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燕娜 《浙商》2008,(18):113-116
8月27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规划提出用3年左右时间使灾区的基本生活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达到或超过灾前水平的重建目标。 事实上,规划出台之前,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早已热火朝天地展开了。按照国务院“一省帮一重灾县”的规定,今后3年,浙江省每年投入的援建资金不低于上一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1%。据此测算,未来3年内浙江至少将从地方财政中支取50亿元对口支援青川县。  相似文献   

2.
张慧峰  李红  董晓娜  王子旗 《商》2013,(1):137-137
传统意义上重建需要的资金基本上依靠国家财政的支持和少量的民间捐款支持,这样就给国家和地方政府财政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对于灾后重建项目,那些可以采用融资模式,选择什么样的融资模式,一方面使得重建获得足够的资金,另一方面保持中央和地方政府稳定持续行使职能,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汶川大地震,人民的生命财产遭到了巨大损失,我国正举全国之力进行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为此,国务院专门制订了《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条例指出,国家除了以财政预算资金建立灾后重建基金,还鼓励公民、法人和其它组织投资灾后恢复重建,投资者可以享受国家提供的税收优惠和贷款贴息。那么,地震灾后重建工作为社会提供了什么样的投资经营机会呢?地震造成的最大损失是人员的伤亡  相似文献   

4.
龚光程 《光彩》2008,(8):36-37
目前,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工作已经启动,国家除了用财政预算资金建立灾后重建基金外,还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投资灾后重建工作,投资者可以享受税收优惠和贷款贴息。重建使得灾区对建材、医药、工程机械、电力设备等的需求急剧上升,和基本生活保障相关的产业尤其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5.
"5.12"汶川大地震给四川省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了巨大的破坏,灾区人们的生活、工作等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地震之后,各种基础设施的破坏和众多的失业、失地人口,对灾后重建工作的顺利开展提出了考验;同时受金融危机影响导致的农民工的返乡潮,给当地的就业安置造成很大的压力。本文就灾后重建中的对口援建活动对援建当地就业情况的影响进行分析,探究援建对灾区恢复就业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6.
10月27日,绵阳市城南新区彩旗招展,鼓乐喧天,喜气洋洋。被列入国家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后重建总体规划、国家发改委等11部委专项规划、新闻出版总署重点援建的重大项目——绵阳日报社报业大厦竣工落成。这标志着全国新闻出版系统灾后重建唯一异地重建的项目全面竣工,也标志着绵阳报业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  相似文献   

7.
灾后重建过程中的资金问题一直是备受关注的问题,地震灾后重建是一项历时久,规模大,耗资巨大的过程,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所以在重建过程中只靠政府直接的财政支持是不够的,灾区经济要重新的恢复也离不开金融的支持。5.12大地震灾后重建已经历经两年,对于重建过程中个人的金融支持的风险状况,选取了重灾区都江堰作为的调研地点,在充分调研了解灾区个人金融支持中的风险状况进行基于调查的专业的风险分析。  相似文献   

8.
葛永坤 《中国报业》2011,(11):23-23
10月27日,绵阳市城南新区彩旗招展,鼓乐喧天,喜气洋洋。被列入国家“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后重建总体规划、国家发改委等11部委专项规划、新闻出版总署重点援建的重大项目——绵阳日报社报业大厦竣工落成。这标志着全国新闻出版系统灾后重建唯一异地重建的项目全面竣工,也标志着绵阳报业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  相似文献   

9.
钱昊安 《中国拍卖》2008,(10):31-31
成都市青白江区民政局想通过拍卖捐赠衣物,把所得资金用于灾后重建。但是,如何保证拍卖的公正和透明?怎样使得捐赠物资实现最大利用价值?这些问题需要相关部门进一步研究和关注。  相似文献   

