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出了党的现代化的时代课题,“三个代表”的思想提供了判断党的现代化标准,而坚持理论创新,坚持按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方略治党,坚持吸收国外政党建设的积极成果则是实现党的现代化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2.
社会发展需要一定的社会发展观作为理论支撑,不同社会发展观的变迁是在哲学思维方式变革后才真正完成的。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建设的不同时期,依据现实国情和社会的发展诉求,提出和形成了解决中国社会现代化发展问题的社会发展观。科学发展观作为发展理念的深刻变革,其实质同样首先是哲学思维方式的变革问题。  相似文献   

3.
姜郸 《理论观察》2015,(1):56-57
政党文化是政党政治中一个重要方面,是影响政党建设的深层因素。中国共产党是我国执政党,其政党文化对党的先进性建设和党内民主建设有指导作用,能够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执政地位。在中国社会转型期,市场经济对政党文化的价值取向造成冲击,传统政治文化中的消极因素和中国共产党自身庞大规模,都不利于其政党文化的建设。因此,探讨中国共产党的先进的政党文化如何建设和怎样建设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以改革的精神建设党,是我们党深刻总结党的建设的历史经验,结合党的建设的新形势和新情况,对党的建设提出的新要求和新思路。它体现着我们党在时代巨变面前所具有的奋进精神和变革精神.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党建设成为一个适应时代要求的现代化党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5.
刘天才 《魅力中国》2014,(1):128-128
社会主义现代化从内涵上讲是一项系统工程,“从现代化的基本领域看,现代化是包括经济、政治、社会、文化、个人等社会诸方面的深刻变革在内的系统工程”[1]。在经济现代化、政治现代化、社会现代化、文化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这几者当中,经济现代化是一个社会发展进步的主要标志。而包括经济现代化在内的中国社会现代化的进程是由科学技术推动的。我国经济、社会进步发展必须由科学技术来推动,已成为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6.
李丹 《魅力中国》2010,(35):113-113
建设学习型政党是中国共产党关于其自身建设的理论和实践的变革,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本质要求,·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根本途径;是保证我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引领中国不断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更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7.
20世纪末期以来,西欧右翼民粹主义政党无论是获得的选票还是所具有的政治影响力与此前相比都变得不容小觑。在对当代西欧右翼民粹主义政党发展的现有研究中,从选民角度来说,主要有全球化文化抵制论和现代化文化反弹论两大类解释。前者认为越来越多的民众支持右翼民粹主义政党主要源于全球化过程中移民所带来的文化冲击。而后者则更多地强调西欧社会中传统保守主义者对自由主义文化价值观所进行的抵制。辨析和比较这两种理论的解释力,可以更加准确地把握当代西欧右翼民粹主义政党兴起的决定性因素,进而增进对欧洲政治走势的判断。本文基于2014年欧洲社会调查数据,采用匹配的因果推断方法,比较分析了全球化文化抵制和现代化文化反弹对民众右翼民粹主义政党偏好的因果效应。研究结果显示,全球化文化抵制的影响力明显强于现代化文化反弹的影响力。这意味着当代西欧右翼民粹主义政党的兴起更应归因于全球化文化抵制而不是现代化文化反弹。  相似文献   

8.
政党是现代政治运作的主要载体,也是各社会利益团体维护、实现和表达自身的权益和诉求的工具。政党制度作为对政党的组织、政党进行政治活动的方式、程序实施约束的规范,是一个国家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政治生活的运作方式的核心。特定政党制度是建立在当时社会发展水平的基础上的,它是与当时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人民文化程度和公民政治意识相结合的。本文通过回顾近代政党产生和政党制度确立的社会基础.指出西方政党制度的确立有其历史必然性;进而分析中国政党政治的发展历程.现行政党制度建立的历史必然性和现实合理性,并探讨现今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党的执政能力,就是党提出和运用正确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领导制定和实施宪法和法律,采取科学的领导制度和领导方式,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经济和文化事业,有效治党治国治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本领。这一定义,阐明了党的执政能力的科学内涵。正确理解和全面把握其科学内涵,需要深刻领会这一定义所蕴涵的五个关系:  相似文献   

