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通过对西部地区农民养老的调研,发现农民养老现状不容乐观:老龄化程度高、空巢老人多、农务劳动比较繁重、生活保障水平低、身体健康状况差、新农保保障有限。分析了西部地区农民养老困境的根源,经济来源状况与农民养老模式选择的内在联系,提出了振兴乡村发展经济,调整完善农村医疗、养老等相关制度,发挥财政杠杆作用,构建多元化养老组织,加强乡风文明建设和法律援助服务等,为西部地区农民养老提供可供参考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陈昌彧 《新经济》2022,(1):50-55
在人口老龄化日趋严峻的总体背景下,我国地区间老龄化程度及养老服务供给水平参差不齐.本文以服务模式、区位布局、服务规模及服务价格为视角,剖析我国区域间养老服务供给差异,并结合当前养老需求多样化、家庭结构演变趋势及都市圈发展理念对未来养老服务发展面临的挑战与机遇进行阐释,指出服务模式多样化及围绕都市圈圈层布局的探索方向.  相似文献   

3.
都市圈地区休闲观光农业创新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发达地区城市化主体形态的都市圈,是经济发达地区现代休闲观光农业发展的有效空间载体。都市圈地区具有人口密集、经济发展和城市化水平高、交通等基础设施完善、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高等特点,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有其自身的内在特点、规律和比较优势。文章提出了都市圈的现代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模式即都市型模式,并就都市型休闲观光农业创新发展的方向与路径选择进行了若干思考。  相似文献   

4.
海南作为祖国的后花园、成熟的旅游目的地,经过近三十年传统观光旅游的发展,随着旅游者的不断成熟和更自由化(个性化),海南乡村旅游也逐渐形成了初步的雏形和初步的发展。然而,由于受传统观光旅游、热带森林旅游、热带海洋旅游的产品影响,加上海南乡村旅游的基础设施、接待设施、乡村旅游产品的单一性等因素,以至于目前乡村旅游还处在发展的初期阶段。在实际调查的基础上,针对海南乡村旅游做初步的市场调研,并进行初步分析,海南乡村旅游市场是大有可为的。  相似文献   

5.
《经济师》2016,(12)
随着重庆市老年人口的逐年增长,其作为客源地的旅游养老发展潜力巨大。文章以相关问卷调查、深度访谈和相关研究文献为基础,以重庆市为实证研究对象,运用人口迁移推力—拉力理论对重庆市旅游养老在影响迁移的因素、迁移量、迁移方向和迁移者特征四个方面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一是目的地的自然环境、旅游资源及社会条件是旅游养老主要的迁入地拉力因素;环境恶化尤其是气候恶劣是旅游养老主要的迁出地推力因素;距离、迁移成本、政策法规等都成为迁出地到迁入地的中间阻碍因素;健康状况、文化水平、收入状况、家庭情况、闲暇生活状况、生活方式与消费观念及对目的地的认识程度是影响旅游养老迁移的个人因素。二是旅游养老返迁同样受迁入地推力因素、迁出拉力因素、中间阻碍因素和个人因素的影响。三是迁移量随地区差异程度而变化;迁移量与地区之间人群差异没有明确关系;迁移量与克服中间障碍的难易有关;迁移量随经济情况的变动而变动;一般情况下,迁移量随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增大。四是重庆市旅游养老迁移有其特定的方向,尤其是在夏季和冬季表现得非常典型。五是重庆市旅游养老者多为收入和学历较高的中低龄老人(60~79岁)。通过上述研究,以促进重庆市旅游养老及其产业的发展,为国内旅游养老的进一步研究工作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家庭结构趋于小型化以及城市化进程加速导致空巢和独居老人不断增加.但目前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都不能解决中国养老所遇到的瓶颈,此时整合社会各方力量的社区养老模式应运而生,成为了我国养老问题新的突破口.由于我国养老服务行业面临着公共服务体系不健全和大量公共或私营资源闲置浪费的问题,因此运用共享经济理论整合闲置社会资源发展养老服务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探究武汉市社区养老模式“一键通”的尴尬,探究出共享理论在社区养老服务行业的可行性及发展.力求在追求养老公平的理念下,以共享经济模式保证社区养老的可得性、便捷性、经济性,构建适合老年人养老的服务方式和体系.  相似文献   