10.
《四川物价》2008,(6):33
据《21世纪经济报道》消息:在国务院决定设立700亿元灾后恢复重建基金的前一天5月20日,“中国经济50人论坛”内部紧急会议专门针对没立灾后恢复重建基金提出了建言,这一建言很快获批。“中国经济50人论坛”内部紧急会议的主题是评估地震对中国经济形势的影响及讨论灾后重建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1.
<正>"5·12"援建工作展开后,根据党中央、国务院"一省帮一重灾县"的统一部署,山西省和茂县人民同呼吸、共命运,迅速有力、攻坚克难、拼搏奉献,参建各方坚持科学援建、务实援建、和谐援建,强力有序地推进支援茂县恢复重建工作。三年后,援建工作取得显著成就,谱写了崛起危难、开拓奋进的辉煌篇章;为山西人民争得了荣光,受到了中央表彰,赢得了当地党委、政府和干部群众的普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传统的商业地震保险制度中,地震的巨大风险得不到有效的分散,国家救济和社会捐赠依然是灾后重建的主要方式,由于资金有限,并不能对灾民做到充分的补偿。该文从投保人和保险公司方面分析了造成我国地震保险制度不完善的原因,提出了我国地震保险制度一系列的改善措施,即建立多层次的保障机制来补偿投保人的损失。  相似文献   

13.
汶川地震发生后,政府投巨资救灾,社会各界也纷纷解囊相助。随着灾后重建工作全面展开,政府投入还会不断增加,社会捐款也会继  相似文献   

14.
1法制网2008年2月17日应急指挥中心要求尽快编制灾后重建规划方案为切实做好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国务院应急指挥中心日前发出《关于编制灾后恢复重建规划方案的紧急通知》,要求各有关地方抓紧谋划和部署,统筹人力、物力、财力,尽快恢复重要基础设施,尽快恢复工农业生产,尽快安排好受灾群众生活,奋力夺取抗灾救灾工作的全面胜利。通知提出,各地要按照规划先行、统筹安排,分清缓急、突出重点,自救为主、政府支持,地方为主、中央补助的原则,抓紧编制本地区灾后恢复重建规划方案。  相似文献   

15.
落凡 《农机市场》2008,(3):15-15
为落实中央1号文件关于加快农业机械化发展的要求,2008年中央财政进一步加大了农机补贴投入,安排农机购置补贴资金40亿元。比上年翻一番,实施范围扩大到所有农牧业县(场)。财政部、农业部已于2月25日向地方预拨了资金,预拨时间比上年提前了10天,以满足农业灾后重建和春耕生产需要,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  相似文献   

16.
人民网报道:征集四川灾后重建房屋设计方案的“马尔康爱心援建行动”正式启动。这项活动针对四川地震灾区重建,在清华学子中征集兼顾实用性、多样性及当地文化特色的农村住宅设计方案,并提供必要的施工图纸及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7.
抗震救灾     
《对外经贸财会》2008,(7):31-31
今年中央财政拟安排地震灾后重建基金收入预算700亿元;财政部减免灾区部分政府性基金;优先安排灾区企业IPO和再融资;国家统计局表示地震不会改变经济发展基本态势。  相似文献   

18.
在"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甘肃省陇南市也遭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灾后重建工作面广量大,几乎涉及到人类生产、生活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以截止到2008年底陇南市武都区灾后重建相关实地调查数据为基础,对灾后重建资金来源、结构、使用等各方面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期望为灾后重建工作下一步顺利开展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9.
1中国财经报2008年6月11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6月8日签署第526号国务院令,公布《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这是我国首个专门针对一个地方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的条例,将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  相似文献   

20.
林志超 《中国市场》2023,(17):60-63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中国综合实力飞速提升的同时也面临着产能过剩、国内疫情防控、全球政治经济不稳定、国内消费力不足等一系列挑战。要想继续完成各项事业的高速发展,就必然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对于地方政府来说,各地在资金的投入上一直高居不下,大量的资金入场确实可以满足各地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城市建设需求。然而,单纯依靠税收补给财政,已经无法满足现阶段经济发展的资金需求。为了保持当下经济增速,我国地方政府必然会因为发展的需要而产生各种债务,这些债务问题也将给地方的发展带来各种问题。文章就地方政府债务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