率,龙虾的排泄物还为藕田增加了有机肥料,实现良性循环,属于种植和养殖互相利用,互相补充的创新模式,有条件的养殖户不妨一试。  相似文献   

12.
在藕田藕池中饲养克氏原螯虾,是充分利用藕田藕池水体、土地、肥力、溶氧、光照、热能和生物资源等自然条件的一种养殖模式,能将种植业与养殖业有机地结合在起来,可达到藕、虾双丰收,这与稻田养鱼养虾的情况颇有相似之处。我国华东地区、华南地区的藕田藕池资源丰富,但进行藕田  相似文献   

13.
<正>在广西很多地方种植莲藕往往是单一的种植模式,而利用藕田水体、肥力、生物资源等自然条件进行生态种养模式可达到藕、鱼双丰收。现综合广西宾阳县的藕田套养鱼模式归结出该种养模式的技术要点。一、养鱼藕田的选择1.水源、水质、土壤条件养鱼藕田要优先选用靠近水源、水量充足、水质较好(溶氧在4mg/L以上,酸碱度适宜,没有污染)且进、排水比较方便的藕田。藕田要有较强的保水、保肥能力。2.环境条件藕田要求环境安静,  相似文献   

14.
<正>在藕田中套养泥鳅是迅速提高经济效益、促进态环境的平衡一种好生产模式:藕田建设方法藕田要选在阳光充足的位置,地势平坦,排灌水方便,保水性好,能防洪防涝。藕田四周需加高加固,田深控制在50~60厘米,水深控制在20~30厘米,并在进出水口设置防逃网,以防泥鳅外逃。用水泥板立在田埂壁上,无水泥板亦可用厚一点的塑料膜代替,水泥板缝要用水泥封好。根据藕田的大小,栽种藕前要先在田中开挖一形、十形或井  相似文献   

15.
<正>藕田套养龙虾属于种植和养殖相互利用、互相补充的创新模式,其投入小、无风险、产出效益高,仅养虾增加的收入就可以抵充藕田的承包上缴。而且在荷藕采后的空闲期,套养龙虾,藕田中的水草作为天然的饵料,又  相似文献   

16.
<正>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低洼田地改藕田比较普遍。为了提高藕田经济效益,帮助农民增产增效,2011年我们根据农村养殖特点,在金湖县涂沟镇华庄村选择一个面积为8亩的池塘进行了藕田小龙虾生态养殖试验,获得了亩产小龙虾182.6kg,平均规格38g,河藕936kg,亩获纯利润达2766元的好成绩,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正> 鱼藕混作模式就是把种植业与养殖业结合在同一环境中,充分利用藕鱼之间的共生关系,立体利用藕田发挥藕田生态系统的最大负载量,使藕、鱼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提高了土地利用率,是一种集约经营的好形式。 一、环境条件 1、水源:水源以无污染的黄河水为好,因为这些水的溶氧量高,水中含养分较多,适宜养鱼种藕。井水作为水源,只能少量加入,并  相似文献   

18.
田藕、泥鳅种养结合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莲藕为喜温作物,适宜生长温度20~30℃,是传统的营养保健和食疗珍品,其悠久的种藕历史,一直承载着我县厚重的农耕文化情感与积淀。泥鳅为小型经济鱼类,属温水性鱼类,生长水温15~30℃,最适水温22~27℃;却食性较广而杂,素有"水中人参"之称;其高蛋白、低脂肪的营养,人们一直被其及较高的食用保健价值和药用功效所拥戴。一、模式概述藕田养鳅简言之即通过强化田块工程建设,选择将种植莲藕(水生经济作物)适当地套养泥鳅,改依赖化肥和农药  相似文献   

19.
<正> 采用藕田养鱼新技术,亩产鲜藕2000—3000公斤,鲜鱼50—100公斤,比传统的藕田养鱼法要提高经济收入30%以上。 1、建造鱼沟、鱼窝为鱼的活动、栖息提供有利场所,面积要占藕田总面积的10%以上,最好达到15%,鱼沟深宽各1米,鱼窝长宽各2米,深1.5米以上,沟与窝相通。 2、藕田在生产中、后期,水面大部分被荷叶覆盖,溶氧量一般较池塘低,浮游生物也较少,而底栖动物、水生杂草、昆虫则较多,藕田养鱼应以耐低氧,食性广的品种为主,如鲤鱼、鲫鱼、鳊鱼、团头鲂、青鱼、罗非鱼、鲶鱼等。放养草鱼要严格控制投放的数量、规格和时间,以免影响莲藕生长,草鱼投放时间在3—4月,7—8月可投放适当数量的夏花草鱼种,藕田鱼种投放密  相似文献   

20.
一、藕田养鱼的优点1、可有效利用藕田水面,增加经济效益。2、鱼吃掉藕田中的水草、浮游生物、昆虫幼虫及有机腐(碎)屑,即减少藕田中肥份的流失,又可减少藕田的虫害。3、鱼类在水体和土表层觅食活动,搅动水体,增加水中溶氧,促进土壤养分的释放和藕的生长。4、鱼类和饲料残渣,增加了肥力,促进藕的生长。二、藕田养鱼的条件1、田埂:加高加固田埂,田埂高度0.8—1.0米。2、拦鱼栅:在进、排水口安装牢固的竹木或铁丝网之类的拦鱼栅,拦渣防害进入藕田,防止鱼逃。3、鱼溜:鱼溜既可保(蓄)水,又是投饲喂养和收捕成鱼的场所。鱼溜一般设在排水口附近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