7.
简单介绍了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基本概念,并分析了二者之间的关系。在分析河北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环境优势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该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随着老年人体质的增强、闲暇时间的增多、养老观念的变化,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开始选择旅游养老的生活方式,三亚则是北方老人最青睐的目的地之一.所以本文针对三亚老年游客的基本信息、旅游目的、旅游方式、消费支出等行为特征进行分析,从中发现三亚老年旅游市场存在的问题,对未来开发老年旅游产品、细分并扩大老年旅游市场,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我国老龄化趋于加速且无法逆转是不争的事实。对于缺乏养老保障机制的农村老人来讲,寻找合适、安全的养老模式特别重要。本文主要分析农村合作养老的运作模式、可能存在的问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程苗苗  祁玲  姚静 《经济师》2024,(2):152-153
乡村旅居养老作为一种新型养老模式,将旅游、居住、养老三大功能融于一体,有利于帮助解决养老难题,促进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文章对老年人的养老现状以及乡村旅居养老的需求等进行描述统计分析,发现西北农村普遍存在养老配套设施存在短板、缺乏相关专业人员等问题。在描述统计分析基础上,以个体状况、健康状况等指标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城镇老年人乡村旅居养老的意愿受年龄、是否有养老保险、健康状况、是否满意当下的养老方式影响最为显著。最后以老年人的需求为原则,提出乡村旅居养老的发展应健全旅居养老的基础设施,加大专业人才的教育培训等建议。  相似文献   

11.
马茹  王宏伟 《技术经济》2017,36(3):54-60
利用2007—2014年中国城市层面的数据,通过计算加权相对泰尔指数,对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三大城市群的创新非均衡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中国城市群创新活动存在地区差异,且主要体现在创新人力资本和以专利申请量表征的创新产出方面;京津冀城市群内部的创新差异较长三角城市群和珠三角城市群更为明显,且近年来其创新产出极化现象持续加剧;长三角城市群和珠三角城市群的R&D经费投入差异和创新产出差异明显缩小;中心城市的"虹吸效应"导致的创新人才的区域差距是三大城市群亟待解决的共同难题。  相似文献   

12.
长三角都市圈统一技术市场及其运行机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对长三角都市圈16座城市技术交易市场的发展现状进行聚类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了长三角都市圈技术交易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构建了长三角都市圈统一技术市场结构模型,从交易主体行为制约机制、技术中介组织机制、统一信息系统运行机制和统一市场监管机制等方面对长三角都市圈技术交易市场运行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陈红霞  吴姝雅 《经济地理》2020,40(4):110-118
文章基于六大类生产性服务业内十大细分行业,选取709家企业,利用其5420个总部及分支机构数据,从生产性服务业内部差异性角度解析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等三大都市圈的城市网络结构,并比较中心城市在城市网络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表明,都市圈生产性服务业的差异化发展是城市网络结构差异的形成原因,一方面,不同的生产性服务业对不同都市圈结构的支撑作用不同,另一方面,中心城市对生产性服务业的"承载力"和"选择性"也强化了都市圈城市网络的结构性差异。依据城市节点特征,以及传统和非传统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网络特征,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都市圈分别属于单中心成长型、多中心稳健型和双中心超前型城市网络,进一步地,节点连通水平由高至低依次是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在几乎所有非传统生产性服务业中长三角城市网络均占相对优势,京津冀和珠三角分别在IT,设计和广告行业中占优势。  相似文献   

