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贺信     
欣闻全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劳动模范表彰大会召开,谨向大会表示热烈祝贺,向受到表彰的先进集体、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示崇高的敬意,向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的同志们致以诚挚的问候!  相似文献   

2.
贺辞     
尊敬的各位劳模和先进集体的代表,同志们、朋友们:今天,我很高兴出席全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先进集体、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这是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发展史上的一件喜事、盛事。见到你们,使我不禁想起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我们大家一起为行业发展而共同拼搏的峥嵘岁月;见到你们,也使我对新世纪石油和化学工业美好未来的憧憬更加充满信心。  相似文献   

3.
[本刊讯](记者 孙琳 实习生 王丛伟)荣誉和鲜花属于光荣的劳动者.6月25日,全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劳模表彰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肩披绶带、胸戴红花,受到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与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的联合表彰.全国共有97个单位、269名个人分别荣获先进集体、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顾秀莲等领导出席会议并向获奖者颁奖.  相似文献   

4.
2005年以来,尽管石油加工业一直因受油价高涨的挤压而举步维艰,但我国石油和化工产品市场需求旺盛,价格持续走好,石油和化学工业的整体效益因此保持了较为快速的增长势头。据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最新数据快报显示,4月份,全国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共计20165家,  相似文献   

5.
5月1日,是全世界工人阶级和劳动群众的光辉节日.我们向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广大劳动者致以诚挚的问候!向为推动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发展与进步作出突出贡献的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致以崇高的敬意! 劳动成就伟业与辉煌.伴随着祖国铿锵前行的步伐,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690万员工用辛勤的汗水、卓越的智慧和持续的创新,使石油和化工行业成为国家的支柱产业,服务于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石油和化工行业广大员工用踏实劳动在中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谱写了绚烂篇章.  相似文献   

6.
<正> 全国劳动模范、共产党员张贞泉,是吉林化学工业集团化肥厂合成车间钳工班班长、工人技师。他参加工作30多年来,一心扑在事业上,敬业爱岗,任劳任怨,无私奉献。他刻苦学习文化技术知识,钻研专业理论,大搞革新改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实现革新和改造30多项,创直接经济效益360多万元,综合经济效益785万元,为促进企业生产发展、技术进步和效益提高做出了突出贡献。先后被授予全国化学工业劳动模范、全国劳动模范、吉林省特等劳动模范和吉林市特等  相似文献   

7.
2006年10月20日,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信息部在广东省深圳市召开了2006年全国石油和化学工业统计工作会议,参加会议的有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石化行业管理办公室、专业行业协会、三大石油公司的部分二级企业单位、化工行业重点企业的代表共240余人。这次会议得到了广东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的大力支持,广东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李旭东副秘书长到会祝贺并作了精彩发言。  相似文献   

8.
石油和化学工业是构筑浙江工业经济区域优势的重要行业之一、2004年浙江石油和化学工业取得了较快发展,全省规模以上企业完成销售收入1574亿元,比2003年增长37.4%;完成工业增加值304亿元,增长3.50%;实现利税181亿元,增长45.3%,其中利润110亿元,增长54.7%;全年产品产销率达98.6%。主要指标增幅均高于全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和全省工业平均增幅。  相似文献   

9.
2004年2月24—25日在北京召开了“全国石油和化工经济形势报告会暨2003年度石油和化学工业百强企业公布大会”,详细分析了2003年全国石油和行业生产经营形势并预测了2004年行业走势,本栏目内的文章为经济形势报告会会议资料的后半部分、  相似文献   

10.
加快石油化学工业的发展,是新疆实施优势资源转换战略,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实现与全国同步进入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多年来,在国家的关心和支持下,新疆石油化学工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形成了一定的产业基础和发展布局,石油化学工业已成为新疆国民经济中优先发展的主导产业。  相似文献   

11.
风神轮胎股份有限公司是世界轮胎23强,是中国最大的全钢子午线轮胎重点企业之一和最大的工程机械轮胎制造企业,公司现有职工5600余人.1990年底,林伟华开始了工会副主席、工会主席的工作生涯,而这一不解之缘竟延续了近20年.公司工会在他领导下被评为"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并多次评为省市"先进基层工会";基层支会被评为"全国模范小家";他本人也多次评为省、市优秀工会工作者".2008年林伟华光荣当选"全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劳动模范".  相似文献   

