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2005年第一季度,全国104个城市报送了本市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状况信息。这104个城市拥有市区人口1.72亿人,占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市区人口的65.9%;拥有市区从业人员(含城镇个体劳动者)6241万人,约占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市区从业人员的71%。与上季度相比,本季度的需求人数和求职人数分别增长了27万人和19万人;与去年同期相比,本季度的需求人数和求职人数分别增加了近62万人和31万人。与上季度相比,制造业用人需  相似文献   

2.
魏安学 《上海房地》2013,(11):10-12
经过持续十多年的高速增长,上海的房产市场长期处于高位运行,笔者试就未来房价的走向略作粗浅的分析。一、房价走高因素分析(一)常住人口住房的需求2010年上海常住人口230266万人.比2000年160860万人增加了69406万人。其中91、来常住人口从2000年的31349万人增加到2012年的96024万人.增加了2.06倍。增加的人口,需要衣食住行。除租赁满足外来人口居住需求以外.外来常住居民购房需求呈刚性状态,其住房需求比已经拥有住房的原上海户籍居民的需求明显大了许多。但是,不利的因素是.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年轻人口逐渐减少,城市化进程可能不再具有这方面的后劲。  相似文献   

3.
基于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采用MRIO模型测算1995~2009年中国增加值出口的变动趋势,并采用结构分解方法分析了9种因素对中国增加值出口变化的影响。结果显示,1995~2009年外需引致的中国增加值出口由1425亿美元增加到10396亿美元,增幅高达629.36%,增加值出口对于国内增加值创造的重要性在不断提高;外国最终需求的来源地结构变动、中国前向国际产业关联变动和外国最终需求规模变动是影响中国增加值出口变化的3个最主要因素,分别使中国增加值出口增长278.81%、262.02%和122.28%;中国国内生产部门增加值系数变动和外国最终需求的产品结构变动不利于中国增加值出口增长或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4.
<正> 据物资部门行家分析,今年上半年,国内合成橡胶市场的特点是:资源趋紧,部分品种需求较旺,由于受原材料提供及其他因素影响,价格坚挺,市场处于“牛市”。 1994年国内橡胶产量预计为75万t(天然和合成),社会需求量为120万t,缺口约45万t。 近几年来,我国每年消耗的橡胶总量均过百万吨,约占世界消费总量的1/10,已迈入国际橡胶消费大国之列。今年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增长,对橡胶的消费量随之增加,使得合成橡胶销路趋畅,  相似文献   

5.
【职业教育基本情况】 1995年,全省职业高中268所,比1994年增加1所;在校生7.8万人,比1994年增加2358人;招生3.6万人,比1994年增加3273人;毕业生2.9万人,增加282人。根据社会需求,开展专业点828个。职业高中专任教师6794人,增加331人,教师学历合格率21%,比1994年增加2.6个百分点。职业中学校舍建筑面积108.5万平方米,比1994年增加23.5万平方米。普通中等专业学校129所(含中央部委所属8所),比1994年增加2所;1995年招生3.6万人,比1994年增加637人;在校生10.7万人,比1994年增加4558人;毕业生3.1万人,比1994年增加2683人。普通中专专任教师9161…  相似文献   

6.
本文选取了1996-2016年中国对美国高科技产品出口数据,采用了恒定市场份额模型,实证分析了中国对美国高科技产品出口的增长因素。研究结果表明:自1996年以来,中国对美国出口高科技产品的竞争力效应不断下降,而结构效应不断上升;中国对美国高科技产品出口的增加主要依赖于美国进口需求规模的增加,而我国出口产品种类与美国进口增速较快的种类契合程度并不高;我国高科技产品的整体竞争力依然不强,只有部分产品的竞争能力获得了较大提高。为促进高科技产品的出口增长,本文提出及时调整出口结构以适应市场需求变化,提高高科技产品的竞争力和增加研发投入及完善专利保护制度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日前,在武汉召开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讨会认为,我国当前经济问题的核心是国企状况不断恶化。会上引用的统计资料表明,国企占用整个社会资金的70%和其他经济资源的大部分,但其所创造的GDP仅占总量的3o%多、增量的20%左右。1997年国企在银行两次降息减少利息支出约1000亿元的情况下,只增加利润约100亿元;而今年仅上半年就亏损sbo亿元,同比增加200亿元,拖欠银行利息增加1200亿元,企业间相互拖欠增加1500亿元,产成品库存增加400亿元。由于经营状况恶化导致职工收入下降,在制约了城市需求的同时,也制约了农民收入的增长和农村…  相似文献   

