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妇女就业情况总体保持良好状态,但就业市场上的性别鸿沟不容忽视,尤其是招聘中女性隐性就业歧视现象屡禁不止,给妇女就业带来恶性影响。妇女就业权益焦虑的现状似乎并未得到有效缓解,究其原因,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就是许多对于女性的就业保障只是停留在原则性的表面,背后的症结与困境并未得到真正解决,需要通过优化法律制度、设立相应机构、丰富具体措施、将政策落到实处等共同作用来进一步改善,既需要考虑政策制定对相关利益有更多的平衡,也应在执行落实上更接地气,瞄准"痛点"对症下药,真正实现和保护妇女的平等就业权益。  相似文献   

2.
妇女是我国人力资源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妇女就业既能为社会生产和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同时也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一大标志。然而,当前我国社会中大量存在的性别歧视现象,极大的阻碍了女性的公平就业。这不仅大大影响到妇女群体的整体素质及其可持续发展,也势必制约社会文明的进步。此时,针对我国的国情,采取有效的对策来缓解女性就业歧视问题,保障妇女公平就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朱巧莉 《中国就业》2006,(12):61-61
青岛市四方区采取四项举措,着力拓宽妇女就业领域:一是加强领导,优化妇女创业与就业环境。成立妇女就业与创业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工作会议,同时深入街道、社区开展调研。建立就业台帐。二是强化宣传,帮助失业妇女转变择业观。通过《青岛就业服务》等新闻媒体广泛宣传先进事迹,发挥典型示范作用。三是加强培训,提高妇女就业能力和上岗率。结合妇女特点和市场需求,先后开办了服装、缝纫、美容美发等培训班,同时在各主要街道建立了社区职业培训点。四是加强就业服务,为失业妇女提供及时有效帮助。举办失业妇女、失业随军家属专场就业招聘会,并把就业项目开发、创业培训、落实小额贷款等再就业扶持政策紧密结合,为失业妇女再就业提供“一条龙”服务。  相似文献   

4.
依法保障妇女的劳动就业权益,使妇女通过参加社会生产劳动取得经济的独立是保障妇女权益的物质基础。我国现行的法律《劳动法》、《妇女权益保护法》、《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等都规定了男女平等的就业权。积极探索女性就业存在问题及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阐释我国女性就业歧视现状的基础上,从社会、企业及女性多个主体出发,分析了女性就业歧视存在和恶化的原因;最后,文章指出应从促进产业机构升级、加强执法力度、完善女性生育保险等方面解决女性就业歧视问题。  相似文献   

6.
邬春仙 《数据》2003,(12):22-23
在近期召开的中国妇女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全国妇联副主席顾秀莲从几个方面概括了当今妇女事业的发展和变化:妇女就业机会和就业岗位不断增加;就业层次不断提高;各级领导班子中女性数量逐步增加;妇女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发展中国家的先进水平;高新技术和管理领域的女性专业人才比例逐年增加等等.我们结合<北京市十五时期妇女发展规划>制定的目标对北京市的妇女事业发展情况进行了阶段的监测和分析.数字显示:从总体上看,女性的整体发展趋势是好的,但要保持北京妇女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深入探讨、研究和解决,从统计角度看,更为迫切的是尽快建立性别统计.  相似文献   

7.
妇女的就业状况是妇女社会经济地位高低的重要标志。我国妇女的劳动参与率很高,但是,男女劳动力的职业分布却存在着差异。本文在介绍职业性别隔离和劳动力市场歧视理论的基础上,对我国职业性别隔离的现状、后果及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缓解职业性别隔离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马晓林 《活力》2005,(8):6-6
作为党政领导干部,要站在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高度,充分认识到构建和谐社会为推动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落实、促进妇女就业创造了宽松环境,而妇女就业能够促进男女平等,同时男女平等也会推动和谐社会的构建,三者之间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9.
杨宪民 《活力》2011,(11):31-31
平等就业权是妇女的一项基本人权,是妇车生存权的基础,也是实现男女平等的前提条件。完善我国保护妇女平等就业权的现行法律制度,加强对妇女平等就业权的法镥蛹甘户,提高妇女的自身素质,增加适合妇女就业的岗位,积极鼓励妇女自主创业等途径,实现妇女平等就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0.
刘璞 《新远见》2010,(10):97-103
在就业压力日渐增大、就业竞争逐步加剧的现状下,社会中有关女性就业歧视的问题表现得尤为突出。要实现男女平等,必须首先保护女性就业权益,努力创造和谐的女性就业环境。现阶段应从加强女性就业法律保障途径和逐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两方面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11.
八面来风     
《中国就业》2013,(10):60-63
汉中市勉县"巧娘"培训提速妇女创业近日,首期"勉县巧娘"手工艺品制作技能培训班在勉县人力资源大厦隆重开班。免费培训活动吸引了来自全县城乡的80多名妇女手工艺品爱好者踊跃参加,培训极大地激发全县城乡妇女的创业热情,提速城乡妇女创业进程。培训活动从鼓励妇女创业、推动妇女就业的实际出发,立足于发挥女性特长,主要教授钩花、穿珠包、丝带绣、丝网花、布艺等手工制作技能,同时详细宣传妇女创业就业相关优惠政策。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妇女发展,通过经济、法律、行政、宣传等手段,积极促进男女平等和妇女发展,妇女的基本权益得到保障和实现,妇女平等的劳动就业权利及受教育程度大幅度提高。据调查:除女性生理特征的高劳动成本、社会的歧视因素、下岗失业女工文化素质、技能偏低外,女性自身一些错误观念和缺点,是女性就业难、失业率高的内在原因。根据具体指导对象及女性实际情况,在职业指导的过程中应主要分为四大类:一类:大中专毕业生;二类:下岗失业职工;三类:农民工;四类:有自主创业愿望的人员。  相似文献   

