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买方抗衡势力假说是产业组织理论关注和争议的焦点。零售商自有品牌的引入构成对制造商品牌的竞争,对谈判各方实力和收益的作用不可忽视,严重影响着买方抗衡势力的竞争效应和福利效应。为此,本文借助纵向产品差异化模型刻画零售商自有品牌与制造商品牌的竞争,重新检验买方抗衡势力假说是否成立。研究结果表明,零售商买方抗衡势力增强的确会降低制造商品牌产品的批发价格和零售价格,改善消费者福利。但零售商买方抗衡势力会提高自有品牌产品的零售价格,并且外资零售商的买方抗衡势力会恶化本国福利。对此,笔者建议反不正当竞争执法机构应密切关注零售商的买方抗衡势力与自有品牌策略,发现和查处可能滥用相对优势地位限制竞争和损害福利的行为。  相似文献   

2.
李凯  李伟  崔哲 《经济前沿》2014,(1):72-86
本文研究了买方抗衡势力的存在对上游制造商定价决策的影响,讨论了制造商在不同定价形式(线性定价、两部收费制和转售价格维持(RPM))之间的选择问题,并构建了两阶段动态博弈模型,引入买方抗衡势力,比较分析了制造商在零售商具有和不具有买方抗衡势力两种情况下,制造商最优定价形式的选择。研究发现当零售商不具有买方抗衡势力时,制造商选择两部收费制和RPM是无差异的,都能使上游制造商获得相等的最优利润;当零售商具有买方抗衡势力时,对于上游制造商来说两部收费制优干RPM,RPM又优于线性定价。此外,本文还发现存在一个由抗衡势力和零售商替代程度决定的临界条件,当满足这一条件时,两部收费制是上游的最优选择;一旦这一条件不满足时,RPM就成了上游的最优选择。  相似文献   

3.
我国零售市场买方势力的形成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晶晶 《经济师》2008,(3):222-222
文章从生产商、零售商和消费者三方面详细分析了我国零售市场中买方势力形成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跨国零售巨头凭借其强大的规模优势、技术优势、信息优势取得的市场支配地位,压缩了中国制造商的利润空间,影响了中国制造商的资本周转,从而进一步制约了中国制造业整体的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投资,阻碍了产业的升级。为此,中国制造商需要构建战略联盟,增强议价能力;零售业需要进行供应链改造,为中国制造业产品的分销提供合适的渠道;政府应对跨国零售巨头的买方势力进行必要的规制。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分销渠道的纵向控制问题。随着强势零售商的出现,零售商控制渠道取代了生产商控制渠道。本文基于产业链纵向关系理论,利用连续古诺模型的分析方法,对零售商控制和生产商控制的福利效果进行了比较。结论是,在零售市场存在有效竞争的前提下,零售商买方势力作为生产商垄断的抗衡者,将增进社会福利。  相似文献   

6.
李伟  李凯 《产经评论》2014,(6):92-103
关于通道费的研究,有一种观点认为通道费是零售商买方势力的体现。但是现实经济中有些具有买方势力的零售商收取通道费,而另一些却不收取通道费,买方势力的观点不能对这一现象作出解释。针对此,构建双边双寡头的纵向市场结构模型,并在模型中引入零售商的价格竞争和服务竞争,在合作博弈的框架下分析研究了零售商买方势力与通道费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买方势力并不是出现通道费的充分条件,而只是必要条件,通道费的出现与否除了与零售商买方势力有关外,还与其他的市场环境因素有关。最后,通过线性需求函数的特例对这一结论进行了验证,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相应的规制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李凯  赵球 《技术经济》2017,36(5):74-81
在考虑上游市场结构的情况下,利用2002年、2007年和2012年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行业面板数据,利用投入产出表中的直接消耗系数构造下游市场势力变量,通过构建计量模型从行业层面考察了买方抗衡势力对上游企业技术创新投入的影响,并讨论了该影响在不同行业的差异。所得结论如下:从整体回归结果来看,买方抗衡势力对上游企业的技术创新有促进作用;从分行业回归结果来看,买方抗衡势力对采矿业企业、轻纺制造业企业和机械电子业企业的技术创新有负向影响,对资源加工业企业的技术创新有正向影响,对公共生产服务业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两部收费制策略引发的反垄断案件频发,下游买方势力的逐渐增强使得纵向控制规制问题变得更加错综复杂。以往研究对买方势力动态变化影响企业策略性决策以及弱化上游市场竞争的问题关注不足。基于此,构建由上游在位者、潜在进入者和下游零售商组成的纵向产业链模型,以下游零售商买方势力的递进变化为切入点,深度剖析两部收费制策略的内在规制机理。结果表明:当下游企业没有买方势力或者具有较弱的抗衡势力时,两部收费制策略从本质上并未弱化上游市场竞争。然而,一旦潜在进入者无法打破在位者建立的进入壁垒,在位者便会充分利用其市场支配地位实施转售价格维持、搭售等一系列纵向控制手段,进而弱化上游市场竞争,以期实现“一家独大”。当下游企业主导交易时,在满足一定条件下,通道费合约会产生排他效应,其弱化上游竞争的程度有限。因此,政府反垄断部门制定规制政策应充分考虑企业纵向控制和逆纵向控制行为。  相似文献   

