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005年中欧纺织品贸易争端的硝烟还未完全散尽,中欧鞋类产品的贸易摩擦已日趋激化.由于鞋产品与纺织品在配额管理手段的相似性、影响就业规模的敏感性以及"中国制造"显著的竞争优势等方面的诸多共性,使得这场中欧间的鞋产品贸易争端引起双方及国际舆论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2.
李钢  姚铃 《国际贸易》2005,(7):12-16
2005年6月11日至12日, 经过马拉松式的艰苦谈判, 中欧就欧盟对部分中国纺织品实施“特别保障限制措施”问题达成协议,双方之间一触即发的贸易纠纷暂时得到了平息。在这一轮与纺织品贸易保护主义的斗争中,中国以重大的牺牲和让步换取纺织品对欧  相似文献   

3.
欧美对华纺织品“特保”机制及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此前一度白热化的中欧、中美围绕对中国纺织品出口设限的争端以中欧达成谅解备忘录而得到缓解。纺织品贸易一体化之后中国纺织品出口并非一路畅通,纺织品“特保”机制给国内盲目扩张的纺织品出口企业和盲目乐观的业界人士和相关政府官员、行业协会一个强烈的信号:加入 WTO 和纺织品贸易一体化远非自由化。  相似文献   

4.
中欧握手,纺织品争端从这里走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锐 《大经贸》2005,(7):56-57
奇迹往往发生在瞬间。就在欧盟要对中国的T恤衫和亚麻纱两类纺织品启动紧急特保程序的最后一天,前来中国访问的欧盟贸易委员曼德尔森在6月11日与中国商务部长薄熙来就中欧纺织品贸易问题最终达成一致协议。多月以来笼罩在中欧贸易上空的阴霾顷刻被驱散殆尽。  相似文献   

5.
张汉东 《浙商》2007,(18):36-37
中欧双方日前达成一致,2008年1月1日起取消中国输欧纺织品全部数量限制:对《中欧纺织品贸易谅解备忘录》项下的8个纺织品类别进行为期一年的双边监控。欧方将对上述产品实行自动进口许可,中方将实施出口许可,并对匕述产品实行企业经营资质审核。  相似文献   

6.
艾华 《大经贸》2005,(7):54-56
2005年6月1日,薄熙来针对中国与欧美纺织品问题说:“你给我们的企业加上半斤的压力, 我就要给它撤掉八两的负担。”一场纺织品贸易战一触即发。 2005年6月11日凌晨,中欧就纺织品贸易争端达成协议,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与欧盟委员会关于中国部分输欧纺织品备忘录》。中欧双方最终避免了一场可能的贸易战,对于中美之间如何解决贸易摩擦,包括即将于7月在北京举行的中美商贸联委会,也都具有借鉴意义。这是一场可以载入中国外贸史册的较量。  相似文献   

7.
梅新育 《浙商》2007,(14):23-23
第22届中欧经贸混委会会议和中欧贸易部长级会议最近在布鲁塞尔结束。就总体而言,双方就启动完善1985年《中欧贸易与经济合作协定》谈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纺织品协议、钢铁贸易、知识产权保护等问题达成了12项共识,更是对欧贸易的重大利好,尽管未必那么立竿见影。[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正>根据6月11日凌晨签署的中欧纺织品贸易问题备忘录,欧盟承诺对源自中国的十类纺织品终止调查,中欧双方还就到2007年底这十类纺织品的对欧出口达成一致。根据《备忘录》,中欧双方一致同意,对今后纺织品贸易中出现的问题,将通过磋商予以解决。商务部有关官员介绍说,根据《备忘录》,欧盟承诺对源自中国的棉布、T恤衫、套头衫、裤  相似文献   

9.
卷首语     
<正>中欧纺织品贸易争端终于有了一个比较圆满的结局。看来,商务部长薄熙来在关键时刻理直气壮地说“不”,以及随后进行的坚定顽强而又灵活务实的谈判起了很大的作用。中欧纺织贸易协议达成后,国内纺织业界普遍反映良好,一度受到影响的纺织品出口出现转暖回升局面。这的确是一件在国际贸易中广为称道而又令中国老百姓倍感欣慰的大好事情。然而,高兴之余人们不禁要问:在这场贸易争端中,我国纺织业界是否应当吸取教训,避免重蹈覆辙呢?  相似文献   

10.
9月5日,中国与欧盟在纺织品问题上相互妥协,终于达成一致的协议。按照协议,滞留欧盟港口的8000万件中国超额纺织品全部予以放行,其中一半是中国预支明年的出口配额,另一半则由欧盟增加今年的配额,予以无条件放行。迄今为止,中欧双方官方发布的新闻非常简略,只是说《磋商纪要》规定,压港纺织品一半通过欧盟追加配额解决,中方承担的一半将通过个别品种的调剂来解决。这就给人们留下了一些揣测空间:这样的解决方案是不是所谓的“双赢”?中欧纺织品贸易纠纷是否会就此一劳永逸?接下来的中美纺织品贸易谈判将向什么样的方向发展?对此,有关人士分…  相似文献   