13.
平等就业权是人权的核心内容之一。坚持公平就业、反对就业歧视,既是保障劳动者平等就业权的要求,也是维护劳动力市场公正秩序的需要。近年来,我国的反就业歧视立法取得了很大进展。但在实践中,就业歧视的现象仍然层出不穷。文章以女性就业歧视为视角,通过分析其现状,进一步揭示女性就业歧视的成因,以期对这一问题有比较全面而完整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虽说去年轰动京城的一位丑女向酒吧追讨人格权事件过去了半年,虽说法院已经判决酒吧向丑女道歉。时下在各个职业介绍所匆匆奔走的诸多女性发现,歧视女性的“酒吧”式企业依然还是那么多! 当前女性就业求职遭到歧视的现象有增无减。最常见的是外貌歧视、年龄歧视和姓氏歧视等。不少企事业  相似文献   

15.
刘坤平 《中国就业》2011,(10):52-53
妇女就业指标是社会文明程度的体现,妇女就业规模、就业层次和就业质量直接关系着家庭和谐、社会稳定。湖南省邵阳市地处湘中偏西南,目前,全市从业人员453.41万人,其中女性就业人员为204.04万人,占全部就业人员的44.99%;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30.15万余人,其中妇女58.89万人,占全部转移就业人数的45.25%。正是名副其实的“半边天”。近年来,湖南省邵阳市以促进妇女素质提升、优化妇女就业环境、服务妇女就业发展为重点,积极帮助和引导城乡广大妇女就业创业,取得一定成效,同时也有一些体会和建议,在此与大家交流探讨。  相似文献   

16.
这些年来,发达国家增加对妇女的雇用是其经济迅速增长的主要推动力。为此不少经济学家及学者都认为广大妇女对全球GDP增长的贡献,比任何新技术所作出的贡献更大。他们认为是亿万劳动妇女为世界经济装上未来引擎。这些观点、理念及论述也给了我们颇多启发和借鉴。在我国,积极扩大妇女就业不仅有利于推动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更能进一步保持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其作用和意义不容忽视。为此本文将分三个部分来细述当今各发达国家积极扩大妇女就业的理念与举措。  相似文献   

17.
《中国就业》2015,(3):1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妇女社会参与程度的提高,我国妇女就业的规模持续增加,已成为劳动大军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并在国家改革和经济建设事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统计数据表明,2013年全国女性就业人员占全社会就业人员的比重约为45%,公有经济企事业单位中女性专业技术人员所占比例达46%,其中女性高级专业技术人员比例为36%。大批女性劳动者积极  相似文献   

18.
中国妇女就业问题具有两重性,一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一方面存在不少实际问题,许多妇女成了就业中的弱势困难群体,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国女性劳动力参与率较高,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从我国女性就业的特点出发,分析了我国女性就业中存在的五种歧视,并从营造女性就业的社会环境、开拓就业渠道、完善社会保障等五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妇女就业     
《中国就业》2015,(3):7
编者按:妇女是人类社会的"半边天",不仅代表人口数量上占据了"半边天",也代表在社会贡献上可以撑起"半边天"。广大的妇女能否得到充分的、高质量的就业,大则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小则关系到家庭的和睦幸福。提高妇女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是实现体面就业和公平就业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中国梦"的题中之意。本期特别策划"妇女就业专题",以期交流各地经验、推动妇女就业,同时作为向广大劳动妇女节日的献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