9.
"加尔布雷斯假说"提出以来,备受争议.最近几年,在国内外零售业市场结构发生较大变化背景下,一些学者又从不同角度论证了"加尔布雷斯假说"可以有条件成立.本文整合并扩展了近期关于买方集中、纵向限制与抗衡势力的理论研究,集中探讨零售服务可替代情形下,下游零售商对上游供货商的纵向限制行为.结论认为:零售市场集中对社会可能是有益的,前提条件是在零售层面某种形式的竞争必须依然存在.而且,就中国而言,零售业的反垄断政策还要兼顾规模经济,同时考虑到外资企业大举进入对东道国的特殊影响.  相似文献   

10.
基于零售商谈判能力的差异,构建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考察下游竞争程度、买方谈判能力对上游产品差异化策略激励的影响.结果表明,下游市场竞争与买方谈判能力对产品差异化的激励不存在替代效应;当零售商不具有买方谈判能力时,市场竞争程度通过影响上游利润激励供应商的产品差异化策略,竞争程度不影响批发价格;当主导零售商具有买方谈判能力时,谈判能力通过影响批发价格激励供应商的产品差异化策略;市场竞争削弱了消费者效用水平,而买方谈判能力改善了消费者效用水平.  相似文献   

11.
对2007年和2008年两个关键年度重庆市三大产业及典型用电行业企业的用电负荷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重庆市三大产业用电负荷的分布与国家及本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方向高度一致;就重庆市典型行业企业——重钢集团和长寿化工而言,两者的用电负荷都具有季节性特点,但两者对峰谷电价的响应程度不一样。最后针对性地提出了便于电力公司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的措施,即电力公司可制定不同程度的峰谷电价比,以便对错峰填谷的用电负荷转移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2.
股东控制权为一个明确的法律概念,不仅具有财产权的基本特性,而且又可分割为商业决策权、财产支配权和经营管理权.公司管理者与股东、股东之间的控制权争夺和滥用多源自控制权争夺所带来的利益冲突.研究控制权的财产属性,实现控制权的合理配置是建立和谐股东关系的制度保证.  相似文献   

13.
Economic studies on environmental degradation generally have a narrow focus on per capita income as an explanatory variable, and often fail to distinguish among the various types of environmental quality or damage. This paper addresses both problems by examining the effect of relative equality in the distribution of power on environmental outcomes, and making a clear distinction between health‐related environmental outcomes and so‐called ‘environmental amenities,’ only the latter of which should correlate strongly with income. This paper introduces a national index of power equality that is derived from related socioeconomic variables, and studies its effects on individual country achievement in addressing environmental quality and population health. This model is applied to a data set of 180 countries, as well as to subgroups of the entire country set. Employing disability‐adjusted life expectancy and the population child mortality rate as two health proxies, this paper finds that power equality in most cases positively influences population health, and that power equality is in every case no worse and in some cases better than per capita income at explaining population health.  相似文献   

14.
中国的能源结构以煤为主,为减轻污染,以一定规模发展核电是现实可行的途径。应用影响路径分析方法建立了核电链与煤电链的外部成本计量框架,对中国煤电与核电的外部成本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公共权力作为权力的一种类型,公共权力不仅继承了权力的一般特征,而且具有其特殊性:垄断性、普遍性与公共性。在公共管理中,公共权力如果配置和运行失当,就会导致公共权力的异化,公共权力的异化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公众对公共管理的满意程度,动摇了公共权力合法性的基础,因此必须加强对公共权力的制约,防止公共权力的私化、滥用,侵害公共利益。在分析公共权力异化的同时,进行了遏制公共权力异化的对策研究,以便有利于形成有效的公共权力制约机制,实现公共权力良性、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权力是把双刃剑,一方面可以造福于民;另一方面权力一旦失范,伤害的也是公民的权益。因此,对权力的制约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以往人们提到权力滥用一般都是指权力腐败,这样一概而论往往放过了其他容易被忽略的权力滥用情况,就无法真正有效地对权力进行全面有效的监督制约。因此将重新诠释权力滥用的概念,理清权力滥用的多种形式,并针对权力滥用的情况提出对权力进行制约的又一个有效方式———行政伦理。  相似文献   

17.
中转地批发商业一直在中国商品流通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随着经济体制的调整和政策环境的变化,原来作为流通体系和市场网络中心的中转地批发业态受到猛烈冲击。只有从经营方式、制度、管理及技术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创新,增强中转批发市场的辐射力,才能使其更加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18.
在不受严格约束的权力介入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经济的三部门即政府、企业和家庭,分裂为五个部门,即政府、权力所有者、竞争企业、垄断企业和家庭.中国社会再生产是竞争企业简单再生产和垄断企业扩大再生产的统一,其物质条件是过剩产品的存在和增加,其实质目的是权力所有者权力租金的增加.权力所有者的权租及挥霍的增长与垄断企业的垄断利润及社会过剩产品成比例,并且快于社会经济的增长.  相似文献   

19.
Despite its importance, the co-existence of buyer and seller power has been largely neglected in the empirical literature. In this article, we develop a stochastic frontier model to measure channel market power as deviations from a perfectly competitive frontier and decompose it into buyer and seller power. We provide an empirical illustration using milk data from five Brazilian states and find that channel market power ranges between 4% and 12% of the wholesale price, but that 75% of the market power is accounted for by retail buyer power. The methodology proposed can provide a rapid assessment of the degree of market power in other markets and a method for separating out buyer and seller power in the market channel.  相似文献   

20.
利用景气指数分析法并结合扩散指数研究了2003—2009年我国风机制造业竞争力强度。得出结论:我国风机制造业已结束混乱竞争局面,正逐步走向但还没有达到有序竞争阶段,产业步入成长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