11.
中欧纺织品贸易障碍及应对措施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近年来,由于中国对欧盟纺织品服装出口的迅猛增长,欧盟为此启动了一些贸易保护措施。文章介绍了中欧纺织品贸易的概况,分析了欧盟采取的不利于中国纺织品出口的措施,并论述了我国政府、行业和企业方面应采取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2.
李钢  崔艳新 《大经贸》2006,(5):48-50
中欧贸易纠纷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以致欧盟贸易委员曼德尔森也曾经疑惑:“昨天是纺织品,今天是鞋类,明天又会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13.
中国成为全球第五大专利申请国;受欧盟反倾销措施影响,今秋广交会欧盟鞋商下单谨慎;我国鞋类企业计划在海外设厂降低欧盟反倾销措施的影响;中欧纺织品协议可能不会延长;2007年我国将对纺织品配额分配模式作出调整  相似文献   

14.
后配额时代中美纺织品贸易发展前景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中美纺织品贸易现状与前景1.中美纺织品贸易现状纺织品出口是拉动我国外贸出口的重要力量之一。2005年中国纺织品出口经历了配额取消、出口征税、“特保”预警、人民币升值、出口征税取消、中欧和中美纺织品谈判、配额竞标等一系列波折,仍然实现了快速增长。全年纺织品出口累计1,150.1亿美元,比2004年(下同)增长20.9%。其中,服装出口738.8亿美元,增长19.9%;纺织物、纱线等出口411.3亿美元,增长22.9%。美国是全球最大的纺织品消费国,也是中国纺织品最大的出口市场。从两国贸易规模来看,2002年、2003年和2004年,中国对美纺织品出口额分别…  相似文献   

15.
今年5月中欧建交30周年。而目前,中欧之间的经贸发展令人瞩目。根据中国官方统计,2004年5月欧盟东扩后双边贸易提前两年超过1500亿美元,欧盟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和第四大外资来源地,而中国则是欧盟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仅次于美国)。同时,欧盟与中国间高层领导互访不断,去年12月底温家宝总理出席了第七次中欧领导人会晤,在温总理访欧期间,中国与欧盟共签署了数十亿美元的贸易合同。2月24日欧盟贸易委员彼得·曼德尔森先生对中国进行了上任以来的第一次正式访华活动。在欧盟与中国关系不断升温的背景下,本刊记者日前对话欧盟欧洲委员会驻华代表团副团长、公使衔参赞弗兰斯·叶森先生,聆听他就中欧贸易发展状况、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双边贸易摩擦和纺织品贸易等问题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伴随着中欧纺织品服装贸易的迅猛发展,贸易争端也从未间断。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欧盟贸易保护风潮兴起,将进一步加剧中欧纺织品贸易争端。技术性贸易壁垒是中欧纺织品服装争端的主角。本文以绿色技术壁垒、REACH法规和SA8000标准为代表,分析欧盟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的影响,并基于金融危机的视角从政府、企业和行业协会的角度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7.
6月11日,中国商务部部长薄熙来在上海表示,中国政府赞赏欧盟解决中欧纺织品贸易争端的诚意,欧盟努力通过对话协商来解决中欧纺织品贸易争端,而不像有些国家试图采取单方面的行动来解决问题。薄熙来是在与欧盟贸易委员曼德尔森就中欧纺织品贸易谈判结束后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作上述表示的。  相似文献   

18.
输欧纺织品设限引发欧盟空贷架危机,中欧协议下暴露出的“超限”问题确实值得中美正在进行的纺织品谈判协议借鉴。为限制中国出口欧盟国家的纺织品“过多过快”,中欧双方曾于6月签订了一项被欧盟贸易委员曼德尔森称之为双赢的谅解备忘录。不料不到3个月,曼德尔森再度派代表团前来北京,与中方就中国大量纺织品积压欧盟25国港口的紧迫问题进行谈判。从8月24日起到目前为止,谈判仍未取得双方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尽管2007年上半年欧盟对华发起的反倾销立案调查为零,但这并不意味着中欧贸易向"自由化"方向转变中国输欧纺织品配额按期取消已无悬念。7月22日,欧盟经济部长会议就此问题的会谈直至深夜,会议的结论不是延长配额期限,而是决定研究一种"双重监测机制",实现平稳有序过渡。2005年1月1日,按照WTO的时间表,全球纺织品贸易配额如期正式取消。一夜解放的中国纺织品大量输出导致出口量激增。  相似文献   

20.
根据WTO规则,人们原以为纺织品贸易在2005年就可以顺理成章地进入后配额的全球时代,然而,人们事后恍然,整个中国都被忽悠了!毋庸讳言,中欧纺织品双边监控机制的即将启动并没有减少人们内心的悬念。全球纺织品自由贸易伸开的市场之手,在后配额时代仍然really boxed in the trade(牢牢禁锢在盒子里的贸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