8.
来自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汽车保有量达到1.37亿辆。业内人士预计,该数字未来几年将以年均7%的速度增长。由于我国汽车保有平均年限已达3.23年,维修保养高峰即将来临;同时旧车换新需求也将增加二手车市场供给。这些因素都有利于国内汽车服务企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1998年,我国经济增长最终以7培%而告捷,投资约带动5个百分点.消费约带动2.8个百分点,外贸的拉动作用基本消失。由于价格下降因素,尽管实物出口增加了一成,但外贸额却无增长,导致外贸利润率降低。今明两年经济走势是国人关注的大问题。中国经济是一如既往地高速前冲,还是暂时放低速度,做一下内部调整,一时众说纷纭。  相似文献   

10.
媒体浏览     
《数据》2008,(4)
资源越来越饥渴的中国《经济学人》3月15日中国人口约占世界1/5,然而它吞掉世界一半以上的猪肉,一半的水泥,1/3的钢铁;大豆、原油的进口是1999年的35倍,铜的进口是23倍。国际能源机构预计,中国到2030年的石油进口将是现在的3倍。中国对各种原材料的需求增长如此强劲,  相似文献   

11.
《住宅与房地产》2023,(30):16-17
<正>2023年第三季度深圳办公楼租赁市场需求总体保持稳定,累计净吸纳约8万平方米,其中以银行业为代表的金融业相对活跃。截至第三季度末,空置率约为23.4%,租金环比下降约2.7%,企业多采取成本节约型租赁策略。租赁市场预期和需求仍需修复巩固。1市场回顾2023年第三季度,中国经济逐渐回归常态化运行轨道,整体保持恢复向好的态势。但与此同时,当前我国经济恢复的内生动力仍需提升,结构性矛盾和周期性因素叠加,外部不确定因素较多,持续恢复基础仍需进一步巩固。  相似文献   

12.
1936年,基于民生和国防等方面的需求,民国政府推动组建了中国汽车制造公司,并综合工业基础、位置区位、交通运输等多方面的因素,将中国汽车制造总厂选址在湖南株洲;中国汽车制造总厂有着完整而宏大的规划,并在短时间内完成了厂房与诸多配套设施的建设,但由于抗日战争的爆发,不得不中断建设进行转移;中国汽车制造总厂是我国汽车产业萌芽阶段的一次有益尝试与探索,客观上促进了我国早期汽车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世界黄金协会最新预计.今年中国黄金需求可能增长10%或70吨左右.主要受惠于消费者投资黄金以实现资产保值。去年中国黄金需求量约706吨,已出现明显的上升走势。世界黄金协会远东董事总经理郑良豪近日表示.“从黄金投资和珠宝需求看,中国今年黄金需求将增长lO%或约70吨。这个数字可不算小。我从来不愿作这类预测.但我得说中国今年黄金需求增长10%并非不可能。”郑良豪称,由于股票和房地产等传统投资产品现价波动很大.一些中国投资者选择黄金进行资产保值。协会于两年前曾预测中国黄金需求在未来10年增长一倍。目前中国是全球第二大黄金消费国,仅次于印度。今年第二季度内中、印两国黄金消费量估全球消费总量的54%.若其需求继续增长,必然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4.
开眼界     
2003年全球鸡肉贸易活跃据美国农业部专家预测,2003年世界鸡肉贸易将恢复到历史最高水平,出口总量将达500万吨,比2002年增加4%。总体来看,2003年世界鸡肉市场将呈现以下特点:由于产量大、价格有利和欧盟增加补贴,美国、巴西、欧盟和泰国的鸡肉出口将继续左右国际市场;主要进口国的鸡肉购入量将多达450吨,比2002年度预测数量提高2%;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墨西哥和沙特阿拉伯的进口量将占世界鸡肉贸易总量的80%以上。由于玉米供应不足,巴西鸡肉生产费用上扬,鸡肉产量增速减缓。但巴西人喜欢吃鸡肉,因此,明年巴西市场对鸡肉的需求将会十分…  相似文献   