14.
区域一体化与城市创新:基于长三角扩容的准自然实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城市进入都市圈发展的新时代,区域一体化对城市创新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从创新资源流动整合、知识技术溢出和市场规模扩大等维度深入分析区域一体化对城市创新的潜在作用机制,将长三角扩容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以2003-2018年中国内地283个地级市为样本数据,综合利用合成控制法和PSM-DID模型对两者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①整体而言,长三角扩容能够显著促进城市创新水平提升。从不同区域看,长三角扩容对原位和新进城市创新水平均有显著促进作用,且对新进城市的影响大于原位城市;②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扩容政策对科创走廊城市创新水平的提升作用强于非科创走廊城市,同时区域通达性改善也能够明显强化扩容对城市创新的政策效应;③扩容政策对城市创新的作用呈现出边际效应递减趋势。研究结论对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深化区域创新合作、建设长三角创新驱动示范带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城市进入都市圈发展的新时代,区域一体化对城市创新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从创新资源流动整合、知识技术溢出和市场规模扩大等维度深入分析区域一体化对城市创新的潜在作用机制,将长三角扩容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以2003-2018年中国内地283个地级市为样本数据,综合利用合成控制法和PSM-DID模型对两者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①整体而言,长三角扩容能够显著促进城市创新水平提升。从不同区域看,长三角扩容对原位和新进城市创新水平均有显著促进作用,且对新进城市的影响大于原位城市;②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扩容政策对科创走廊城市创新水平的提升作用强于非科创走廊城市,同时区域通达性改善也能够明显强化扩容对城市创新的政策效应;③扩容政策对城市创新的作用呈现出边际效应递减趋势。研究结论对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深化区域创新合作、建设长三角创新驱动示范带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在考虑创新能力累积效应和FDI时滞性的基础上,利用1993—2006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基于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了FDI对中国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都市圈和东北地区创新能力的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FDI对珠三角都市圈和京津冀都市圈的创新能力具有显著的溢出效应,但对长三角都市圈和东北地区的创新能力的溢出效应不是很显著;FDI对中国不同都市圈的不同程度的创新能力的溢出效应具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7.
21世纪中叶现代化:城市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内外对城市化内涵与城市化方式争议较多 ,城市化既是不可阻挡的全球性浪潮 ,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其内涵有二 :一是农村人口、地域转变为城市人口、地域的过程 ,即城市化数量过程 ;二是城市文化、生活方式及价值观等城市文明在农村地域扩散过程 ,即城市化质量过程。中国城市化的必然性 ,包括亿万农民的追求、人口众多的国情、耕地资源的稀缺性和大都市连绵带的辐射 ,以及经济全球化的推波助澜。中国城市现代化战略选择是城市发展多元化、创造世界特大城市群体、建立沿海城市经济带、开拓长江城市群体系、整合传统城市群和建立国家城市化目标等。  相似文献   

18.
农村休闲体育是指在农村地理范围内,利用广大农村的山川、田野、山庄、江河、湖泊等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以城乡人口为参与主体的各类健康而愉快的体育活动。农村休闲体育内容丰富多彩,包括乡村游系列休闲体育、休闲户外运动、农村休闲体育旅游、农村社区休闲体育。农村休闲体育具有自然生态性、季节性、地域多样性、休闲性、层次性、可持续性、高效性等特点,农村休闲体育的开发和发展有利于改善城乡居民生活,促进城乡居民消费,增加农村居民收入和拓展农村服务产业。  相似文献   

19.
珠江三角洲自改革开放的20年来经历了巨大的发展,但也导致了城市的迅速扩张以及大量宝贵农田的流失。本文以珠江三角洲发展最快的城市之一的东莞为例探讨其经济发展、城市扩张以及农田流失的关系。研究发现了农田流失与不同阶段的经济发展有密切的关系。自进入90年代以来,由于房地产的过热发展,造成了农田的加速流失,严重浪费土地资源。珠江三角洲的农田流失与乡镇企业的发展,地方自主权的扩大,香港的影响,交通条件的改善以及土地管理等一系列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20.
高速铁路对长三角地区消费空间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长三角地区的南京、苏州、上海和杭州4个城市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城际可达性变化的研究并结合针对旅客的消费问卷调查,分析了城际高速铁路对4个城市不同类型消费空间的影响。引入消费空间场强公式,探讨了城际高速铁路开通前后长三角地区消费空间的重构,即4个城市在长三角区域的消费吸引力变化。结果表明:城际高速铁路对城际文化娱乐、休闲消费空间有较大影响,对实物商品消费空间影响不大;苏州和杭州在区域中的文化娱乐休闲消费场强上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