10.
李昕睿 《黑河学刊》2012,(12):32-32
随着人类社会步入“传媒化阶段”以及大众传媒的形成和发展,媒介文化逐渐成为文化研究领域中新的文化形态和研究热点。从表面上来看,媒介文化引起了文化传播方式的变革,使文化批判的焦点发生了转移,实际上,在更深层的意义上而言,由于电子传媒所带来的媒介文化不仅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的生存境遇,同时,它也改变了内在于其中的人类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1.
正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基本内涵和显著特征,是信息时代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由之路。而人工智能的发展,将为教育变革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面对新形势、新挑战,必须主动求变、应变,以期在教育现代化的新征程中走得更快、更远、更好。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改变了人类的生产、生活乃至思维和学习方式。而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将对人类社会生活带来更为深刻甚至革命性的改变,也将为教育变革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相似文献   

12.
休闲 休闲旅游与休闲产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当人类迈向21世纪门槛的时候,我们进入了一个以知识创造和分配信息为基础的经济社会,其社会结构、生活结构和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党的十六大确立了我国社会未来20年的发展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人民生活幸福,未来前景美好,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  相似文献   

13.
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论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党、我国文化建设的总纲领。企业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自然也应该按照这个总纲领来建设。一、什么是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什么是“先进文化”呢?我们认为,先进文化应该是指能推动社会及其微观个体发展和进步的认识(即文化)。它主要是通过人与社会的关系机制起作用,即通过构建与完善人的价值体系、知识结构,引起人行为方式的不断变革,从而使人的素质不断提高,达到推动社会及其微观个体前进的目的。当然,社会前进又会对人的素质提出更…  相似文献   

14.
安毅  杨君顺 《新西部(上)》2009,(11):112-112,104
本文通过对"Crossover"设计理念的分析,认为视觉文化传递着人们日常生活中需要的各种信息,并且透过视觉文化传播,可以感受到人们生活方式的巨大变革,以及由此引起的思维模式、审美格调和道德观念的一系列变革,并对传统传统表现形式产生剧烈的冲击。由此更带来了社会消费和文化产业的创新和超越。  相似文献   

15.
正《制度改变中国》作者:樊纲出版:中信出版社从经济社会中常见的现象和事件入手,深入探讨了市场经济制度变革、国家职能转型、现代企业制度形成、文化意识改变等中国社会和经济转型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樊纲认为,改革开放带来的,不仅是制度的变革,更是观念文化和思维方式的转型。  相似文献   

16.
《中国集体经济》2012,(2):34-35
控制全球变暖,走低碳发展之路是近年来学界关注的焦点和热点话题。低碳发展作为一种新趋向,旨在实现人类经济发展方式、能源利用方式、文化生活方式的一次新变革,同时蕴涵着人类社会发展形态、文化价值观念和伦理生存方式的深层次变革,更是对低碳发展的属人本性、价值原则以及思维方式作新的梳理和反思。  相似文献   

17.
冷战结束以来,西方一些国家的执政党立足于更有效地执政.相互借鉴执政经验,不断进行自身变革,较好地促进了这些国家的政局稳定和社会发展。分析总结他们变革的主要做法和经验,探寻执政党建设中应该把握的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对于我们党的现代化建设有着重要的警示、借鉴和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8.
李剑 《西部大开发》2005,(11):38-39
目前,年外出务工的民工达到了一亿三千万,这不但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问题,更为各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打工经济带来经济收入的同时也给社会带来一系列问题。打工经济的飞速发展正在对农村的生产、生活方式和社会文化结构带来巨大的变革,这些问题处理不好,极有可能造成巨大的影响,甚至会影响社会的稳定。  相似文献   

19.
城市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主要载体和标志,城市化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变革所产生和导致的人类生产方式、居住方式向城市形态变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循环经济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循环经济是世纪之交国际社会的发展趋势,是一种对环境友好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循环经济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运用生态学规律,重构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以实现资源高效循环利用。而中国的现代化经济建设,不仅仅表现在经济数字的增长上,从根本上说,也是一场发展理念、发展模式和政策体制的深刻变革。建设和发展循环经济就是这场变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