15.
捕风捉影     
《人力资源》2012,(5):94
胡润发布《2012中国高净值人群消费需求白皮书》近日,胡润联合兴业银行发布《2012中国高净值人群消费需求白皮书》,称中国个人资产在600万元以上的高净值人群达到270万人,平均年龄为39岁。亿万资产以上的高净值人群数量约6.35万人,平均年龄为41岁。  相似文献   

16.
一、国内需求增加可以带动经济稳定增长 1.国内需求的增长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因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和需求结构的变化,在80年代表现为消费需求扩张并带动投资迅速增长,而在90年代以后,消费需求的增幅减缓,投资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导因素。对1978年以来经济增长构成的分析表明,消费是最为重要的增长因素,其在GDP增  相似文献   

17.
为给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些重大决策提供支撑,可建立一个年龄移算人口预测模型,利用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和1990年以来的相关历史统计数据,对未来中国人口总量和结构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预测,估计三大人口转折点出现的大体时间及相应的人口状态。结果显示,如果保持现行人口政策不变,预测未来中国总人口峰值约为14.2亿人,峰值出现的时间为2027年左右,随后总人口将下降,2030年约为14.15亿人,2050年约为12.59亿人;如果保持现行劳动就业政策不变,预测未来劳动就业年龄人口数峰值为8.32亿人,峰值出现的时间为2017年,随后劳动就业年龄人口数将下降,到2030年约为7.28亿人,2050年约为5.63亿人;如果保持现行职工退休政策不变,预测未来老年退休人口将持续上升,到2030年约为4.18亿人,老年抚养比为57%;2050年约为4.96亿人,老年抚养比为88%;老年退休人口数的峰值约为4.98亿人,出现时间为2051年,随后出现下降;老年抚养比的峰值为92%,出现时间为2054年,随后出现下降。从预测结果看,总人口峰值将明显低于人们以往的预测,人口结构的变化将快速而迅猛。  相似文献   

18.
声音     
《中国就业》2013,(5):15-15
由于我国宏观就业形势面临经济放缓、就业总量持续增加和结构性矛盾突出三重压力,针对高校毕业生的有效用人需求呈下降趋势。据2月初对近500家用人单位的统计,这些单位2013年计划招聘岗位数同比平均降幅约为15%。从行业情况看,医疗卫生、咨询、电子商务、旅游、文化体育等行业用人需求略有增加,但钢铁、机械、采矿、能源、建筑等行业,用工需求不同程度减少。在调研的200多所高校中,约有60%的高校认为就业形势严峻,特别是很多地方高校反映用人需求下降或明显下降。部分毕业生也对就业前景感到担忧,少数毕业生甚至感到焦虑。  相似文献   

19.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动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现状及发展态势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是我国产业人口构成中的主体,目前我国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高达62.3%.农业部课题组运用劳动力合理负担耕地法测算出我国现阶段农业部门需要的合理劳动力数量约为1.96亿人,现阶段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高达2亿人左右.随着农业集约化经营程度的提高,如果按照发达国家的技术与管理水平从事农业生产,中国种植业只需4,000-5,000万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将增加到3.5亿人.由于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和农业资源的相对稀缺,农业剩余劳动力大量增加,并逐渐演化为影响农业经济发展、农民收入增加、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深层次的、复杂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20.
在过去32年中国所取得的成就令人瞩目,在以投资拉动为主和出口导向型增长的推动下,年均增长接近10%,使中国在2010年进入上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人均GDP约为5000美元。在这一时期,约有6亿中国人摆脱了贫困。中国的快速发展是多种因素相结合的产物。有利于高速增长的外部环境和生产走向全球化,为中国的对外开放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