12.
一、当前石油、石化和化学工业的经济形势建国50年来,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急起直追地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所走过的路程,这是十分了不起的辉煌业绩。2000年,石油和化学工业销售收入达13389亿元,进出口总额达到740.9亿美元,实现利润突破千亿元。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今年上半年,全国石油和化工生产保持了快速增长的态势。即使7月份遭受高温酷暑及世界性经济萎缩的影响,生产增势趋缓,一些产品价格走低,但与去年同期相比,仍有74种类产品增长,占产品总量的65.5%经济效益持续提高。工业增加值继续…  相似文献   

13.
2006年5月,全国石化行业第一个循环经济现场交流会在首批循环经济生态试点城市贵阳隆重召开。该次会议由国家发改委和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组织召开,来自国家发改委、国家环保总局的有关领导以及全国各地石油和化工企业、行业协会的主要负责人380人出席。贵州省石秀诗省长到会并致辞。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李勇武会长作了题为“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循环经济。为实现石油和化学工业可持续发展而奋斗”的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14.
2004年是石油和化学工业取得快速发展的一年,受国内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的影响,电子通信、建筑建材、汽车、轻工、农业等相关行业发展迅速,拉动石油和化工产品需求大幅增长。同时,世界经济发展加快,对石油和化工产品的需求稳定增加,良好的国际形势为国内石油和化学工业的进出口繁荣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伴随着整个石油和化学工业走向复苏,国内产品积极的市场走势,  相似文献   

15.
新年祝辞     
各会员单位、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全体职工:在“十五”计划主要指标顺利实现的凯歌声中,我们迎来了新的一年。值此新年佳节到来之际,我代表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向各会员单位、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的全体职工和家属致以诚挚的问候和节日的祝福!对各会员单位和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广大企业对我协会工作的支持、帮助表示衷心的感谢!即将过去的2005年,是党中央统揽全局、科学决策,各地区各部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国家宏观调控,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共同努力取得辉煌成就的一年。与伟大祖国的发展同步,石油和化学工业全面完成"十五"…  相似文献   

16.
中国化工企业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永涛 《化工管理》2004,(10):12-13
过去的一年,化学工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全行业销售收入和实现利润分别比上年增长了27.49%和67.53%,其绝对值和增幅均创历史最高水平。事实证明,撤销了化工行政管理部门,化学工业照样能快速发展。据统计资料,2003年底,全国规模以上石油和化工企业一共有15713家。其中,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企业91家,石油钻采设备企业186家,石化企业749家(其中属中石油、中石化的约  相似文献   

17.
新年祝辞     
在发展和民革取得显著成绩的过程中,我们迎来了新的一年。值此新年佳节到来之际,我代表中国石油的化学工业协会向各会员单位、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的同行职工和家属致以诚挚的问候和节日的祝福!对各会员单位和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对我协会工作的支持、帮助表示衷心的感谢!  相似文献   

18.
国际原油价格回落.给下游石油炼制盈利带来契机。进入2006年12月份以来,尽管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利润下降幅度扩大.但精炼石油产品制造业亏损状况明显好转.化学工业效益也有良好表现,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盈利出现回升.利润额及增长幅度比上月均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9.
经国务院批准,国家石油和化学工业局于1999年1月12日至14日在北京召开了全国石油化工厅局长会议。国家经贸委副主任石万鹏同志到会作了重要讲话,上海华谊集团、山东石化厅、中国蓝星化学清洗总公司等十个单位在会上交流了经验。在会议开始时,李勇武局长代表局党组作了题为“加大改革力度,加速结构调整,着力提高石油和化学工业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报告,报告中总结了1998年全国石油和化学工业的工作,提出了1999年的目标任务。1999年石油和化学工业改革与发展总的指导思想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五大和十五届三…  相似文献   

20.
2006年5月28日,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了2006中国石油和化工民营企业发展会议。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会长李勇武,国家发改委中小企业司副司长王黎明,商务部产业损害调查局副局长刘欢,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副会长潘德润、孟全生、熊传勤、顾宗勤等领导出席了会议,来自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的民营企业家200余人作为代表参加,会议还邀请了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国化工报等媒体记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